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懸念的145個方法

小說寫作 | 製造懸念的145個方法

許多小說、廣播劇、電視節目或電影都會製造懸念,比如說,在結尾的時候,男主人公卻掛在峭壁上命懸一線,他的命運究竟如何呢,大家都想知道,這種吸引注意力的方式就叫做製造懸念。

你在說故事、講笑話或者演講的時候,也可以製造一些懸念,以下是總結的145條設置懸念的技巧。

一,結局不能過早點明。比如說,聽眾還沒進入狀態,你就把結局說出來,“突然間,槍彈齊發,所有的人都中彈身亡”,這樣的結局會讓聽眾感到失望。

二,情節不能發展太快(當然也不能太慢)。要三不五時地賣關子,讓聽眾著急地問“然後呢”。

三,要多線敘述。在情節變得越來越精彩的時候,插敘一些別的內容,“眼瞧著鬼車就快軋到我們了,這時候,格蘭正在家裡給埃克麗絲做蛋糕,他對這可怕的事情還一無所知”。

四,學會戛然而止。“突然,一個巨大的黑影就出現在他面前,咳,怎麼打上課鈴了,下回再說”。

五,總之,要一點一滴地深化戲劇衝突,還要把最精彩的東西留到最後。

六、說出主人公某個特性、動作,卻不說原因;

七、說出某個發生的事件,卻不給出事件的結果。

八、告訴讀者某個事實,又立即無可辯駁的否定這個事實,卻不做進一步的解釋,讓讀者無所適從。

九、總之就是話說一半,卻沒有結論。

十、開篇一定要立即就有懸念,懸念一定要讓讀者極其好奇,不知道就難受那種。

十一、用壓抑的敘述不停的從不同角度製造懸念,一個疑問也不解開。如白夜行,或者萊昂納多演的禁閉島。

十二、可以讓讀者猜到兇手是誰,只要不知道如何犯案的,讀者仍然會充滿興趣。

十三、用簡單的敘事敘述每一部分,展現龐大的結構和暗線,讓讀者沉迷其中,就像白夜行一樣。

十四、打破讀者的思維慣性。

十五、變態的行為,執著的情感。

十六、在恐怖的空間裡探索,畫面感的描寫。

十七、鬼故事之所以可怕,是因為主角和某一個人接觸後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現那個人居然是鬼。

十八、把所有的線索堆積起來,製造熱烈的氣氛,但要小心使用。

十九、鬼有可怕的目的,比如借主角的手殺人,表面和背後不同等等,可以帶來懸疑和恐怖感。

二十、每過一會就要有讓人集中注意力,或者能引人興奮的興奮點,包括懸疑、色情描寫、恐怖描寫、關鍵對話等等;

二十一、故意吐露一部分信息,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和焦慮感,比如小說開頭電話提到葬禮,卻不說誰的葬禮,或者怎麼死的。

二十二、每天的更新中,都要有給讀者強烈刺激的興奮點,絕不能平淡。興奮點就是能讓讀者讀了,有生理反應的東西。

二十三、要嘗試每天都有一個興奮點,加上一個懸念,多了讀者消化不良,少了也不行。

二十四、製造具有混和氣質的美女,然後讓人感到身上有謎團,又有感情糾葛,這是吸引眼球的最好方法。

二十五、小說中一定要具備迷霧、懸念、恐怖的場景探索、色情的場景探索、讓人著迷和解釋不清的美女。

二十六、統計一下人物需要多少個。

二十七、多爛的情節,都可以通過懸疑的寫法引人入勝。

二十八、努力鍛鍊自己按照1500字左右製造懸念的能力,而不是平鋪直敘。

二十九、每段最後的一句話,要努力有超強的吸引力,包括用暗示,說半截話等等。

三十、要讓主角和主要受害人,還有大反派都具備混合的複雜旗幟,讓讀者瞭解後產生感情依賴,這樣可提高小說的接受度。

三十一、在劇情允許的情況下,增加主要人物之間的複雜關係,特別是曖昧關係,可以增加可讀性。

三十二、寫小說是每天累計一點的過程,不要想要把所有設定的問題都在兩三天內解決。

三十三、當讀者都形成某種心理預期時,直接在小說中提到這種心理預期,然後無情的打破,不能讓讀者有自信心。

三十四、比如讀者猜測一定會有個邪教,就會降低閱讀興趣,就是真寫道有邪教了,讀者也提不起來精神,這時候,強烈的預期形成了,就需要寫一段暗示否定的話,把讀者的信心打散,不能讓他們形成心理預期。

