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太后在東北陵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值34億壽衣為何無人碰?

shenwenyuan


蕭太后死後壽終正寢之遼乾陵曾經在歷經數千年的歷史風暴當中也曾多次遭遇盜墓者襲擊,似乎哪裡有金銀珠寶,哪裡便就有“尋金熱”,恰巧盜墓者就是順應“地下財富”而與時俱生的這麼一個行業。初次閱讀此題之時,我個人不禁會有這樣的發問:蕭太后的陵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難道價值34億的壽衣會完好無整地保存在蕭太后的棺木之中,還是蕭太后的身體之上?這個觀點如此看來,顯然是難以成立的!“沒有人碰”是假,保存完好才是真。


歷史上鼎鼎大名的遼朝蕭太后,所指即為蕭綽,我們姑且可以將之稱之為契丹族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女傑”。在遼朝人民心目中,一直有兩個人選最為著名,一位便就是開創遼朝大業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另一位則是將遼朝帶上“中興”之路的蕭太后。我個人印象中認為:蕭太后的攝政(執政)作為可以和漢初呂后、周武則天相提並論,她們都可以堪稱中國古代歷史上獨領風騷的人物。蕭太后的上位過程甚為一帆風順:公元969年,蕭太后登上皇后之位;公元971年~982年,蕭太后先後為遼景宗誕下三男三女(鞏固皇后之位);公元982年,遼景宗駕崩,嫡長子遼聖宗即位;同年,蕭太后被冊封為皇太后,由此便開啟了蕭太后的“政治風雲”之路。


其一:壽衣現身,天價不菲

雖然《遼史》曾官方記載蕭太后確實是安葬於乾陵無誤,但是歷經數千年的時間洗刷,蕭太后的真實陵墓並未在地面上遺留下任何一件事物,這是令後世人所疑惑的但即便如此,遼史專家依然未曾停下追尋其遺蹟的步伐。1971年,富屯鄉龍崗子村何有成書記為了深刻貫徹我黨的號召“搞防空,挖深洞”。這次不經意的挖掘過程中,埋葬著五位遼國皇帝和蕭太后的陵墓便重見天日。1991年,蕭太后與遼景宗的陪葬物品現身於錦州;1995年,保存完好的“蕭太后黃金壽衣”存世消息傳遍整個東北。


其二:“無人碰”?非也!

根據現存史料記載可知:遼乾陵先後共遭遇過5次被盜,直至上個世紀改革開放以來,遼乾陵當中丟失的金銀珠寶才陸續現世,這不得不讓眾人所驚訝。多年來,遼史專家與一些專業考古學者都對遼墓進行了多次勘察,不能說是功虧一簣,但其實也是鮮有收穫,至今都未曾發現乾陵地下的真正位置。另外,經過史學家的多重考證發現:所發現的陵墓之中,基本上都早已被洗劫一空,絲毫沒有落下任何頗具價值的文物。如此真相也就戳破了題中所述之問題:不是無人敢碰蕭太后之壽衣,而是其早已就被掠奪殆盡。如今現世於遼寧的黃金壽衣,只是因其材質上等、保存完好而再次出現於大眾眼前的。


尚武菌


蕭太后在東北陵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值34億壽衣為何無人碰?

在考古界,除了一些珍貴的珠寶值錢以外,那些名人的壽衣,其實也很值錢。曾經有一件漢朝的那一件金縷玉衣,被人估價為24億元。但還有一件壽衣,被人估價為34億,這件壽衣就是蕭太后穿的那一件壽衣。為什麼她的這件壽衣會有這麼高的估價?主要這是因為這件衣服制作材料特殊,款式也特別的新穎。這是一件用黃金來打造成的短袖上衣,放眼現如今,這樣的衣服也是找不到幾件的。



更何況,在人們思想這麼保守的古代,居然出現了短袖款式的壽衣,這也算是極具有研究價值的一件物品。而且看一看這件壽衣,它的設計還比較的新潮,短袖上面繡著鳳凰逐日、纏枝蓮等圖案。這些繡工也特別的精美,款式的設計在古代算很新穎潮流,一看就非常的貴氣大方。但這都不是這件衣服最值錢的原因,最值錢的是因為這種刺繡方法。衣服上面的刺繡方法,是早就在國內失傳的古繡刺繡。也是因此,這件衣服的考古價值,製作手藝,都是衣服值錢的地方。再加上這又是一位太后穿過的衣服,有著這麼多年的歷史價值,所以開價幾十億,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在60年代初,蕭太后的墓就已經被盜賊光顧過了,等考古工作者發現時,也只能進行搶救性的發掘。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墓中的大部分珍寶都已經被盜賊偷空了,但這件金絲壽衣卻還在蕭太后的墓地中。這樣一件寶貝,盜墓者其實並不是不敢偷,只是他不識貨。以為這就是一件普通的陪葬衣服,並沒有什麼值錢的地方。想必當他聽到了考古專家們給出的估價後,腸子都已經悔青了吧!



