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什麼菜?

甜穎子


我是東北人,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硬菜”的說法在東北比較普遍,一般都是來客人了!不管去飯店還是家裡,都告訴“給整”兩個硬菜。而且一個“整”字,突出了東北人的好客和豪爽。

東北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什麼菜

  1. 我對硬菜的理解就是“大魚大肉”,而且必須是大盤子裝的,應該是帶湯的燉菜。就像比較有名的東北四大燉,這些都應該屬於硬菜。


  2. 硬菜也是價錢比較貴的菜,一般來說就是酒桌上的壓桌大菜。像【小雞燉蘑菇】,【殺豬菜】,【得莫利燉魚】,【鐵鍋㸆大鵝】等這些。盤子大、分量足的菜,都可以說是硬菜。

  3. 硬菜也必須是夠分量的菜,因為在東北請客,如果客人把菜都吃光了!那麼請客的人會很沒有面子的,所以壓桌的硬菜,一定分量特別足。讓你幾個人吃不完,怎麼也得剩點的。這個一般請客的人,會視人數來定,硬菜的數量。

  4. 還有一種硬菜就是,雖然分量不多。但是食材卻比較珍貴難尋,這類菜一般都是自帶的。或者飯店需要提前預訂的!在東北像林蛙,還有有名的開江魚這些,都可以算的上是硬菜。因為稀少才感覺到硬。
大家可能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趕上飯口去串門的時候。會說:“哎呀,菜挺硬呀”!這個時候主人就會說,要不“整”兩盅。這個確實在東北比較普遍。

所以我理解的硬菜就是平常不經常吃,而且食材比較少見,必須是大魚大肉的。大家覺得我說的對麼?


73神牛


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什麼菜?

平時跟老公兩個人想吃點好吃的,就買兩瓶啤酒,做兩個硬菜。我家對於硬菜的定義是我們不經常吃的,味道好的,可以大口吃肉的菜系,比如烤排骨,燉肘子,紅燒大蝦。

烤排骨

在我心中烤排骨算是所有硬菜中最好吃的一道菜了。第一次吃烤排骨是在飯店吃剁椒魚頭時順便點了根烤排骨,排骨是用錫紙包起來的,那個味道很別緻,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貴了。之後總是很懷念那個味道,買了烤箱第一次使用就做了烤排骨,我省去了每根排骨都用錫紙包的步驟,把排骨散開一股腦都放錫紙上,醃好直接烤,沒想到做出來的外焦裡嫩更好吃。

食材:肋排1斤、蔥姜少量

調料品:花椒、鹽、料酒、海鮮醬油、五香粉、辣椒油(或辣醬)

製作方法:

1、買來的肋排洗乾淨提前剁成段(買時都會剁好),蔥姜切末放進去,再放入一小勺鹽、四勺料酒、一勺花椒、2勺海鮮醬油、撒入一些五香粉、辣椒油拌勻醃製半小時。

2、烤箱盤拿出來放上錫紙,把醃好的排骨均勻排在錫紙上,然後把錫紙四面都折起少量邊,以免烤排骨的油流出。

3、烤箱盤放進去,上下火,230度烤四十分鐘,中間需要把排骨翻下面。

這樣烤排骨就做好了,吃起來外皮脆脆的,骨頭邊上的肉特別嫩,可以盡情地大口吃肉了,醃製的到位,吃一盤都不會感覺到膩。絕對是一枚硬菜了。

燉肘子


肘子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紅白喜事不可缺少的一道主菜。婚宴上一上桌必搶光。不僅外邊紅彤彤的很好看,吃起來也特別軟糯可口,雖然肘子肉白肉多,但絲毫感覺不到油膩。妥妥的硬菜一枚。

紅燒大蝦

開背大蝦、清煮大蝦,總感覺都沒有自己做的紅燒大蝦好吃。紅燒大蝦蝦只選中小個的大蝦,過油把蝦皮炸脆,再用番茄醬,豆瓣醬加醋炒入味,一口一個,不用吐蝦皮,又脆又甜的紅燒大蝦吃著超滿足。這就是我愛吃的硬菜了。

結語

作為地道的河北人,我認為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少不了肉和海鮮的。我認為好吃的硬菜有烤排骨、燉肘子、紅燒大蝦。你覺得呢?