三十五、小說最高境界,是讀者看到某一段已經會怎麼想了,我就根據他們的想法控制他們的情緒,讓他們有意外,興奮,好奇,和挫折感。

三十六、懸疑小說的邏輯性,不是那麼重要,太深層的邏輯錯誤很難發現,只是在表面的比較淺的邏輯錯誤會讓讀者不滿。

三十七、不要浪費任何讓人激動的機會,不要浪費好的背景,要一點一點給讀者。

三十八、調查人的時候,可以通過別人側面的描述,看到的視頻、自己的證據等等和主線無關的東西,展示對方變態的性格。

三十九、同時有多個兇手,每個人都有懷疑點。

四十、兇殺可以只是可笑的意外,或者純粹是個意外。

四十一、小說開頭可能沒有任何人感興趣,沒有點擊率和回覆,忍著,偉大的著作也會如此。

四十二、小說的結構:一個內核,然後伸出各種枝葉,然後把枝葉一一給讀者,給的時候包括人物的介紹,描寫,線索展示、展示人物和線索的時候,必須要慢,要按照每一千五百字給一個驚悚點的速度給讀者,還必須要兇悍,讓人看了有強烈的情緒變化,然後最後交待核心。

四十三、最重要的兩個點:敘述文字對人的心理衝擊、每一段之後的懸念。

四十四、要有三個以上有嫌疑的兇手,兇手要在出場時就讓讀者感覺,足夠變態有特點,有作案動機,有嫌疑。

四十五、小說的內核要簡單,就是一起展現人性的命案,而不要設定成複雜的組織,複雜的邏輯動機,比如人性之暗面第二部那樣。

四十六、人性之暗面第二部設定核心過於複雜,可能的兇手也不夠多,所以吸引力有限。

四十七、兇殺、色情、神怪、恐怖環境探索、人物病態性格、人性展示、人的可疑之處、極端的真情、詭異的死法、迷霧一樣的多個嫌犯。

四十八、小說的魅力根本來源,是恐怖的兇案、變態的多個嫌犯、和隱藏著深刻人性的核心。外在的吸引力則是懸疑、恐怖場景、迷霧一樣慢慢不停顯現的線索。

四十九、幾年前的兇殺案這種題材,因為不好設置多個兇手,要謹慎。

五十、日常生活用品,和一些日常代表可愛,安全,童真的物品轉向兇殘帶來的恐懼,比如機器貓殺人。

五十一、人物的未知、八卦、變態和懸疑最吸引讀者,事情的發展居於其次的位置,因為讀者對人物的好奇大於對事情的好奇。

五十二、所以要大力描寫人物的事情,包括背景、成長經歷,變態史,可能被害或者成為疑犯的動機。

五十三、人物包括主角、死者、嫌疑人,這三者重要順序嫌疑人最大,死者,主角。

五十四、人性最震撼的品質,有危機時的極端利己,有危機時的極端利他、平時的極端固執和堅持。

五十五、懸念的產生,一要讀者感興趣的東西作主體,比如人的各種東西(是否死亡,經歷,性格等),再加上讓人好奇的問題。

這裡面問題好提,但讓讀者感興趣的主體不好尋找,一般有疑問的人物比較容易引起別人的好奇,還有馬上就要公佈的事情經過,馬上就要探索某個區域,馬上就要看到某篇文章,但最容易要人好奇的,還是有問題的人物的各種疑問。

