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連的,對煙臺這個城市很親,不知道煙臺的兄弟姐妹怎麼評價大連呢?

竹筍念熊貓


我是煙臺的,我對大連的感受和你對煙臺的感受一樣,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這種親切感並非來自大連漂亮的城建和較高的美譽度和知名度。而是當你走在街頭,發現人們說著和你一模一樣的語言,得知你來自煙臺各個縣市區,大連人對你的認同和友善,並且往往會說,我老家也是煙臺(蓬萊的,黃縣的,牟平的。。。)

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的。

這源於我高中畢業在大連上學,當年報考大連學校,目的是既出了省,又坐船五六小時就到。但到了大連卻發現,居然這感覺跟沒走出煙臺一樣,大連人說自己是“海南丟”,自我解嘲+革命樂觀主意精神,意思是被渤海南岸的老家人民丟到東北大連這片土地上來,大連人對來自膠東老登州府(煙臺威海)的人也有一種熱情和親切感。

後來查了一下,山東說三種方言,魯西北魯中地區是冀魯方言,魯西南濟寧菏澤是中原方言,煙威青是膠遼方言,後來又有專家糾正,膠東遼方言其實是個偽命題,其中的青島地區和煙臺萊州是青萊方言(古青州和萊州兩府),他們與冀魯方言聯繫緊密,較為相似,而煙威+青島萊西(煙臺萊陽分出),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膠東方言,其中大連煙臺則是膠東方言的登連片,從這個角度去說,煙臺大連居然到了語言分類的小片,而威海則另一片,可想而知煙臺大連有多像。

最後說我的結論:煙臺人對大連的感覺最為親密和特殊的,這種特殊的親密感甚至超過了自家小兄弟威海,不僅是語言更像,這感覺像是,威海一直是和自己雖然是分家但一直住在隔壁的兄弟,而大連則是分家後旅居異地的兄弟,同樣親密,也更牽掛。

最後,歡迎每一個海南丟,每一個大連老鄉常回家看看,不管多少年,膠東人民還是會把大連人當成自家人。


樂圖亂彈


我對煙臺是寒心和深深的恐懼,我是大連人,老公是在大連上班的煙臺人,我們結婚到現在有13年了,買婚房我父母拿了25萬,剩餘的我和我老公一起還貸,公婆沒有拿一分錢,彩禮也沒有,後來要辦婚禮,我父母出4萬,我們出2萬,讓公婆再出2萬辦個簡單的婚禮就行,可公婆連這2萬都不肯出,說什麼婚禮就是個形式,過日子是給自己看的,最後導致婚禮也沒有辦成。後來我懷孕了,婆婆名義上是來大連照顧我的,其實都是我在做家務、做飯什麼的,她每天就是躺著和看電視,後來生孩子,老公也正好出差,我是剖腹產,我媽在醫院給僱了一個月嫂,還看不出什麼矛盾,出院回家後,由於我父母有自己的買賣,不能每天都伺候我月子,我媽媽在的時候還好些,一天5頓飯,幫我弄孩子,等我媽媽回家了,婆婆依舊每天就是躺著和看電視,倒是會弄3頓飯,但其中兩頓是剩飯,而且鹽放的特別多,我根本沒法吃,也不幫我弄孩子,也不給我洗衣服,鄰居看不下去了,來我家幫我把衣服給洗了,餵奶的時候孩子會哭,她就指著我鼻子罵,說我的奶不好,我忍著不說話,最後回奶了,婆婆一般晚上6點半吃完飯以後就什麼都不管了,在房間裡躺到第二天7點半起床,一天半夜孩子哭了,我起來給孩子弄奶,婆婆或許嫌孩子吵到她了,站在走廊裡罵我,說我不會弄孩子,這次我沒有忍,戰爭爆發了。過了幾天,孩子滿月了,婆婆給了3千元錢就回煙臺了,當時我還有些感動,雖然錢少,但至少給錢了,誰成想,剛回煙臺沒幾天,就給我老公打電話,讓帶5千回煙臺,我一生氣就給了4千,結果婆婆全家人都說我不是東西,兒子要點錢都不給。再後來二胎也出生了,兩個孩子沒花爺爺奶奶一分錢,一直是我父母在幫助我們,生這兩個孩子我父母給了8萬,還有其他的金銀首飾什麼的。生活剛上正軌,公公得癌症了,依舊一分錢不拿,完全寄希望於我們,受不了流言蜚語,我們拿了錢,老公也3個月沒上班,最後婆家人說“如果我上班的話,多掙些錢,讓公公去住icu病房,還能多活幾天。”講真,我的三觀被震得細碎。這其中我們還幫公婆還了5萬多的外債,還有很多很多事情就不細說了,總之提起煙臺我的心都寒透了。