關注佳佳,每天更新美食教程,我們一起為美食加油。


趣味漫生活佳佳


在我們北方人眼裡、硬菜是沒有固定什麼菜是硬菜。東北人情格豪爽、喜歡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如烤全羊、手把羊肉、豬肉大骨頭燉酸菜、鐵鍋燉大鵝、小雞燉蘑菇、都算硬菜了。

我的家鄉鞍山地區、辦酒席指的硬菜是燉雞肉、豬肋子、羊腿、一條清蒸魚、方能讓主人覺得自己有面、讓客人覺得自己受到重視。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對吃的要求也更高了、過去講吃飽、現在講吃好。硬菜的標準也在改變。

我家過年的硬菜是豬前肋子、(向錢走)一條花鰱(連年有魚)、糖酷排骨、燉笨養老母雞、這些是硬菜麼。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老劉談健康


硬菜就是有雞有魚啊,像西紅柿,土豆絲,蘿蔔絲,炒雞蛋都屬於家常菜,上不了大席,能上大席的叫硬菜。結婚酒席,祝壽酒席,大的場合能拿的出手的菜,我們當地的有炒雞,肘子,糖醋魚,燉排骨,四喜丸子都屬於硬菜,我是山東的。


瓜果豆豆


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主菜,就猶如一齣戲的主角一樣,是一桌飯菜的靈魂,當然了,這道菜不可能是涼拌菜、油炸花生米這些小菜一碟。它們是什麼呢?

雞,而且是各種做法的整雞。



各種雞,特別是整雞,才算是一道硬菜。它可以是燒的、煮的、滷的,只要是完完整整一隻雞,或剖開,或剁成塊兒,只要有頭有腳端上桌,毫無疑問,硬菜!

當然,一盤雞腿、一盤雞翅也絕對是硬菜一道。

至於說雞爪子、涼拌雞肉等,只能算做是下酒菜而己。

魚,價位不同做法各異的整魚



魚可是有講究的,但凡懂的人都知道,一道魚從幾十起價,可以升到說出讓人心驚的價位。當然,在老百姓坊間,從三四十一條的鯉魚到百元一條的德魚,這差距一道菜便提升了整桌飯的水準。

而北方人,雖然己告別了吃魚兩手叼,但真正能細品的人也不佔多數。但它絕對是婚宴酒席中一道決定價位檔次的主菜硬菜。

而且,不論是清蒸、紅燒還是切造型,都以整魚為方式。那些幹炸帶魚、小黃魚之類的,也只能做為不錯的下酒菜而己!

肘子,一般以紅燒為主



肘子,從來都是北方人飯桌、酒桌的一道名符其實的硬菜。一隻豬才有四個肘子,而一般的飯桌人們也不點它來下酒,一來價位不菲,二來做法很費功夫,沒有幾小時根本就吃不上,而且它以軟、爛、綿為最佳。

這麼一道費功夫的菜,一般只出現在宴請賓朋的酒席上。女人們愛吃它軟綿綿的皮,膠原蛋白絕對美容,小孩們最愛紅肉一塊塊兒。當然,骨頭賞給狗兒是最佳。

排骨或荷葉肉

排骨也是經典的硬菜。一般以清燉為主,近年來我們這兒以整排上桌為佳。

此菜一出,必會風掃而光,一塊不剩,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硬菜!

梅菜扣肉是傳統的硬菜,現在改成荷葉肉餅兒。它為什麼硬呢,整道菜都是料兒,沒有多餘的主兒,而且它的製作也相當費功夫:要過開水筋、要過油炸,還需醃製、上鍋蒸幾小時。
雞、魚、肘子、排骨就是北方傳說中的首選硬菜,鋼鋼的硬菜!

但,硬菜會有許多,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這道菜價格不菲,可以上得了檯面,是待客之菜,是大眾受歡迎的好萊!


