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弄雞:我們吃營養餐,暴走山林,活成了最好吃的白切雞樣子

廣西河池市大化縣境森林覆蓋率超60%,空氣質量優質,常年PM2.5空氣質量指數低於10,是國家級長壽之鄉,也是中國綠色食材基地縣。離縣城60公里的七百弄鄉,有近5000多座海拔800-1000米的峰從密佈,是全國唯一一個高峰叢,深窪地特殊自然奇觀地形,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年300天的空氣優良,80%的陽光為4-14微米遠紅外線,天然富硒的土壤,以及PH在8左右的一級水源。在這樣一個神奇的特殊山區裡誕生了自繁自養的一個雞品種-

七百弄雞。在2017年,還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地理標誌認證保護農產品稱號。

七百弄雞:我們吃營養餐,暴走山林,活成了最好吃的白切雞樣子

山林裡撒野,活成最好吃的樣子

七百弄雞如果參加雞選美的比賽一定能進前三。公雞的羽毛是金黃色鑲嵌白色雪花斑點,尾羽高高翹起,好像披上黃金戰衣的勇士,雄氣十足。母雞的羽毛則麻黃色鑲嵌白色雪花斑點,體型嬌小,整個身形有些像柚子身。

七百弄雞:我們吃營養餐,暴走山林,活成了最好吃的白切雞樣子

農戶養殖的七百弄雞就生態放養在在山林間,野性特別大,它們就是行走的荷爾蒙,上能飛簷走壁,翻牆爬樹,下能獨自覓食,暴走山林。至少180天才能出欄,成年的母雞大概1.5kg左右,公雞2.5kg左右。

七百弄雞:我們吃營養餐,暴走山林,活成了最好吃的白切雞樣子

住的講究,還是二層小洋房

七百弄全年比較多的雨水,比較潮溼,所以雞舍搭建起來比較講究,一定會離開低地,建在半山腰上。這是規避低窪地較多的潮氣,保持雞舍乾燥,用鋼架做的一個結構上搭雞舍。不僅如此,室內一樣搭建二層網床,二次隔離地面的潮氣,同時雞糞可以通過縫隙落入一層,實現雞和雞糞的分離,減少糞汙帶來的疾病。

七百弄雞:我們吃營養餐,暴走山林,活成了最好吃的白切雞樣子

吃不含糊,也有營養食譜

用玉米、南瓜、黃豆、紅薯等餵養,除此之外,還餵養一種特殊的東西,就是火麻,火麻是一種中藥材,對於雞來說,幫助提高免疫力,少得病。放養在山林裡,毛毛蟲、螞蟻、各種野果也是七百弄雞的腹中美食。

七百弄雞:我們吃營養餐,暴走山林,活成了最好吃的白切雞樣子

營養好,補身體一個頂倆

七百弄雞鮮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高達23.3~24.9g/100g;舉個例子,一枚雞蛋大概含有7克蛋白質,那麼一隻兩市斤重的七百弄雞的蛋白質的含量相當於40枚雞蛋。

尊崇食材的原味,最佳做法是白切和燉湯

七百弄雞的肉質結實,嫩而不柴,最適合白切,雖然雞的品種很多,但不是什麼雞都能做白切。對於雞的要求是很高的,不能太肥不能太瘦,要滿山跑,運動量足夠,沒有多餘脂肪,吃也要吃得原生態,確保肉質的鮮嫩,白切雞吃的就是原汁原味,有瑕疵一下嘴就能吃出來。七百弄雞完全經得起考驗,能做白切就是對它最大的褒獎。七百弄雞隻用清水煮也能香氣四溢,如果家裡燉只七百弄雞,只要打開鍋蓋,隔壁鄰居都知道你家裡殺雞燉湯了。所以七百弄雞最佳的做法是白切和燉湯,儘量保持雞肉本身的清甜,其做法如下:

  • 七百弄白切雞

原料:土生七百弄閹雞

配料:蔥、姜、鹽

做法:閹雞腹中塞入蔥結,姜,抹上少許鹽,冷水下鍋,水開後煮至雞皮變色關小火,再煮15-20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 清燉七百弄雞

配料:薑片、鹽

原料:土生七百弄母雞

做法:母雞斬成小塊,放入砂鍋,加至清水沒過雞肉,水開後轉小火燉煮2-3小時,煮的越長,湯汁越濃郁。

兩道菜做法原始簡單,卻在嘴中回味無窮。越是簡單的吃法,越能體現到食材真實的親和性。

七百弄雞:我們吃營養餐,暴走山林,活成了最好吃的白切雞樣子

全國僅有67個雞品種入選了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可見對於入選的七百弄雞的要求有多苛刻,養殖條件不僅要符合國家標準,雞本身的營養指數也要達標。“七百弄雞”,這個昔日“養在深山人未知”的雞中珍品,成為了我們廣西“家禽界”新寵。

我是知行樂白,正走在尋吃懂吃的路上。美食皆有源可溯,不管是好食物,還是好食材,我願每天找尋一點點,記錄一點點,分享一點點。愛吃的人總會相遇,謝謝你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