盜墓人們在偷墓之時,都是悄悄的,只敢選擇在夜晚進行。而且墓地中的光線暗,他們也不敢開太明亮的燈光。不像專家們發掘,都是正規的挖掘,使得墓地中燈光明亮,能將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盜墓者只是晃眼一看,看見這件穿在屍體上的壽衣,出於晦氣,他們並不會想上手去摸摸。自然也就不知道這件衣服是用金絲製成,更加不可能知道這件衣服的刺繡是那麼的珍貴。再者來說,墓地中那些耀眼的珠寶們就已經快閃瞎盜墓者們的眼,他們又怎麼會分出心神,去關心這一件毫不起眼的壽衣呢?也是因此,這件珍寶才能逃過一劫,沒有落入這些不法分子們的手中。


漠外孤舟


首先說一下,題目問得並不對,一座帝后合葬的著名陵墓,被盜墓者洗劫過至少六次(還是歷史上有明文記載的),能順出去換金子銀子的東西,肯定都被大包小包擄走了,哪還能剩下?

這套壽衣並不是無人碰,而是說不清啥時候,也被盜墓賊給擄走了,隨隨便便就處置了。重又以流通文物的身份,出現在世間,經專家鑑定和估值,其價值這才震驚了世人。

為什麼會這個亞子呢?答案用三個字就可以概括——不識貨


都說盜墓者火眼金睛,偏偏歷朝歷代的盜墓者在這身衣服上,都沒開眼,還被豬油蒙了心,如此只能說明一件事情:這身壽衣,完美呈現了奢侈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低調到塵埃裡的奢華!我很貴,一針一線都是錢,但你就是瞪大了眼睛也硬是看不出來啊!

低調而奢華的壽衣,蕭太后值得擁有

蕭太后其人是誰,樓上的各位答主已經各顯神通,給出了詳盡的答案。本答主就不展開細述了,只在此回顧兩個重點:

第一,她是遼國第五位皇帝遼景帝耶律賢的皇后。耶律賢可以說是一代明帝、中興之主,有治國之才、興國之策,奈何壽數太短,35歲就大志未了,一命嗚呼。接下來,舞臺就交給自己這位特別能耐的皇后了。

第二、她是和武則天、慈禧太后齊名的一代名後。景帝駕崩,聖宗繼位,耶律皇后晉級為蕭太后。她果然沒讓亡夫失望,以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總攝國家大事,不但治國有方,還開疆有方,領兵打仗,縱橫捭闔,知人用人,不在話下。遼宋之戰中,大獲全勝;後與宋朝談判,達成澶淵之盟,換來百姓百餘年太平時日。執政20多年,可謂勵精圖治,臣民拜服,後於57歲時病故。

《遼史》對蕭太后的評價僅15個字,但足見分量——“

明達治道,聞善必從,故群臣鹹竭其忠”。這樣一位兼具聲名威望的掌權者,死後與先帝合葬乾陵,自是風風光光、盛況空前。無怪乎後朝後世的盜墓者,一直虎視眈眈,絕不放過。

乾陵歷史上有記載的最後一次被盜,其實離今天並不遙遠,就在2003年。至此,醫巫閭山上徹底剩下了一座徒有其表的空墓

但之前林林總總被盜走的那些寶物,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重現市場。文保部門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一樣樣追索。追回的最著名的寶物,便是蕭太后這一身土黃色的壽衣了。

34億,到底值在哪裡?

