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同是火攻,不輸火燒赤壁,意義堪比淝水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此戰同是火攻,不輸火燒赤壁,意義堪比淝水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我們講這場大戰之前,先來講一下莊子和惠子的一個辯論故事。這個故事和此戰的地點有關。

莊子對惠子說:“你看河裡的這個魚游來游去,自由自在,多麼快樂啊!”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惠子對答道:“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知道,所以你不是魚,你也不知道魚的快樂。這不結了!”

莊子回應說:“這就回到剛開始你問我的問題了,你說我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了,只是問我怎麼知道的?是不是?我就是剛才在橋上知道的!”

此戰同是火攻,不輸火燒赤壁,意義堪比淝水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這是非常著名的故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句子,來自《莊子····秋水》裡的一篇文章《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這個濠(hao)梁是淮水的一段支流,在鍾離城邊匯入淮河。莊子和惠子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鍾離城。

沒錯,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鍾離大戰。這個鍾離即是現在的安徽鳳陽臨淮關鎮。地處淮河以南,乃歷來戰略要地,在南北朝時已然成為南朝扼守淮河前線的重鎮。

此戰同是火攻,不輸火燒赤壁,意義堪比淝水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鍾離城位置

南北朝對峙至蕭齊時,南朝的淮北之地早已丟失,淮河成為北魏和南朝的分界線。至梁朝時,北魏通過遷都洛陽以及一系列的漢化改革,儼然已有正統之勢。反觀梁朝,蕭衍雖通過禪讓即位,但畢竟得國不正,虛了一路。

一般南朝換代之際,都要通過北伐來宣示朝代的正統性以及藉此樹立權威。梁武帝蕭衍也照此辦理。於天監四年即公元505年兵分兩路,大舉伐魏。

一路主力由他的六弟蕭宏率領,兵出洛口(今安徽淮南市東洛水與淮水匯合處)。蕭宏同時也是北伐的總指揮。北徐州刺史昌義之和豫州刺史韋叡(rui)作為偏師進攻小峴和梁城(小峴為安徽含山縣境內,梁城在今安徽淮南市田家庵附近)。

另一路由王茂在西路進擊雍州,包括南陽、新野一帶。

沒曾想,在昌義之克梁城,韋叡收合肥之後,蕭宏畏敵不前,連進取壽陽的決心都沒有,更在大雨滂沱之際,隻身逃跑,大軍一舉潰散。西路軍被北魏楊大眼也很快擊敗,連下五城,追至漢水。

浩浩蕩蕩的北伐在無能的總指揮蕭宏手裡,變成了一個笑話。北魏乘勢反擊。中山王元英一路突破馬頭(安徽蚌埠馬城)之後,東進突擊到鍾離城,同時楊大眼也從北至南,直達淮河岸邊,與元英會合,兩路大軍估計三十五萬之眾,駐紮在淮河中間的邵陽洲上,架起連接淮河兩岸的橋樑,輪番對鍾離城進行攻擊。

此戰同是火攻,不輸火燒赤壁,意義堪比淝水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此時守城的是急退而至的昌義之,但城裡守城士兵只有三千人。但厲害的是,無論北魏使盡招數,一日攻城十數次,鍾離城屹立不倒一個月。

梁武帝深知鍾離得失之重要,命令曹景宗為總指揮,韋叡受其節制,兩路兵馬前去救援,共計二十五萬大軍。

韋叡乘元英不備,連夜搭建營壘,竟然也在邵陽洲上安營紮寨,距離北魏的連營只有兩百米。

北魏一覺醒來,發現南梁兵從天降,立即展開激戰,但沒有絲毫勝算。曹景宗派人潛入淮河,至鍾離城報信。鍾離城守軍知援軍已到,信心倍增。北魏更是無法攻克。這樣每日展開拉鋸,持續了4個月之久。

此戰同是火攻,不輸火燒赤壁,意義堪比淝水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第二年初春,淮水暴漲六七尺,決戰的時刻到了。

韋叡命令梁郡太守馮道根,廬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釗組成水軍,以小船載草,灌之以膏,乘風勢焚燒邵陽洲上的橋樑。

瞬間橋樑灰飛煙滅,北魏不習水戰,在南梁的進攻下,兵敗如山倒,四散潰逃,爭投水死,淮水為之不流。

此役魏軍全軍覆滅,三十萬戰死,五萬作了俘虜。

這場鍾離之戰,從宋齊元嘉兵敗之後,一舉扭轉了北強南弱的局面。從北魏孝文帝和其兒子宣武帝以來,幾乎每年與南朝作戰,至此,再也無力再次發動戰爭,從而給予南梁充分的時間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北魏也從此走向衰落,十七年之後,六鎮起義,北魏分裂。

此戰同是火攻,不輸火燒赤壁,意義堪比淝水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韋叡

因此,這場戰爭的重要性和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相比,絲毫不差。可惜,不知什麼原因,大多數人不甚瞭解。韋叡這個人物,被贊“六朝第一人”,北魏害怕稱之為“韋虎”的戰將,我們卻也知之甚少。

此戰同是火攻,不輸火燒赤壁,意義堪比淝水之戰,為何鮮有人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