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門診看病時,醫保卡上的個人賬戶沒有餘額了,統籌基金報銷部分還有額度,為什麼?

雷蒙主持人


其實出現你說的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觀點。

職工醫療保險,不管是單位在崗職工還是靈活就業人員辦理的,都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屬於個人賬戶部分。個人賬戶部分其實很少,一般為個人繳費部分,也就是繳費基數的2%,單位繳費部分是記入統籌基金的,這個部分佔到了繳費基數的6%,相當於個人繳費部分的三倍,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醫療保險的比例也是8%,全部由自己來承擔繳費金額,但是記入個人賬戶的仍然只有2%。

由於個人賬戶部分,是由自己來支配使用的,可以到定點藥店去買藥,也可以到醫院去看門診,只要能刷社保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所以每月劃入個人社保卡的資金並不是很多。比如繳費基數為5000的人,每月劃入個人社保卡的資金只有100元,劃入統籌賬戶的資金為300元,那麼劃入個人社保卡部分,個人是完全可以支配使用的,不但自己用,家人買藥,掛號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如果個人社保卡使用比較頻繁的,每月那100元是完全可以用完的,當你到醫院掛號或是看病時,社保卡上沒有餘額了,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裡面的餘額已經被你用完了,如果要想有餘額,需要新的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划進來才行。

但是統籌部分,只要平時沒有生病住院,甚至沒有出現過住院的情況,統籌部分的餘額就是比較充裕的,即使一年裡你住了幾次醫院,只要是正常繳納了醫療保險,沒有住院次數的限制,每次住院都是可以按照比例來進行報銷的。所以有人說,繳納醫療保險的,住院次數越多越划算,其實這種觀點帶有侷限性,按照我的理解,繳納了醫療保險,其實一次醫院也沒有住過的最划算。雖然沒有享受到醫療報銷的待遇,但是說明自己身體健康,沒有到醫院去受罪,這就是最大的幸運。

總之,到門診看病時,社保卡沒有餘額了是完全正常的,說明你平時使用社保卡的幾率比較高,每月返還的錢基本上用完了,而統籌賬戶部分,是由統籌基金來報銷的,只要正常繳納了醫療保險的,都會有餘額,都會享受住院的報銷待遇。


幫兄愛唱歌


這是在享受門診統籌待遇的時候,經常遇到的問題。

個人賬戶裡面的錢,有的人積累的不多,但是這個門診統籌待遇,要求有一千元的起付線。而這一千元的起付線,需要靠在醫療機構的門診上花現金,或者是個人賬戶裡面的錢進行積累的。如果說個人賬戶裡的錢比較少,那麼可以通過現金累計;如果說個人賬戶夠,優先用個人賬戶來支付,一旦起付線超過了一千元,超過部分我們就按照比例報銷。

門診統籌報銷年度封頂線是四千元,所以說個人賬戶裡有可能沒有錢,但是你的門診統籌待遇還沒有享受完,因此還有額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