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當年連排長用的是盒子炮,反而官越大手槍越小?

似乎是從中國近代軍隊建立開始,就有這麼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即級別越大的軍官,其配備的手槍越精巧。一般的連排級軍官,大多配發的都是德國毛瑟盒子炮這類大型戰鬥手槍,而高級軍官則大多使用自己購買的歐美精良手槍。

為何當年連排長用的是盒子炮,反而官越大手槍越小?

當然,在很大程度上這也與基層軍官使用的手槍主要以進攻性為主,而高級軍官使用的手槍一般以自衛為主,在戰場上,如果高級軍官也要使用自己的配槍參戰的話,那麼,戰局恐怕就已經不妙了,很多時候,高級軍官配備的隨身手槍,一般都是用來不成功就成仁的。

為何當年連排長用的是盒子炮,反而官越大手槍越小?

1949年之後,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開始蘇式化,當時引進了二戰中以可靠性著稱的託卡列夫TT33手槍,並在其基礎上仿製為五四式手槍,作為中國軍隊的標準制式手槍,從某種意義上說,發射與毛瑟手槍彈類似的託卡列夫手槍彈,其射程相比歐美軍隊裝備的9毫米和11.43毫米手槍更遠,但在綜合性能上有所落後。

為何當年連排長用的是盒子炮,反而官越大手槍越小?

與此同時,還引進仿製了發射蘇式9毫米子彈的馬卡洛夫手槍,仿製型號為59式手槍,除了配發給公安和秘密部門外,也作為高級領導人的自衛手槍。其後,業發展了64式手槍,儘管這種手槍因為威力有限而被稱作“小砸炮”。當然,根據現存的紀錄,1949年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多高級領導人依然在使用自己戰爭時代的不同型號手槍作為防身武器。

為何當年連排長用的是盒子炮,反而官越大手槍越小?

80式衝鋒手槍,如今看來就是一款徹頭徹尾的笑話,這是一款受到高層老化思想影響,而不是從現代戰場情況實際出發研發的軍用手槍,雖然被稱為中國盒子炮,但其綜合水平要落後原版的毛瑟盒子炮太多,研發成功後也沒有配發軍隊。

為何當年連排長用的是盒子炮,反而官越大手槍越小?

如今,中國軍隊的制式手槍是92式手槍,其中還分為5.8毫米和9毫米兩種不同口徑,但根據報道,明顯5.8毫米口徑在部隊中更受歡迎。除此之外,還在其基礎上推出了袖珍版本的07式手槍,配發飛行員等使用。不過,07式手槍彈容量太少,相比俄軍飛行員使用的斯捷奇金和美軍使用的M92,在性能上差的太多。

為何當年連排長用的是盒子炮,反而官越大手槍越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