滿姿滿色


北方人常說“硬菜”,什麼菜才夠“硬”?東北人:那一定有“它”

南北文化差異有別,特別是在飲食文化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南方人儒雅,北方人豪邁,南方人請客吃飯講究“精美”,北方人講究“排面”。在北方,有許許多多的菜餚被統稱為“硬菜”。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請客吃飯都要說“硬菜”呢?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的天氣相對於南方來說較為寒冷,四季有別。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裡,人們經常會待在家中不喜歡出門。抽空趕集會買一些蔬菜和肉,回到家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做一道“硬菜”,那到底什麼菜才足夠硬呢?按照東北人的習俗來說的話,硬菜是一定要有肉的,他們可以說是無肉不歡,用肉再加上一些蔬菜燉在一起。讓家裡人吃上暖和,熱騰騰的飯菜。

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口中的“硬菜”就是說一定得有肉,還能吃飽,保證能夠讓自己吃的痛快。以前經濟條件沒有現在這樣好。在北方,很少有沿海地區。所以人們都是過年才能吃得上肉,過年殺豬後,先燉一大鍋肉,和家人共度春節的時光。那時候,只有過年才能吃得飽,吃上肉。人們就隨口提出“硬菜”二字。一直沿用到現在。

在北方,使用“硬菜”二字最頻繁的就是東北了,像他們哪裡的“殺豬菜”“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都是屬於硬菜。他們認為只要菜量足,夠吃飽,還有肉的話就是硬菜,一鍋燉最好了。肉的比列一定要多,這樣吃起來這個菜才夠“硬”。家裡人做一種硬菜,就夠五口人吃的了。

相對於南方的天氣,北方人喜歡“硬菜”的原因還有就是:北方較為寒冷,這個菜餚剛做好,另一個菜就涼了。倒不如直接做“一大份”吃起來更爽。





火鍋職業經理人


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北方人常說得“硬菜”,到底什麼菜才夠“硬”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我國南北文化差異有別,特別是在飲食文化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南方人儒雅,北方人豪邁,南方人請客吃飯講究“精美”,北方人講究“排面”。在北方,有許許多多的菜餚被統稱為“硬菜”。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請客吃飯都要說“硬菜”呢?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口中的“硬菜”就是說一定得有肉,並且還能吃飽,保證能夠讓自己吃的痛快。以前經濟條件沒有現在這樣好。在北方,人們都是過年才能吃得上肉。人們就隨口提出“硬菜”二字。一直沿用到現在。在北方,使用“硬菜”二字最頻繁的就是東北了,像他們那裡的“殺豬菜”、“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都屬於“硬菜”。他們認為只要菜量足,夠吃飽,還有肉的話就是“硬菜”,這樣吃起來這個菜才夠“硬”!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轉發+收藏,謝謝!






鏟子愛上鍋


一哥“美食與心之旅”之——

喝酒吃肉

俗話說的好,有種朋友叫“酒肉朋友”,沒有人說是“酒花生米”朋友的,可見下酒菜最好是肉了,不正是說“有肉無酒、站起來就走,有酒無肉、想辦法將就,有酒有肉,吃飽喝夠”,說的就是這個理,可見花生米於酒只是將就將就的貨色了。

肉,首選當然是肥肉,大快朵頤最好,牛肉要成斤切塊,羊肉要大塊手抓,豬肉當屬肘子,狗肉不要蒜汁,燒雞整隻手撕,板鴨刀過流油,醉鵝酒香濃烈,一口燒酒一口肥肉,嘴角流油滿嘴油膩之時,一口烈酒入喉,辣口刺咽胃熱腸舒,緊眉皺目仰面咂舌,一時油膩自消食慾大增,心門暢開言語激昂,酒之於肉,是烈火,肉之於酒,是柔情,烈的動情、膩的溫雅。

酒對肉而言是情有獨鍾的,低度清香看好耳絲羊臉、滷翅泡爪,絲絲縷縷片片斷斷、有如小橋流水纏纏綿綿,中度濃香鍾情肉串孜然毛氏紅燒,遮掩了些許、流露了些許,東邊日出西邊雨,於無情處響驚雷,高度醬香搭配以寸方大排燒雞肥腸,地道厚實中宣洩快意,有如破堤之水洶湧翻滾,至於衡水老白乾、扳倒井、燜倒驢者,非大塊手抓不可,一支羊腿算不了什麼,但可拿來,一口撕咬一口烈酒,吃的就是風捲殘雲,喝的就是淋漓盡致。

肉對於季節而言是頗有挑剔的,春暖花開自是羔羊美酒,清明時節不乏杏花雞公,端午龍舟少不了醋魚雄黃,酷暑雨後怎少得肥豚小燒,天高雲淡熟牛肉把酒問天,秋風起處燉起秋補肥羊來他個三杯兩盞,冬至的餃子包他個三葷兩素喝他個幸福美滿,至於大雪飄起,狗肉足以讓你度過這一個的嚴寒。