五十六、以前寫的懸念之所以不吸引人,就是因為主體魅力不夠,尋找有魅力的主體,就是接下來的任務。

五十七、要寫成一環套一環,一件事情導致另一件事情,一個線索牽扯出另一個線索,這樣吸引人,不要太跳躍,特別是連續跳躍,會讓讀者摸不清頭腦,是大忌。

五十八、懸念一般都是單線的,就是事情發展到一個地方,突然出現了新的情況,主人公遇到了新的問題,但下一步如何發展,下一級再說,就是懸念不是埋伏線,而是在上一章告訴讀者有新的事情了,下一章立即就解決,

但就這個存在時間極短的懸念,最吸引人,要加強這個懸念的價值,一要一環套一環,一件事情導致另一件事情,敘述不能過於複雜,複雜基本和好看成反比。

二是懸念其實就是主人公或者某個人下一步會出什麼事情,讀者之所以關心這個懸念,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主人公和配角,嫌疑人,反派本身的神秘感,先要通過側面描寫,向讀者暗示人物有問題,然後拋出疑問,讓讀者抓狂,

還有一個是事物本身的魅力,比如探索恐怖的場景,先暗示場景有問題,然後開始場景,然後突然掐斷,或者有新線索,新線索必須要有極強的暗示性,讓讀者抓狂。

五十九、懸念的兩大部分,暗示,給懸念的主語造勢,比如描寫懸念產生的人物變態,或者有問題,然後是拋出懸念,讓讀者欲罷不能,抓狂。

六十、作品的基本流程,一環套一環,順序式描寫,不要跳躍,每一章節包括直接的暴力色情描寫,然後是製造懸念,先暗示懸念的主體,讓讀者對懸念主體產生興趣,然後拋出疑問,吸引讀者繼續向下看。

六十一、八公是一條謎一樣的犬,沒有人知道它從哪裡來。教授帕克在小鎮的火車站揀到一隻走失的小狗,冥冥中似乎註定小狗和帕克教授有著某種緣分,帕克一抱起這隻小狗就再也放不下來,帕克上班時,八公會一直把他送到車站,下班時八公也會早早在車站等候。

一天,帕克因病去世。帕克的妻女沉痛地心情埋葬了他,可是不明就裡的八公卻依然每天傍晚五點準時守候在小站的門前,等待著主人歸來……

《忠犬八公的故事》根據上世紀30年代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改編,1987年在日本首登大熒幕後創造了40億日元的票房,2009年12月,本片的美國版上映。

