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武漢、蘇州┄考研去哪些城市更好?一個選擇決定成敗

北京、上海、武漢、蘇州┄考研去哪些城市更好?一個選擇決定成敗

對於考研學生來說,在決定考哪個城市那一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是否能夠考上。

相信很多人都像小Q一樣,考研是為了完成高中時未竟的夢想。於是在擇校時也是憑著一腔熱血,報了北京或者上海的名校。正如小Q前兩天在文章 中寫的,報考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的人數接近甚至超過了三萬,想要從上萬人中脫穎而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考研選擇什麼學校好?這就像相親一樣,城市太好了吧,可能不合適自己,或者對房瞧不上自己;城市又太不好吧,自己又看不上。有時候一個小小的選擇,決定了之後戰鬥的成敗。


01、北京上海名校聚集,優勢與競爭並存

北京、上海、武漢、蘇州┄考研去哪些城市更好?一個選擇決定成敗

不管是為了考更好的學校,還是為了就業,北京、上海都是許多考生做夢都想去的地方。

許多考研的同學和當年的小Q一樣,擺在眼前的學校太多了,一時竟不知道如何選擇。清華、北大和人大,是國內頂級高校,考上去了光宗耀祖,但是考不上的可能性又太大;北理、北航、央財、北師各有千秋,考上這些學校不容易,但總覺得選擇清北衝刺會更甘心。

除了選擇更好的學校,為了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就業機會也是鼓舞廣大考生的原因。畢竟,互聯網企業如百度、新浪、字節跳動、騰訊紮根北京,金融街、朝陽區三里屯也在日光之下熠熠生輝令人沉醉——這裡遍地是實現階級躍升、改變命運的機遇。

北京、上海、武漢、蘇州┄考研去哪些城市更好?一個選擇決定成敗

小Q兩年前考研選擇北京,便是懷著要在北京某個大公司施展拳腳的念頭,於是也挑了北京最好的大學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從長沙一路殺了上來。

而這兩年小Q的體驗就是:名校資源多是真的,但競爭壓力大也是真的;考研時年少輕狂不假,但現在更想離開北京也是真——如果家中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要在北京、上海安身立命,談何容易。

就拿現在的秋招季來說,小Q身邊的同學依然為了一份能在北京體面生活的工作發愁:互聯網企業工資高但是競爭太大太難進入,有央企提供戶口但是待遇卻不如人意,兜兜轉轉,眼看秋招過半,許多人依然還在尋找。

02、武漢、鄭州、成都等省會城市成為新選擇

北京、上海、武漢、蘇州┄考研去哪些城市更好?一個選擇決定成敗

隨著“逃離北上廣”的潮流逐漸盛行,許多省會城市或者經濟實力雄厚的城市也成為了考研學生的重要選擇:這些城市往往被傾注了一個省的力量培養,前景廣闊,雖然待遇未必有北京好,但是最重要的是,即便租房也能體面,買房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能留得下來,能站得住腳,是選擇這些城市的重要原因。

武漢、西安、成都、杭州、鄭州等這些省會城市,一方面這些城市同樣也教育資源集中且具有優勢,另一方面,這些城市近些年來發展也極其迅速。如果能考到當地的名校再留到當地,其實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

北京、上海、武漢、蘇州┄考研去哪些城市更好?一個選擇決定成敗

西安近些年來尤其受歡迎

秋招季,小Q主要在成都與西安兩個城市之間選擇更好的企業。相比北京的同學月租3400元也只能在老小區與人合租一個小小的次臥,在西安1700元便能在很好的地段租一個體面的一室一廳一衛。最主要的是,相比北京高到天上去的房價,西安一萬出頭的價格也更讓人有盼頭。

還有一種選擇,便是往經濟發達、富庶的地方去。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長三角地區的學校這幾年尤其火熱:曾經的蘇州大學低調不已,如今的蘇州大學你高攀不起。只要能努力讓自己看到一個很好的就業未來,去哪裡不是去呢?

03、選城市原則:既看未來發展,也看自身實力

北京、上海、武漢、蘇州┄考研去哪些城市更好?一個選擇決定成敗

考研這場戰役,雖然有多次機會可以重來,但是若能一擊奪魁,自然更好。因此,考生在選擇報考學校時一定要慎重。

首先,同學們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的實力。如果自己英語四六級都是低空飄過,數學又是搖搖欲墜的危樓一座,則大可不必往一線城市那些名校衝刺。北京、上海政治、英語壓分厲害,加入基礎再不牢固,那就基本註定了陪跑的命運。

再者,同學們也要清晰自己未來的規劃。為了高工資,為了一線城市風光,你大可以往北上廣奔跑;而若是為了在那個城市安身立命,改變農村或者普通工薪家庭的命運,可選擇往省會城市、經濟發達的城市去,再忙再累,至少從此生活有了盼頭。

北京、上海、武漢、蘇州┄考研去哪些城市更好?一個選擇決定成敗

2020年考研正式報名已經開始多日,相信許多同學都已經做好了決定。那就拼盡全力,為自己的夢想拼搏去吧!

你最想去哪個城市呢? (單選)
0人
0%
北京
0人
0%
上海
0人
0%
廣州
0人
0%
深圳
0人
0%
武漢
0人
0%
成都
0人
0%
鄭州
0人
0%
蘇州
0人
0%
杭州
0人
0%
其他城市
<button>投票/<button>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