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藥:胺碘酮使用注意事項

胺碘酮的用法也很簡單:

先快:頭10 分鐘給藥150 mg(15 mg/min);

後慢:隨後6 小時給藥360 mg(1 mg/min);

維持:剩餘18 小時給藥540 mg(0.5 mg/min)。

且一日口服加靜脈總量不超過1200 mg

胺碘酮既是復律藥物,也是維持心率的藥物。房顫超過48 h,可以直接復律嗎?病人雖復律,但發生了腦栓塞。

● 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紊亂,絕大多數發生於有心臟病史的患者,如風心病、冠心病和高血壓等。慢性心房顫動時,房內常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脫落可引起動脈栓塞。房顫是血栓栓塞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種病例75%的患者併發腦血管意外。

胺碘酮可以加在生理鹽水裡嗎?

鹽酸胺碘酮注射液要求用5%葡萄糖溶液配製(等滲),禁用生理鹽水配製。

●首先,胺碘酮為苯環上二碘取代物,一般來說,碘取代物不穩定,容易發生自發脫碘降解變質;偏酸的環境可抑制胺碘酮的降解。

其次,由於NaCl溶液中的氯離子取代苯環上的碘,易產生沉澱。如果用生理鹽水配製,可以看到沉澱物生成,靜脈注射時會產生嚴重後果,故臨床使用胺碘酮注射液時,應使用5%的葡萄糖配製。

病人用藥後,電解質檢查結果:低鉀血癥,誘發室顫。

使用胺碘酮必須預防低血鉀的發生(並糾正低血鉀):應當對QT間期進行監測,如果出現“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不得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應給予除顫,靜脈給予鎂劑)。

原先心電圖QTC明顯延長,誘發室顫。

● 胺碘酮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有時可致命。致心律失常作用與藥物無效可能表現為心臟病情的加重——二者間的區分很重要,但又非常困難。有條件時應監測胺碘酮血藥濃度。胺碘酮有效血藥濃度為1~2.5 μg/mL,中毒血藥濃度1.8~3.7 μg/mL及以上。

● 胺碘酮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報道較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更為罕見,且通常發生在藥物相互作用和/或電解質紊亂的情況下。

原心電圖示預激綜合徵合併心房顫動。預激並房顫不宜使用胺碘酮;指南上推薦普魯卡因胺。

診斷快室率房顫並預激綜合徵確切,建議做射頻消融手術,成功率在95%左右;藥物效果不好,且存在較大風險。

使用胺碘酮後患者心衰加重。

● 靜脈注射禁用於低血壓、嚴重呼吸衰竭、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可能導致病情惡化)患者。

本來血壓低,用完休克了……

建議患者做射頻,可在用了胺碘酮、藥物還沒代謝完全時,不宜做射頻。

如果患者甲亢併發房顫,胺碘酮可能會引起甲亢危象。

● 甲狀腺機能亢進,可發生在停藥後。除突眼徵以外可出現的典型甲亢徵象外,也可出現新發心律失常。發病率約2%,停藥數週至數月後可完全消失,少數患者需用抗甲狀腺藥、普萘洛爾或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肝功異常患者,發生肝衰竭。

● 建議在治療開始時密切監測肝功能(轉氨酶),並在治療期間定期監測。

開始靜脈給予胺碘酮的第一個24小時內,可能出現急性肝損害(包括重度肝細胞損傷或肝衰竭,有時為致死性)及慢性肝損害。因此,當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值的3倍時,應減少胺碘酮的劑量或停止給藥。

正在口服地高辛,未減量,引起地高辛中毒。

● 胺碘酮可增加血清地高辛濃度,也可能增高其它洋地黃製劑的濃度,達中毒水平。

當開始使用胺碘酮時,洋地黃類藥應停藥或減少劑量50%,如合用應仔細監測其血清藥濃度。

正在使用辛伐他汀,未減量,易引起肌溶解。

● 通過CYP3A4代謝的他汀類藥物如辛伐他汀,阿伐他汀和洛伐他汀與胺碘酮聯合用藥時,肌肉毒性風險增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