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如何才能統一全國

我曾曾討論過《曹操為何不能統一全國》、《孫策為何不能統一全國》,這次談談《劉備為何沒能統一全國》。我認為曹操不能統一全國是因為沒有及時從“家族政治”向“帝王政治”轉變,孫策不僅沒有完成角色轉變更是沒有及時“一路向西”,而劉備沒能統一全國則是“戰略錯誤”。

劉備如何才能統一全國

劉備曾是煙雨先生極為崇拜的三國英雄,完成了從“打工仔”到“老闆”的神奇轉身,這是多少“白領”的創業夢。不過,劉備長期寄人籬下,直到赤壁之戰後才有機會施展才華。劉備本可以成就劉邦那樣的偉業,可惜因為3大過錯導致兵敗託孤。不過,曹魏、東吳長期權臣秉政,而蜀漢竟然帝業安然,比起曹操“為他人作嫁衣裳”,劉備還是要略勝一籌。高平陵之變後曹家帝王已經是提線木偶,東吳更是在孫權死後大權旁落(直到孫皓繼位),而白帝託孤之後劉家帝王依舊大權在握。劉備本可以統一全國,可惜因為3大過錯功虧一簣。

1、“頂層設計”欠妥

如果說曹操的“頂層設計”是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軍資”,孫權的“頂層設計”是魯肅的“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那麼劉備的“頂層設計”則是諸葛亮的“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既然劉備以“反曹”為基本方略,那麼“聯合孫權”也就成為必要措施,顯然孫權一旦與曹操聯合,則劉備沒有任何勝算。荊州地處江東上游,“自古平江南之策,必據上游之勢”,這也就意味著荊州對於孫權而言屬於“生存問題”,而對於劉備而言則屬於“發展問題”,或者說荊州得失關係東吳生存屬於東吳“核心利益”,而對於蜀漢而言僅僅是“偏師”進軍路線,何況進軍“宛、洛”並非荊州一條路,還有上庸、房陵、西城3郡與南陽郡接壤,可以直取中原腹地。孫權對荊州志在必得,就像劉備對漢中志在必得,需要將心比心。

劉備不是及時將荊州交給孫權從而換取孫劉聯合的實際利益,而是在荊州拒不讓步,甚至在孫曹罷兵時出擊襄陽,顯然忽視了蜀漢國力有限。後來的結果是關羽荊州戰敗強大的荊州軍團覆沒,孟達西城3郡投降曹魏失去了進軍中原的捷徑,於是只能從最艱難的西路北伐起步,曹魏據險死守,多次北伐勞而無功。

劉備如何才能統一全國

2、“職能分工”不明

劉邦統一天下有“漢三傑”張良、韓信、蕭何,朱元璋統一天下有“三傑”劉基、徐達、李善長,這就是謀臣、名將、能臣“職能分工”。曹魏謀臣劉曄也說“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這說明諸葛亮是蕭何式的“王佐之才”,關羽、張飛只是“匹夫之勇”,那麼蜀漢要想建立不世之功業,必須有張良式的謀臣與韓信那樣的名將。

劉備麾下能夠獨當一面的名將只有關羽、魏延,或者是劉備親自領軍,諸葛亮善於治國長於“陽謀”而不善於“陰謀(詭計)”,這也就意味著劉備必須象孫權對呂蒙、司馬懿對鄧艾那樣悉心培養。問題是劉備並沒有把魏延培養成呂蒙那樣的方面軍統帥,龐統、法正之後也沒有善於“陰謀(詭計)”的謀臣,從而失去了發展機會。

劉備沒有魏文侯、齊威王、燕昭王甚至漢王劉邦那樣“求賢若渴”,也就沒有大量人才爭入西川的景象,沒有良臣輔佐,豈能建立基業?“世上豈無千里馬,人間難得九方皋”,多少人才被埋沒而默默無聞?劉備甚至出兵東吳時親自領軍,這不是劉邦搶韓信的風頭、朱元璋與徐達爭功?

3、“執行團隊”薄弱

漢高祖“三年而亡秦,五年而有天下”,劉秀從自立為主到統一全國用了13年,李淵用了7年,朱元璋用了17年,都沒有曹操、劉備那種二三十年的曠日持久。劉邦放手韓信、彭越、英布,劉秀放手鄧禹、馮異、寇恂,李淵放手李世民、李靖、李道宗,朱元璋放手徐達、馮勝、鄧愈,這才有“執行團隊”的強大,事必躬親必然難以數個戰場同時展開攻勢。

劉備留下關羽守荊州,當時孫權與曹操合肥大戰,荊州軍團當然無需保留重兵,完全可以“西征”加快奪取益州的步伐;合肥大戰結束後,劉備主力參加漢中之戰,完全可以放棄荊州轉而關於軍團奪取西城3郡作為北伐橋頭堡。要知道川中平原沃野千里,蜀漢缺少的是人口而不是土地,何必拘泥於荊州一城一地之得失?

漢中魏延軍團、西城關羽軍團互成犄角,集中兵力當然更容易完成突破——何況劉備比曹操年輕6歲,如果不是夷陵之戰,也許劉備可以繼續與曹魏抗衡。魏延、關羽兩大軍團繼續北伐,搶在中原經濟恢復發展之前“還於舊都”,這才有可能完成全國統一。

劉備如何才能統一全國

南方政權實力有限,“休養生息”遠不是北方政權的對手。因此,不能“一鼓作氣”就只能“江河日下”,這也是劉邦成就帝業而劉備失敗的原因,更是劉裕“氣吞萬里如虎”卻南朝最終滅亡的原因。不能在北方沒有恢復元氣之前結束大規模戰爭,那麼南方政權就只能面北歸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