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高一新生,想學理科,是不是可以放棄政治、歷史、地理了?

蝦米Minnie


這是擺在高一學生面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即便是重點高中,也有這種現象;而在普通高中,確實有很多學校急功近利,在高一開始階段就分班的。

那麼,打算學理科,是否可以放棄政治、歷史、地理的學習呢?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的建議是:可以有所側重,但是不能放棄!

一、高一學習,為什麼要有所側重?

很多學生,尤其是女生,尤其是聽話的女生,會出現這麼一個現象:學習很努力,但是一考試就考不好,有的人說這是因為她笨,其實並非如此,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不懂得取捨。

高一最難的,拉分最大的學科是哪些學科?當然是數理化!這些學科如果不多投入時間,是很難掌握的,甚至上課聽課都會出問題,所以慢慢的,很多學生的數理化就聽不懂了,於是他們被迫選擇了文科,而這些學生中,女生居多。我帶來十幾年文科班班主任,一個班的男生,一般不會超過10人,有時候還會出現5人以下的情況。

在高一,沒有哪個老師會“為別人做嫁衣”,高一9門考試學科,老師都會說自己的學科很重要,因為這涉及到教師的考核問題,所以老師都會嚴抓,在這種情況下,9科都是主科,如果9科都想學好,那是真正的學霸才能做到的,對於多數學生,沒有這個能力,所以要懂得取捨,做好了,可以後來居上,而那些哪科都想學好的學生,往往哪科都學不好;那些過於聽老師話,而沒有自己想法的學生,往往也會學不好。

所以,高一階段,懂得取捨,學習有側重,是學好的一個重要保證。

二、高一學習,不能放棄任何一門學科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打算選理科,是否可以放棄政史地這些科目?根據我多年的經驗,明確告訴你:不行!

首先,放棄這些學科,會影響你的自信心:

放棄這些科目會影響學生的自信心嗎?當然!因為高一階段是各科都要考的,如果你政史地不學,你的成績就不會好,總成績不好,壓力就大,時間長了,會出現錯誤的認知,影響自己的自信心,影響學習的興趣。

其次,放棄這些學科,會影響你的學習態度:

曾經有個非常流行的漫畫,說一群人揹著一個十字架艱難前行,有個“聰明人”把自己背上的十字架砍掉一些,走的就快了,後來繼續砍掉一些,十字架越來越小,他越來越輕鬆,直到有一天,前面遇到一個大坑,那些有十字架的人,都用十字架搭橋過去了,而他這個時候才“望坑興嘆”,被阻止在坑這邊。

別人都在努力的學習, 你少學幾科,暫時是輕鬆的, 你認為可以把自己的時間用到其他學科,而很多時候,你會因為放鬆而變得懶散,時間不是用來學其他科目的,而是用來玩的,學習態度出現變化,該學好的科目,有不會學好。

再次,放棄這些學科,會影響你的畢業:

如果直接一點,不學政史地,你的學業水平考試能及格嗎?如果不及格,就要補考,補考不過,就沒有畢業證。老師帶著你學,你都不學,當大家分完科之後,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時,你還要為這些學科過關而努力,這是不是得不償失?

最後,放棄這些學科,會影響你的全面發展:

國家讓學校開齊課程,自然有其道理,總體而言,多學點東西總比少了好,作為學生,你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學好每一科,這是你的義務。有些看似沒用的學科,其實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比如歷史教你嚴謹,哲學教你辯證看問題,這些知識,對你高考也許沒有用,但是對你的人生,同樣是有用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你能接受這些建議嗎?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你這種想法跟我當初上高中的想法一模一樣,我也是這麼過來的,也沒有影響高考。但是當入學第一天晚上跟室友聊天的時候,大家就聊一些事情,天文地理這個那個的,因為當時歷史地理學的不認真,都不好意思插嘴,當時就暗下決心要好好補補歷史地理,可能是真的沒興趣,最終不了了之,但是還是挺遺憾的。我認為還是在不影響理科成績的情況下,能多學一些歷史地理知識還是很受用的,說不定將來什麼時候會用的上。


飛過海509


對於你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不可以放棄,每一科你都得學而且要認真的去學,原因有自習幾點:

第一,政治、歷史、地理放棄了,不學好影響你高中畢業。


不管你將來學文還是學理,高中十大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政治、信息技術)你都得參加會考,只有會考成績通過了才能畢業,才能得畢業證;

我所在學校是我們縣城最好的高中,但是每年高三都有部分同學由於會考沒有通過而沒有得畢業證;如果沒有得畢業證這部分同學又沒有考起大學,那麼他們高中就相當於白讀了,以後出去找工作都很困難,很少有要小學畢業的了;隨著我們國家高中的逐步普及將來他們可能成為掃盲的對象,因為雖然他們讀過高中但沒有畢業證,沒有什麼能證明他們讀過高中,沒有高中畢業證也就是一個不合格的高中生。

第二,如果會考成績不好,影響你參加高校自主招生。現在很多高校自主招生的力度很大,如果你通過自主招生,那麼高校就會得到降分錄取這個優惠的條件;但是很多高校自主招生有個條件就是高中所有的會考科目成績都通過而且全部得A等,如果你放棄了,會考成績沒有達到自主招生的要求,那麼自主招生就與你無緣了。



