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食材君是江南的種,北方的命,是個徹頭徹尾的麵食控。在食材君的麵條必吃榜中,蘭州牛拉與河南羊肉燴麵分別排在三甲中的榜眼探花(都是心頭好,排名無前後)。對牛拉,愛的是百變粗細的面和永遠清澈的牛肉湯,兩相配伍,能吃出千變萬化口感;而河南的羊肉燴麵,是如食材君這樣羊肉死忠粉和麵食腦殘粉合體後的最佳選擇,而排第一的,就是今兒說的油潑面,為啥這麼說,請聽食材君細細道來。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大道至簡 面中聖手

陝西的面數不勝數,岐山臊子面、楊凌蘸水面、戶縣擺湯麵、華縣洋芋面、蕎麵、蒜蘸面、關中涼麵、田莊羊肉面、漢中梆梆面…八百里秦川是麵食控們的天堂,即使各地有自己做面的獨門絕活,但只有油潑面一枝獨秀,成了老陝的日常。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油潑面決勝千里,用的是化繁入簡的招式,寥寥幾樣食材(面、青菜、豆芽)和幾種調料(蔥、蒜、辣椒、油、鹽、醬油、醋),看似輕描淡寫,但吃後卻又欲罷不能,這是民間的高手,武林的絕學。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油潑面需要準備的食材之簡單,十個手指都能數過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油潑面及其簡單,卻異常好吃,其精髓就是一個“快”字。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把剛燙好瀝乾的青菜和豆芽鋪在碗底,面就跟著出了鍋,隨即撒上早已備好的蔥末蒜末辣椒麵。這時,油鍋中的菜籽油已然青煙直竄了,立即把油分2-3次,潑在辣椒麵和蔥蒜末上(也可加其它香料,如花椒粉、五香粉、薑末、雞精味精等),“刺啦”之聲一出,別去理會這聲音有多美妙,一小勺香醋劈頭蓋臉,澆在還嘶嘶作響的熱油上,於是,香氣四溢,滿室生香,再入鹽和醬油稍加調味,這碗油潑面已然做得。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熱油潑在辣椒麵和蔥蒜末上,“刺啦”一聲,那香味真是“了咋咧”!

但要吃得美,除了“做得快”,還要“趕緊碟”(陝西話“趕緊吃”)。於是,筷子上下翻飛,攪出一片火紅,就著熱氣,麵條呲溜溜送入口中,不抬頭,偶爾三兩口生蒜入口點綴,全神貫注、一氣呵成,一碗麵就這樣見了底,擦汗抹嘴,稍喘口氣,麵湯的熱度剛剛好,於是一碗麵湯也下了肚,原湯化了原食,心滿意足之氣,氣定神閒之感油然而生,這碗油潑面到這時,才算真正吃到了位。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盛油潑面的大碗如盆,為的就是拌得爽快,吃得痛快

油/醋/青菜:

油潑面的油,菜籽油為首選,如果再講究點而,潑的油要提前用香料煉過;醋用老陳醋或香醋,據說農家自釀的香醋是佳品。青菜除了油菜豆芽外,菠菜、小白菜、空心菜都可。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熱油潑下,幹辣椒和蔥蒜中的香氣被激發出來,肆意揮發,但這些美好的氣味如過眼雲煙,很快就消失殆盡,所以,要想吃得香,必須“趕緊碟”。

麵粉:

面選中高筋粉,和麵時還要加鹽增加韌度,但不用加鹼。油潑面一般做成扯麵,但秦川各地並無一定之規,棍棍面、biangbiang面也都可以,只要麵條厚實、口感筋道就符合標準,寶雞、鳳翔一帶有一種削筋面,是我吃過最硬的麵條,沒有長期訓練的鐵胃,zhe中堅硬的油潑面是無法享受的。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抻出來的棍棍油潑面,是寶雞、咸陽一帶的家常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biangbiang油潑面

山西油潑面

作為麵食老大的山西,確實也有油潑面,主要以平陸縣為中心的晉西南一帶,在平陸縣和與平陸相鄰的三門峽較多,山西油潑麵碗底鋪滷牛肉、蔥花、香菜和醬油,面上只撒辣椒麵,且用量較少,也不放醋,是一款不酸微辣的葷油潑面。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平陸縣出產的山西版油潑面,和陝西油潑面相比,視覺和味覺上都略遜一籌

線線辣椒

誰眼中的辣椒之王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

三千萬人民齊吼秦腔,

撈一碗長面喜氣洋洋,

沒調辣子嘟嘟囔囔。

這首歌的歌詞大意是

我要吃麵,

我要吃麵,

沒辣子我可不能幹。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辣椒是油潑面的命門,而且,必須選秦椒,沒有其他可替代。

在中國古代,起碼明朝以前,“秦椒”指的是花椒。大航海時代,美洲的辣椒,通過水旱兩路傳到當年的大明朝,旱路先入甘肅和陝西,並在此廣為栽培,後進入中原腹地,所以,那時的“秦椒”是對辣椒的泛指。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關中人稱為的線線辣子,確實又細又長,平均長度在20cm左右,最長的能長到30cm以上,它顏色鮮紅、皺紋細膩、不太辣,但很香。

而到了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秦椒,是指關中地區廣為種植的一個線椒品種,當地叫“線線辣子”,以寶雞和興平兩地最為有名。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關中地區的渭河平原,秦椒盛產於此

正如四川人眼中的二荊條,湖南人眼中的小米辣,海南人眼中的黃燈籠,在西北人的心目中,秦椒是他們的“辣椒之王”。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你河南河北想大餅卷所有,我陝西陝北要辣子拌一切

秦椒分為鮮、幹兩種,幹辣椒最為有名,相比其它嗜辣地區的辣椒,秦椒不辣,辣度不到小米辣的一半,也不及二荊條,但秦椒入油後香味很衝且歷久彌香,研成面潑熱油製成的油潑辣子,是陝西人不可或缺的日常,一日不吃都會嘟嘟囔囔。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辣子拌一切之:陝西涼皮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辣子拌一切之:岐山擀麵皮


油潑面詳解:是大道至簡,還是唯快不破

辣子拌一切之:板麵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