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活剮三千宮女是怎麼回事?

Dawn-遠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稱永樂大帝。朱棣在朱元璋的眾多子女中,是與朱元璋最相近的,朱元璋是一個嗜殺之人,朱棣亦然,朱元璋在位時殺害大臣無數,朱棣亦殺人無數。



朱元璋看中的人其實並非是朱棣,而是朱允炆,太子的英年早逝一直是朱元璋心裡邁不過去的一道坎,或許是為了紀念,也或許是真的看中朱允炆,最終文弱書生,朱允炆成為了大明王朝新的帝王。

朱允炆可以治國,卻不能治好國,到底薑還是老的辣,朱允炆在開始一系列的削藩政策後,終於遭到了抵制,本來朱棣依靠著裝瘋賣傻躲過了一節,後來更是領兵數百就敢作亂,一時間,大明王朝人人自危。

朱允炆本來總有擊敗朱棣的機會,但朱允炆卻是為了名聲,向將士們下了一道死命令,無論如何,不能傷害朱棣。 正是因為朱允炆的懦弱,朱棣得以以弱勝強,以區區數萬兵馬推翻了自己的親侄子。


朱棣暴戾異常,在登基做皇帝時,過去的帝師曾經站出來堅決反對,並聲稱不怕朱棣誅十族,誰想,朱棣不按常理出牌,竟真的誅滅了其十族。前後被殺之人,八百有餘。 朱棣做皇帝時,還曾經做過一件天怒人怨的事情,那便是活剮了宮中宮女三千。 這件事,扯到源頭,還得從權妃說起。

當初朱棣領兵北伐蒙古,歸途中,寵妃權妃卻是忽然暴斃,這時候有人站了出來,說是後宮呂氏勾結了太監,用砒霜將權妃害死了,朱棣不問是非,直接命人將呂氏與太監殺害。 此後,宮中又爆發了類似的冤假錯案,朱棣在調查的時候,竟然被一個宮女羞辱了。


宮女因受刑過重,交代了一個慘烈的真相,那便是,宮中女子大多早已樂於與太監私通,而這件事的根本原因,卻是因為朱棣沒有生育能力。 話說朱棣也並非是沒有生育能力,朱棣在做皇帝之前,其實還是有過子女的,但做了皇帝之後,不只是削藩時精神壓力太大,還是身體受到了損傷,竟然再無法誕下個一兒半女。

宮女與太監私通之事,宮中之人並非不知道,卻是不想管,畢竟這都是皇宮的臉面,若是無端挑起,誰臉上都不好看,而朱棣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被宮女嘲笑自己性無能,最終選擇了屠戮宮女三千。


雖然朱棣略顯殘暴,但也不得不說,大明王朝正是在朱棣時期達到了巔峰,國力達到頂點,國土面積也達到頂點,甚至還派出鄭和多次下西洋,宣揚國威,毫無疑問,朱棣是個暴君,但也是一個最英明的領袖。