極端的執著能讓人深深震動。

六十二、小說必須在結尾核心揭露時,有偉大的人性體現。

六十三、要先想出核心,然後再倒推故事,防止再出現核心過於複雜的問題。

六十四、起草一個新的小說時,必須要核對一遍所有的這篇文章中的內容,防止有原則性的錯誤。

六十五、開膛手傑克這類的小說,核心不能簡單化的話,就不能寫。

六十六、必須有簡單的、震撼的核心,複雜的、懸疑的外在,讓人震撼的人物、極端震撼的人性,一波三折的過程。

六十七、要讓人唏噓的結尾的訣竅,就是話說一半,但足夠讀者猜測到會有什麼事情發生,說得太直白,讀者會失去興趣。

比如少女砍頭的結尾這麼寫更有效果。

結尾要簡潔含蓄,把所有抒情的部分都去掉,就說事情,第二部和第三部寫得都不好。

第三部的結尾抒情的部分太多

六十八、結尾都改成審問,不要用敘述,敘述抒情太多,也不好突出重點,而且問答比敘述更容易甩掉無聊的細節和漏洞。

六十九、整個文章都要避免用敘述來說明案情,敘述只用來講明白偵破過程,案情一律用問答形式。

七十、兇殺案過程描述時,一定要在對話裡問後期怎麼處理的,這樣可以更好的突出人性。比如第三部的結尾,在案件結束後,生還的七個人還有個約定。

七十一、每天更新,要有讓人有生理變化的情節,要有懸念的鋪墊,要有懸念。一共三大要素。

七十二、每個重要人物都要有詳細的介紹,特別是受害者、兇手和辦案人員,人物才是魅力所在。

兇手和受害者有時候需要到結尾才揭開謎底,所以可能容易忽略詳細介紹,一定要提醒自己在結尾更要好好介紹,絕對不能忽略。

七十三、人物包括簡歷,性格特點,人物關係,照片四大部分。

七十四、所有場景必須選擇陰暗的地方,比如夜總會之類的地方,不要選擇光明敞亮破壞黑暗氣氛的地方。

七十五、內容之所以吸引人讀下去,是能持續的給人興奮感,比如黑暗的場景、犯罪、緊張的衝突、兇殘的兇、,變態的描述、性描寫、愛情、人性的悲劇等等,

除了這些讓人興奮的東西外,儘量避免所有無聊的描寫。這是表皮,小說的內涵則是震撼的核心,和圍繞核心不停的玄疑描寫。

就是震撼的核心,圍繞核心,一環套一環的,不停的懸疑描寫,描寫時則是用持續能帶給人興奮感的東西作表皮,以及每段更新帶來的短期讓人無法終止的懸念。

七十六、結尾或者重要的內容可以故意寫得極簡略,可加強重點內容的震撼度,特別是在結尾,因為文章馬上就要結束,讀者最後的印象都在結尾,所以結尾寫得簡潔,話都說一半,會更震撼。

結尾主要的目的就是信息轟炸和震撼,所以可以跳躍,可以簡略,不要抒情和羅嗦。抒情和羅嗦會降低震撼感。

或者學習一下別人的結尾寫作方法,比如《白夜行》。

七十七、核心怎麼能讓人一聽就感興趣,還要琢磨,可能主要還是要從人物的魅力身上著手。

七十八、描述手感,比如手伸進傷口裡,粘液裡的感覺,解剖屍體,犯案扎人時的感覺,就像碎屍案那個日記一樣。

七十九、每一段更新都必須用疑問句作結尾。

八十、結尾寫的要超簡略,就把關鍵內容寫了就行了。

八十一、有時候故意寫的混亂,讀者看了會產生不知所措的感覺,之後立即在下面的文字中針對讀者的疑惑進行解答,讀者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獲得閱讀快感。

八十二、核心的直接吸引力很重要,嫩模的肢解聽起來就讓人感興趣,寵物吃人,感覺就一般。

注意指的是核心,不是標題,當然標題也要吸引,要帶有興奮點的話題,比如色情或者熱點話題等等。

八十三、帶感情色彩的描寫,也許就不如沒有感情色彩的描寫好,因為感情描寫如果不恰當,會顯得做作。

比如“那捲錄像帶,會不會是尹妍希的性愛視頻?”比“難道那捲錄像帶,是尹妍希的性愛視頻?”更好。

八十四、半路出現的奇異的異像,比如鬼魂、或者精靈等等,根本無法解釋,又讓人不安的東西,可以購引起人強烈的好奇心,比如宮崎駿幽靈公主裡面的小精靈和神獸,一出現大家就覺得一定會有問題,期待答案。

