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豪宅零登記,樓市就涼了?這是有多久沒來杭州了啊

申花豪宅零登記,樓市就涼了?這是有多久沒來杭州了啊

01

至少,在部分外地媒體眼裡,杭州樓市已“賣不動了”。

起因是這樣的。前天晚上,某知名財經媒體發佈了一篇標題為“杭州一樓盤獲準銷售後無人問津?是的,萬科也賣不動!”的文章。

內容大致是:古翠隱秀7號樓,因無客戶登記而流搖。在需要搖號搶房的杭州,實屬罕見。

並因此得出結論——杭州樓市涼涼,萬科也倍感壓力。

由於標題聳動,文章獲得了多家全國性資訊平臺的轉載。幾乎一夜之間,古翠隱秀就這樣火了。

“樓市要涼,買進想發財的,要落空”、“涼意習習,不急住的都緩緩吧”……看到這篇文章後,不少購房者變得焦慮和擔憂。

不過,資深購房者大多輕蔑一笑。

“0登記不等於0銷售,不要混淆概念”、這種高價盤本來就預計不會很多人搖,乾脆讓客戶不搖,直接線下認購來得省事”……

想看懂杭州樓市,真不是拿幾個指標數據,在鍵盤前敲敲就可以的。

作為一個地產從業人士,可以負責任地說,杭州樓市依然很熱,大多數房子依然躺著賣,差別只是對“熱銷”的定義在變

申花豪宅零登記,樓市就涼了?這是有多久沒來杭州了啊

02

自2018年4月推行搖號以來,“0登記”就從來不是新鮮事

去年5月,湘湖壹號72套排屋公開搖號,成為杭州首個0人登記報名樓盤。此時,距新政施行僅過去1個月。

後來,又陸續有萬科郡西雲臺、融創金成十錦臺、濱江華家池、濱江新希望新城未來海岸、泰禾杭州院子、新城璟雋·公館等樓盤,加入“0登記”陣營。

但這些樓盤開盤後,並非無人問津,而是都在陸續成交,有些甚至非常好賣。

像湘湖壹號,開盤一個月後就只剩個位數。璟雋·公館“0登記”的70套房子,一個月內陸陸續續賣掉了50套。

其他樓盤,也大多在幾個月,實現基本售罄。

不過,最有名的“0登記”樓盤,估計還是今年初的國開·鳳凰臺。老餘杭的地段,配上近3萬均價,當時引發極大爭議。

但網籤數據,狠狠地扇了大家一巴掌。截至目前,鳳凰臺全部7幢小高層房源,已基本售罄。

可見,“0登記”的樓盤,並不是真的都沒有客戶

古翠隱秀亦是如此。

申花豪宅零登記,樓市就涼了?這是有多久沒來杭州了啊

上週,古翠隱秀剛開放實體示範區,業內外一片叫好聲。其中不乏“杭州最美住宅外立面”、“杭州最有品味業主會所”的極高評價。至於5萬4的均價,也與周邊持平,並無離譜之處。

這樣的好房子沒客戶,不符合邏輯,事實也並非如此。

通過公開網籤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古翠隱秀已推493套房源中,累計簽約335套,去化率高達近7成。

03

所以,“0登記”在杭州從來就不是檢驗一個樓盤是否滯銷的指標。而以此推斷出樓市轉涼,更是沒看到事情本質。

既然不是沒有客戶,為什麼就成了“0登記”?

首先得承認,多數“0登記樓盤”的登記人數不會很誇張,達不到要靠搶的地步,甚至不及房源數。

湊不到搖號的數,或者勉強能搖起來,還不如索性不折騰客戶(勸退、提高凍資門檻),大家都省去一個環節。

開發商也樂於如此,主動權掌握在手上,可以通過面對面溝通等方式,直接落位。即便中意房源被選,也可通過銷售的“三寸不爛之舌”逼定,去化率反而更高。

若是把本就不多的客戶,硬湊在一起搖號,反倒會氣走一些真正的買家。

比如,有的客戶一看自己中意的幾套房源被人挑走了,其他房源可能也就不會買了。一旦當天賣不好,經媒體擴散後,影響更大。

對高總價豪宅來說更是如此。本來客群就小眾,又都心高氣傲,折騰他們的代價更大。

以古翠隱秀為例,這次推出的房源,主力戶型143-176㎡,均價5萬4,主流總價800-1000萬。

申花豪宅零登記,樓市就涼了?這是有多久沒來杭州了啊

目前杭州這價位段的選擇不少,與周邊二手倒掛也不明顯,“不搖”對大家都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家應該知道。

因為對房價指數的嚴控,高單價房源的網籤,是有限制的。簡單地說,要排隊簽約。

所以,合理看待一個樓盤的去化,應該放在一個更長的週期內。

04

最後,再讓我們來討論一下杭州樓市當下的“溫度”。

首先,必須釐清一個概念,即“冷”或“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60°的水,在80°面前肯定是冷的,但倘若用來洗澡,我擔保你一定喊燙。

最近的杭州樓市,和年後瘋狂的小陽春相比,溫度肯定不及前者。但那個市場,不是熱,是滾,是沸。

當下呢:2個“兩萬人搖”金色和莊、梧桐郡,1個“萬人搖”楊柳郡,還有未來悅、雲谷天境,及結束登記不久的曉風印月……

10月,僅這些紅盤的累計登記量,就超過了8萬人次

甚至均價高達70800元/㎡的仁恆濱江園,總價1200-2000萬,中籤率也只有17.4%。

面對這些活生生的數據,還能說杭州樓市不夠熱麼?豪宅靠搶,剛需靠搶。下沙某剛剛上市的現房項目,更是一把清盤。

申花豪宅零登記,樓市就涼了?這是有多久沒來杭州了啊

當然,杭州樓市已過了雞犬升天的階段。臨安、富陽等遠郊部分樓盤,如今降價打折也時有發生。

二手房市場也是真的有點萎靡。掛牌量日益迫近10萬套大關,成交量持續低迷,甩賣現象增多……但這主要是被一手限價房的天量成交“搶了生意”,不是大家不買房。

有人覺得冷,是因為習慣了之前的火熱;有人覺得房子賣不動了,是潛意識裡把逢開必罄當作了常態

我也很理解說“杭州樓市涼了”的那位同行。

畢竟,從全國看,天津、青島等多個城市的樓市的確很差,恆大又在全國範圍內打折。從大環境推斷,很容易得出杭州樓市也步上後塵的結論。

剛看到一條新聞,北方某省會城市一樓盤,去年8月開盤賣2萬1,10月賣1萬9;到了今年9月賣1萬4,現在,變成了1萬3。

和這樣的市場相比,我覺得,杭州的市場不是冷,而是還該再降降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