魏青衣


明成祖朱棣的狠是有目共睹的,他不光有活剮三千宮女這回事,還把建文帝宮裡的人都殺了。

我們今天說的是活剮三千宮女這件事。

那他為什麼要活剮三千宮女呢?這就要從朱棣寵愛的妃子說起了。

這個妃子就是權氏,當初和朱棣一起北征,恰巧死在了途中,朱棣非常傷心。

而且權氏死因蹊蹺,於是就有人來告密,說權氏是被呂妃害死的。

朱棣正處於傷心狀態呢,心情極其不好,查都沒查,就把和呂妃相關的人都處死了,呂妃還受了嚴酷的刑法,最終也死了。

這裡說一下,告密的人就是“賈呂”,因為也姓呂,同時是商賈的女兒,所以就叫“賈呂"。

過了好多年,朱棣的寵妃王氏也死了。而這時,有人舉報”通姦“,誰通姦呢,就是賈呂、魚氏和宦者。

朱棣又暴怒,結果魚氏和賈呂被嚇得自殺了。

這事還沒完,還沒解朱棣的心頭之恨。他下令把賈呂身邊的人都抓起來審問,結果查出來後宮有人要殺朱棣。

朱棣這聽了,原來的暴怒,變成了爆怒,非常的剛烈。後宮接二連三有人被抓起來,抓起來後就酷刑審問。誰都不想被打,只能承認,或者隨便說出一個人。

就這樣,被抓起來的人越來越多,居然有三千多人了。

等待著這些人的命運肯定就是死。朱棣下令將這些人用剮刑處死。一般剮刑是用來對付那些政治犯的。

所以就有了三千宮女被活剮的事件。

歡迎各位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理科男讀歷史


正確答案:



作為史上唯一藩王造反而成功奪取皇位之人,這朱棣在我心中就是個暴君,一是他殺方孝孺,在歷史上是唯一誅十族之人;二是他活剮三千宮女,天天現場觀看取樂,這還是人嗎?




在後世不明真相無限吹捧他的同時,我對其最為重要的,也是被國人引為自豪的兩件事,很有異議,這就是鄭和下西洋及編輯永樂大典。


想那一個太監,帶著龐大地艦隊,一路地耀武揚威,耗費了大明幾多的國力和財力,如此而七,太明財政被弄得苦不堪言不說,這太監有手握如此大權,嚴重有違祖制,也為後來明朝歷朝宦官專權埋下了伏筆,開了一個惡劣之先河。船隊帶著大批華夏寶貝,一路地賞賜。



反觀那些後來的海上強國,如荷蘭和英國等,船隊出巡是開疆拓土,建立大批的殖民地,為本國帶來無盡的財富,而這朱棣,費了那麼多的勁,那麼多的財力,就拖回來幾頭如長頸鹿一類的奇珍異物,於國何益?再有那所謂天下第一書,也是國人為之自豪的《永樂大典》,收天下之書編輯出一本,鎖在樓閣中密不示人,這是對文化的摧殘還是推動文化的振興,這是用腳後跟都能想明白的問題。想那被收繳,被銷燬的古籍孤本毀於一旦,他怕是天下第一文化罪人。



當年,朱棣以"清君側"為名,從他侄子朱允炆手奪取了皇位,即位時,強令大儒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以造成天下士子歸心之假象,然而這方老夫子是誓死不從,於是他便駭人聽聞地,開創性地誅了方孝孺的十族。


我們只聽過慘無人道地誅九族之說,何為九族?它包括父四族,即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兒一族;母三族,包括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媽一族;妻二族,包括岳父一族、岳母一族,而這第十族是在九族之外,加上門生之門生一族,真可謂是千古之第一暴行。



至於活剮三千宮女,這更是將朱棣的殘暴推向了極致。起因很簡單,他的一個朝鮮妃子死了,懷疑是其身邊宮女所為,審訊後,一陣地連連連,牽涉之人越來越多,後來竟演化出有宮女要害他,於是一怒之下將宮中全部宮女統統誅殺。


他是將這數千宮女行的是"磔刑",也就是所謂千刀萬剮,他每天完成公務後,便坐在一邊,小酒一杯,聽著宮女受刑時的聲聲慘叫取樂。


此事早被朱棣在史書上刪得乾乾淨淨,但卻被《朝鮮李朝實錄》明確記載,這朱棣可能只注意了本朝史官,卻忘記還有那"多事"的朝鮮人記下了他這血腥之事,悔之晚矣。



朱棣是歷史上即位後,殺前朝遺臣和宮人最多的皇帝。按一般常理來說,如果是推翻前朝皇帝后,即位者都會將前朝後宮的佳麗統統地笑納;但這朱棣因為是篡位,也是史上唯一一個以如此的情況下成功的皇帝,那麼對待朱允炆後宮的女人們按正常思維的話,應該是眷養起來,或者弄個寺廟,讓她們在裡面向佛終老。但朱棣怕萬一哪個妃嬪懷有朱允炆的孩子,乾脆全部誅殺了事。可憐那數百個美人,全部成了朱棣的刀下之鬼,一夜間便統統命喪黃泉。