初看這身衣服,不開眼的答主本人,也不禁伸出腳指頭想了想,為什麼呢?但是大家都知道,奢侈品,就奢侈在舉世找不出第二樣上。

沒錯,這身絕對當得起“空前絕後”四個字的壽衣,正名遼承天皇太后黃金花絲鑲嵌四鳳紋壽衣。

我們對名稱進行拆解,就大致能get,它值在哪裡。

先說“黃金”二字,這身衣服是完整的七件套,包含頭冠、上衣、手套、捍腰、褲子、靴子、覆面。它們全都由純黃金打造,沒有一絲雜質,重達10730克。上面鑲嵌著近百枚大小不一、純度極高的寶石。材質,貴!

再說“花絲鑲嵌”四字,這身衣服,光是這件不起眼的短袖上衣,就抽取了近萬根長約一米、徑約0.1毫米的金絲,細細密密,編織而成,孔隙勻稱似機杼,排列細膩如錦緞。

讓人稱奇的是,整件衣服,竟然見不到任意一個地方,有斷頭接結。更別提其織出的鳳凰逐日、纏枝蓮花的圖案,讓人稱奇。

再看看這雙金靴,金靴作為契丹人的葬具其實並不難見,但難的是,這雙御用金靴的工藝,已經絕跡。渾然天成的黃金靴腰和靴面,前後寬僅0.2釐米的包邊金片,需要經過鈑金、錘鍱、鏨刻花紋、焊接等繁複的工藝才能連為一體。

疊織其上的六隻黃金花絲金飛鳳、兩顆黃金花絲火焰珠,以及40朵黃金花絲捲雲紋

,交織成絕美的畫面,暗含著祈願主人一飛沖天、早達仙境的美好寓意。

其他組件,就不一一展開贅述了。最後說一下“鑲嵌四鳳紋”五字,指的是其金冠,上面鑲嵌了四隻展翅欲飛、栩栩如生的鳳凰。而這頂金冠,是對墓主身份最好的昭示了。

縱觀中華五千年曆史,保存如此完整、工藝如此精湛的黃金壽衣,可謂絕無僅有。唯漢代的金縷玉衣,可與之相提並論。而其造極登峰的花絲鑲嵌工藝,如今已經絕跡,今人尚未挖掘出第二套,上下求索,亦無可複製。更別提其承載的歷史價值、考古價值,是無法用數字來估量的。34億,在消散的歷史煙雲裡,不過博君一嘆爾


飲水君


遼國蕭太后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叫蕭燕燕,如果只看這個名字,總會讓人以為她是個現代的女子。但人家是遼國最牛的太后,能力很強,強到可以影響一國的朝政,影響“天下”大勢。

皇族之人大多生前富貴,但死後卻會被眾多盜墓人士所惦記,蕭太后也未能免俗。不僅未能免俗,在死後至今一千年左右的時間裡,蕭太后的墓地已經被盜墓者光顧了至少五次。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市場上出現了蕭太后的金壽衣,而且從頭冠到衣服到靴子,一應俱全。這說明一個問題,此金壽衣出土時間絕對不會太長,否則很難保存這麼完整。

那麼問題來了,此墓地被盜過至少五次,以前的時候,那些盜墓者為什麼沒有盜取,為什麼沒有去碰?

盜取壽衣不吉祥

盜墓這個行業很古老,曹操曾經還專門組織過盜墓團隊呢。但是盜亦有道,盜墓者有他們自己的講究,古人貼身的壽衣大多不盜,原因是不詳。壽衣本身代表了“壽終正寢”,盜出去會給盜墓者帶來災難,因此古代的盜墓者大多不盜壽衣。

有人說了,有那麼絕對嗎?難道那麼多盜墓者中沒有異類?這一定是有的,但是壽衣盜出去後,由於太過晦氣,購買的人並不多,所以銷路很差,於是盜墓者們就不進行盜取了。

但是,從清末民初開始,人們的講究沒那麼多了,關鍵是此時,中國和外國的交流增多了,外國人是不忌諱這些的,同時,國家級的大型博物館以及專門的收藏機構多了,開始對出色的“壽衣”有了更多交易,這使得老規矩被破壞。

盜取壽衣不祥,是古人不輕易盜取壽衣的原因之一。

黃金壽衣屬於內衣類,因此被忽視

(漢代金縷玉衣)

