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一部讓人垂涎三尺的下飯紀錄片首播了,

小編餓著肚子嚥著口水看完了50分鐘,

感受著涼夜給我帶來的“酷刑”......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罪魁禍首”就是這部由原《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再次操刀,重新起航拍攝的大型自制紀錄片《風味人間》,這一次,陳曉卿導演帶領我們探索美食的視角由中國轉向全球,宏大美食世界,更大程度講述全球範圍內以美食為線索的人文故事。對於吃貨們來說,福利似乎更多了......

網友評論:看了餓到想揍人

微博上有網友說看了節目“餓到想揍人 ”!另外一個網友則對一款土豆泥混牛奶的拉絲奶酪非常感興趣,稱“饞得我想跳樓”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這裡有簡單直接近距離拍攝的美食,隔著屏幕,也能聞到味道!

看完《風味人間》,

去把溫州美味嚐個遍。

蒼南篇

蒼南繼光餅 | 上過央視的百年燒餅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去過蒲壯所城的遊客,經常看到當地的人們喜歡吃一種乾巴巴的小麵餅,卻不知這普普通通的麵餅卻是相傳了幾百年的繼光餅,當地人也有稱它鹹光餅。它色澤金黃,外脆內軟,充滿芝麻香氣,很適合搭配茶、豆漿食用。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精英博客@一攝鍾影/攝

馬站煎包 | 金黃香脆的街頭小吃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蒼南的馬站煎包已有六十年的歷史。純正的馬站煎包扁小而圓,裡面擠滿肥肉,用筷子一插,褐色的濃汁就會從裡面冒出來。除了鮮嫩可口,煎包的價格還很親民,經常一出攤便被搶售一空。

鹿城篇

燈盞糕 | 香氣瀰漫整個大街小巷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燈盞糕外皮為大米與黃豆浸泡後磨成的米漿,肉餡以蘿蔔刨成的細絲為主料,加上豬腿肉和雞蛋,用新鮮的豬油炸過後,鬆脆爽口,獨具風味。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溫州膠凍 | 柔嫩爽滑的魚“果凍”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溫州膠凍口感清涼、滑潤,以黃魚膠或其他魚類的膘作原料,加水煮沸,溶化後冷卻即成。吃時用刀切成小塊,用醬油、米醋、胡椒粉等調味一蘸,那叫個美味。

永高魚餅 | 口感極好的鮮魚餅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永高魚餅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完全採用東海新鮮野生海水魚為主原料,配以獨特的調味品,肉質鮮嫩,鮮而不腥,韌性極好。

龍灣篇

扣蘭 | 龍灣特有的海濱小魚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闌胡,亦名彈塗,海濱小魚也。形如鰍,長二三寸,潮退跳擲泥塗,無慮數千萬頭。”也許我們對於它的另外一個名字“跳魚”會更為熟悉,龍灣人管當地的野生闌胡品種叫“扣蘭”,扣蘭是龍灣特有的,另外還有花闌、闌胡狗、長短棒等品種。

靈昆蝤蠓 | 溫州人首選的蝤蠓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蝤蠓學名鋸緣青蟹,頭胸甲殼短而扁寬,青綠色,前緣鋸齒狀,故名,生活於泥質灘塗,以魚蝦為食。蝤蠓含蛋白較高,低脂肪,還含糖類及多種維生素,溫州人尤為喜愛食蝤蠓,是宴席上的佳品。靈昆蝤蠓品種名貴,身材短小、殼硬,乾淨、肉質鮮嫩,是很多溫州人首選的蝤蠓品種。

甌海篇

澤雅包頭魚 | 溫州農家招牌菜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澤雅水庫的包頭魚,可是遠近聞名的農家招牌菜。魚頭可以紅燒、可以剁椒、也可以做清湯。所用的魚來自澤雅水庫,魚頭顏色黑,魚肉鮮嫩潤滑,連魚骨嚼起來也鮮美,絕無半點魚腥味。不過,更讓人稱道的是,廚師還將包頭魚魚肉做成了傳統的溫州魚丸,和魚頭一起來煮湯,為這道菜增色不少。

米醴瓊酒 | 浙南地區的地方名酒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米醴瓊酒,是浙南地區的地方名酒。其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口味醇正。歷來是甌江兩岸禮宴嫁娶的瓊漿,是饌奉賓朋的玉液。米醴瓊酒在傳統釀造工藝上,主要採用優質大米,以白酒為基,雙釀而成,呈琥珀色,酒體精亮透明。其工序繁蕪,有制曲、浸米、蒸飯、發酵等流程,共64道工序。2011年,米醴瓊酒釀造技藝被列入第五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洞頭篇

鮸魚丸 | 魚肉鮮嫩無比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做魚丸是仔細活,冬季的鮸魚肉鮮嫩無比,不需要添加別的調味品,魚肉條切好之後,放些鹽、姜沫跟碎蔥進行抓拌、摔打,讓魚肉纖維扭絞上勁,通過揉搓做成魚泥,入滾湯中撈熟,一碗熱騰騰的鮸魚丸,不帶任何味道,完全取魚的味道,就能讓你食指大動。