9零落成泥碾作塵


我是煙臺的,我也是和你一樣總是對大連這座城市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我自己認為是因為煙臺和大連的方言太接近了,幾乎一模一樣,完全沒有溝通障礙,大連和煙臺的語言相似度比起從煙臺分出去的威海還要高很多,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畢竟中間隔了一個渤海,而我們的鄰居青島跟我們完全不是一個語言體系,好奇怪呀!跑題了,總之我就是很喜歡大連人。


此人極其俊美


我是煙臺牟平的。解放前我們村二百多戶,有幾十口子在大連幹。有做生意的,有當學徒的,有上中學的。

大連比煙臺成立晚三十多年,我們村的人有幸參加過大連市的城市規劃。開玩笑,實際上只是去給外國規劃師拉拉繩,跑跑腿。那時大連還沒有人口。我們村在大連落戶的也不少。

改革開放前,村裡經常有人去大連,賣什麼農產品,那時船票便宜。生活在大連的人回來,個個洋氣,使我吃驚的是,他們的口袋上有拉鍊!

改革開放後,也不知怎麼了,兩地的聯繫少了。好象兩地做生意都不怎麼多。可能是工業農業方面,都很相似,自然景觀也相似。你在煙臺能找到大連貨?不常見。以前,大連貨很多。


牧童歌聲


大連和煙臺的口音是一樣的,我小時候是分不出來的,最近幾年有點能區分出來了,大連話中東北口音多一點。大連城市乾淨,廣場多,感覺寬敞,煙臺老城區平地少,確實沒有大連洋氣。

我印象深的是大連人等公交車自覺排隊而且很整齊,差不多二十年前的印象,那時候北京公交車站哪有排隊的,我也算膀大腰圓,然而經常性被擠的上不了車,至今我都沒學會這項生存技能。就是現在北京公交車站排隊也經常是有人管理的。


王可


上個月去的大連,住在山水S酒店,離人民廣場很近,廣場的鴿子很多。星海廣場也很大,還去了旅順口,導遊的態度很親切,遺恨的是,大連的地標性建築華表不見了,,,,

《出租車,是一個城市的窗口,司機師傅一聽我們是煙臺人,話匣子就打開了,給我們介紹大連的一切,,,,,,很正能量》

大連大街小巷無一輛摩托三輪電動代步車[贊]更提高了一個城市的檔次[贊]

摩托三輪電動代步車,闖紅燈,逆行,非法佔道,,, ,把自己的安全交給了別人[發怒]各地政府借鑑一下大連城市管理。


晴天怡海


你對俺們有如此親情~讓俺感覺暖心!🙏❤

這是否僅僅是你個人持此情感吧?而不代表普遍的大連人~

俺們覺你們是大城市人,位置重要,經濟發達,見過世面,計劃單列市,可能瞧不起俺們小地場人呢!

畢竟現在的人都普遍勢利得很呀!

對於我們兩地人群的歷史鄉親血緣關係,你們對膠東認同感及程度,俺們也瞭解不夠!

敬請諒解!祝福您一家!🙏


龍雲思鄉


94年第一次去大連,感覺大連這城市太漂亮了,後來98年,99年,又去兩次玩過。02年因為大學在遼寧上的,往返經過大連無數次,不過沒怎麼玩。07年以後又因為工作在黑龍江,往返都要路過大連。總體來說,大連沒有退步,但是從今年開始,煙臺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開始超越大連了。這說明煙臺發展的增速是超過大連的,但是就城市建設情況來看,煙臺無論從知名度,還是建設情況,目前相比大連還是有差距的。只是經濟總量超過了。


小夥阿偉


我在七十年代未因為工作關係在大連常住,幾乎跑遍了整個城市,我感覺大連人特別實在,城市和老百姓家裡不論窮富,都特別乾淨!而且非常好客,真的是金復海蓋,遼陽在外的山東老鄉啊!


手機用戶6671941896


我是煙臺人,到過東北十幾次,不僅大連地區,(包括普蘭店、瓦房店、莊河),瀋陽,(包括海城、黑山、北寧)丹東(包括東港市),長春、哈爾濱。所到之處,都感受到東北人對煙臺人那種不分你我的熱情,很留戀在東北出差時的時光。(我說的不僅是業務來往的,還有那些旅店、汽車司機、市民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