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靈山縣境內的山脈和地貌

靈山縣境地貌以丘陵為主,屬六萬大山和十萬大山餘脈。六萬大山餘脈從東北部延伸縣境, 呈東北——西南走向;十萬大山餘脈從西北部延伸縣境西部,呈西北——東南走向,形成縣 內地勢東北高而西南低, 大體可分為6個小區:東北部高丘陵區,海拔一般為200~800米; 北部丘陵區,海拔一般為150~500米;西北部丘陵區,海拔一般為200~550米;中部欽江谷 地, 海拔一般為30~100米;六爐山丘陵區,海拔一般為150~500米;南部低丘陵區,海拔 一般為50~200米。

淺談靈山縣境內的山脈和地貌

縣境內主要有兩大山脈之餘脈,即六萬大山餘脈和十萬大山餘脈。

六萬大山餘脈延伸入縣東北部,在縣內又形成羅陽山和東山兩條山脈,山脈總的走向呈 東北——西南走向。

羅陽山山脈,自平山鎮東南面沿欽江東南部蜿蜒至佛子、新圩、檀圩、那隆、三隆、陸 屋等鎮, 是欽江與武利江、平銀河的分水嶺。主要山峰有羅陽山,海拔869.6米,位於平山 鎮的東南面, 是縣內最高山峰;泗洲山,海拔733米,位於佛子鎮東部,山的西南為靈山, 東北為浦北, 有悠久的種茶歷史;大廟嶺,海拔603.3米,位於佛子鎮西南面、新圩鎮的東 北面,嶺的南邊為浦北縣;文筆山,海拔501.5米,位於新圩鎮中部;六爐山,海拔593.5米, 位於檀圩鎮境內:開峽山,海拔350.3米,位於三隆、陸屋、伯勞3鎮之交界處。

淺談靈山縣境內的山脈和地貌

東山山脈,從平山鎮北面起,綿延於欽江以北,是欽江水系與鬱江水系的黔爐江、修竹 江、平南江的分水嶺。主要山峰有東山,海拔714.9米,位於平山、豐塘2鎮之間,是縣內最大的山嶺。

淺談靈山縣境內的山脈和地貌

十萬大山餘脈延伸入縣西北部, 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 主要山峰有雞籠頂,海拔 604.3米,位於舊州、三隆、那隆、煙墩4鎮之間,是靈山茶葉產區;白馬山,海拔512.3米, 位於舊州鎮西面、太平鎮東面。

你還知道有哪些靈山縣內的高山?歡迎瀏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