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寒門出貴子”變得越來越難,985、211中的農村學生佔比越來越低,是這樣嗎?

撿來的八哥


寒門難處貴子,如今確實這個趨勢還在加劇,結合本人身邊的情況來說一說。

第一,先說說升學率的情況。

如今很多一線城市,省會城市或者直轄市的重點高中,特別是非常牛的那些學校,重本率超過90%,甚至95%的都有,人家一個班清華北大一大串,即所謂的清北班……而在一些小縣城,重本率就非常低了,我親戚家孩子,在一個縣城上學,去年高考,全部60多人,考上重本的只有8個,而這個比例在他們年級處於平均水平,換句話說,重本率只有10%左右,一邊是大城市的90%以上,一邊只有10%,這期間的差距有多大!

重點本科中,很多還不是985、211,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在縣城念高中,除非成績特別優秀,否則你進入985、211的幾率還是比較低的。要知道,縣城讀高中的,很多也是縣城的城市戶口的,他們比農村的佔有很多優越性,所以,從這個數據看,寒門出貴子真的越來越難。

第二,寒門出貴子,為何越來越難?

個人覺得主要在這三點:

第一,寒門在資金方面的不足。別小看孩子上學的費用,從小學到高中,在城市裡沒50萬可能搞不定。當然,你可以說你不上任何輔導班,你可以說小學初中都上公辦校,免學雜費……但這就是差距,現在很多城市家庭初中都給孩子上私立的中學,一年學費都是2萬以上,而輔導班的費用一年可能就是4-5萬,有的甚至更多!姑且不考慮聰明的因素,別人多學了,成績比你好,是不是應該的呢?

第二,在視野格局方面的不足。除了補習班外,城市裡的孩子一到寒暑假總是要參加各種活動,各種夏令營,各種競賽,別小看這些,是相當燒錢的事情,一個奧數夏令營,繳費5000以上,加上到外地的住宿、生活、機票等,分分鐘上萬元。而這些都可能讓孩子的格局和視野得以擴展。

第三,資源方面的不足。不論是當前上學階段的資源,還是畢業後找工作的資源,寒門顯然不能跟城裡相比,更不能跟那些達官貴人相比。

所有這些,都造成了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寒門出貴子,有木有?當然有!只是如託管你盼星星盼月亮,越來越少見!


熊孩子學霸的爸爸


我以親生經歷來探討這個問題。

我出生於1993年,家在川東的一個小村莊,2012年考上了廣東高校華南理工大學。高中上的是縣裡面的公辦高中,年級有2000多人,當時的成績在年級50名左右。我那一屆上了本科的大概有將近800人,現實就是,有1000多人沒有升學。

再說說初中,我的初中是在當地的一所鄉村中學唸的。當時畢業班有兩個,大概100人,而我剛上初中的時候,我們年級有3個班,慢慢地家庭條件好的都去了縣裡讀初中,畢業時成績在年級10名左右,而我的中考成績在後來的高中班裡什麼都不是。後來才知道我們這100多人上高中的還不足40人。仍記得,上高中那年,正是汶川地震2008年。

這就是當時農村的升學率,和小學、初中同學聚會的時候,發現上個大學的一百多人裡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

再說說感想,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我從一個村、到了我們縣、再到了廣州這樣一個一線城市上學,我發現,我與同齡的人差距非常大。我上大學之前從來沒有出去旅遊過,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甚至高中,父母一直在外務工。我所缺失的家庭教育,還有經濟巨大差異下的學校教育,都是很難逾越的鴻溝。可以想象,寒門的子女想要走出一條路,需要經歷多少的波折。

難道我們就放棄讀書這條路了嗎?當然不是。

有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的社會階級正在不斷的固化,相較於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甚至是拆二代而言,我這裡只是說作為絕大多數的普通人。讀書或許不能改變我們的階級,但至少可以讓我們向平均的生活水平靠近。

說說我父親,父親10歲的時候,爺爺奶奶都去世了。父親唸完小學,家裡沒錢就沒有上初中,當年10塊錢的學費都負擔不起了。父親成績很好,班級裡基本上都是第一,聽親戚講,父親小的時候吃飯都在腿上寫寫畫畫。