酒之於肉,如人之於友,不對口不喝、不對味不喝、不對場合不喝、不對時間不喝、不對脾氣更不喝,哥喝的是心情、吃的是性情、品的是真情。

喝酒吃肉,哥可不是吃素的。





一哥於一


何謂硬菜?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含義。在家裡一家人吃飯時,硬菜就是好吃的、頂餓的、美味的、解饞的,主要就是肉類和禽類製作的菜餚,這幾年生活水平提高了,海鮮和野味也被劃到了硬菜裡面。



在飯店朋友聚會時,硬菜就是飯店的招牌菜、拿手菜、有地方風味特色、能撐得住場面的菜,主要作用就是讓主人臉上有面子,讓客人覺得自己受重視的菜,如各種肉類、禽類、甲魚、各種海鮮等製作的菜。



在北方人的眼中,硬菜的代表也是有不同種類的。

山東人認為,所謂硬菜,就一定要是整隻雞、整條魚、燉排骨、紅燒肉、紅燒肘子這樣肉多量大的。

而山西人眼中,一切被切開的肉,都不叫硬菜。好比要是一盤白斬雞,哪怕是一整隻雞,切開了都不算硬。像水煮魚片這類,雖然看著分量大,但是也是不能算硬菜的。

在甘肅省人眼中,硬菜嘛,首先,裝具要硬。不能用盤子,也不能用碟子,必須上盆!還得是華麗的盆。外觀就要唬住人,而菜呢?更是要整塊的肉食,必須全葷!最多弄兩片菜葉點綴點綴。



所以北方的硬菜還真的是一個流動的概念,沒有固定的標準,也沒有固定的菜餚,主要是我們自己根據場合來點一些比較上檔次,比較有面子的菜就可以了,不過總體來看,硬菜一般都是比較耐吃或者分量很足的大菜,比如大魚大肉或者是野味山珍等等。


麻辣鮮森


我在瀋陽工作多年,吃飯喝酒時常用“硬菜”來代表自己喜歡吃的菜。

那麼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是那些菜呢?我分幾個方面來描述給大家參考。

北方人飲食習慣上的傳統名菜

北方人生性豪爽,冬天時間很長,以前很多蔬菜在冬天是很難生長或買到的,這就形成了北方人特有的飲食習慣,從傳統上來講,以下這些硬菜都是北方菜的精華與沉澱,其特點多為熱氣騰騰上桌,食材料價格比較高且珍貴,一般都是來了貴客才捨得做,統稱之為“硬菜"

  • 豬肉燉粉條
  • 鍋包肉
  • 東北殺豬菜
  • 溜肉段
  • 酸菜燉大骨

價格很貴,食材稀缺的菜也是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

北方人家來客人了,為表達主人家熱情好客,也算是對客人的尊重,那怕是價格很貴,很難買到也會不計成本讓客人吃好,所以人這方面來講,炒大白菜絕對算不上硬菜了,價格貴的菜肯定會稱之為硬菜。
  • 北京烤鴨

  • 油燜大蝦

  • 糖醋鯉魚

  • 蒜薹炒魷魚
  • 清蒸梭子蟹

做工精細費時,色香味俱佳的菜品也稱之為“硬菜”

主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功夫,且製作複雜的菜,平常很難吃到的菜,特別因為不是本地出產的食材做的菜,一般來說都會說是“硬菜”

  • 九轉回腸
  • 小雞燉榛蘑
  • 東北醬肘子
  • 鐵鍋燉大鵝
  • 東北地三鮮
  • 家常燉魚

總結:

北方人吃飯喝酒經常說的“硬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花錢請吃飯喝酒做東人的讚美,代表了主人的誠意與熱情,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絕大部分“硬菜”早已成了人們桌上常有的菜品,任何時候都很容易的能吃到。但北方人吃飯喝酒還是會對以上列舉的菜稱之為硬菜,對主人的熱情示以回應。
祝你健康!

我是頭條號優質美食博主【我是卓卓媽】,每一篇問答都是原創真實分享,只發表對本問題的個人觀點。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一定的幫助和啟發。如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交流指正,你的關注、點贊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