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鑑賞】毛澤東詩詞鑑賞:菩薩蠻·黃鶴樓

【每日鑑賞】毛澤東詩詞鑑賞:菩薩蠻·黃鶴樓

菩薩蠻·黃鶴樓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註釋

  • [黃鶴樓] 舊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區之西長江岸邊的黃鶴磯(一作黃鵠磯)上,即今武漢長江大橋東端北側。樓在歷史上曾幾經毀壞修復,1955年修建大橋時拆去遺留建築物,1985年6月已在重加擴建後開放。《南齊書·州郡志》說有個叫子安的仙人,曾騎黃鵠(即鶴,古“鵠”、“鶴”二字通)經過黃鵠磯。《太平寰宇記》說騎鶴仙人叫費文褘(huī),一作費禕(yī),每乘黃鶴到此樓休息。樓因此得名。許多文人曾題詩抒慨,唐朝崔顥的名句“黃鶴一去不復返”,尤為歷代傳誦。作者借這個題目,抒發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
  • [九派] 派,水的支流。相傳在湖北,江西一帶有九條支流同長江匯合,所以稱“九派”。這裡泛指長江中游的河流。鮑照《登黃鶴磯》詩:“九派引滄流。”
  • [中國] 指我國的中部地區。
  • [一線] 指當時長江以南的粵漢鐵路和以北的京漢鐵路,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兩條鐵路已接通,改名京廣鐵路。
  • [龜蛇鎖大江] 龜蛇指龜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龜山在它對岸的漢陽,隔江對峙,好像要把長江鎖住一樣。
  • [把酒酹(lèi)滔滔] 酹是古代用酒澆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對自然界事物設誓的一種習俗,這裡是對滔滔的長江表示同反動勢力鬥爭到底的決心。
  • [心潮] 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的前夕,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號,黨的緊急會議,決定武裝反抗,從此找到了出路。”

(來源:《毛澤東詩詞鑑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臧克家主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