輟學後,父親拜師做了泥瓦匠,索性也趕上了房地產蓬勃發展的紅利,家裡由最初的泥土房,變成了青磚平房,再到後面兩層樓的大房子。父親吃了很多苦,做一行的時間長了,建築行業灰塵重,烙下了病根—矽肺,手上的老繭針都扎不進去。工地上居住環境也很糟糕,父母才40多,已經是滿頭白髮了。

雖然父母長年都在外務工,但是父親非常重視我的學習。他常常對我講,一定要上大學,畢業後有一個體面的工作,我不求你能有多大出息,但一定不能像我。後來,我也爭氣,從鄉村小學再到中學,然後去縣裡念高中,高中之後來到廣州唸了一所985高校,畢業後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即使到今天,我不覺得我的命運、我的階級有了多大的改變,但終究是不一樣了。兒時的好多玩伴,沒有上大學的,早早的出去工作,有的去跑線路、有的做了木工、有的做了廚師、有的做了司機。我不認為和他們有多大的不一樣,但是我有了比他們更多選擇的機會。

階級的跨越,一定是幾代人的努力。我父親努力過了,將來我也會努力,也許奇蹟就在我的下一代發生了,而這個奇蹟就是國家的高考帶來的。也許我們國家的教育存在很多問題,但未來一定會變得更好!

一個國家可以允許各種不平等,但唯獨教育不能,我們的教育一定要公平,我相信,這也是我高考之後,這些年國家的教育不斷變革努力的方向。國家教育是無數人想要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努力向上的通道,不容馬虎。

我相信,我們國家的教育會越做越好,寒門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貴子。

看見有這麼多人點贊、評論、一起探討,真的很開心,思考後行動就可以改變我們的世界。願我們所有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想要的生活!



書痴舊夢


除非國家政策傾斜,給農村強制劃撥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額,否則憑成績肯定是越來越少,城市裡競爭已經白熱化,幼升小,小升初,中考一道道門檻,一次次篩選,除非非常聰明的農村孩子,否則這不符合物競天擇的規律啊。就拿陝西省來講,西安的五大名校和五大系的學校包攬了省內大多數985,211。除了漢中龍崗外,其他地市考上985的鳳毛麟角,這還是這兩年的情況,過去兩年西安開放戶籍後一年級學生人數翻翻。每年陝西30萬新生兒,過去兩年西安一年級新生人數20萬。農村小學人都快沒有了。我的孩子今年剛剛經歷了小升初面試,也是本市最後一次面試。4000多報考的人裡錄取600個,第一次月考,孩子語文比全年級最高分低5分,年級排7,80名,數學扣了6分,年級排200多名。英語考了85分,排到3,400名,他們學校初中最後只有200多人可以考入本校高中。這樣激烈的競爭,即便是聰明的孩子,不靠家長在外出資開小灶也很難進入最好的高中。我們家每年學費2萬,之前課外補習語數每年各一萬,這次考試後馬上加上英語,每年再多一萬。孩子住校,每天早上6點多早自習到晚上10點。週末兩天上五門課,每門2小時。加上學校佈置的作業。即便這樣,也就是個這樣的成績。總有比你更努力,更聰明,家長更拼的比你更努力。其實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就是以後考個985,比如西安交大,西工大就行。現在看都是奢望,農村的孩子如果不靠政策傾斜加分能考上,真的不科學啊


茫然慨既往


確實是這樣,陪著女兒剛剛經歷過浙江新高考,所以還有點體會。從高校錄取政策來看,c9等頂尖高校基本都繞開了高考錄取這一途徑,基本都從三一走了,比如復旦浙江三一招250幾個,高考錄取名額只放了幾個,具體數字記不清了,但是絕對不會超過6個,還是小語種,不得轉專業的。而三一需要參加大學自己舉辦的考試,考試內容在高考之上,涉及競賽內容,如果沒有在外面學過基本沒戲。女兒所在高中浙江省排名第一第二,幾乎大部分孩子都在外面上這種提高輔導,針對競賽,自招,三一,一般費用2萬一期,一年春季,秋季,寒假,暑假4期,光這個費用就8萬。剩下那些孩子都是學校重點培養對象,學校有大神級老師額外給上課,專門針對五大學科競賽。不要和我說誰誰誰什麼也不上,上了清北復交,我是一點也不信的,女兒學校今年清北60幾個,沒有一個不上競賽,自招的。除開這種頂尖高校其他985,211,拼高考成績,而今年浙江高考數學最後30幾分是數競題,沒在外面接觸過數競,出了考場就只剩眼淚。浙江1分300多排名,30分就是9000多排名。浙江32萬考生,排名至少5,6千才能進985等,211再靠後點。所以真心覺得寒門再難出貴子,新高考下的頂尖高校全是“超短裙”。