八十五、每段更新結束的地方,一定要有懸念,要想辦法找強烈的懸念,總會越寫越好。

八十六、宮崎駿的動畫,所有的角落都帶有強烈的正能量,讓觀眾擔心的同時,卻有完全的依賴感。

八十七、暴力血腥的描寫一定要夠刺激,不要浪費。

八十八、還有比如在牆壁上,肉餡裡、泥塘裡發現屍體,或者屍體碎掉了,冰箱裡櫃子裡到處都是,之類的在平常大家接觸的地方出現,會很恐怖很震撼。

八十九、確定核心後,反覆圍繞核心,製造懸念,比如第四部的算命的一段,讓讀者雲裡霧裡,卻又抓耳撓腮,可以引起讀者巨大好奇的,是人物的精神狀態、算命,等等。

九十、嘗試用提前寫提綱的方式寫小說。

九十一、凡是感到膩歪的文字,隱隱約約感到磨嘰的文字,一律都刪掉,所有感覺不好的文字,一律都刪掉。

要在文字上,保持一種緊湊,緊張

的文字張力,描寫的,都必須是讓人看了有生理反應的文字,除了這樣的文字,凡是讀的時候感覺平淡,或者讀不下去的文字,一律刪掉或者改寫。

九十二、小說之所以好看,就是因為能讓讀者閱讀時,一直感覺到興奮,有刺激,懸念,色情、情節的緊張,恐懼、暴力,讀者關心的敘述性內容,都能帶來興奮感。

不能帶來興奮感的文字,一律刪掉,特別是感情的抒情式描寫,還有無聊的過場敘述性文字。

九十三、表面一個原因,背後還有個隱藏很深的,震撼的,真實的原因,就象《甄嬛傳》裡面甄嬛掉胎,表面因為年妃懲罰跪在外面導致,實際因為皇上要害年妃不能懷孕。而且如果受害者並不是本來被設計的那個,會更有戲劇效果。

九十四、以後發生慘劇在之前的預演,比如在夢中出現類似的場景,或者生活中出現類似的情況,比如第四部中,尹妍希的夢,和劉廷差點與別的車相撞。

九十五、表達人物情緒變化的時候,直接描寫心臟跳動,臉色變化,表情,肌肉扭曲,眼神,嘴、喉嚨等等,比用形容詞直接抒情,一般效果要好。

九十六、有些事情,比如案發經過,發現屍體等等,可以用側面描寫,就是毫無徵兆的開始描寫一個新的場景,新人,讀者看到了,一邊會感到迷惑,一邊會期待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這時就可以比較簡短的描寫點無關緊要的生活場景,然後突然引出要寫的事情,這樣比直接描寫案發現場勘探要好。

九十七、在寫到高潮的時候,文字可以稍稍粗糙一些,可以大大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不要寫太完美細膩。

九十八、身邊東西突發出現屍體,比如洗衣機或衣櫃裡的殘肢,或者被燒焦的人體

九十九、在小說剛開始的地方靠人物補齊內容的缺失.

一百、看到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小說或電影,提煉它的題材,然後自己寫,這樣的核心題材容易寫好。

一百零一、如果不知道如何製造懸念時,還是先設計好核心,然後再反推懸念,讓懸念引導進入核心。

一百零二、核心就是案子發生的原因,就是兇手作案的動機,而不是案件本身。或者是主角陷入某種境地的原因(比如主角進入瘋人院,核心就是主角進入瘋人院的原因)。

一百零三、圍繞核心製造懸念的辦法,是案件吐露出蛛絲馬跡,然後主角根據這些蛛絲馬跡深入挖掘,一點一點進入案件的核心裡,瞭解到案件發生的真實原因,直到找到兇手,同時找到兇案動機。

一百零四、寫小說,必須先確定好凶手動機,(如果是主角在瘋人院等情況,就是先確定主角為何處於這種境地),也就是小說的核心,然後再安排兇案發生的方式,死者的死法,以及案件如何調查等等。

一百零五、類似第四部,主角也參與進去整個的核心裡面,也要在主角稀裡糊塗參與完後,才破解核心,也就是核心必須在最後破解,不要在破解核心後,仍然繼續發展案情,失去懸念後,小說吸引力會大幅下降。

一百零六、如果在案件中穿插錯誤的嫌疑人,要給每一個嫌疑人都配一個小核心,也就是較弱的殺人動機。

一百零七、小說必須從殺人動機這個方面先建立好,殺人動機和殺人方式(為什麼要用某種特定方式殺人)就是核心!!!!!!!!!!