朱棣的殘忍暴虐遠超常人,可以說比他那父親朱元璋是遠遠過之。究其原因就是那心中的魔鬼,一直糾纏著他,一是出身來路不正,二是所篡皇位不正。正是這個心魔讓他變成了殺人野獸,一個難於理喻的狂人。




我們如今看到的故宮並不是朱棣當年建造的"原版",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大清入關以後在"原版"被付之一炬之後再建起的。《朝鮮李朝實錄》 李自成撤離北京時,仿項羽焚燒阿房宮之舉,放火燒了大明朱棣所建的宮殿。面對李自成的人為破壞,紫禁城中"宮殿悉皆燒盡,惟武英殿巋然獨存,內外禁川玉石橋亦宛然無缺。燒屋之燕,蔽天而飛"可以說是十分悽慘了。朱棣所建造的故宮是片瓦不全只剩地基。




明成祖朱棣更不用說,皇位就來的不正,作為一個藩王以清君側之名從侄子手裡奪得天下,為登基不惜“滅十族”,被後人吹噓得很厲害的鄭和七下西洋更像一個笑話而不是壯舉,沒有為帝國增加半寸海外領土,沒有留下成文的後代可以迭代升級的航海技術,只為鄭和麥加朝聖提供公費旅遊,最後一次連人都跑了,沒回來向皇帝覆命...之後的子孫一個比一個操蛋,把戰爭當兒戲的武宗,當了俘虜又殺救命恩人于謙的英宗,幾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幾十年不見大臣的萬曆皇帝,一心一意在後宮做木匠打沙發的天啟皇帝,最後是宵衣旰食,勤政想有所作為的崇禎皇帝,因小肚雞腸,誰也不信任,橫徵暴斂逼反天下,落得個煤山歪脖子樹上上吊..


ID笑似花解語


明成祖朱棣活剮三千宮女的故事如下:

《李朝實錄》記載,朱棣當年曾活剮(即凌遲)三千宮女,還有人因此稱之為殘暴君主。那麼一向以文武雙全,機智勇敢著稱的賢君明成祖,為何會做出活剮三千宮女的愚蠢事件來呢?事件的起因緣於朱棣的後宮。故事要從建文四年七月,朱棣成功的登上皇帝寶座說起。

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賢惠的女人,朱棣也是這樣幸運的男人,在背後支持他、照顧他的女人就是王妃徐氏,她待人處事,體貼謹慎,知書達理,還有親臨戰場殺敵的本領,兩人非常恩愛。所以在明成祖登基四個月後,即封徐氏為皇后。但在永樂五年,徐皇后病逝,明成祖不想再立皇后,此後,就由朱棣獨寵的王氏與權氏兩位妃子服侍他。這兩位寵妃也都是賢德仁厚之人。據瞭解,王貴妃具有很高的才情,為人謙卑,當年徐皇后在世時,她用心侍奉,而且畢恭畢敬、謹慎小心,沒有任何怨言,所以朱棣非常敬重和欣賞她。再說權妃,是從朝鮮選來的美女,國色天香,聰明過人,能歌善舞,尤其是善吹玉簫,而且溫柔賢惠,細緻體貼,善解人意,每次朱棣下朝之後,權妃都會傾心照顧。自從權妃的出現,朱棣的性格也發生了變化,變得也漸漸溫柔了起來,因此被朱棣暱稱為權賢妃。朱棣對權賢妃的愛越來越深,甚至出兵打仗都要帶著她。永樂八年,明成祖去打仗時,又帶上了權賢妃。但在返回途中,她不幸得了很嚴重的病,最後因無法治療而病逝,當年權妃僅二十二歲,明成祖傷心欲絕。從此之後,一切美好景象發生驚天逆轉。

