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證!南陽臥龍崗,明清時普遍稱隆中


確證!南陽臥龍崗,明清時普遍稱隆中


南陽臥龍崗亦稱“隆中”,在一些詩文典籍中記載明確,方位準確。 在石先生文章中,摘取數人論述,此數人地位、學問、學品都非同尋常,值得一看。——風行臥龍按


明葉桂章《武侯記》:“嘉靖乙酉歲仲冬,予奉命使唐府之南陽,暇日得拜武候祠於臥龍崗,崗在郡西南可十里許,叢竹蕭蕭,古木森森,映祠之前,地勢四面稍下,惟中崗隆起,故曰隆中,蓋南陽偉觀也。”


明趙均《金石林時地考》:“登其頂可瞰南陽,因勢隆然,蜿而起伏,其為隆起之中,故名隆中”。


明鄔景和《祭諸葛忠武侯文》:“隆中,南陽臥龍崗亦稱隆中。”


徐學謨《遊隆中記》也有:“跨漢江南北不三百里而近,蓋有兩隆中雲。隆中者,為漢昭烈三顧孔明處。其一距襄陽城西三十里,在今伏龍山中;其[一]在南陽者,薄城八里,即所謂八里岡。岡勢蜿蜒如帶,高僅數丈,即以上以祀孔明,亦曰隆中。”


這些資料非常明確地指出了南陽城邊的臥龍崗因為“隆起之中”也曾普遍被人稱為“隆中”。


在2002年的漢中諸葛亮研究會上,北師大博士生導師、歷史系教授王子今先生把這一論據一經拋出,襄陽方面的與會者便“拍案而起,怒而無言”。而王子今教授幽默地說:“怎麼,只許南陽在隆中,而不許隆中在南陽嗎?”一席話,說得會場中一片鬨笑!

確證!南陽臥龍崗,明清時普遍稱隆中

確證!南陽臥龍崗,明清時普遍稱隆中

以上節選自石小生先生《閒話諸葛躬耕地》,中州古籍出版社。


確證!南陽臥龍崗,明清時普遍稱隆中


附註:臺灣地區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漢朝部分,南陽西標註有“隆山”,晉代李興曾“登隆山以遠望,軾諸葛之故鄉”。襄陽城西標註的叫“阿(e)頭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