白開水82


寒門難出貴子,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支撐,但是從近幾年的感受來說,真的是感覺到寒門貴子越來越難了。

講幾個身邊的事,也許比單純的分析更有說服力。

先說老李自己吧。老李是80後(額,叫老李是感覺親切,老李還不太老)。小學初中是在自己村裡讀的。那時候雖然不流行補課,但是有些門路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到縣城或者城市裡讀書。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收入微薄,另外他們也沒有這方面意識。所以老李就在村子裡一直讀到初中畢業。還算爭氣,以剛好壓線的成績考上了縣一中。我們這個地方是石家莊下屬的一個縣城,農村的優秀生源都被河北正定中學和辛集中學搶走了,留在縣城的都是這兩所學校選拔完的學生。老李有個發小,小學時跟老李成績差不多,初中家裡把他安排到了縣城的中學讀書,中考過後他順利考入正定中學(不瞭解正定中學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一下,百年名校)。這是老李第一次與同齡人產生較大的差距。老李高中剛入學時是班裡倒數第10名,我們班有80人,縣城的中學班容量特別大。老李畢業時的成績是班裡第2名。高中和小學初中不一樣,已經經過一次篩選了。要在和你水平相當的同齡人中佔據靠前的位置,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老李最終高考成績是剛壓著一本線,而我的那個發小比我高了整整60分。老李最終考入了一所師範大學,而我的發小也順利進入了南開大學。

從老李的經歷中來看有下列啟示:寒門學子想要實現階層跨越,讀書是最可靠的途徑,但是這條路也不好走。農村落後地區的孩子要想和城市中的孩子競爭,首先得有一個相對聰明的腦子(其實這一條就會把大部分孩子PASS掉),要不然第一步你都邁不出去。我們村當年只有2個人考到縣一中。其次你還要有一顆上進心,還要有良好的自制力,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走出去。結合老李的例子來看,即使這三方面都具備了,可能我們最終的發展還是不如家庭條件好的孩子。但是我們努力了,我們盡我們最大的能力能得到的結果就是能在一二線城市立足了,而有的孩子就出生在這裡。

不光農村有寒門,城市裡也有寒門。07年老李在北京做課外輔導,輔導一個孩子,四惠地鐵站下車倒兩趟公交車才到學生家裡。孩子的媽媽有病不能上班,孩子的爸爸是公交公司員工,每個月幾千塊收入。那時候北京的補課費還沒有漲起來,大概一小時一兩百的樣子。這孩子讀高三他父母每星期給他補課的費用大概是1000元,也就是一個月4000元左右。父親的工資也大概是這個數,一家人還要生活。最令你感到絕望的是你已經盡你所能給孩子創造條件來學習了,而孩子卻不是學習的材料。這孩子就是這樣,資質平平,最終只考了一個三本大學。同時期,我在國貿附近的一所輔導機構給另一個孩子上課,這個孩子在機構上全託,他3個月的學費是20萬。有錢人的玩法是什麼?我花10倍的錢,哪怕我的孩子只比你的孩子高一分,我也覺得值。

從這個孩子的身上,我們得到什麼啟示呢?這句話說起來不厚道,但是還是講一下吧,希望有類似情況的家庭可以有所感悟。一個資質平庸的孩子出生在寒門,基本上已經註定與名校無緣了。這時候家長不妨改變培養策略,給孩子學一門養家餬口的手藝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要到最後,錢也花出去了,大學也沒考上或者考上個特別次的大學。資質平庸的孩子出生在豪門,家裡大概率是能把他送入大學的,即使最後學無所成,大不了回去繼承家業。

