歷史遺忘的故鄉-“真佛縣”

思念歷史遺忘的故鄉-“真佛縣”

前程無憂 洋縣分子 2015-07-29

歷史遺忘的故鄉-“真佛縣”

有一個地方日夜我們都會想起,不論遊子現在哪裡或者即將走向何方,它一直是我們不捨的最高嚮往,我們都曾經在這裡打起第一次行囊,都曾經誓言有一天一定要走出這個地方,可在他鄉我們發奮努力心裡卻總嚮往孕育我們成長的這個地方! 這裡是一個只有我們真佛人才會懂的地方,這是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地方,這裡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這是一個有山有水有花有鳥有藍天有白雲的地方。不管發生什麼所謂的時代變遷或者人性的變異,這裡的天一定是蘭的雲一定是白的,水也一定是甜的,人一定一定是最善良最樸實最憨厚最勤奮的。

歷史遺忘的故鄉-“真佛縣”

在這個秉承龍形山脈的地方它橫臥秦嶺以南,坐擁魅力漢中福地之“東方寶石”的洋縣嶺腳之源,它默默不語靜靜的靜靜的巍峨成長若干年若干年,儘管一直被世人所遺忘,但依然助長了世世代代至高榮尚的真佛人,在這裡有世人熟悉的所有姓氏的後來人,在這裡“表叔,表嬸,老表”最多,因為我們世世代代姻緣源源,聽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說,他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曾經說過.....

自從大唐之前的有一天他們就來到了這裡,在這裡生息繁衍,在這裡為官為銜,他們曾經撐起過一片天,曾經得民得心得天下,曾經百姓生活幸福滿滿。

歷史遺忘的故鄉-“真佛縣”

這裡的每一座大山小山都似龍似虎,這裡的每一個溝溝灣灣每一個田田砍砍每一個姓氏之間都是血脈相連,傳承百年恩緣。我們自豪這裡,我們牽掛這裡我們思念這裡,真佛人乃至有學問的其他地方的人都知道的一個世代文明的“真符縣”的地方。這裡千百年來一直以“縣符”獨居漢江之畔,養育著世世代代的真佛人,攬括了千百年來的時代英雄和英豪,走出了不少英才學貌狀元,留下了人傑地靈的“真符縣”美名。

這裡還有一個地方叫“唐灣”,唐僧和我們一樣選擇這裡,他千辛萬苦去了西天取回了真經,為後人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所以我們真符人都是幸福的,都是幸運的都是吉祥的。

當然大唐盛世也一直沒有疏忽這個地方,曾經輝煌曾經繁華曾經盛世真符縣至高榮譽,因為“真”所以大所以且,經過惹幹年代的變遷,我們只有看“天官墳”思之盛世之“大”,站“寺梁”觀其之威武,嘆雄偉和壯觀。

昔日你我兒時夥伴嘻嘻玩耍大鬧穿戳的那些“巷道”,都曾經是那年皇爺爺微服私訪走過的威武大道。走溝溝親戚探一世太平的華夏良子都是我們自豪的真符人,不論你遊走他鄉風流滿貫還是衣錦還鄉,這裡永遠是我們的家。

歷史遺忘的故鄉-“真佛縣”

在回家路上或者出行小站在這裡我們都會互道一聲“表叔還好?老表一路平安”。 每次匆忙翻山回故我都心情鼓舞非常振奮,吸靈氣飲龍水,心情意外愉悅,小住幾天感覺生活著快樂著幸福著。

在這裡更有一個我們所有真佛人都很有感情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驕傲和自豪的地方,那一定是----真佛寺(寺梁),因為它的文明於世頗有靈氣,我們真符縣的美名才更有意義,儘管建築因為年輪已經破碎不堪不比當年,但每年回家過年我一定是要去的地方,早早的攜上幾隻香裱,虔誠的叩幾個響頭,許一個大願保家人健康平安!在這裡每次都能遇見很多熟悉的真佛人,表叔還好,表嬸也罷,老表嫂子依然風趣幽默,當年小弟表妹都已成家初嫁,為人父又為人夫。 世事之大變化之多,轉眼自己已經頭有華髮,但不捨的是這個故鄉的牽掛,如果給我一種可以改變或者一種重新選擇的機會我依然要做老實本分的真佛人。

時間流逝如家鄉日夜不停的漢江水,話別了我們瓜瓜落地到瀟瀟灑灑的整個人生風貌過程,參與了我們年復一年世代接力,這裡的每一塊磚石都印記著真佛縣固有的史冊沖刷和本有的成竹在胸,每一塊古樹豐碑都邊策著我們要做好真佛人,時代的接力我們每一個真佛人都任重而道遠。 千秋萬世不能忘卻的故鄉情懷,那就是故鄉的根和故鄉的本,真佛人大家一起努力把這塊熱土建設好維護好流傳好保護好。

如果有有一天我們累了就請回家,回到我們想念的地方,回到生我們長我們的地方去,回到母親的懷抱,因為不管你在外邊混的好於不好,光榮也好成就也罷它都在那裡,我們的溫馨港灣----真佛縣,我們一直熱愛的久違的故鄉。

歷史遺忘的故鄉-“真佛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