下面,就來分析賢君明成祖活剮三千宮女的真正原因。權妃去世以後,明成祖非常傷心,最後竟然因傷心過度,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整天精神恍惚、思維混亂。當時,朱棣聽到一名宮女的舉報,說權妃是被呂妃串通太監用下毒害死的。朱棣聽後頓然大怒,暴跳如雷,甚至沒有調查事情的真假,就立馬下令處死了那個太監,同時讓呂妃遭受著酷刑之苦,一個月後,最終被烙鐵反覆烙死了。而揭發呂妃的宮女也姓呂,在史書上稱為“賈呂”。失去心愛之人,讓朱棣異常痛苦,這也使他的性情變得越來越暴躁,而且非常願意生氣,動不動就發脾氣,甚至沒人敢招惹他。

此時,只有王貴妃陪伴左右,並經常彈奏樂曲為皇帝調節心情,精心護理與服侍。正在朱棣準備立王貴妃為皇后之時,不幸的事情又一次降臨到他的頭上。永樂十八年,王貴妃也不幸離他而去,讓他再一次經歷喪失寵妃的傷痛,陷入極度的悲傷之中。恰巧此時有人舉報,那位檢舉呂妃的宮女賈呂與太監“偷情”,朱棣聽後勃然大怒。賈呂被嚇得上吊自殺了。可朱棣並沒有就此停手,竟然用此酷型對待和賈呂關係好的其他宮女,懷疑她們還有其他陰謀。後來有一名宮女因經受不住嚴刑拷打,就誣陷說後宮有人要謀害皇帝。這下,朱棣皇帝就更生氣了,於是就下令徹查後宮,以至於到最後,被牽連人數竟達到3000多人,這些宮女在嚴刑拷打下都屈打成招,承認自己是“謀逆”的宮婢侍女。


連陽地區第一吃喝玩樂


這件事和朱棣的一個寵妃有關。

權妃

明朝開國後,老農民朱元璋覺得中原都放不下他了,竟然把他稱帝的消息傳給了周圍的許多國家,其中就包括朝鮮,關鍵是朝鮮還認同了,後來還效忠大明。

到了朱棣頭上也是如此,朝鮮在收到消息後,還派出了大量的美女進入北京,供朱棣使用。這些美女裡面讓他滿意就做了妃子,不滿意的就成了普通的宮女,被人隨便差遣。

而朱棣最喜歡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髮妻,也就是徐達的女兒。但是皇后早早就死了,於是乎她就填補了感情的空缺。這位妃子極受喜愛,皇后死後,就由她來全權統帥後宮。不但是她,就連她的家人也受到照顧。

皇帝征戰的時候,還經常帶著他們一家人。這樣受寵,按說應該沒人敢招惹權妃,但是明面上沒人敢惹她,暗地裡有一些女子卻嫉妒得要瘋了,於是有一個姓呂的妃子在北歸路上偷偷下毒,將其害死。

賈呂

但是事實上,上面的死法,其實是被一個叫賈呂的人誣陷的,權妃的死,和人家呂氏沒關係。原來這個呂氏也是個朝鮮女子,早年進宮前受到賈呂的追求,但是呂氏很高傲:我的男人是皇帝,你不行!不料這賈呂也受到朱棣的信任,權妃死後這個賈呂因為得不到呂氏而誣陷她:就是這傢伙下的藥!

即便是妃嬪,皇帝要處死她也就一句話的事情。朱棣非常寵信這個權氏,所以她的死讓自己的失去了理智,他幾乎沒審理就直接名人將呂氏給處死了。於是賈呂報了仇,心中快意,竟然和皇帝寵信的另外一個妃嬪魚氏暗中往來,還拉著宮中的宦官一起淫亂。

呂、魚自盡

但是朱棣身邊都是錦衣衛之類的機構,他們二人的事情就算是短時間內不知道,時間稍長當然會被查到、舉報,於是沒過多久朱棣就知道了三人的醜事,但是他寵信呂、魚二人,就一直假裝不知道。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朱棣這個人,身體上確實是有問題的,這我們暫且不說。不久,這倆人忽然知道自己的醜事敗露了,於是心中感覺到害怕,為了不被大明酷刑懲辦,竟然雙雙自盡!