古代帝王那麼多,但現在出土的金縷玉衣也好,黃金壽衣也罷,僅僅只有那麼兩三個,這說明往身上穿金戴銀並不是皇家慣例,而是極少數、極個別人所為。

上世紀六十年代出土的漢代金縷玉衣屬於典型的外衣,金光閃閃,璀璨奪目,像這樣的可以刺激人的盜寶心理。

而蕭太后的金壽衣,不屬於外衣。在屍體身上穿上白色的內衣後,將金壽衣穿在上面,然後外面再穿上衣服,戴上斗篷。

所以,如果不將蕭太后的外衣扒掉,那是看不見裡面金壽衣的,因此被盜墓者大多忽視掉了。

蕭太后壽衣被盜出去的時間推測

蕭太后的墓地,至少被盜五次。

第一次,是在去世之後百年之內,被金國大軍所盜;第二次是,金國南下之後,被一些當地民間的盜墓者們盜過一次;第三次是在清末民初時被盜過一次;第四次,是被日本人盜過一次;第五次,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後盜過一次。

由於出現的黃金壽衣比較完整,頭冠、上衣、褲子、腰冠、手套、靴子、敷面等一應俱全,說明此壽衣盜取的時間應該在百年之內,否則現世不會如此完整。

因此,黃金壽衣被盜的時間,應該在民國之後的三次大型盜墓中。其中,日本人盜墓是個重要節點。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比較殘忍,同時也比較細緻,如果他們進入古墓,有價值的東西絕對不會落下,而且這麼貴重的東西一旦被他們盜走,那麼回來的可能性基本為零,直接就進了小日本的博物館了。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地判定,黃金壽衣被盜取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在清末民初那個階段。

那時候,清朝昏庸不堪,漢人老百姓對於滿人的的統治怨聲載道,而契丹與滿族又是淵源很深,因此作出盜墓時扒掉壽衣的舉動非常正常,就像孫殿英盜慈禧墓時,讓下屬扒掉慈禧的褲子,道理是一個樣。

到底這件金壽衣是什麼樣的

這件金壽衣,有頭冠、上衣、褲子、靴子、手套等。

這是件短袖,你沒有看錯,就是一件短袖。

這壽衣全名是:遼承天皇太后黃金花絲鑲嵌四鳳紋壽衣,此套衣服,做工精美,美觀大方,據說有幾個工匠花了七八個月的時間才製作而成。

金壽衣上衣,由一片長60釐米,寬51釐米,肩寬39釐米的背襟;兩片各長27.5釐米,寬25.5釐米,上弧頸9釐米的前襟;兩隻長21釐米,寬15釐米的短袖,用金絲線縫製焊接而成。整個衣服做工細緻緊密,排列均勻,是非常難得的“藝術品”。上衣整體重約三公斤,整個上衣重量加上頭冠、腰冠、褲子、靴子、手套等,總重約為10公斤左右。

衣服上,有“雙鳳逐日”的圖案。而頭冠上,是一凰三鳳的圖案。真的是一件絕世佳品。

有專家看到這套壽衣後,直接估價:34億,比漢朝墓出土的金縷玉衣還多十億。

衣服很值錢,但大多是老百姓的血汗凝結而成。

綜合來說,蕭太后的金壽衣被盜時間較晚,原因是:一是盜壽衣不祥;二是沒發現,僅此而已。


(歡迎大家關注,歡迎一起交流,我是藍風破曉)


藍風破曉


曾經有一個玉片穿成金縷玉衣明明不值錢,卻因為五位古董專家的鑑定書,搖身變成24億價值連城的金縷玉衣。

據相關資料顯示這件蕭太后的壽衣全身由都黃金製造的金絲線縫製而成,整件壽衣重達十斤。十斤黃金按照現價375元一克,十斤等於五千克也就是1875000,遠遠沒有達到某位專家所說的34億人民幣。一般價值連城的古董,要麼是名人字畫,要麼具有重大歷史意義,這一位蕭太后又不是歷史上的名人,他的古董不可能值那麼多錢。

黃金做衣服也是一個世界難題,黃金熔點高用來做首飾或者衣服的裝飾還好。目前世上報道的只有一位印度土豪使用黃金襯衫,外層是黃金包裹裡面還是正常的衣服,還沒聽說有什麼技術能讓黃金作為原材料製造一件衣服。

在歷史上這位蕭太后的墓葬曾經被盜掘過五次,許多價值連城的寶物都流失了,怎麼會留下價值連城黃金壽衣。即使墓地因為墓地太陰暗的緣故,經驗豐富盜墓賊盜,怎麼會對黃金視而不見。最有可能的是這件壽衣又是一個翻版的金縷玉衣用來騙錢。


陸棄


這只是野史的杜撰而已,事實上蕭太后的陵墓被盜的次數有確切記載的就達六次。經過這六次浩劫,她的陵墓早就被洗劫一空了,而盜墓者本就是一群亡命徒,哪裡還會對價值連城的黃金壽衣熟視無睹呢?