蝦蛄 | 體肥膏滿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蝦蛄,溫州方言稱“蝦蛄彈”,以它體健善蹦、一彈半尺遠的特性命名;外地有叫它“螳螂蝦”的,原因是它的長相像螳螂的外形;而洞頭漁村操閩南語的居民,則叫它蝦蛄,這是收入《辭海》的正宗稱謂。入秋以後,蝦蛄體肥膏滿,是品嚐的最佳時節。到洞頭旅遊觀光的人們,總愛在海鮮排檔點上一盤,或清蒸,或椒鹽,或燒湯;作冷盤,也作熱菜。烹飪方法各異,肉嫩味鮮依然,儼然是海鮮中的佳品。

樂清篇

清江三鮮面 | 味夠鮮、料夠足、湯夠濃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為了保證麵條足夠鮮香,三鮮面一般都會放三種以上的海鮮,選以新鮮的本地食材現煮現賣。當一碗正宗清江三鮮面出鍋,光是麵湯就不時散發出濃濃的鮮味。

白象香糕 | 必備伴手禮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白象香糕,在當地又俗稱板糕,始創於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年曆史,以“公記”牌和“公久”牌兩大香糕最為有名。剛蒸炊而成的香糕軟糯適中,甜甜的香味撲面而來,聞著就想要多吃幾個。

大荊炒粉幹 | 最誘人的農家菜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大大的鐵鍋、豬油、土鴨蛋……成就了赫赫有名的大荊炒粉幹。剛出鍋的炒粉幹嚼起來韌性十足,豬油完全滲入其中,與蔬菜、海鮮和雞蛋的香味充分融合在一起,每一口都散發著親切的農家氣息。

瑞安篇

湖嶺牛肉 | 處處擺牛肉、路路牛肉香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瑞安湖嶺鎮在全國頗負盛名。在湖嶺興湖路,每走幾步都能看到一家牛排店,店內無一例外地擺著牛排、牛肉、牛筋等與“牛”字搭邊的食品。每家店門口都擺放著不鏽鋼大鍋,裡面燉煮著新鮮的牛排,現做現賣、濃香撲鼻。

莘塍五香乾 | 簡簡單單,卻是至上美味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莘塍五香乾始創於清朝同治九年,一百多年來從街頭巷尾的叫賣小攤,到現在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五香乾百年名坊。它以口感柔韌和回味鮮美而遠近聞名,雙缸醬油成就了別具一格的風味。

永嘉篇

永嘉麥餅 | 食之鬆脆弱,爽口不粘牙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麥餅是溫州的名小吃,也是永嘉人長久以來的主食之一。那鬆軟脆香的麥皮,咬上一口,就會炸出濃郁的肉汁,梅菜的鹹味蓋住了肉的油膩,讓人回味無窮。

楠溪素面 | 一口氣能吃兩碗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車壇影協@楠溪一江/攝

楠溪素面煮出來看似和普通的麵條無甚區別,但它做的過程可不一般。素面做好之後,必須在太陽下暴曬幾天。這個時候,白色的素面掛滿了村前院後。纖絲翻飛,素面飄飄的場面很是賞心悅目,堪稱楠溪一景。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圖源:楠溪江旅遊

文成篇

文成拉麵 | 必去一吃的文成味道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李清穎/攝

文成拉麵已有幾百年歷史。它的味道在拉麵,佐料只是一種點綴。在二新街的劉基貢麵館裡,有著最正宗的文成拉麵,拉麵湯色濃氣香,麵條柔滑透黃有嚼勁,配上肉絲雞蛋等調料,口感十足。

九層糕 | 香糯而微甜的糕點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九層糕,又名九重糕、千層糕,取長長久久,步步高昇之意。它是由多層米麵層重疊而成,外表呈淡黃色,層勻美觀,乳香甜潤。或蒸或煮或煎,各有風味,不容錯過。

平陽篇

順溪黃年糕 | 嚼勁滿滿的年糕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順溪黃年糕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在平陽,只要說起順溪黃年糕,幾乎是家喻戶曉。這種比普通年糕要稍大的黃色年糕,憑藉其獨特的嚼勁和淡淡的草灰味道,成為各酒店、排檔的主打主食。

懷溪番鴨 | 鴨湯濃郁中帶著清甜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懷溪番鴨”以平陽懷溪鄉本地放養的番鴨、紅酒、生薑等為原料,在去除鴨肉腥味的同時能夠最大程度保持著鴨肉原有的香味,鴨湯鮮美醇厚,令人胃口大開。

泰順篇

綠豆腐 | 用牙膏做成的豆腐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雖然它叫豆腐,但口感卻和豆腐完全不一樣。吃過的小夥伴都會覺得它跟牙膏的味道有點像,沒錯,綠豆腐的製作確實用了牙膏來替代凝固劑,所以吃起來還帶著牙膏的清香。

泰順婆餅 | 讓人百吃不厭的脆香餅


看完《風味人間》,我被蒼南周邊美食饞哭了


婆餅是泰順最具山城特色的風味小吃,家家戶戶擺酒席、招待客人或是做點心時都會買些婆餅回去。婆餅皮脆、餡鮮,入口脆香,讓人百吃不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