他們的自盡讓朱棣感到極為憤怒,於是以此展開了調查,徹查二人的事情,然後就知道了前面的呂氏是被冤枉的。後來朱棣感覺到這二人欺騙了自己,竟然下令將他們的家人 、有關聯的人全部抓來,共計有近3000人,然後朱棣親自把這些人活剮了。

這便是他處置這些宮女的前因後果,事實上,除了這次一次性殺了近3000宮女外,前面呂氏被殺的時候,他也殺了好幾百人,於是圍繞這件事,超過3000宮人被殺,明朝皇帝的暴躁由此可見。

然而讓人感到諷刺的是,在他審理宮女的時候,竟然有人當面嘲笑他:要不是你的身體有問題,又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於是朱棣為了掩蓋自己身體有問題的事實,竟然讓人畫了賈呂和官宦通姦的畫,只是後來因為追思魚氏,沒有將畫公開罷了。


小小嬴政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永樂大帝。他和父親朱元璋一樣作風殺伐決斷,在治理國家方面頗有作為。他在位期間銳意改革,選拔殿閣大學士組建內閣,提高了行政效率,並五次親征蒙古,在邊境設置地方機構,有效維護王朝版圖的完整。他主政時期,明朝國力持續上升,出現了永樂盛世的局面。


但朱棣性格殘暴嗜殺,這一點也和其父朱元璋非常相像。朱元璋稱帝后,就將開國的文武將幾乎一鍋端了,而朱棣頗有其父遺風。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的燕軍攻破南京城,朱棣如願以償地奪取了侄子建文帝的帝位。他隨後血洗了建文帝的文臣武將。

建文帝的文學博士方孝儒死得最為慘烈。當時朱棣令方孝儒草擬登基詔書,遭到其拒絕和譴責。隨後方孝儒遭到酷刑,除了誅九族外,連方孝儒的學生等湊成十族近九百人,在方孝儒面前被活活剮死,而方孝儒最後也被凌遲處死。建文帝的兵部尚書鐵鉉、刑部尚書暴昭、禮部尚書陳迪等人都受盡了非人的酷刑折磨,含恨而死。而在《李朝實錄》中,還記載了朱棣曾活剮三千宮女,到底是何事觸怒了朱棣,發生瞭如此駭人聽聞的慘案?


我們知道朱棣的皇后是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徐氏,在朱棣還為燕王的時候,即娶了十五歲的徐氏為燕王妃。這位燕王妃在戰亂中與朱棣同甘共苦,兩人感情非常深厚。建文帝削藩,李景隆帶兵攻打北京時,當時朱棣並未在城中,燕王妃親自登城督戰,給士兵打氣。朱棣掀翻了侄子建文帝后,登上皇位,過了三個月,就立徐氏為皇后。

徐皇后非常賢明,傾力輔佐丈夫朱棣,並規勸朱棣以生民為念。但徐皇后卻在永樂五年病逝。悲痛的朱棣從此再沒有立後。

兩年之後,朝鮮嚮明朝進貢了一批美女,其中有一女權氏,姿色過人,善吹玉簫,得到了朱棣的寵愛,很快權氏被封為賢妃,朱棣出征的時候,都將權氏帶在身邊。


但在徐皇后離開朱棣三年之後,朱棣心愛的女人權氏在隨朱棣班師回朝之際,死在臨城。朱棣舊情尚愈,又添新傷。

而這時有人向朱棣告發,權氏是被呂妃派人毒殺的。陷於喪妻之痛的朱棣於是不問青紅皂白,斬殺了呂妃及下人共計數百之多。

永樂十八年(1420年),朱棣寵愛的王貴妃不幸病逝,朱棣再次深陷悲痛。此時,又有人告發宮女賈呂與太監魚氏有私情。

其實宮女與太監相互結交,已不是秘密。但倍受喪妻打擊的朱棣心緒大亂,下令徹查此事。一些宮女受不了酷刑,屈打成招,只得說後宮有人有謀害朱棣之心。


於是,後宮大量的宮女被抓捕訊問,但最後也沒審出個結果來。最後,朱棣將後宮三千宮女活活剮死。

這就《李朝實錄》中記載的朱棣活剮三千宮女的來龍去脈。不過,此事是否屬實,也末可知。畢竟這件事只載於李朝實錄,在我國的正史及野史中均無記錄。


歲月是一條河流


我是海浮人,我來回答。

相信對於朱棣這個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他是大明朝第三任皇帝,在位期間頗有作為,以文治武功聞名於世。可他又同樣是一位性格反覆、剛愎自用、猜忌多疑、殺人如麻的皇帝。