一百零八、調查案件核心,必須要按照一環套一環的方式,一點一點地透露核心的內容,包括核心裡面人物的背景,時間、具體的細節等,所有方面都可以作為案件調查的線索,不必要每個線索都是兇手在案發現場主動吐露,也要安排主角主動去調查,發現。

一百零九、調查的過程,第一目的是為了吊起讀者的胃口,不是為了調查清案件。

一百一十、如果是本格推理,那麼核心就是犯案的手法,也就是怎麼把人殺死的,而不是犯案的動機。

一百一十一、再強調一遍,寫小說,先把核心(犯案的動機變格推理,犯案的手法本格推理,主角不知道的發生在主角身上的事情主角尋找真相類型)設計明白,然後再設計其他所有東西,包括但不限於案件發生的手法,特點、主角如何查詢核心、等等,要寫成一環套一環的方式。

文字的意外轉折感,還有突然轉換話題帶來的讀者迷惑感。

一百一十二、如果要寫假的兇手,不要為了寫假兇手而寫假兇手,必須先吐露出來和核心有關的線索,然後再根據線索,找錯了人,這樣最後證實找錯人後,那個引出錯誤兇手的線索仍然是有效的,

這樣一來,就算是假兇手,也歸類到了核心的控制之內,必須這樣一定要避免為了寫假兇手而寫假兇手,那樣小說太散。必須一切都是在核心的控制之下.

一百一十三、寫假兇手並且和核心完全無關,是否可以在研究。

一百一十四、小說要在開始動筆前,寫好核心內容,還有提綱。寫核心內容,有利於幫助構思曲折的情節。

一百一十五、利用核心發展懸念時,兇手和核心中其他的人的精神狀態,也可以做文章。

一百一十六、小說好看,就是有隱藏的深層懸念,每天更新的結尾淺層懸念,加上文字一直的壓力文字簡單讓人看了有感官刺激的描寫(色情、暴力等等簡單的感官刺激)。

一百一十七、轉折感讓讀者興奮,就是突然換了一個話題。但怎麼兼容轉折感和一環套一環還要研究。

一百一十八、結尾沒有偉大的人性,但讓人看了噁心難受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躲在床下看到屍體和紅色的高跟鞋,或者屍體按照嬰兒流產的順序被分屍,深刻的原因,是讀者讀了後,感覺如果自己經歷這一切,一定會瘋,所以會有強烈的不適感,這樣的結尾也許效果更好。

一百一十九、懸念疑問都留給核心引導出來的疑問,可能效果會更好。

一百二十、小說必須永遠是偵探在探案,開始時,必須有悲慘的死法。

一百二十一、懸念如果讀者很容易有解釋,就算解釋不靠譜,也會降低懸疑感。比如消失了半個小時,讀者就會想肯定是主角失憶了,就不感到奇怪了。

一百二十二、小說開篇先進行正常的調查,不要出來就莫名其妙的出現大量的不可思議事件,要等到主角發現似乎有什麼不對時,再配合出現這些奇怪的東西。

上來沒有任何鋪墊就出現這些奇怪的跡象,讀者會感到莫名其妙,不能進入狀態。

一百二十三、所以上來,先必須進行正常的調查,然後再慢慢發現不對勁的地方,然後再越來越不對勁,然後破案。

一百二十四、必須兩個人配合。

一百二十五、必須到陌生的環境斷案。

一百二十六、凡是讀者看了不能正確體會懸念怎麼回事的懸念,除非特殊情況,否則都不要寫。

一百二十七、小說應該誤導讀者走向一個錯誤的真相,然後再突然否定這個真相,引導到真實的真相,這就是逆轉。

也可以連續逆轉,比如錯錯對,或者錯對錯。技巧的關鍵,是正確的核心出來的線索得出錯誤的結論,然後再用新的線索否定。這是以後發展的方向。

一百二十八、感覺讀者可能混亂時,就以主角整理線索的名義,整理一下思路,幫助讀者理解,這條效果不好,停止執行。

一百二十九、小說永遠中斷在關鍵點上,用這種辦法培養製造懸念的感覺。

一百三十、核心是兩點:案子發生的原因,以及為什麼要這麼殺人的原因。

之後調查時,案發現場的新發現,案子發生的原因,被害者和兇手的情況等等這些信息相當於一塊一塊還原案子的拼圖,要線性的,一條一條的,在陰暗的氣氛下尋找出來,然後慢慢組成最後的核心真相,也就是案子發生的原因,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案的原因。

