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對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人生就是一場場考試,期中考,期末考,中考,高考,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試路上,有人去了職校,有人去了中專,有人去了大專,有人上了大學,有人選擇復讀,有人出去打工。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2013-2017年間,中國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人數顯著下降,由674.8萬減少到582.4萬,減少了14.5%。職業學校就讀人數下滑,或許與國民對於職業教育的認可度有關,雖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中國家長還是希望孩子能上大學。

被誤解的中國職業教育

在國內其實大部分人並不瞭解什麼是“專科”。

專科實際上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屬於高等教育的一環,但是在大眾的眼中似乎並不是那麼一回事。專科更多地被認為是“職業學校”,是無法進入高等教育的學生才不得不做的選擇。在很多人眼裡,“專科”和“技校”沒有太多區別,孩子進入這些學校就是沒有接受高等教育。

事實上,我國有完整和明確的教育體系規定了各種學校的辦學等級。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我國教育體系從等級上劃分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個等級。

初等教育對應普通小學。中等教育初級階段與普通初中相對應;普通初中畢業生可選擇進入普通高中或中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是職業教育的第一個階段,學生畢業後可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也可以選擇接受更高等級的教育,進入高職或本科。

中等職業學校包括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四種形式。

高等職業學校,包含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兩種形式,和本科一樣屬於高等教育。人們口中常說的“技校”“中專”“高職”屬於中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是一個等級。

國家非常重視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對保證勞動力市場的多樣性有著重要意義。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近年來,我國普通高等學校的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長,本科和專科畢業生人數從2014年的659.4萬增長至2018年的753.3萬,年均增長率達到3.39%;研究生畢業人數從2014年的53.6萬增長至2018年的60.4萬,年均增長率為3.04%。

根據《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2014至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率,本科就業率在持續緩慢下降,高職高專穩中有升。

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91.0%)較2014屆(92.6%)下降1.6個百分點;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為92.0%,較2014屆(91.5%)上升0.5個百分點。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在普通高等學校逐年增長的就業壓力下,本科教育不是唯一選擇,職業教育也不失為一種選擇。我國目前人才市場面臨著嚴重的供需不平衡的局面,有些崗位人才飽和,有些崗位招不到人,接受本科教育不一定能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

根據BOSS直聘研究院的統計數據,互聯網、工程施工、生活服務、醫療健康、貿易/進出口行業是2018年人才最為緊缺的行業。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在這五大緊缺行業中,職業教育可以參考的專業如下:

2018人才最為五大行業對應職業教育的相關專業

1、互聯網智能產品開發、智能終端技術與應用、軟件技術、網絡安防系統安裝與維護(中職)、計算機與數碼產品維修(中職)

2、工程施工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公路養護與管理、鐵道機車、鐵路橋樑與隧道工程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中職)、動車組檢修技術、工程安全評價與監理、建築與工程材料、建築智能化工程技術

3、生活服務老年服務與管理、家政服務與管理、婚慶服務與管理、社區康復、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健身指導與管理、營養配餐、會展策劃與管理、中西面點工藝

4、醫療健康體育保健與康復、中醫康復保健(中職)、針灸推拿、中醫骨傷、助產、醫學美容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言語聽覺康復技術、精密醫療器械技術、醫療器械維護與管理、康復工程技術、假肢與矯形器技術

5、貿易/進出口報關與國際貨運、船舶電子電氣技術、船舶檢驗、港口機械與自動控制、船舶通信與導航

這些專業幾乎都是職業學校或者專科院校涉及較多的專業。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為了推動職業教育發展,我國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支持也在逐年增加。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總投入從2016年2223億元到2018年2463億元,增長了240億元;普通高職高專教育經費總投入從2016年1828億元到2018年2150億元,增長了322億元。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教育經費支出從2014年的9129元增至2018的19742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生均教育經費支出(包含高等職業教育),從2014年的16102元增至2018年的36294元。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職業教育區別於大學教育,主要培養各類技能型人才,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江蘇省自2012年起,舉辦江蘇技能狀元大賽,競賽項目包括數控加工、電子技術、焊接、中式烹調、汽車技術、農機修理、網絡安全、通用工程機械操作、砌築、紫砂陶製作、園藝、信息網絡佈線、餐廳服務、烹飪、重型車輛維修、傢俱製作等等。所涉及的職業,均是職業教育覆蓋的範疇。

不少發達國家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其中的佼佼者是德國和日本。

無時不刻給你選擇的“雙元制”德國教育

德國的職業教育模式為“雙元制”,雙元要求學生必須經過兩個場所的培訓,一個是職業學校,主要傳授與職業有關的專業知識;另一個是企業或公共事業單位,讓學生接受職業技能方面的專業培訓。德國職業教育強調校企合作共同辦學,以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出發點來進行教學設計,著力培養具備職業能力的人才。

德國職業教育分為兩個層次: 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生源以初中畢業生為主,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中,有三分之二自行或通過勞動局的職業介紹所就業,也可以升入“德國專科學校”,接受高等職業教育。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根據(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2014年報告,德國“雙元制”職業學校大約佔職業學校整體的 70% ,學生學習年限依據職業的不同分為 2年、3年或 3.5年三種。 學生與具有從事職業教育資格的企業簽訂《職業教育合同》後,每週 3-4 天在企業學習,1-2 天在職業學校學習。

學生在企業學習期間,每個月每人可以獲得 500-600 歐元的實習津貼。每年的學習費用約 15000 歐元,其中三分之二由企業承擔,三分之一由政府承擔,企業支付的培訓費用計入企業成本。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德國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待遇與名校畢業生相仿,在社會上享有與其他職業一樣的聲譽和尊嚴。

有完整晉升渠道的“官產學”日本職業教育

同為亞洲國家,日本的“高考”競爭也非常激烈。但是他們職業教育也有很多可取之處。

日本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主要為“官產學”模式。即政府、企業、科研學術等三方面發揮合力,共同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培養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優秀職業技能人才。

日本“官產學”的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很強的官方主導特徵,辦學主體國家化,職業教育與地域發展緊密結合。

從實施機構財政來源角度,日本高等職業教育分為國立、公立和私立三種;以學習年限長短為依據,既有短期職業教育學校,又有專門的職業專修學校,高等專門學校。職業學校有完備的上升渠道,高等專門學校可以銜接大學。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中德日三國職業教育比較

由於各國職業教育結構和培養方式不同,很難在同一標準下直觀比較。本文參考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歷年教育概覽(Education at Glance)中的教育劃分標準,截取了中國、德國和日本三國15-19歲適齡青年中接受職業教育人數的情況進行粗略的比較。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技校”“中專”“高職”受人歧視?這些數據打臉學歷歧視

從上圖看出,從絕對數來說,中國接受職業教育的人數最多,但在過去五年間(2013-2017)人數顯著下降;德國每年接受全日制職業教育的青年在71萬左右;日本每年進入專修學校的學生穩定在31萬左右。

日本人口比德國多將近4000萬,但接受職業教育的人數,德國卻是日本的兩倍多。

從學生接受職業教育的比例來說,德國佔比最高,中國其次,日本最低。

從以上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德國的職業教育,以人才需求為目標,政府重視,法律保障,充分發揮企業在職業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會營造職業平等、所有勞動都受尊重的風氣,如果中國的職業教育發展到德國的水平,高考可能就不再是令家長頭痛、學生痛苦、老師緊張的一件事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