永樂年間,他大肆屠殺宮女、宦官,在兩次大屠殺中,有近3000名宮女被殺。如此駭人聽聞的慘案發生於後宮之內,堪稱史上之最。許多人不明白明成祖此舉目的何在,畢竟濫殺手無寸鐵的宮內女子,絕非一代明君所能為之。思索前因後果,實在令人費解。

因此探究原因,我們得從史實著手,揣摩人物性格,從而追究這件事情的因果。

在我看來,無非兩種可能,一真一假而已。


在我國明清兩代史料中,朱棣此次濫殺並沒有半點筆墨描述。而唯一記載這件事情經過的,卻是古朝鮮的《李朝實錄》。

根據史書上描述,當時朝鮮進貢了一位美女(也就是後來的權賢妃)。不但長得美豔殊麗,而且還能歌善舞,聰慧過人,最受朱棣寵愛。不料永樂八年(1410年),權氏隨朱棣率兵北征,死於歸途。愛妃驟然去世,朱棣心情當然不是很好。而這個時候宮裡突然流言四起,揚言有妃子與太監勾搭在一起。朱棣旋即大怒,下令徹查。可這個時候風向又一轉,竟然查出有宮女想加害於他。幾番暴怒之下,朱棣直接下令將三千宮女活剮了。

我們事後來推論這件事情的經過,確實發現大有可能。畢竟愛妃剛死,宮內就傳來這樣的流言,簡直不太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再加上朱棣起兵登基以來,殺戮過剩,性格猜忌多疑,宮人都畏他如虎。下令徹查之後,當時整個皇宮就開始瀰漫著恐怖的氣息,人人自危。很多宮女感覺要大禍臨頭,就想在死前把朱棣的私生活醜聞公佈於眾,報復朱棣。就說都是因為你不行,宮女才會和其他的人私通,妃子才會與太監勾聯,朱棣性無能的事情也因此被公之於眾了。

而朱棣到底是不是性無能呢?大家可以瞭解一下,他在當上皇帝之後,雖然後宮美女很多,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孩子,他最後一個孩子還是在洪武24年生的,後來也沒有孩子出生了,恐怕這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怕是戳中了心中的隱痛,才讓他不得不揮起屠刀,進行了這樣一番殺戮。

浮人結語

可依據外史來論究,是真是假,我們卻是難以評述。特別是古朝鮮作為一個藩屬國,留下這樣的史書言論,難免有自賣自誇之嫌。畢竟作為一個依附在大明朝下面的小國,倘若有一國內女子能受到天朝上國皇帝的喜愛,甚至為她上演了一出一怒為紅顏的劇碼,實在是餘有榮焉!

