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人向特朗普敲起了警鐘

執筆:周德武 @公評世界

共和黨人向特朗普敲起了警鐘

▲美國前駐烏克蘭大使、現駐烏使館臨時代辦泰勒

自9月24日佩洛西宣佈正式展開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以來,相關人員被陸續傳召到國會進行閉門聽證或提交相關文件。特朗普政府認為,彈劾動議沒有經過眾院表決,禁止其幕僚予以配合。但這不妨礙一些關鍵性人物到國會作證。10月23日美前駐烏大使、現駐烏臨時代辦泰勒的證詞被形容為“最能證明特朗普有罪的證詞”,必將加速推動國會的彈劾進程。

共和黨人向特朗普敲起了警鐘

隨著彈劾調查的進入,美國總統與議長的關係也降到了冰點。特朗普指責民主黨發起彈劾調查,是發動政變,旨在推翻2016年的大選結果,“民主黨人無所事事,且沒完沒了”。而佩洛西則稱,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通過利益交換,迫使烏克蘭調查競選對手拜登的濫權做法,是違憲行為。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第一次公開贊成彈劾“美國最大的腐敗總統”,他強調,特朗普的家人進駐白宮,“儼然是美國的內閣成員”


共和黨人向特朗普敲起了警鐘

▲特朗普在推特上使用“私刑”(lynching)一詞引發爭議

10月23日,特朗普指責民主黨對總統彈劾調查是濫用“私刑(lynching)”,激起美國社會的強烈反彈。“私刑”是美國專門術語,用這個詞給民主黨人貼標籤,是典型的政治不正確,無異於對民主黨人的政治汙辱。“lynching”這個單詞是以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自行執法、就地審判、馳名全美的“林奇上校”而得名。在美國南方,白人經常動用私刑,不經任何司法審判,對黑奴進行迫害,當眾絞死、燒死。

眾所周知,在民族熔爐之稱的美國,只有非洲黑人是戴著手銬與腳鐐,含著淚水和恐懼,不情願地被販賣到這裡的。黑奴屬於主人的財產,每天勞動18個小時,奴隸逃亡必須送回原主,奴隸主處死奴隸不算犯罪。1787年,美國製憲會議還就奴隸制展開激辯,美國開國元勳的家中都僱有黑奴。直到1808年,美國才通過禁止販運黑奴法。

但白人奴隸販子不願放棄販奴的高額利潤,美國南方違法販奴之風盛行,加上黑奴的自然增長,到南北戰爭爆發前的1861年,全美黑奴人數已達400萬。這一年,美國總統林肯發佈了《解決黑人奴隸宣言》,近20萬黑人加入北方軍隊,近7萬黑人軍人死在戰場。廣大黑人積極參加與幫助北方最終擊潰南方,奴隸制於1865年最終退出歷史舞臺。一個世紀以後,通過馬丁·路德·金運動,才算徹底翻過這一頁。

共和黨人向特朗普敲起了警鐘

▲獲得奧斯卡2019年度最佳影片獎的電影《綠皮書》

獲得奧斯卡2019年度最佳影片獎的電影《綠皮書》,講述了《種族隔離法》廢除前的1962年,黑人鋼琴家舍利不得不僱傭白人司機,依賴一本綠皮書(《黑人旅行指南》),去南方巡迴表演的故事。這本書告訴黑人,哪些餐廳和旅店是接待黑人的,如果不小心走錯,有可能被打死。有些餐廳甚至掛著“黑人請進,如果你不怕我的槍”等牌子。《綠皮書》黑人導演斯派克.李在頒獎典禮上發表獲獎感言,把整場頒獎典禮推向高潮。他說,“今年是黑人作為奴隸開始被販賣到美國的400年,馬上就要迎來2020年總統大選,希望大家做正確的事,選擇愛,而不是恨”。

但以煽動仇恨、製造分裂的民粹主義而上臺的特朗普總統,要以愛和包容來團結國家談何容易,一不小心就會露出種族主義的馬腳。近兩年,美國白人至上主義再次露頭,讓整個社會對種族主義問題抱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尤其是黑人群體。2019年7月,特朗普因對民主黨四位黑人女眾議員發表不當言論,要求他們滾回“原籍國”。美國國會為此通過相關決議,對特朗普進行譴責。

