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元老,民國河南風雲人物——睢縣齊真如

辛亥革命元老,民國河南風雲人物——睢縣齊真如

齊真如(1884—1950),字性一,河南睢縣城東南齊莊人,中過清末最後一榜秀才,後入河南優級師範學堂學習,與羅殿卿(留日同盟會會員,待考證,後投降日本人)鄰村,他是辛亥革命元老,民國時期河南文教名流,其從政生涯橫跨整個民國時期,一直活動在河南,堪稱民國河南風雲人物。可惜現在已很少有人知其事蹟,現整理如下:

河南辛亥革命的先驅

1911年,齊真如參加開封起義,擔任運輸隊勞軍隊員。起義當夜十時左右,行至開封州橋邊,官軍到處在抓人。開封南門已關閉,無法出城,翻越城牆逃出後投入西北軍中。徐其愉在其《辛亥革命見聞》文章中寫道,開封起義的第二天早上,見到齊真如和吳伯平滿頭大汗,倉皇走來。他兩人都是敢死隊的大隊長。敢死隊是收編蘭封、考城一帶的紅槍會組成的,共有五百餘人,分第一、第二兩個大隊,齊真如是第一大隊長。約定在東大堤以外潛伏,侯城中火起,即衝過來攻打曹門。候了一夜,了無聲息,天明進城打聽,方知事有變。

辛亥革命元老,民國河南風雲人物——睢縣齊真如

齊真如對辛亥革命先烈很眷顧,關心開封起義烈士張鍾端等人後代。撥專款修建烈士墓,今開封禹王臺存有“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1935年曾立碑記述傳略,齊真如親自撰文,保存至今。

河南文化守護者

1923年,齊真如任河南圖書館館長,將清末明道書院、大梁書院藏書加以整理,善待古籍。1932年,在其擔任河南教育廳廳長期間,聘任井俊起擔任河南圖書館館長,井俊起擔任圖書館館長直到1954年(除解放戰爭期間,杞縣人孟心垣擔任一段時間),長達二十餘年。民國期間,齊真如對河南圖書館發展很重視,撥專款購置圖書。抗戰期間,圖書館等南遷南陽、淅川和魯山等地,中原珍藏善本得以保留。

河南教育帶頭人

1927年,河南始設教育廳,從張鴻烈到李敬齋,五年內連續換了12任廳長,如走馬燈似的,平均任職時間不足一年。1932年2月,齊真如任河南教育廳廳長,連續做了三年廳長,期間整飭學風,擴充學校,嘉惠學子。齊真如畢業於河南優級師範學堂,畢業後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曾任河南省立第一小學校校長,對教育事業比較熟悉。期間是省立河南大學發展較快的時期,為焦作工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前身)在教育部備案,取得合法地位。

河南抗戰的中堅

辛亥革命元老,民國河南風雲人物——睢縣齊真如

抗戰時期,黃泛區範圍

1938年,豫東淪陷後,齊真如擔任河南省政府豫東辦事處處長,掌管豫東淪陷區抗日事務,辦事處設在周家口(今河南周口)。黃河花園口決堤後,1938年7月,黃河水利委員會會同河南省政府及其他部門,組成了“防泛新堤工賑委員會”,以河南省政府委員齊真如為主任委員,修築防泛西堤。由於束水淤阻橫斷了隴海鐵路,使日軍只能望河興嘆而無法重建嫁接隴海線向西推進,阻止了日軍向豫西等地進攻。豫東淪陷後,河南省政府西遷,齊真如任河南省駐洛陽辦事處處長。1946年,3月,齊真如與黃委會委員長趙守鈺、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代表塔德等商討花園口堵復問題,黃河得以迴歸故道,解決了黃河對黃泛區的影響。

河南解放的幕後人員

抗戰勝利後,1944年,齊真如任河南省政府秘書長,1947年任河南泛東辦事處主任(駐商丘)。睢(睢縣)杞(杞縣)太(太康)地區是中共早期根據地之一,後來發展到豫魯蘇皖地區。齊真如作為睢縣人,與睢杞太根據地革命領導人多有交集。閻慎予為睢縣縣委第一屆宣傳部長,抗日戰爭期間在豫東辦事處工作,與齊真如是同事,而且是世交。閻慎予利用齊真如支持開辦的豫東公司的合法性、商業性,通過買賣交易,為我黨蒐集和遞送情報,接待和掩護幹部,購買和輸送解放區緊缺的醫藥、電料和彈藥等物資。

開睢縣風氣的先行者

傳播先進思想

民國初期,齊真如作為同盟會會員,積極開展活動。在睢縣還有馬變三、苗家樹、袁方之和金夢簡等同盟會會員,他們一起創建新式學堂,積極傳播新思想。在睢縣有以齊真如為首的“教育派”和“頑固派”之爭,教育派掌控著縣黨部、縣教育局、民眾教育館、縣立中小學以及少數聯保主任等,這一派較開明,宣傳剪髮、放足等。

提攜後生晚輩

齊真如對睢縣人士頗為照顧,尤其是現代著名詩人陳雨門和蘇金傘等。陳繼修(陳雨門祖父)是齊真如老師,齊真如對陳雨門較為重視。1932年11月,年輕的陳雨門得到省教育廳廳長齊真如賞識,調回開封任省教育廳書記員、校對,並主編《河南晚報》《夜聲》副刊。蘇金傘是齊真如的學生,蘇金傘早在睢縣高等小學讀書時,齊真如就任該校校長,教授其數學,後來蘇金傘加入中國共產黨,齊真如也對其很照顧。

遷來睢縣一中

辛亥革命元老,民國河南風雲人物——睢縣齊真如

睢中誕生於抗戰烽火,前身是 “第七行政區扶溝臨時中學” ,1940年4月中方在黃泛區創辦。在淪陷區,豫東20餘縣(包括現在的開封、商丘、周口三地)的青年紛紛到此讀書。後來日軍發動戰爭,扶溝聯中遷到項城袁世凱宅院,繼續辦學。抗戰勝利後,1945年遷至睢縣。據說,該中學能遷到睢縣,齊真如發揮了很大作用,當時高中比較稀少,杞縣等地也強烈建議遷於其地。睢中作為建國時期,河南省七所重點中學之一,為睢縣及周邊地區培養了很多人才,延續了睢縣文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