我是海浮人,似乎在尋找什麼,歡迎關注。


海浮人


朱棣活剮三千宮女這件事,與他的一個朝鮮寵妃之死有關。

這個故事非常恐怖,足以反映出明朝宮廷爭鬥的殘酷性,以及朱棣這個皇帝的殘暴。

  • 這一事件就是“魚呂之亂”。


朱棣曾多次向朝鮮索要貢女,用以填充後宮。

當時在朱棣的後宮裡,存在不少來自朝鮮的妃嬪,其中有一位女子頗為受寵,此人即賢妃權氏。

“魚呂之亂”恰好與權氏的死亡有直接關係。

永樂八年(1410),權氏薨於臨城,她的死亡引發了一場宮廷內部的軒然大波。

原來,宮內另有兩個朝鮮妃嬪,她們都姓呂。其中有一位被稱作“賈呂”,她想和另一個呂姓的婕妤搞同性戀。

呂婕妤不從,賈呂便懷恨在心,於是跑到朱棣面前誣告是呂婕妤毒殺了權妃。朱棣聽到這番讒言後,當即誅殺了呂婕妤和相關宮人。


但是,殺完人洩憤的朱棣又發現賈呂、她的宮女魚氏與宦官私通的事。

朱棣立刻暴怒,把所有人抓來審訊。在拷問的過程中,賈呂誣告呂婕妤的事情被翻出,且賈呂的宮女還說她們主子有謀逆之心。

就這樣,朱棣覺得宮裡的人都不安分,決定搞一次大清洗。所以與此有關的人,都難逃一死。

  • 根據《朝鮮王朝實錄》的記載:凡連坐者二千八百人,(朱棣)皆親臨剮之。

這就是“魚呂之亂”的全過程,被當時到明朝的朝鮮使者記錄了下來。


HuiNanHistory


呀呀呀!還有這種事????


各位覺得驚悚麼?三千宮女全被凌遲!三千個鮮活的生命用最慘無人道的方式結束生命,太可怕了!


但是我很好奇沒有人質疑這件事的真假麼?事情記載在:《李朝實錄》,關於這件事的記載有三個版本:

  • 朱棣性無能一說,被凌遲的這群宮女私通太監被朱棣發現,朱棣準備處罰她們。結果有宮女抱怨道:自家陽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意思埋怨朱棣不是男人,功能不行,還不允許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古宮女和太監有“對食”一說,已經是宮內人人知道的潛規則,但是當著朱棣的面這麼明目張膽的說出來,對朱棣是赤裸裸的侮辱,朱棣一怒之下,徹底查辦此事,最終有3000多名宮女涉嫌此事,全部凌遲。
  • 後宮淫亂一說,據說是朱棣有兩個喜歡的妃子賈呂和魚氏跟太監私通,朱棣已經知道了,但喜歡她們兩個人所以不說出來,然後賈呂和魚氏擔心事發,最終承受不住心裡壓力上吊自殺。朱棣一怒之下,遷怒於眾多宮女才有了凌遲之事。
  • 妃子爭寵一說,朱棣一直寵愛一位朝鮮來的權賢妃。在朱棣北伐迴歸的路上,權妃離奇死亡。有宮女揭發說是呂妃串通太監和銀匠用砒霜毒死的權氏。朱棣一聽火冒三丈,下令將下毒的太監、銀匠處死。對呂氏則用烙鐵直烙了一個月後死去,這種死法和凌遲是不相伯仲。因為這事幾百名宮女受牽連至死。 而巧合的是,揭發此事的宮女也姓呂,也是來自朝鮮,因其父親是商人,史書稱其為“賈呂”。

這三個關於凌遲宮女的版本就莫名其妙的流傳下來,但是僅限《李朝實錄》有記載,發生這麼大的事盡然只有朝鮮的史官知道?確實不可思議!況且這幾個故事漏洞百出,經不起推敲。別忘了凌遲是個專業性特別強的技術活,有那麼多劊子手配合朱棣麼?而且凌遲這個極刑歷史上實際操作了的沒那麼隨便,古代也是很慎用的。那麼朝鮮人為啥黑我們的永樂大帝?《李朝實錄》的可信度又有多高?

而這些事情的源頭涉嫌到一個女人——金黑

她是明成祖韓麗妃的奶媽,永樂年間,因為朝鮮和大明的外交關係,韓麗妃被當做禮物送給朱棣,當然包括金黑。金黑目睹了宮內赤裸裸的爭鬥、奇聞、謀殺等各種事件,包括所謂的“對食”一案。

等到朱棣死後,多達三十多名妃子給朱棣陪葬,其中就包括韓麗妃。這些赤裸裸的誅殺場景全被金黑看到,幸運的是金黑逃過一劫,最後被遣返回朝鮮。

好了,真正的歷史在這裡!

