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經濟”背後的百度AI引擎

“今天已經進入了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智能經濟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近日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如是說。

這已經不是李彥宏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熱愛,從2016年開始,幾乎每到一個場合他都在不遺餘力地佈道人工智能。互聯網的下一幕是人工智能,而百度也是中國最早佈局人工智能公司。

一直專注於技術創新的李彥宏,每次都會強調技術創新的重要意義,“互聯網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的例子也被他多次提及。他認為,互聯網講求的是“快”,就像“前菜”,上菜速度快,但是對技術的要求和挑戰並不是太大;而人工智能是數據、算法和算力的三位一體與協同發展,顯現出來就會相對“慢”一些,就像是一道小火慢燉的“主菜”,需要更多耐心、更長時間投入,但營養價值也更高。

本屆互聯網大會上,李彥宏進一步闡釋了自己對人工智能未來的暢想,即人工智能將推動由數字經濟向智能經濟的變革。

這一概念的提出無疑契合我國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智能互聯”概念。與互聯網技術相比,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具有更強的潛在顛覆性,“智能互聯”有望成為培育更強勁新動能的新路徑,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成為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

人工智能催生新的經濟形態

從2000年到現在接近20年間,全球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通過網絡將現實當中的媒體信息包括商業信息,通過社交、電商、數字內容擴散出來,在這過程中實體行業被顛覆是由於信息不對稱被慢慢解決,媒體的內容漸漸變得中心化,大眾的注意力從傳統經濟延伸到了新經濟體中。

第二階段,核心在於數字經濟、智能經濟不再僅存於網絡空間,而是與實體經濟發生了深度的互動,使得很多原有的產業的經濟要素重新被配置,從信息層面重新得到規模上、質量上的重塑,從這個角度來說,新經濟不再僅僅滿足於自身的空間,而是與現實經濟進行了互動,完成一些更加複雜的經濟活動。

第三個階段,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機器的發展,把原來消費經濟中所沉澱的技術,慢慢落實到實體產業中,正因為這過程的發生,信息化和網絡化的世界不再僅存於傳統的互聯網空間中,而是擴散到了實體經濟中。

那麼智能經濟將會對社會各界帶來哪些改變,又會帶來哪些新的機會?

“智能經濟”背後的百度AI引擎

在李彥宏看來,人工智能驅動下的智能經濟,將在三個層面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

首先是人機交互方式的變革。其次,智能經濟也會給IT基礎設施層帶來巨大的改變。最後,智能經濟會催生很多新的業態。

同時,李彥宏認為智能經濟的這三個方面不是割裂的,它們相互影響,並且產生化合反應。

李彥宏在演講中稱,智能經濟會催生很多新的業態。交通、醫療、城市安全、教育等各行各業正在快速實現智能化,新的消費需求、商業模式將層出不窮。

當人工智能滲透到越來越多的產業,打通越來越多的行業的時候,技術就會化有形為無形,迴歸到產業的本質。產業智能化的生命力,源於和實體經濟緊密的合作,讓技術提升品質之心,讓AI去復活工匠之魂,做出更好的產品,提供更佳的服務,創造更大的價值。

以智能交通為例,9月底,自動駕駛出租車隊Robotaxi在長沙開啟試運營,長沙市民登錄Apollo官網申請成為種子用戶,就有機會試乘體驗。這標誌著 Apollo Robotaxi 從內部研發逐步走入市場,這一步意義重大,因為它也是通往智能交通的關鍵一步。另外,百度還接管北京海淀區所有紅綠燈,實時監控路上到底有多少車,並調整紅綠燈時間,將減少30%到40%的擁堵等待時間。“這不僅對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發展是一個推動,更將倒逼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尤其是軟件層面大規模地升級換代。”李彥宏如是說道。

業內人士預計,到2035年,通過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大量投入和良性互動,加上有著偏好數字技術的巨大消費群體,人工智能作為全新的生產要素,將為我國帶來逾7.1萬億美元的額外收益,勞動生產率將提高27%。

“智能經濟”不是“智能+”的簡單升級

智能經濟具備哪些特徵?

