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面積超過10個澳門,卻被張學良拱手相送,如今終於收回一小半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淵之前曾給大家介紹過不少近代失地的故事,引發了讀者的熱烈討論,其實相比起外蒙、海參崴這些耳熟能詳的失地,一些聲名不顯的故地更值得我們重視和了解。今天子淵就和大家說說撫遠三角洲的前世今生。

此地面積超過10個澳門,卻被張學良拱手相送,如今終於收回一小半

▲撫遠三角洲風光

撫遠三角洲,位於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交界處(東經135°),是中國疆域的極東。這是一塊物產豐富的膏腴之地,河川攜帶的泥沙堆積成許多江心島嶼,上面棲息著大量珍稀野生動物,周圍水域生活著大馬哈魚、鱘鰉魚等多種魚類。撫州三角洲由銀龍島、黑瞎子島、明月島三個大島系及93個小島嶼和沙洲構成,其中黑瞎子島面積最大,人們有時以其名代指撫遠三角洲。

此地面積超過10個澳門,卻被張學良拱手相送,如今終於收回一小半

▲明成祖朱棣繪像

黑瞎子島(亦作“黑匣子島”),面積達335平方公里,比十個澳門(32.8平方公里)還大,因島上曾有黑熊而得名,滿語稱其為摩林烏珠島,意為“馬頭”,俄語稱其為大烏蘇里島。根據史料記載,黑瞎子島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派遣大太監亦失哈(出身海西女真)代天子巡視關外,亦失哈的船隊曾先後十幾次經過黑瞎子島。從那時起,黑瞎子島的主權就歸屬大明王朝。

此地面積超過10個澳門,卻被張學良拱手相送,如今終於收回一小半

▲赫哲人的傳統住房“撮羅子”

後金政權建立後,趁明朝忙於平定國內叛亂之時,努爾哈赤將黑瞎子島納入統治範圍。清朝前期,有不少漢人和赫哲人遷居該島。“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意識到清政府已是外強中乾,於是紛紛舉起屠刀意圖分一杯羹,貪婪的沙俄就是在這個時期逐漸滲透和侵吞西北與東北的。不過由於撫遠三角洲的特殊戰略位置,俄軍在此處遭遇清軍的頑強抵抗,直到清朝滅亡前,這塊土地依舊在中國人手裡。

此地面積超過10個澳門,卻被張學良拱手相送,如今終於收回一小半

▲“少帥”張學良舊照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東北當局為收回滿東鐵路的利益與蘇聯軍隊發生衝突。與軍事實力強大的蘇聯相抗,偏安一隅的東北軍自然無法取勝,張學良因而被迫與蘇聯方面展開談判。在談判桌上,佔據戰爭主動權和優勢的蘇聯自然成為這場談判的主導者,這一,次蘇聯將撫遠三角洲的歸屬問題寫入《中蘇伯力會議協定書》,東北當局也被迫簽署這一協議。從此,黑瞎子島淪為蘇聯領土。新中國成立後,與蘇聯有一段蜜月期,當時雙方邊界管理不太嚴格,中國人還可以登上黑瞎子島,赫哲族漁民也能到周圍水域捕魚。然而自中蘇交惡開始,黑瞎子島就被蘇聯列為禁區,中國人再也無法進入。

此地面積超過10個澳門,卻被張學良拱手相送,如今終於收回一小半

▲克里姆林宮遠眺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領導會見蘇聯外長時曾明確表示:“蘇聯有三四百萬平方公里領土是屬於中國的,遠東地區領土問題只是歷史遺留問題,中國人遲早會要回屬於我們的神聖領土,我們這輩也許做不到,但子孫後代會解決這個問題的。”本世紀初,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的迅猛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中俄雙方於是再次將領土問題擺上檯面。經過數輪談判和不懈努力,中俄雙方簽訂了東段國界補充協定,俄羅斯明確歸還撫遠三角洲的銀龍島以及黑瞎子島部分地區。

此地面積超過10個澳門,卻被張學良拱手相送,如今終於收回一小半

▲如今的撫遠三角洲形勢圖

常言道“你弱的時候,身邊敵人最多;你強的時候,身邊都是朋友。”這句話放在國家層面也同樣適用,中國正是因為自身不斷強大,國際地位與威望不斷上升,才有諸多國家願意對中國友好,主動解決雙方紛爭。即使世界級強國俄羅斯,也不得不為保持與中國的關係,在這種歷史遺留問題上表現出“公正友好”的態度。

《中蘇國家關係史料彙編》《張學良傳》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歡迎加入近代史愛好者同盟,增長見識、銘記先烈、結交知己、收穫友情。子淵在這裡與你不見不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