一百三十一、製造懸疑時,要用感覺評估一下懸疑是否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一百三十二、推著屍體或者什麼可怕的東西走的時候遇到熟人,或者東西被人拿走了,一暴露就可能有大問題這樣的緞子會讓人窒息。比如心戰裡面抬著屍體箱子滿街走那段。

一百三十三、可以先是寫某人一連竄奇怪可怕的可能有問題的舉動,然後解密,說某人是為了另一個人才這麼做,是真情,沒有精神問題,可以感染讀者。

一百三十四、抒情文字和表達主角緊張之類的文字要減少,多點黑暗的,帶壓迫感的客觀描述,抒情讓人膩歪。

一百三十五、當面對選擇,選擇a就可能讓自己有損失,比如親人死去,但按照良心應該選擇b的時候,可以用做夢的方式來體現人的陰暗面。比如心戰裡面,鄭少秋夢到自己女兒和女兒朋友同事掉井裡,選擇了救自己女兒這個段落。

一百三十六、懸念最好是線性的,一個懸念被破解了後,立即又出現另一個懸念,鉤著讀著往下看,效果比設置一大堆懸念,然後一個都沒解決好。

一百三十七、情節緊湊,就是沒有內容的重複,沒有無用的廢話,沒有不必要的情緒描述,每一段話都有新的進展,都有不可以忽略的信息,檢查是不是寫得有必要的標準,

就是看這句話裡的信息,是否讓讀者看到了,沒有任何傳達新信息,或者加強效果的作用,也就是讀者看了,沒有任何正面的變化就是多餘的。

一百三十八、讀者對事情的交待順序要求很低,只要把關鍵點都提到過了,交待的有些沒有順序也不影響閱讀的快感,關鍵是要儘量每一句話都有新的進展和關鍵點,讓人不敢放棄任何一句話,這樣就會產生看得認真,而且很興奮的感覺。

一百三十九、如果模仿一個知名小說,讀者可能會因為感覺能猜測到結局而失去耐心,這時候就會產生厭煩感,這種厭煩感如果不能去除,就不再模仿特別知名的套路或小說寫新的小說。

一百四十、核心包括殺人動機,和殺人方式,殺人動機一般是一件可悲的往事,可悲的往事就是核心的一部分,主角整個探求過程就是根據殺人方式、殺人者和被殺者的背景等等線索,尋找殺人動機、為什麼採用這種殺人方式的過程。

一百四十一、探險類小說也可以寫,關鍵是寫出每一步的懸念勾引讀者往下看。

一百四十二、類似精神病院那樣過於神神道道的懸念風格並不好,還是以一切都正常為基礎的懸念風格最吸引人,莫名其妙的懸念不能用。

一百四十三、敘述應該是細膩的不停的寫新內容,不要粗糙的描寫,也不要重複以前已經寫的內容,兩條:一、細膩,二、不重複,這樣就可以防止粗糙,也可以防止羅嗦。

一百四十四、每天更新的基本要求,單線索,一環套一環,興奮點,懸念結尾。

一定不要開多個線頭,讀者不知所措,減少探索感,浪費線索,也會降低讀者的閱讀興趣,讓讀者一個謎一個謎解下去就好了。

一百四十五、引導向下一個線索時,必須明確地說去調查什麼,不要用類似這樣的話,我們去什麼什麼地方看一看,調查一下,而要說去查查某某某和某某的什麼關係這樣具體的問題。

問題越具體,讀者越有興趣,不要忘了,讀者閱讀時,是不動腦子的,所有問題都必須我給寫清楚。

本文總結的145個設置懸念的技巧,1-5條出處不明,6-145條轉自天涯論壇,作者:零點九和一,根據論壇帖子介紹,這些技巧是作者本人的經驗總結,不一定每一條都是真理,大家可以選擇性吸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