蕭太后的陵墓遠在遼寧錦州,她死後和丈夫遼景宗合葬在一起,叫乾陵。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了,我國境內有兩座乾陵,一座就是位於東北的遼乾陵,而另一座就是陝西咸陽的唐乾陵,這座乾陵裡葬的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

蕭太后生前曾執掌遼國朝政30年,在她執政期間改革朝政弊端,使得遼國國力大增。她還重用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遼國當世名將兩敗宋軍,第一次逼迫北宋名將楊業自殺,挫敗宋太宗規劃許久的北伐,第二次逼迫北宋與之簽訂“澶淵之盟”,宋遼進入長達百年的相對和平期。

在維護了遼國內外的穩定後,蕭太后歸還朝政於遼聖宗,不久後病死。

所以蕭太后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優秀的女政治家,她的死也宣告了遼國即將走向衰落。


蕭太后死後,被葬在東北乾陵,雖然她生前是多麼的威風,但死後的下場卻非常悲慘,令人唏噓。

公元1119年,興起於東北的金軍接連攻佔原屬於遼國的領土,面對日漸強大的女真人,遼國上下均束手無策,亡國之日似乎已不遠矣。金軍佔領東北後,乾陵成為金軍洗劫的對象,金兵打開乾陵盡情劫掠,無數財寶均被搶走,這是乾陵遭到的第一次劫難。

1214年蒙古崛起,蒙古軍在鐵木真的率領下起兵反金,金國勢衰,於是金國遷都汴京,對東北的控制力減弱,由此大批盜墓賊趁虛而入,再次將乾陵劫掠一番,這是乾陵遭遇的第二次劫難。

民國初年,因為遭遇饑荒,饑民紛紛進入乾陵進行了乾陵歷史上的第三次劫掠。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打著調研之名,對乾陵進行了第四次的劫掠。

上世界九十年代以東子為首的盜墓集團對乾陵進行了第五次的劫掠。

2003年,有盜墓賊進入陵墓,這是乾陵第六次被盜挖。

事實上,經過這六次盜挖後,乾陵早已被洗劫一空,裡面根本就不會留下任何東西,後來來自乾陵的很多文物出現在了古玩買賣收藏等市場上,其中就有蕭太后的壽衣—黃金花絲鑲嵌四鳳紋壽衣。

這件壽衣是短袖,其頭冠、上衣、手套、捍腰、褲子、靴子、覆面這七件套全都由純黃金打造,做工精細,黃金更是重達10730克,衣身還有大小不一的寶石,價值是非常高的。

所以如此高價值的文物出現在市場上,足以說明蕭太后的壽衣依然是眾多人渴望不可求的無價之寶,既然如此又何來不敢碰它一說呢?


鹹魚閒聊


蕭太后和遼景宗耶律賢的合葬墓是為乾陵,位於北鎮富屯鄉龍崗子村,至今也未能申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多數遼代皇家墓葬仍處於無人管理、失於保護、任人破壞的狀態。



【一】遭遇瘋狂盜掘的命運。自1119年開始至2003年,八百多年的時間裡,不同的階層和群體,有土匪,有普通民眾,有日本侵略者,還有職業盜墓者對這座帝王陵墓進行了先後6次的盜掘,本來就沒有任何防護和保護隊伍,這就如同一間沒有上鎖的房子,任何人都可以進來隨意的搜刮。



【二】基本情況成迷。因為我們很難在現有的史書中搜尋有關乾陵的內容,比如其具體位置、墓葬規模、陪葬物品的數量與種類等等有關內容,所以在市面上沒有發現大遼國有關陪葬金銀珠寶,以及有關陪葬品時,我們根本就不知道里面陪葬哪些物品。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乾陵陵墓內的隨葬品出現在民間,以及隨後接連出現的皇冠飾件、蕭太后鳳袍、景宗皇帝宜速金牌、有關玉器等寶物,這才讓我們知曉乾陵墓中究竟有哪些寶物,而這其中最為人關注的就是蕭太后的黃金壽衣。