金沙江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丁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其主要有三個方面特徵:一是新的平臺經濟的出現,衝擊了產業社會結構,企業、產業與社會的邊界日益模糊;二是人工智能的可擴展性繼續被挖掘;三是多種來源的數據信息經過集成、分析、歸納等環節處理,產生了知識和智能,成為大數據挖掘的重點。

從經濟特性看, “智能經濟”與“智能+”的價值創造方式不同,“智能經濟”超越了“智能+”帶來的範圍經濟、規模經濟和網絡外部性,企業不僅可以依託智能平臺擴大商品服務品類、拓展銷售渠道,實現更為顯著的範圍經濟與規模經濟,還可以藉助平臺的網絡外部性等實現更大規模的價值創造。

“智能經濟”要求更多主體以智能化的方式連接,不僅能催生新的智能化平臺深化“智能+”所具有的經濟效應,還能通過智能感知、自主預測促使需求側和供給側即時響應、精準匹配,使生產、消費、收入和分配等主要環節更加暢通,最終實現對有限生產要素的最優化利用。

李彥宏也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對外闡釋了智能經濟和智能+的區別:在三五年前,火鍋店裡用上了機器人服務,拉麵館裡面也可以用機器來做刀削麵,這些機器代替人的嘗試,其實跟人工智能沒有關係。最近兩年也有一些銀行引入了人形的機器人當作大堂經理,在人們排隊的時候給大家講笑話。這不是真正的新業態,山是山,水是水,技術是技術,產業是產業,沒有真正的融合起來。

未來真正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產業智能化,會深入到對業務邏輯的本身。

隨著百度與傳統產業合作的深入,開始進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狀態。“真正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產業智能化,會深入到對業務邏輯的本身。更高一層的境界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當人工智能滲透到越來越多的產業,打通越來越多的行業的時候,技術就會化有形為無形,迴歸到產業的本質。智能交通本質還是交通,AI教育本質還是教育。

回看歷史,百度在AI領域佈局已久,美國《財富》雜誌就曾把百度與谷歌、微軟和Facebook並列稱為全球四大AI巨頭,認為其代表了人工智能全球範圍內最頂尖的水平。

“人工智能是百度目前最重要的戰略”,李彥宏更是公開表示要將每年收入的15%用於技術研發。

美國金融媒體Seeking Alpha甚至認為,百度的商業價值被嚴重低估:百度是最具吸引力的AI股票之一,作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與地圖公司,其在自動駕駛以及AI市場化的研究中佔據了非常有利的位置。

“智能經濟”背後的百度AI引擎

國內科技企業人工智能各領域實力分析

作為人工智能平臺型公司,百度在基礎設施層的投入時間最久、投入金額最多,比如百度大腦以及其重要組成飛槳深度學習框架。

百度CTO王海峰說,任何一項能引發產業革命的技術都要有很強的通用性,而飛槳就是需要標準化、模塊化和自動化的基礎底層深度學習技術,任何企業和開發者都可基於飛槳去開放自己的AI應用技術和產品,避免重複“造輪子”,降低AI技術研發門檻,加速產業智能化進程。

除了全面開放的飛槳以外,阿波羅、DuerOS等核心人工智能平臺,也向全行業開放。以阿波羅開放平臺為例,百度允許第三方開發者在阿波羅發佈其自主駕駛技術。

百度之所以堅持發展開源平臺,是站在民族品牌的角度來考慮這一問題。李彥宏在今年8月的重慶智博會上發表演講,在人工智能的推進與落實這一話題上,他提出了三點建議,其中之一就是充分利用開源和開放平臺。他表示,開源平臺在中國的發展起步相對較晚,但大家會逐漸認識到開源平臺在人工智能發展中的重要性。

他還強調,開源並不意味著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大力發展我國自己的開源平臺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儘早實現開源平臺的自主可控。另外,加強建設開源平臺和開放生態,可以讓人工智能技術更快、更深入地與各行各業融合。以交通和汽車行業為例,人工智能一方面可以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賦能交通行業,尤其是提高交通樞紐、港口等的智能化水平。

在2019互聯網嶽麓峰會高峰論壇現場,李彥宏也談及,“如果說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改變了消費,那麼未來20—50年人工智能將會改變供給端。”

不同的抓手,不同的業務場景、產品形態,像是百度AI延伸的無數觸角,深深紮根於用戶和企業生活、生產場景中,百度AI不再縹緲,而是無處不在。

在百度AI與客戶、用戶賦能-反哺的良性循環中,AI將與各產業發生化學反應,正如李彥宏所說,人工智能將驅動數字經濟進入智能經濟時代,成為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