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病重不能抬頭,皇子以為該接班了,最後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老皇帝病重不能抬頭,皇子以為該接班了,最後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李從榮

李嗣源在傳統史書中被譽為亂世明君,當然所謂“明君”的評價也不過是專制皇權史官的一種自我標榜,帝制中國時代的任何明君都是凌虐人民的魔鬼,只不過是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已,枷鎖略微鬆了一點而已。

所謂“明君”的李嗣源如同很多專制帝王一樣,在接班人的問題上犯了很多錯誤,甚至最後導致了政權傾覆。李嗣源原先有個長子李從審,在莊宗李存勖時代一直在洛陽朝廷供職,本身或多或少有一點質子的意思。當李嗣源和李存勖兵戎相見之時,李從審便成了犧牲品,最後死於元行欽之手。

李從審死後,李嗣源的次子秦王李從榮便成為事實上的長子,按理說是帝位繼承者的首選,李嗣源至洛陽,即帝位之後,李從榮被任命為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天成三年(928年),李從榮被父親調至太原,任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天成四年(929年),李從榮入洛陽,出任河南尹。

老皇帝病重不能抬頭,皇子以為該接班了,最後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畫江湖》裡的李嗣源

從李從榮的履歷看,似乎就是按照接班人培養的。長興年間,李從榮又被授予天下兵馬大元帥的頭銜。這個任命極有意義,唐代宗中晚期以來,“天下兵馬大元帥”幾乎是太子的標配。李從榮獲得這一任命之後,也漸生驕橫之氣,竟然奏請“以嚴衛、捧聖步騎兩指揮為秦府衙兵”。“嚴衛”、“捧聖”都是禁軍,李從榮已經越界了。

雖然唐初秦王李世民玄武門兵變成功,但是,後唐這位秦王李從榮卻無法複製前人的成功,最後的下場著實令人唏噓!

李從榮每日入朝,都是聲勢浩大,“以數百騎從行”,出行之時都是“張弓挾矢,馳騁盈巷”。既然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李從榮便自以為將會為父親承擔蕩平天下的使命,竟然命秦王府僚佐及四方遊士,各作《檄淮南書》一道,宣稱要去蕩平南方,企圖向父親李嗣源表達自己要廓清宇內之意。

李從榮是一個“素豪邁,不遵禮法”之人,雖然驟得高位,但是缺乏人望,也沒有真正的軍政班底。更為關鍵的是,李嗣源對於接班人選其實一直是憂疑不定,而且在李嗣源看來,立儲就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放棄對皇權的控制,所以更為不定。

老皇帝病重不能抬頭,皇子以為該接班了,最後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舊五代史》

長興四年(933年)十一月,李嗣源病重。李從榮入宮探視,“帝俯首不能舉”。李嗣源的王淑妃對皇帝說:“從榮在此。”但是,李嗣源毫無反應,似乎對這個兒子的問安毫不領情。李從榮碰壁之後,離開皇宮就“聞宮中皆哭”。眼見父親太不起頭,又聽到宮中哭聲,李從榮以為李嗣源已經崩殂了,第二天早上,李從榮“稱疾不入”,也就是假稱有病不入朝。

事實上,當天晚上李嗣源的身體就略有恢復,但是李從榮並不知道。李從榮渴望接班,但是也自知缺乏力量支撐,故而與麾下僚屬商量,打算搞個宮廷政變,帶兵入宮,控制宮廷,再鉗制群臣。

數日之後,李從榮自河南府府衙率步騎兵千餘人,列陣於天津橋。宦官宣徽南院使孟漢瓊被甲乘馬對陣李從榮,並且招馬軍都指揮使朱洪實,命其率五百騎兵討伐李從榮。李從榮在李嗣源集團諸將中沒有什麼支持力量,唯獨只有一個康義誠挺秦王。

老皇帝病重不能抬頭,皇子以為該接班了,最後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後唐軍人

李從榮雖然帶了一千牙兵,但是面對朱洪實的騎兵卻沒有什麼戰鬥力。等到“騎兵大至”,李從榮的牙兵立馬就潰散了,他自己竟然逃進自己的秦王府避難,“僚佐皆竄匿,牙兵掠嘉善坊潰去”,一副烏合之眾的樣子。

李從榮竟然與妃子劉氏躲在床下,皇城使安從益將其拿獲並斬殺,將其首級獻於李嗣源。李嗣源得知後,亦是十分悲痛,“悲駭,幾落御榻,氣絕而蘇者再,由是不豫有加”,原本病危的身體,已然瀕臨死亡。

在安排好諸多人事調動,以及對秦王府的懲罰報復之後,是年八月某天,李嗣源崩也於大內雍和殿,中年六十七歲。李嗣源死後,在經歷一番動盪之後,局勢漸漸平定,而他被諡為德和武欽孝皇帝,廟號明宗,史稱後唐明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