“私刑”記述的是美國一段不光彩的歷史。民主黨人指責特朗普用詞不當,勾起了美國人的痛苦回憶。而共和黨人翻出老賬,認為1998年拜登參議員在指責共和黨人發起對克林頓的彈劾時也用過“lynching”這個詞。

共和黨人向特朗普敲起了警鐘

▲共和黨人翻出拜登(右)當年使用“私刑”(lynching)的舊賬

從通俄門到通烏門,從敘利亞撤軍到G7峰會舉辦地的爭執,特朗普一再被推到美國輿論的風口浪尖。民主黨人利用這些問題吊打總統,尤其是攻擊總統通過自己的私人律師朱利安尼大搞“影子外交”,讓特朗普十分被動。特別是隨著聽證會曝光的細節越來越多,特朗普感受到不小的威脅。10月22日,特朗普公開喊話,要求共和黨人團結起來,不能被民主黨人帶節奏。雖然共和黨人對彈劾總統一事總體上保持沉默,但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私人表示,更多的證據使得他們很難在公開場合捍衛特朗普的所作所為。

據美國近期民意調查顯示,贊成彈劾調查的有55%,而不贊成的只有30%,仍有不少灰色人群對彈劾態度不置可否。不過,特朗普的支持率一直在40%左右徘徊,這是特朗普執政的基本盤,不論特朗普的表現好壞,這些鐵桿支持者都不會棄他而去。

泰勒的最新證詞成為彈劾特朗普的又一鐵證,坐實了特朗普拿軍事援助換取烏克蘭總統調查拜登父子的指控。一些媒體評論認為,現在的焦點不再是與烏克蘭有沒有交易的問題,而是特朗普如何為自己辯護及共和黨如何反擊的問題。

我行我素的特朗普雖然更多時候恣意妄為,但眼下不能不考慮共和黨對他的忠誠度問題了。尤其是在敘利亞撤軍問題上,特朗普幾乎遭到國會民主與共和兩黨的共同反對,國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譴責特朗普撤軍一事,對特朗普無疑是一個很大觸動。最終他不得不答應留守200名士兵放在敘利亞。

在明年七國集團峰會的舉辦地問題上,特朗普也不再堅持到自家的多拉爾高爾夫俱樂部召開。不過,他自我辯解道,這樣做是給美國節約一大筆開支。但批評者援引憲法條款,認為這有瓜田李下的嫌疑。畢竟這個俱樂部的收益在過去兩年間一直呈下降的趨勢,而舉辦七國峰會無疑對今後俱樂部的營銷或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朗普號召共和黨團結的喊話似乎起到了一定效果。白宮第一時間給泰勒的證詞降溫,稱其是“道聽途說”;而來自北卡的共和黨眾議員梅多斯則稱,泰勒的證詞都是“第二手材料”。共和黨重量級參議員格雷厄姆站出來為特朗普辯護,認為與烏總統的通話還不足撐起對特朗普的彈劾指控。但更多的共和黨議員擔心,不顧一切地支持特朗普,有可能傷及自己的選情,從而有意與特朗普保持一段距離。這無疑為總統敲響了警鐘。

共和黨人向特朗普敲起了警鐘

▲CNN23日公佈民主黨候選人的最新民調數據

輿論普遍認為,特朗普在通烏門問題上有錯,但要爭取到20名參議員支持彈劾特朗普比登天還難,所以,當前的彈劾鬧劇還不足以撼動特朗普的執政地位。據10月23日CNN發佈的最新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34%)依然領先,但受通烏門事件影響,估計後勁略顯不足;而排名第二的民主黨有力競爭者沃倫(19%)的政治光譜過於靠左,有可能失去中間和右翼選民的支持,打敗特朗普還存在巨大變數。

有評論認為,2020年打敗特朗普的不會是民主黨人,而是特朗普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共和黨人對特朗普敲響的警鐘或許來得正是時候。

作者是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公號“公評世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