第三,會考成績影響你高考排名。在高考錄取時,如果有相同分數的同學,那麼是要看會考成績的,會考成績好的排名靠前,有優先錄取的資格,每年高考的人數非常多,同分數的人也是很多的,分數相同,人家被錄取你沒有錄取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我們學校每年都有幾個同學是由於這種情況被錄取或者落榜的。

第四,你現在想學理科,將來你不一定學理科。你可能初中的時候理科比較好,文科差點就說一定學理科了不現實。對於學文學理我們是要經過全面考慮的,很多學校沒有選擇在高一就分班的原因,也就在於此,多學習一段時間,看自己到底適合學什麼。



高中的知識難度係數很大,比如物理、數學、英語等,初中你理科很好,高中這些科目你不一定能學好。有的同學初中理科很好,但高中理科很差這種現像是很常見的,所以你得把這些科目都學好,將來給自己多一種選擇。

以上就是我對你這個問題的看法,建議你不要放棄,所有的科目都認真對待,但你可以適當的偏向理科。

我是“愛生活愛地理”,認真解答教育問題,如果你認為我說的有道理,別忘記關注、點贊哦!😊


愛生活愛地理


曉行致良知, 專注基礎教育,與您共論教育話題!

這位同學,作為一個高一新生,想學理科,你在考慮是否可以放棄政史地,從而更能集中精力學理化生。

作為一位老師,我想告訴你,在高一最好不要有放棄某一科的想法。

第一,你現在想學理科,但不能保證你讀完了高一還能堅定學理科的想法。

1、高中的理化生,尤其是物理,與初中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其難度可能超乎你的想象,你作為一個高一新生,在還沒有判斷清楚自己是否適合學理科的情況下貿然放棄文科三科,實在是有點盲目了。

2、我見過太多的同學在唸完高一時想法與剛考上高中時的想法大相徑庭的,這說明人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對一件事的理解逐漸加深而改變自己的想法的。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非常大,發生在你身上也不是不可能,如果到時候發現自己更喜歡文科,再改可能就來不及了。

3、高中階段的內容還都是某一學科的基本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世界、認識自然,知曉世界上還有這麼多的學科以及它們的研究內容,從而在比較中最終選出自己終生努力的學科方向。所以,我們的課程設置在高二開始分科是有道理的,你還沒有接觸透徹各個學科就下結論喜歡誰不喜歡誰有點為時過早了。

第二,你如果在課改區,應該首先了解一下6選3的知識。

1繼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6省市實施新高考之後,又有8省市啟動新高考。2018年起實施新高考的省市有:江蘇、湖北、福建、遼寧、廣東、重慶、河北、湖南。這些省市有的實行的3+(6選3)政策,有的實行的是3+1+2或3+2+1政策,都已經不是以前的文理分科了。所謂6選3,就是除去語數外三科必選之外,再從理化生政史地6科中選出3科來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這樣的話一共有20種組合方式,學生可以任選其中一個組合。這樣,你最終的選項裡可能也有物理,也有地理,這樣的話提前放棄地理就不合適了。所以過早的放棄某一科就等於放棄了幾種選擇,讓自己的選擇變窄。

第三,即使選擇了純理科,政史地也要參加合格考。

合格考也就是以前的學業水平考試,每個高中生都要把高中所有的科目考一遍,只有都達到了及格線,才能有高中畢業證。如果你過早的放棄了政史地,不能保證到時候能夠順利通過合格考。

另外,合格考的成績還是很有用的,比如出國讀書有的國家是承認合格考成績的;再比如大學招生中的綜合測評招生,要看合格考成績,有的要求至少9A1B,或者全A,到時候你的政史地如果有個C,可能就失去了資格。

最後,可能你覺得放棄政史地,只學理化生是不是就能多一點時間,會學得更好,這還真未必。

你想像的是理想狀態,但是真正從高一學起來,你很難做到天天保持高昂的鬥志,三年若都如此,忒也枯燥乏味了。而在數理化學習之餘,上一節歷史課,聽一聽古往今來,換換腦子,休息一下,對學數理化是有促進作用的。

高中階段是個開闊視野,廣泛認知世界的階段,過早的關閉一扇認識世界的大門,可能會讓你損失很多,因為你少了一個角度,對知識結構的健全反而是一種壞事。

曉行總結:作為高一新生,不要過早的給自己下定論,最好是各科都學,但有所側重,直到找到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科目;另外,瞭解豐富多彩的世界對一個年輕的學子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要過早的關閉學習知識的大門。


曉行致良知


高一的學生要學習九科的內容,有的科目學的好,有的科目成績差,這是很常見的現象。

那麼在分班之前,想要學理科,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放棄歷史、政治、地理,不管了呢?

