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玉石切割技術,你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嗎?

我國境內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數量眾多,出土的玉器不乏精美者,可對於當時的玉器切割方式,人們都存在這樣一個疑問,如此堅硬的玉器,是如何切割的呢?今天我們將結合江蘇常州寺墩,良渚文化圈,蘇州草鞋山,安徽凌家灘,四川金沙等各具特徵的遺址中,出土玉器因切割加工方式的不同所在器物表面遺留下的不同痕跡進行討論,並進行模擬切割實驗與超景深顯微觀察,從而趨近古人加工玉器的真實場景。

一、我國新石器時期玉器切割工藝的表現

在許多新石器時期玉器的表面都留有切割的痕跡。

五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玉石切割技術,你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嗎?

河南靈寶西坡仰韶文化遺址M2出土的玉鉞

五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玉石切割技術,你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嗎?

蘇州草鞋山出土玉鉞表面的切割痕跡

五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玉石切割技術,你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嗎?

常州寺墩遺址出土玉琮表面的切割痕跡

這些玉器,是我們在博物館中經常能夠看到的,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今天就為大家揭秘古人切割玉器的高超工藝。

二、古人的切玉方法

古人切割玉器,甚至在新石器時期開始,就有兩種切割方式——線切割與砣切割。今天我們通過實物大家介紹這兩種切割方式。

五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玉石切割技術,你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嗎?

《天工開物》中表現的古人採集玉礦的情境

(一)線切割

線切割,就是用手分別握住一條繩的兩端,向下方用力,來回的在玉料上拉動從而達到切割的目的。

首先將玉料固定,這樣在切割玉器的時候可以最大化的使切割工具與玉料相接觸,提高效率。

五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玉石切割技術,你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嗎?

選擇解玉砂,解玉砂是玉器切割中最重要的工具,它的好壞直接導致能否有效地切割玉料。古人一般選擇硬度可達到莫氏硬度7以上的石英砂作為解玉砂,因為一般玉料的硬度在莫氏硬度4-6左右。

選擇切割工具,據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切割工具一般是牛皮繩或者麻繩,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帶動解玉砂,磨耗玉料,對玉料進行切割分解。

五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玉石切割技術,你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嗎?

到了後期,人們發明了繩弓,這樣方便手持,能夠更快的拉扯,切割玉料。

五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玉石切割技術,你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嗎?

這樣一來一塊玉料就切割完畢了。

(二)砣切割

目前通過考古出土的器物,學者認為,砣切割的出現大致是在西周時期。

所謂砣切割,就是類似於今天的電動砂輪和電動切割機一樣,用一個片狀物體將玉料切割開來,專業上,我們把這個被用來切割的片狀物體叫做“砣”。當然古代沒有電,故古人使用人力或自然力讓砣旋轉,可能使用腳踏工具或者水力帶動砣片運動。

五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玉石切割技術,你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嗎?

天工開物中記錄的砣

最後,要強調的是,其實,真正切開玉器的,不是繩子或者砣機,而是填充在切割槽中的沙子,沙子的成分是石英,硬度是高於玉器的,繩子或者砣機帶動沙子,慢慢的,玉器便被切開了。

三、有關解玉砂

北宋《元豐九域志·河北路》:“邢州,鉅鹿郡安國軍節度,治龍岡。轄縣五:龍岡、沙河、鉅鹿、內丘、南和。土貢:絹一十匹、瓷器一十事、解玉砂一百斤。

北宋《太平寰宇記·河北道》:“邢州,原領縣九,今八:龍岡、沙河、南和、鉅鹿、任縣、平鄉、堯山、內丘。土產:白瓷器、絲布、綿、解玉砂。

民國章鴻釗也在《石雅·解玉砂》中寫到:“解玉沙者何?治玉之沙也。今都市所常用者有二:一曰紅沙,其色赤褐。出直隸邢臺縣,驗之即石榴子石也,玉人常用以治玉。二曰紫沙,亦稱紫口沙,其色青暗,出直隸靈壽縣與平山縣,驗之即剛玉也。”

說明,解玉砂這種東西在玉器製作和生產中的重要性。

四、古人制玉的簡要流程

這裡,我們著重介紹了古人切割玉器的兩種方式。那麼最後,再大體上為大家介紹一下古人制玉的流程。

首先我們要選擇玉料,我國和田玉的開採歷史從商代可能就已經開始了。當然我國各地也均有玉礦產地,如東北的遼寧岫巖、河南南陽、陝西藍田、甘肅酒泉等等。

第二步,我們要對解玉砂進行研磨,這樣解玉砂能夠更好地切割和打磨玉料。

第三步,運用粗放型工具,大體的將玉料打擊或砸擊成想要的形狀。

第四步,對玉料進行切割,切割出玉坯的造型。

第五步,對玉器進行精加工,包括將玉料中需要中空的部分掏膛,需要鑽孔的地方用竹管或木棒帶動解玉砂鑽孔鏤空等等。

五千年前古人就掌握了玉石切割技術,你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嗎?

第六步,對加工好的玉器進行表面的打磨和拋光,這一步,古人大多使用動物毛皮進行操作。

最後一件玉器就基本製作完畢啦。

文史君說

看到這裡,你對古人高超的玉器加工工藝讚歎不已了吧。當然,不同的歷史時期造成的不同工藝技術水平與審美情趣也會左右玉器工業的生產,所以我國幾千年來的用玉曆史形成了不同的玉器風格。下次在博物館看展時,相信你對精美的玉器就心中有數了。

參考文獻

1、牟永抗:《良渚玉器三題》,《文物》1989年第5期。

2、張明華:《良渚古玉綜論》,《東南文化》,1992年第2期。

3、張敬國、張敏、陳啟賢:《線性工具開料之初步實驗——玉器雕琢工藝顯微探索之一》,《東南文化》2003年第4期。

4、張敬國、楊竹英、陳啟賢:《凌家灘玉器微痕跡的顯微觀察與研究——中國砣的發現》,《東南文化》,2002年第5期。

5、幹福熹、曹錦炎等:《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群出土玉器的無損分析研究》[J],《中國科學》2011年第1期。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