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迷茫的時候該幹什麼,5年後才不會後悔?

陳虎平老師說過一段扎心的話我一直記得:

迷茫是一個籠統的狀態,首先是找不到方向,其實是找不到做事的步驟。如果你生活在一個都是平凡人組成的社會微環境中,身邊沒有一個特別優秀的人,你也沒有讀過任何歷史或者社會名人的傳記,那麼要有方向,是很難的。

不僅年輕人會迷茫,任何一個年齡段都在間歇性迷茫:

  • 18歲,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專業,學校和城市更有出路;
  • 20歲,不知道該找工作考研還是出國,不知道在荒廢度過幾年後還能怎麼提升自己;
  • 25歲,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不知道現在的工作是否適合自己;
  • 30歲,不知道事業上怎麼轉型,生活上更面臨婚姻和家庭的平衡;
  • 35歲,不知道還能不能再繼續向上發展,害怕跟不上迅速變化的科技,要被這個社會淘汰;

......

所以在知乎上這樣的問題會層出不窮:

《25歲的時候做什麼,才不會在30歲的時候後悔?》

《35歲的時候做什麼,才不會在40歲的時候後悔?》

青年危機,中年危機,現在連人生1/4危機都出來了。

迷茫,成為現代人的通病。

因為我們不再像父母輩過去那樣,一個專業基本決定了你一輩子的工作,一個工作20歲的時候幾乎能看到50歲的樣子了。就像拿著地圖走迷宮,雖然中間有層層的阻礙,最後大多能達到你設想的那個終點。

你在迷茫的時候該幹什麼,5年後才不會後悔?

現在我們更像是在赤手空拳地在海上探索新大陸。你不知道周圍海浪怎麼變化,不知道會面對什麼樣的敵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最後能到達哪裡。

所以總在迷茫,總在焦慮,總在懷疑自己。


你迷茫,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希望能拿到一套「通關地圖」,這輩子都安安穩穩順順利利的了。

我們天性對未知充滿了恐懼。所以潛意識裡想給自己設定好未來一輩子的規劃,才能感覺到有安全感。比如我們心裡總會不自覺地想,是不是學會了XXX,就一定能找到工作。是不是掌握了XXX,就能夠按部就班地升職加薪了。

別傻了,無論是職業,還是生活,都不是這樣簡單線性發展的結果。

整個社會和未來就是充滿了高度複雜度和不確定性,你沒有辦法預知10年後,甚至3年後你會在哪裡,在做些什麼事。

像我這樣做的新媒體運營,5年前都壓根沒有這樣的職業。

我在學校裡再焦慮,再規劃,也不知道自己未來會從事這個行業。所以放棄規劃5年、10年、甚至一輩子職業的想法,不斷設立一個個小的目標,定期回顧和覆盤,是不再焦慮最好的方法。


你迷茫,是把每一個選擇都看的太重,重到覺得是會影響一輩子的事情,而且無法改變。

說實話,當你在兩個選項中無比糾結的時候,選哪個都可以。如果你能衡量出明顯的差距,那就不用這麼糾結了。

我 之前租房子的時候,在兩個房子中一直糾結,然後去徵求媽媽的想法,她聽完我各種優缺點分析一通之後,只給了我一句建議:你想選哪個選哪個,選個自己喜歡的,選錯了過一年再換啊。

當初我這麼糾結的事情,無非就是覺得「一年」的時間太過漫長,想要選出最好的那一個,其實根本就沒有「最好」的選擇。

我唯一對於「選擇」想給的建議是,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應該已經成年了,所以你有足夠的心智和能力進行「自己」的選擇。

最傷人的不是選擇之後的後悔,而是在後悔的時候把責任推給別人。

成長的一個重要標誌,不僅僅是經濟獨立,而是你有能力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且能為選擇後出現的任何後果負責。

你在迷茫的時候該幹什麼,5年後才不會後悔?