最後講講老李現在的生活狀況。二線城市一套房,有房貸,兩個孩子,父母沒有退休金。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老李,拼盡全力把一家子從農村帶到城市,關於孩子教育老李也面臨著非常實際的問題。這學期幼兒園讓報課外班,老李只給孩子報了一個班,心想著孩子還小,報太多學不過來,可實際上還不是因為經濟緊張?報太多學不過來,報2個總能學過來吧,為什麼只報一個?老大每個月的託費、老二每個月的奶粉錢、一家子的生活費、房貸,這些加起來已經不是小數目了,只能在孩子教育上理性消費了。講到這裡你可能會同情老李,不過可能有的人更值得同情。30年過去了,回看我的小學初中同學,他們沒考上高中,他們的孩子還在村子裡讀書,他們的孩子要重複老李走過的路而且還不一定能成功。而我的孩子至少在省會城市的重點學區有學位了。

30年過去了,好像情況並沒有好轉,甚至更加嚴重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從孃胎裡就開始了,有錢人家從胎教開始抓起了,沒錢的懷了孕還得上班。


鯉魚躍龍門是小概率事件,當你們村子裡的鯉魚都越過龍門之後,剩下的魚他們怎麼辦?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

我是物理老師老李,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物理老師老李


我贊同這種觀點。來看看以下兩個現象:

1.中考升學率

農村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學率與城市初中相比,相去甚遠,我所處的小縣城農村初中升學率低得離譜。今年參加我縣中考監考工作,每場考試都有5-10人考場睡覺或半睡半玩,多年參加中考、會考、高考監考工作,對考場睡覺情況司空見慣,不足為奇。但是好奇心驅使,我關注了一下這幾個學生所在的學校,發現基本上是來自農村中學。多個農村中學的老師表示,農村初中一個班五六十個學生,只有四五個同學在聽課。這樣,農村初中升入高中的學生自然很少,能夠考入“985”、“211”的農村學生那就是鳳毛麟角。


2.小區和農村的對比

近年來隨著“先富起來”的農民湧入城市,住進小區,而城市中的“貧民”卻很少住進小區,用小區和農村對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儘管沒有確切的調查數據,但是通過觀察很容易發現,小區就讀重點大學的學生明顯多於農村。

為什麼“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985、211農村學生佔比越來越低?

1.農村教育觀念落後,教育意識淡薄。

2.農村的學習氛圍較差。

3.農民見識少,目光不夠長遠。

4.農民經濟條件較差,對孩子教育投入太少。

5.農村教育環境不如城市。

在農村,大批孩子初中一畢業就加入了打工大軍,為家庭分擔經濟壓力,這甚至是不少家長的期望。

儘管部分農村並非如此,但是以上代表了農村普遍現象,並且在一段時間內這種現象難以改變。


雪裡紅


我們這兒地處福建閩南農村,農村人也就是寒門吧,我兒子小學的時候一班35人,今年高考的時候,兩個考了985,復旦和電子科大,兩個考了211,西南交大和福州大學,別再說寒門難出貴子,縱然有良好的環境和天賦,也需要努力。



阮四烏籃郎


為什麼難,我是從農村考出來的,以農村高中為例,3+3六門課,沒有一個老師是本科畢業,好不容易遇到一位好老師,不是因為待遇問題被逼走,就是因為調去重點班,最後換來一個十分一般的老師。我高二,數學老師請假兩個月,沒有老師替課,只能是被放養了兩個月,最後老師回來,只能撿簡單的講,一點都不敢深入講,因為時間不夠。那年我的數學一落千丈。如果只這一門課如此也就算了,其餘的也大同小異,那個考學的艱難有誰能懂呢。不說了,提起來都是淚。


x熊貓燒香x


農村不農村,我早在十幾年前就帶二個小孩來城裡陪讀了。傾盡我的家財培養他們,大兒子已中南大學快畢業,小兒子考上了市一中。讀書改變命運,作為農民的我們,也只能這樣了,也是為我這個農民(或農民工)爭口餓氣吧!


土木年華858


我們村老一輩都是沒什麼文化的人,不知道教育為何物,以為上學了就是教育,以為掙幾個錢供書教學就可以了,不會引導下一代,跟我一輩的年輕人都讀過幾年書不知道讀書有什麼用,父母也沒什麼可以建議的,最後都去了工廠打工,如果我從小就比較刻苦用功,什麼事情都能自己決定,都不用父母理,所以現在大城市找了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全靠自己,農村的父母只能給你提供生活的基本保障,將來只能靠自己,富人家的父母眼光長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以提供很多的指導建議和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