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縣小西天

小西天又名千佛庵,位於山西省隰縣城西一里許的鳳凰山巔,是一座佛教禪宗寺院,由明代東明禪師創建於明崇禎二年。初因大雄寶殿內有佛像千尊而得名,後因重門額題“道人西天”,又為區別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

隰縣小西天

寺院依山疊造,樑架彩畫富麗典雅,頗具特色,堪稱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的“懸塑絕唱”,加之寺院所藏傳世罕見的官版《明永樂北藏》,成為研究中國佛教史、藏經史、倫理道德乃至民俗的稀世珍寶。

小西天的建築風格及特點,可以用“小、巧、精、奇”四個字來概括。”茲山之高,不過數百步耳,茲山之大,止設數十塌耳”。這裡的景象一切都在小中發生,一切都在小中體現,足見她“小”得不俗。而“因地佈景,種種清秀”,雕塑傳神,呼之欲出,妙在佈局的變化,足見她“巧”得靈活。寺院佈置得體。殿堂構造縝密,精雕細刻,出神入化,足見她“精”得細微。“左仰古寨,千仞絕壁,右帶西坡,峰巒疊翠”。再加上舉世罕見的懸塑,足見她“奇”得拔萃。如此精巧別緻的格局和清幽雅潔的景象,在建築史上真可謂別具一格,獨具特色。

中國國畫家潘絜茲曾用充滿情感的詩篇讚美道:“仙宮佛國信難求,何期鳳山起層樓。法身萬千費雕鏤,粉彩妝鑾 非俗手。朱明陳跡尚如新,入眼平生嘆未有。頂禮讚頌非關佛,能工巧匠當不朽。”

小西天充滿佛學氣息的楹聯:“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種甚因結甚果;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曾為大雄寶殿揮毫書聯:“東土西方微塵不隔,人間天上萬象莊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