黃金壽衣用20斤重黃金製作而成,上面還點綴有數千顆寶石、瑪瑙等珍貴物品,而且珠寶上還印刻著精美的圖案,被專家估價34億元,這要比之前發現的金縷玉衣24億元高出10億元。

而至於題目所說,為何盜墓者視而不見無人碰,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理由:

1.陵墓無人看管,遭遇6次盜墓。這樣的陵墓對於盜墓者來說簡直就是進自己的家找東西一樣,怎麼可能落下寶物。

2.時間充裕。因為陵墓沒有專門的人負責看管,所以才能讓這些盜墓者這麼從容的進行瘋狂盜掘,所以,時間那麼充裕,不可能留下什麼寶物。

3.日軍盜墓。1931至1939年間,日本打著調研的名義把乾陵一遍遍挖掘,這就是乾陵的第四次被盜,以日本侵略者卑劣的行徑,他們怎麼可能對於這樣寶貴之物有所疏漏。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原因,黃金壽衣必然在這六次盜墓中的一次被盜掘而走。何來無人敢碰之說?



一代遼朝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的蕭太后怎麼也沒有預料到自己故去的陵墓遭遇如此遭遇。



蕭太后在東北陵墓中的黃金壽衣並不是沒有被碰,而是在被盜後,被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追回了。


蕭太后的陵墓先後六次被盜墓賊光顧,最後一批盜墓賊進入蕭太后墓穴的時候,發現墓中已經空空蕩蕩,有價值的東西都已經被盜走了。


蕭太后的黃金壽衣在前四次盜墓中就被盜墓賊盜走,後來一直下落不明。1995年蕭太后黃金壽衣在古董市場出現,被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追回。

古代的厚葬制度,是吸引盜墓賊光顧的罪魁禍首。遼國的皇室非常富裕,哥倫布在尋找新大陸的時候,目標就是要找到遍地黃金的“契丹國”。


富裕的大遼皇室十分盛行厚葬,地位越高的人,獲得的葬禮規格也就越高。


蕭太后是遼國著名的“女王”,實際統治遼國長達27年時間,蕭太后統治時期,遼國的實力達到了頂峰,因此在蕭太后去世後,陵墓的陪葬品眾多,甚至要超過遼國的歷代皇帝。

由於這個原因,在遼國滅亡之後,蕭太后的墓穴就成為了歷代盜墓賊的目標。第一個光顧蕭太后墓穴的是金國盜墓賊,金國是遼國的死對頭,在滅亡遼國之後,金國不僅搶劫了遼國皇室在民間的金銀珠寶,就連遼國皇室埋藏在地下的陪葬品,金國人也沒有放過。


金國人打開了遼國皇室的主要墓穴,將裡面的金銀財寶洗劫一空。


由於金國人和遼國人有仇恨,蕭太后的黃金壽衣極有可能在這一次盜墓中就被盜出,後來一直在一些收藏家的手中,一直到1995年才在古董市場亮相。

到了蒙古進攻金國,金國政權南遷的時候,一些民間的盜墓集團又對蕭太后墓進行了第二次盜掘。這一次盜掘過後,蕭太后墓穴中價值較高的東西都被盜走,盜墓賊在接下來的七百多年中都沒有光顧過蕭太后墓。

到了清末民初的時候,一些災民對蕭太后墓進行了第三次盜掘,災民們將墓穴中的生活用品和瓷器盡數取出,對於墓穴進行了毀壞性的盜掘。


筆者認為,蕭太后黃金壽衣肯定不是在這一次盜掘中被挖出的,因為災民盜墓都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假如黃金壽衣在這一次盜掘中被挖出,肯定會被貪婪的災民們撕碎後分贓。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人曾經以考察的名義對蕭太后墓進行了發掘,這一次發掘之後,蕭太后墓中的文物幾乎損失殆盡,大量有歷史價值的文物都被日本侵略者掠奪走。