金黑和韓麗妃關係我們可想而知,隨著韓麗妃因朱棣被殉葬,金黑是恨的牙癢癢!但是她又無能為力,回國後這位恨意滔天的奶媽把這些見聞傳播出去,自然會添油加醋。這樣子看來《李朝實錄》的真實性確實有待考證!!!我這麼講不是胡說八道。


關於《李朝實錄》的可靠性還有一件事可以說明:萬曆年間,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朝鮮嚮明朝發出SOS求救,於是萬曆皇帝派軍隊幫助朝鮮抗倭。

可以說是萬曆拯救了朝鮮,朝鮮人表面上非常感激明朝皇帝。但歷史記載上面,卻又貶低了明軍援朝的決定性作用,居然把抗倭最大的功勞,給予了他們的民族英雄李舜臣。

大棒子一家之言不可信吶,朱棣總體來看是一個非常有作為、有胸懷的皇帝。即使私生活存在些詬病,但不會兇殘如斯,幹出那種喪盡天良的事。再者說歷代皇帝,哪個沒有點汙點?至於《李朝實錄》的誹謗言論,我個人覺得有點過分了!!!大家不要當真!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達我看到的歷史!


我不是易中天


看到這個題目就直讓人瞠目結舌了。這說明朱棣皇帝雖然是創造了明朝盛世,但是他好大喜功,殺戮成性也是一大過錯。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如此殘暴呢?

朱棣大帝為何變得如此殘暴?

原來開始是因為朱棣的妻子徐皇后的病逝,他特別難過,後來一直道未立皇后。但是後宮有一個權賢妃,是朝鮮女子,天生麗質,能歌善舞。朱棣看到她,心裡才來勁,於是喜歡上了權賢妃,可是永樂8年,權賢妃又去世了。這使得朱棣又難過一陣。然而有宮女說,權妃是呂妃串通太監和銀匠用砒霜毒死的。這就直接激怒了傷心欲絕的朱棣了,連查都不用查,直接下令處死了這些人。

揭發這件事的人是宮女賈呂,而她又被告發跟宦官通姦,其實也不是通姦,就是“對食”(和太監搭夥過日子),這種行為,皇帝大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有時還撮合她們,都是人,心理上也需要慰藉。然而朱棣聽後勃然大怒,也許是因為剛想要立寵妃王氏為皇后,而王氏又死了,心裡難受。這賈呂知道皇上生氣後,就害怕得上吊自殺了。可朱棣並未就此罷休,認為宮女們還有其他陰謀,於是株連了跟賈呂有關係的宮女,宮女因受不了酷刑,便說後宮有人要害皇上。這一說,朱棣火上澆油更氣了,把後宮許多宮女都抓了起來屈打成招,結果承認自己“謀逆”的宮女達3000多人。



朱棣活剮三千宮女

皇帝聽不得“謀反,篡位”之話,否則寧可錯殺也不會放過。因此朱棣將這3000多宮女全部以“謀反”罪凌遲處死,也就是活剮,朱棣還親自監刑,親自拿刀殺死宮女。有個別宮女臨死前索性說:“你過你的,我們過我們的,與宦官相悅何罪之有?”朱棣一聽更為惱火,遂令人畫了一幅賈呂和宦官相抱圖片,以羞辱宮女。據說當場行刑時,雷鳴電閃,大家以為朱棣會認為大肆屠殺會遭報應從而停止殺戮,誰知朱棣殺得更厲害。



這些事情來自朝鮮《李朝實錄》,是根據遣回朝鮮的賈呂奶媽所述,據說明朝在放她回朝鮮之前,再三警告她不得洩露大明宮中之密。

所謂“活剮”是一件高技術水平的酷刑,要割3357刀,而最後一刀才處死罪犯。3000多人將近1千萬刀,一秒鐘一刀,不吃不喝也得要100多天時間,就是京城所有掌握凌遲的劊子手都上,且不停歇,有得個把月,因此這事算來有些荒誕。

宮女之事令朱棣生氣,使得朱棣拿宮女出氣是事實,但後人誇大其談也有。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