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什麼朝代才有的姓氏?

玩的就心機


姓起源於母系社會,氏起源於父系社會,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以男性為主體,故姓亦改從男,氏則反為女性之用。直到漢代,才把姓和氏合二而一,稱作姓氏。

從宋代開始,人們習慣說百家姓,其實,在幾千年的歷史演變中,從遠古至今天,僅見諸於文獻的姓氏就有五千六百多個,其中單姓三千四百多,複姓二千多,三字姓一百多。這裡面還不包括少數民族。這些姓氏的來歷,可謂年代久、數量大、源頭雜、變化多、說法異,大致歸納起來,可分為十個類別。

一是以母親為姓。出現在母系氏族社會,那時的許多姓都加上了女字傍,如:姞、姬、姜、姒、媯、嬴等等。

二是以生址為姓。例如上古時代的虞舜,傳說出生於姚墟,便以姚為姓。

三是以國名為姓。夏、商、週三代,尤其是西周大封建之後,大大小小諸侯國遍佈九州,這些國名後來便成為其國子孫後代的姓。

四是以封地為姓。如周公旦的兒子被封到邢國為邢侯,他的後代就姓邢;齊宣王的少子通封於陸鄉,後代因鄉名而姓陸。如此等等。

五是以官職為姓。如彭祖的後裔孚周,官職為錢府上士,大概相當於現在國家銀行的行長,孚周的後人便姓錢;漢代官職有治粟都尉,相當於糧食部長,後代即姓粟。

六是以祖字為姓。如魯惠公之子公馬尾,字施父,其後代即姓施。

七是以次第為姓。這就是同姓的一家一族,按兄弟的排行順序取姓。如老大姓孟,老二姓仲,老三姓叔,老四姓季等。

八是以技藝為姓。如卜、陶、匠、甄、屠羊、烏浴等姓,均是從技藝而來。

九是以諡號為姓。如宋穆公之後從穆姓,晉獻公之後從獻姓,秦繆公之後從繆姓等等。

十是以傳說為姓。舜時,傳說有個人叫納言,是天上龍的後代,其子孫便以龍為姓。再如“羊舌”姓,也是依傳說而取。

有姓必有名,秦漢以來,人們便在姓的後面加一個字或兩個字組成名字。到了西漢未年,王莽建立新朝,就規定取名必須取單名,大家今天看三國人物,幾乎全是單名。雖然新朝不幾年就滅亡,但這個習慣還是部分的沿習下來,直至今天,取單名的人幾乎佔四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