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媽媽如何營養治療

不僅糖尿病人數在增多,妊娠糖尿病發病率也在上升,不過要注意的是,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併妊娠是不同的,後者是指患者妊娠前就已經患有糖尿病。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妊娠糖尿病的準媽媽需要注重的營養治療。

糖媽媽如何營養治療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和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妊娠合併糖尿病協助組於2014年正式推出了《妊娠合併糖尿病診治指南》。對於妊娠期血糖異常,無論是明確診斷的孕前糖尿病合併妊娠(PGDM)還是妊娠糖尿病(GDM),營養治療都是血糖管理的基本手段。有效的營養治療在GDM的血糖控制和體重管理中都應發揮重要作用。

GDM診斷後,首先應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監測患者在日常飲食狀態下的血糖水平(包括餐後1小時和2小時血糖),分析膳食攝入與血糖變化的關係,調整飲食結構和攝入量以及時間,從而實現良好的血糖控制,並避免不必要的過度治療。除血糖控制外,孕期體重的增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妊娠結局。對於BMI>25 kg/m2以上的患者,指南建議體重可增加7.0~11.5 kg,但未給出更具體的建議。依據美國醫學院(IOM)的建議,BMI≥30 kg/m2者體重以增加5.0~9.0 kg為宜。另有研究顯示,肥胖的T2DM患者孕期體重增加≤5 kg可以降低大於胎齡兒和新生兒低血糖的發生率,孕期也顯著延長,同時不增加小於胎齡兒的發生率。因此,在指南的框架下,臨床醫生應靈活應用營養治療手段,滿足營養需求,達到血糖和體重滿意控制的目的。

 推薦營養攝入量

(1)每日總能量攝入應基於孕前體重和孕期體重增長速度。雖然需要控制糖尿病孕婦每日攝入總能量,但應避免能量限制過度(孕早期<1500 kcal,孕晚期<1800kcal),尤其,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可能導致酮症的發生,對母親和胎兒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對於我國常見身高的孕婦(150~175cm),可以參考(身高[cm]-105)為理想體重值。身材過矮或過高孕婦需要根據患者的狀況調整膳食能量推薦。而在多胎妊娠者,應在單胎基礎上每日適當增加200kcal營養攝入。

(2)碳水化合物推薦攝入宜佔總能量的50%-60%,每日碳水化合物不低於150g,對維持孕期血糖正常更為合適,應儘量避免食用蔗糖等精製糖。等量碳水化合物食物選擇時可優先選擇低血糖指數食物。監測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是血糖控制達標的關鍵策略,無論採用碳水化合物計算法、食物交換份法或經驗估算(A)。當僅考慮碳水化合物總量時,用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可能更有助於血糖控制(B)。

(3)蛋白質推薦飲食蛋白質佔總能量的15%~20%或以1.0~1.2g/kg/d為宜,能夠滿足母體的孕期生理調節及胎兒生長髮育之所需。

(4)脂肪推薦膳食脂肪量佔總能量百分比為25%-30%。但應適當限制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動物油脂、紅肉類、椰奶、全脂奶製品等,糖尿病患者飽和脂肪酸攝入量不應該超過總攝入量的7%,而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的橄欖油、山茶油、玉米油等應占脂肪供能的1/3以上。減少反式脂肪酸攝入量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所以,糖尿病孕婦應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

(5)膳食纖維是不產生能量的多糖。水果中的果膠、海帶、紫菜中的藻膠、某些豆類中的胍膠和魔芋粉等能控制餐後血糖上升幅度,改善葡萄糖耐量和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推薦每日攝入25~30g。可在飲食中多選些富含膳食纖維的燕麥片、苦蕎麥麵等粗雜糧、以及新鮮蔬菜、水果、藻類食物等。

(6)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妊娠時對鐵、葉酸、維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了一倍,鈣、磷、硫胺素、維生素B6的需要量增加了33%~50%,鋅、核黃素的需要量增加了20%~25%,維生素A、B12、C和能量、硒、鉀、生物素、煙酸的需要量增加了18%左右。因此、建議在妊娠期有計劃地增加富含維生素B6、鈣、鉀、鐵、鋅、銅的食物(如瘦肉、家禽、魚、蝦和奶製品、新鮮水果和蔬菜等)。

(7)非營養性甜味劑使用:ADA建議只有FDA批准的非營養性甜味劑可供孕婦使用,並適度推薦、目前相關研究非常有限(證據等級:專家共識)。美國FDA批准的5種非營養性甜味劑分別是:乙酰磺胺酸鉀、阿斯巴甜、紐甜、食用糖精和三氯蔗糖。

餐次合理安排、少量多餐,定時定量進餐對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早、中、晚三餐的能量應控制在10%~15%、30%、30%,加餐點心或水果的能量可以在5%~10%,有助於預防餐前的過度飢餓感。

營養治療過程中與胰島素應用密切配合,應用何種類型、何種劑量的胰島素以及注射次數都應在飲食量基本固定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調整。應用胰島素治療者需注意餐前適當加餐防止低血糖的發生。

膳食計劃必須實現個體化,要根據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經濟條件和教育程度進行合理的膳食安排和相應的營養教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