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來自興縣程家樑村的“渴”望

在興縣蔚汾鎮程家梁村,有這樣一條崎嶇不平的土山路,從山頂遠眺,山路45度的斜坡蜿蜒崎嶇直到山底。路的盡頭,連接的是一處滲透著泉水的山塘,這裡曾經是程家梁村的“生命之源”。就是這眼小小的山塘,見證了程家梁村祖祖輩輩深沉的腳印、佝僂的背影以及對自來水渴望的眼神和無盡的嘆息。

這是程家梁村人口中的難事:“我們此生難忘那些接雨水、化雪水的日子。”

程家梁村是一個常住人口16戶30餘人的自然村,雖離城較近,但地勢高、坡度大,這些年一直沒有接通自來水。在程家梁村村民的記憶中,吃水用水的經歷就是他們人生中的一段苦難史。今年56歲的屈改英,不到古稀之年卻早已鬢角斑白,佝僂了身軀。當記者走進她家時,屈改英熱情地起身相迎,騰出沙發的一角示意我們坐下。坐定後,只見她從一口電熱鍋裡一邊小心翼翼,一滴不漏地盛出兩杯水,一邊拿出來她“珍藏已久”的紅糖放進杯子裡,輕聲說道:“你們喝點兒糖水吧!我們這裡的水你們喝不慣!”淳樸的村民看到了“稀客”,已然是拿出最上乘的待客之物。

當談到程家梁的飲水問題,屈改英這才打開了話匣子:“自從我嫁到這裡,就沒有一天不為吃水用水發愁。年輕時,老頭子外出打工,為了養活孩子,不耽誤農活,我經常天矇矇亮就去離家二里地的山塘挑水,五點出門,七八點才能回來。”

在程家梁村的村民家中,院子裡都擺放著大大小小的鐵桶和水缸, 遇到下雨、下雪天,村民們就把這些雨水雪水儲存在容器和水窖當中,沉澱後煮沸了喝。“那個水,不好喝,有澀味,又有一股子似廢汽油的味道,但是沒辦法。”在與年過古稀的村民張左兒交談時,老人說得最多的就是:“老一輩人最珍惜的就是水,洗衣服更捨不得,一般都是攢一段時間才洗一次衣服,洗完衣服的水還得留著,沉澱完繼續用。”

聽完老者的講述,記者不禁感慨道,這種缺水的生活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更像是一個古老的故事。而這在程家梁,卻是每家每戶最真實的生活寫照。

這是程家梁人身邊的幸事:“在吃水這事上,我要讓他們在有生之年少受罪,多享福。”

程家梁的村支書劉海平說:“每當看到村裡的老人們依然挑著重擔、起早摸黑地挑水,再對比城裡廣場上、斜陽下,沐浴陽光的老人們,就會陷入一陣莫名的傷感中。”

2017年,當聽到興縣縣委、縣政府飲水安全提升鞏固工程項目將要啟動的時候,劉海平欣喜萬分,便立即下定決心要為村民爭取修建一個水井,讓村民便捷地喝上甘甜的自來水。隨即,他將村裡的情況和自己的想法告知鄉鎮領導以及在村幫扶的扶貧幹部,得到了廣泛認可。在經過與水利部門的認真研究後,開始翻山越嶺尋找優質、充沛的水源。

2018年7月,在經過多次勘測後終於找到了優質水源,至此,程家梁村投資40餘萬元的飲水項目終於啟動。

而在飲水項目的建設中,沒有通往水源地的行車路,修建水井的材料沒法運到水源地。重重困難也同時擺在程家梁村的面前。“既然決定打這口井,就沒有退縮的理由。給村民們許下的承諾,撞破頭也要給實現!”這個堅定的信念一直縈繞在劉海平的腦海中,一刻都沒有放鬆過。

“先修路!”劉海平夜以繼日全程監督工程隊,白天黑夜連軸轉,硬是在短短5天時間裡,開挖了長1.5公里的行車路。本以為修好了路很快就可以動工了,可工程隊這邊又是“按下了葫蘆起了瓢”。師傅就地一看,直打退堂鼓:“你們村這路太陡、太危險,我也不敢開啊,你還是另找他人吧。”一籌莫展之時,劉海平作了一個決定:“工程必須推進,讓我兒子去拉石料。”就在這樣一條綿延崎嶇不平的山路上,父子兩人用生命“翻越”大山,將一車車笨重的石頭從石料廠運送到水源地,開啟了飲水工程主體建設順利推進的新徵程,水井建設開工了。

這是為全縣人民謀幸福的實事:“供水這事上,我們爭取將飲水工程在自然村實現全覆蓋。”

飲水工程一直是興縣縣委、縣政府重視的一項民生工程。多年來,水利部門竭盡全力為全縣人民實現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全覆蓋。像程家梁村這樣的自然村,驢馱水、人挑水、吃水難一度成為人們的苦難記憶,因此,打贏“人蓄吃水問題”這場硬仗,自然是飲水工程在自然村實現全覆蓋最難啃的骨頭。該縣水利局局長範興生在談及自然村飲水安全工程時提到:“類似程家梁村的自然村有十多個,為了解決這些自然村的飲水問題,我們多次與村幹部聯繫溝通,派技術人員實地勘察水源,劃撥專向資金建設飲水工程,爭取將飲水安全工程在自然村實現全覆蓋,為鄉村振興提供水安全保障。”

從局領導到技術員,從監理員到施工者,為確保所有工程如期高質完成,該縣水利局上下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同時委託山西力拓建立公司、山西建設監理公司等四個監理單位分四片從始至終按工程進度全面監理。不論是黃土瀰漫的風中還是厚重的雨幕裡,都有他們檢查排水溝、測量地面,勘察地形、記錄數據,檢查督導、對標先進的忙碌身影。

2019年7月的一天,是程家梁村最具歷史意義的一天。“村裡的自來水終於通了!” 村支書劉海平喜悅的歡呼聲,令程家梁沸騰了。84歲的任華留指著村集中供水點高興而又激動地說道:“好啊,終於不用再喝那又苦又澀的水了!”雖然自來水還不能入戶,但大家已經十分滿足,“真的很感謝國家、政府給的好政策,讓我們村能吃到這樣甘甜衛生的自來水。”

這一天,“渴望”已久的程家梁村,終於“解渴”了。(記者 阮興時 通訊員 胡慧琴)

呂梁日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