如果你選擇為了男朋友女朋友離開現在的城市或者工作,這是你「自己」心甘情願做出來的,不要在吵架的時候翻出來成為你理直氣壯的理由。

如果你選擇為了父母回到家鄉,這是你「自己」心甘情願做出來的,不要在失意的時候埋怨父母給自己推脫。

如果你選擇遵從自己的內心折騰闖蕩,這是你「自己」心甘情願做出來的,不要覺得這個世界只是對你太殘酷。

選擇就像在面對分岔路口中選擇了一條路,但究竟怎麼走下去可能是你的性格決定的,誰也不知道最後幾條路會不會匯合到一起去呢。


你迷茫,是對自己的不瞭解。

可能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在大學之前的生活都是被規劃好的。上學,做作業,考試,報個不感興趣的興趣班,再按部就班地升學,最多就是不省心地早戀一下。我們很少有機會或者資源去「折騰」,去接觸不一樣的事物。

很多職業規劃的方法是教你瞭解「真實的自己」,認識自己的喜好,性格,能力,價值觀,通過從過去的經歷裡找到擅長和喜歡的事情。然後再製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和規劃,再按部就班地執行計劃和行動。

其實我對這樣的方法會保持懷疑,如果你從來就沒有彈過鋼琴,你怎麼能發現自己有鋼琴天才的天賦呢,如果你從來沒接觸過畫畫,你怎麼去發現自己真的喜歡?

斯坦福心理學家馬庫斯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並沒有「真實的自我」,而是「可能的自我」。也就是說這些「自我」不只是由你的過去組成,更多也會根據你目前所處的環境和對未來的希望構成。

追尋自我是一趟英雄之旅,是可能我們一輩子都無法全部完成的事情,所以你不需要等到徹底瞭解「真實的自我」再去實踐,反而在嘗試中會發現更多新的、「可能的自我」。

你在迷茫的時候該幹什麼,5年後才不會後悔?

我一直是一個想法遠遠超過行動的人,往好處點說就是,思維全面細緻有想法,往不好處想就是,行動遲緩拖延症晚期。所以來到進化論 我 受飼主影響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小步快跑,先做起來再說。在不斷地實踐中再發現問題,迭代更新。

迷茫的人最怕的就是一直不停在腦子裡想啊想,想啊想,想到花都謝了樹都黃了你還在那裡「坐著迷茫」。


迷茫就像一種流行感冒,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會患上。

飼主之前也說過:迷茫,是因為你一直站在原地。

它在提醒你,該做些什麼了,小步快跑,開始行動。

該做些什麼呢?

do right thing.

總有些事會比其他的事情更容易經過時間的檢驗,在大時間週期下獲得成就:

▍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像我們這樣智商相差不大的普通人,自我管理能力是讓我們能在日復一日的重複生活中不沉淪放棄下去的理由。我 一直認為習慣比堅持更重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培養出管理自己的模式和能力,是實現一切能力和夢想的基礎。

1.自控力:

自我管理中最根本的自控力,面對總愛偷懶的大腦,面對舒適區,面對無限的誘惑,都需要自控力來發揮作用。

2.精力管理:

計劃地再好也無法完成,不是時間不夠用了,是精力不夠了。

3.時間管理:

再好的精力管理中也離不開時間的合理安排,不是通過節省時間去做想做的事情,而是通過管理時間過我們想要的生活。

4.注意力和專注力:

任務都安排好了,但就是沒法集中注意力,不斷分心打岔。你需要小心自己不斷被偷走的注意力了。

還會有什麼?

  • 情緒管理
  • 身體管理
  • 財務管理
  • 習慣培養
  • ......

▍培養職場基本軟技能

在提高自我管理的基礎上,我們需要培養出無論在任何行業,任何職業都需要的基本技能。

就像習武先要打好一個底子一樣,這些都是基本功,但是在高手對決中,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能力,一點點拉開和別人的差距。

  • 學習能力
  • 溝通能力
  • 寫作能力
  • 領導/管理能力
  • ......

▍提升和改變思維

認知是最難改變的,看不見摸不著,很多時候你根本不覺得自己出現了問題。但思維方式又體現在你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選擇之中。

  • 邏輯思維
  • 理性思維
  • 系統思維
  • 從學生思維到職場思維的轉變:以終為始,積極主動,目標設置,標杆管理,
  • ......

這些都不僅是停留在嘴巴上的口號。

▍提升專業技能,在實踐中檢驗

改變對工作的認識和過度期待,找到你的內在動機,不斷磨練自己的專業技能。

然後給自己足夠長的時間去成長和打磨。

經常說,年輕的時候要學會投資自己,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投資的方向和內容。

你在迷茫的時候該幹什麼,5年後才不會後悔?

方法可以有捷徑,但是行動沒有速成。一般情況下,3個月能掌握每個技能的方法開始入門。

然後呢?慢下來,沉下心,紮紮實實去練習。

還覺得自己在迷茫的人,別「想」了。選擇一個短期目標,一次只做一件事,動起來。不用2年,你會進化成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自己。

你在迷茫的時候該幹什麼,5年後才不會後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