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的崛起之路-滅國十四,稱霸東方八百年

公元前1044年,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後,武王分封天下,首封國師、軍師太公望於營丘(後改稱臨淄),國名為齊,封為侯爵。

齊國的崛起之路-滅國十四,稱霸東方八百年

太公東去就國,剛到營丘,近鄰的萊國國君萊子率軍與太公爭奪營丘,險些亡國。

此後太公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大國,齊桓公迅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此後歷經西周、春秋、戰國,長達800餘年。

在齊國的崛起之路上,有據可查的資料統計,齊國一共滅了十四個國家。現在就按照時間節點,來一一梳理齊國的滅國之徵。

齊國的崛起之路-滅國十四,稱霸東方八百年

公元前768年,齊莊公姜購在位時期,齊國滅亡祝國。祝國在今山東省長清東北,周武王姬發分封堯的後人於祝,建立祝國。

公元前690年,齊襄公姜諸兒在位時期,齊國吞併紀國。紀國位於齊國以東,萊國以北,疆域不亞於齊國或魯國。從商朝時的東方諸侯國,延續到西周到春秋時代。

公元前684年,齊桓公姜小白在位時期,齊國吞併譚國。譚國位於今山東省章丘縣西,周朝初年大封諸侯時,建立譚國,爵位為子爵,國勢一直不強盛。

齊國的崛起之路-滅國十四,稱霸東方八百年

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姜小白在位時期,齊國滅亡遂國。遂國位於今山東省寧陽、肥城一帶,都城在今山東肥城縣南。遂國是周武王封舜的後裔於遂。

公元前664年,齊桓公姜小白在位時期,齊國滅亡鄣國。鄣國都城為鄣,在今江蘇贛縣東。鄣為姜姓國,姜太公支孫所封。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姜小白在位時期,齊國滅亡孤竹國。孤竹國在今唐山遼西地區,為商朝貴族建立的方國。齊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出兵討伐山戎救援燕國,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師。

齊國的崛起之路-滅國十四,稱霸東方八百年

公元前660年,齊桓公姜小白在位時期,齊國滅亡陽國。陽國都城在今山東沂南縣境,為姬姓國,受封者為燕的支系。

公元前567年,齊靈公姜環在位時期,齊國滅亡萊國。萊國的統治中心在昌樂、臨朐等縣,東部直到黃縣沿海地區。姜太公初封齊國,建都營丘(今昌樂縣境內),離萊都較近,萊候曾多次率眾爭奪營丘。春秋時期,隨著齊國的強大,齊國打敗萊國,佔有今平度縣以西的領士,萊公被迫遷都黃縣,稱東萊。戰國時期,前567年,東萊也被齊國滅亡。

約公元前558年,齊靈公姜環在位時期,齊國吞滅牟國。牟國在今山東省萊蕪市城東,為周朝時分封的子爵國。

公元前418年,齊宣公姜積在位時期,齊國攻滅薛國。薛國在今山東省滕州市,歷夏、商、週三代1500多年,凡六十四世。

公元前408年,齊宣公姜積在位時期,齊國攻滅郕國。

郕國都城在今山東寧陽縣北。郕為姬姓國,始封君叔武為周文王之子。在周成王東征之後被封在山東寧陽一帶,位伯爵。

齊國的崛起之路-滅國十四,稱霸東方八百年

公元前286年,齊閔王田地在位時期,齊國攻滅宋國。宋國,國君子姓,位於現在河南商丘一帶。公元前286年,齊、楚、魏三國聯手滅掉宋國,瓜分宋國領土。

公元前221年,秦王賁統帥的軍隊,對齊北境突襲,直奔齊都臨淄。齊軍毫無作戰準備,齊王建不戰而降,齊國滅亡。

此外,春秋中期齊國滅亡介國,具體年份不詳。介國在今青島地域,屬於東部的一個少數民族國家。

戰國時期齊國吞併費國,具體年份不詳。費國在今山東省費縣東部地,原魯國季孫氏叛魯,自立費國。

齊國的崛起之路-滅國十四,稱霸東方八百年

隨著史料的不斷豐富,齊國滅亡國家的數量也會不斷增加,相信遠不止這十四個國家。

從已有的史料來看,你覺得最先被挖掘出來的第十五個國家會是哪個?

本文由歷史小驛原創整理,擴展閱讀,春秋時期在山東建都的四十二個國家詳解,詳見連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