那是不可以的。作為高中老師,我要告訴你以下幾點:

一、放棄政史地,影響你的畢業

在高中,除了高考,很多學生都不知道還會有一次至關重要的考試,那就是高中會考。

高中會考是高中階段的畢業考試。考察的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思想政治、信息技術。

考試成績分為A、B、C、D四擋,C及C以上為及格。及格後才能發高中畢業證,你才有資格參加高考。

如果放棄政治、歷史、地理,那麼你會考就會過不去。

到了高二高三,別的同學都在為高考備戰複習,你還要回過頭研究這些高一的知識,為獲得高考資格而努力,這是不是你高一浪費的時間要用高二高三彌補?

二、放棄政史地,分不到好班

高一學生文科和理科分班之前,會有一次考試,考試內容是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這九門科目,學校會按照你的總成績,劃分你是進入普通班還是進入尖子班、重點班。

有一些學校是按照你的期末成績直接分班,這就是把期末考試當做了分班考,其中的性質是一樣的。如果你放棄了政治、歷史、地理,在以後的考試中,這三門科目就會很大程度上拖你總成績的後腿。

你分班的那一次考試成績不好,在分班時就進不到一個好班,就接受不了最好的師資,最好的學習氛圍。要知道好的師資和年級的學霸都是優先分到尖子班、重點班的。

在高一放棄了政治、歷史。地理,雖然在短時間內看你好像很輕鬆,但從長遠來看待,你放棄了政治、歷史、地理會錯失很多機會,撿了小芝麻,丟了大西瓜。

三、放棄政史地,學習態度變差

放棄政治、歷史、地理,在你心目中就會開啟一個不好的先例。現在覺得政治、歷史、地理沒有,可學可不學,那我放棄它好了。明天物理聽不懂,題目不會做,這麼煩人以後再學好了,下次生物考試成績很好,我生物已經這麼好了,那就不用再刻苦努力了,其他同學追不上我。

上面只是舉例,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但統一的是,本來認真踏實的學習態度,在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之後,能放棄第一次,就能放棄第二次,第三次,變得越來越懶散,對待學習越來越放鬆。

學習本來就是一件嚴肅,並且必須認真完成的事情,沒有討價還價的可能,最好的做法就是約束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要懶散。

學習態度要認真,高一時期本應該學好的政治、歷史、地理科目,就一定要學好。

你是否認同這個觀點呢?歡迎在評論中寫出你的看法。我是松鼠課堂高老師,專心問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和點贊!

松鼠課堂高老師


編首語:高一結束後,必將面對到高二文理科選擇的關鍵時刻,選擇理科還是選擇文科關係到以後的高考情況。


高一時候,科目眾多,有語文數學英語,還有歷史政治地理,還有歷史化學生物等,高一新生,想學理科,明確自己以後的選擇方向,是明智的,也是正確的。畢竟高考只有文科理科之分。

既然明確自己想學理科,把心思放在理科方面是不錯的選擇,然而,這並不是意味著可以放棄政治地理等文科。高一開設文科的所有科目是有它自己的理由,這是教育法的相關科目,也是教材編程和教材編排的要求,開設這些科目,可以更好的開發學生的思維和智力,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相關文科知識,以便理科遇到時能更好地解決。

比如在物理科目穿插地理知識,在化學科目穿插政治理論等,課程的銜接性使得學生必須學習高一的政治地理歷史等文科科目。

高中時還得面臨一個會考的階段,無論文科成績好壞,會考是必須要過的,只有會考通過了,才意味著可以發畢業證,所以高一一旦放棄文科科目,如果會考不過,也就無法畢業,更談不上高考了。


總之,高中開設的課程一定要認真學習,至少保證以後的會考不能掛科。在保證不亮紅燈的前提下,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理科方面是明智的做法。


胡說評教育


作為高一的新生,有些想法也是不錯的,不過在我們現行的高考體系裡面,很多知識都是必須考的,所以說單純的以為自己的理科知識學好了就能出人頭地,這是一個偽命題。

比如說您首先要承諾放棄的政治,這個問題恐怕就不允許。

有時候我們在培養學生的時候強調道德大於一切,而政治僅僅是道德的一個昇華,對於學校教育來講,培養更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才是學校教育的關鍵,很多孩子很多家庭會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成績好,單純的認為只要數學好語文好就可以了,何必進行一些政治上的學習或者品德上的要求呢?

可是當每一個人慢慢走向成熟,慢慢走入成年人的時候,他就會發現,其實政治和道德遠遠超出了學習成績它更為重要,否則的話只是多的人有可能造成的社會危害性更大。

而歷史和地理如果從文化傳統上來講,歷史是我們的根,如果一個人對於歷史不理解,它不可能產生對於文化的一種榮耀感,也不能可能產生對於民族的自豪感。

地理就不用說了,當你有一個好的工作的時候,如果能對於地理對於方位沒有任何感覺的話,享受生活那就不可能了,難道只能是吃吃吃喝喝喝嘛,其實祖國的大好河山走過來,走過去才是更值得我們享受的日子。

所有的解釋僅僅是針對所提出的假設進行的更復雜的原因,不是這麼簡單的字面意義,而是關係到每一個人的成長,國家制定一定的政策和方針必然有它的前瞻性,所以作為學生完成學業,包含了尊重現行的教育體系。

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一些必須的學科還是要學的,所以說作為學生還是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