在1994年-1999年之間,以東子為首領的盜墓團伙,對蕭太后陵墓進行了拉網式的盜掘,這一次盜掘過後,蕭太后陵徹底成為了一個空陵。


2003年的時候,最後一批盜墓賊進入蕭太后墓,這些盜墓賊進入墓穴之後才發現,蕭太后陵內的值錢的陪葬品,早就已經被洗劫一空了。

從蕭太后黃金壽衣在1995年出現在古董市場推算,蕭太后黃金壽衣應該是在前四次盜墓中被盜走的,確切的說應該是第一次和第四次的嫌疑最大,因為這兩次屬於明目張膽的盜墓,而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屬於民間盜墓,民間盜墓賊很少敢於保留黃金壽衣這樣明顯的陪葬物。


至於估價34億的傳聞,只是一些考古學家的推測,實際上這類國寶級文物,絕不會拿出來拍賣。


歷史總探長


蕭太后是一位不是女皇,勝似女皇的人物。她執政期間,遼國進入了最輝煌的時候,北宋著名的城下之盟“檀淵之盟”就是他逼迫宋真宗簽訂的。中國歷史上的另一位女強人和她一比,簡直連提鞋都不配,

蕭太后死後被葬入遼國乾陵,和武則天墓一樣,不僅名字相同,而且這也是一座合葬墓,裡面葬著小名蕭燕燕的蕭太后和遼景宗耶律賢。

(蕭太后劇照)

然而生前的風光並不能帶到地下,甚至因為可能藏有大量陪葬品而遭到盜墓挖掘。直到如今,遼國乾陵甚至到如今都還不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蓋因其被盜墓挖掘次數太多了。

有記載的記錄中,遼國乾陵一共被盜過六次,時間跨越近千年,盜墓的人也是古今中外都有。

乾陵第一次被挖掘是金國覆滅遼國的戰爭,就是宋徽宗的時候,金兵挖掘焚燬了乾陵,裡面的金銀珠寶全部被盜。

第二次是金國佔領中原,舉族南遷,北方成了真空地帶,盜墓賊蜂擁而入,乾陵第二次遭到盜墓。

第三次就讓人咬牙切齒了,九一八事變後,日軍藉口調研再次挖掘了乾陵。

94年到99年,乾陵又再一次遭到盜賊洗劫。

2003年是乾陵最後一次被盜。

題主所說的價值34億的金縷玉衣全名叫:遼承天皇太后黃金花絲鑲嵌四風紋壽衣。

隨著經濟的發展,民間收藏業也逐漸發展起來,90年代後,陸續有乾陵被盜文物在市場上流通,其中一件就是這件金縷玉衣。

這件金縷玉衣全重10730克,由幾千萬根頭髮絲粗細的金絲打造而成,上面還鑲嵌了數百顆寶石。整個製作工藝極為複雜,掐、填、堆、織、攢、編、焊、壘八種技法全部體現在上。全套包括手套、靴子、褲子、頭冠、上衣、捍腰、覆面等七件物品,真的是美輪美奐。

有人猜測這是在金朝就被挖掘盜出的文物,後背死人收藏的,否則不會保存如此完好。所以說,無人碰這件價值34億的壽衣是無稽之談。

當然由於年代實在太過久遠,且乾陵被挖掘得太過,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這就是乾陵出來的文物真品,只能寄希望於後世了。


歷史小跟班


蕭太后是何許人也?他就是讓北宋楊家將吃盡苦頭的那個女人。

蕭太后,原本姓拔里氏,名綽,小名燕燕。被耶魯阿保機賜姓蕭氏,父親蕭思溫是遼國北府宰相。

蕭氏一族在遼國是貴族,與耶律家族互相通婚。


公元960年,遼穆宗帶領近臣蕭思溫等人到行宮打獵,穆宗此人性格暴虐,手下侍衛多受其辱,合謀殺死了廖穆宗。蕭思溫一看,立馬封鎖了消息,擁立與自己交好的耶律賢繼位。

耶律賢投桃報李,對蕭氏家族大加重用,並把蕭思溫的小女兒蕭燕燕召進宮裡來,冊封為皇后。

而蕭燕燕自幼和歸降漢人韓德讓兩小無猜,遼景宗這樣一弄,屬於奪人所愛,截胡了韓德讓。沒辦法,誰讓人家是皇帝呢!

遼景宗幼年時,目睹父親和幾個皇后被侍衛所殺,幸虧當時藏的嚴密才躲過這一死劫,但是,也落下了病根,一直是體弱多病。兩人的境況和武則天夫婦十分相似。朝政繁重,景宗不堪負重,讓蕭皇后幫忙處理朝政,蕭皇后公決明斷,大臣無話可說。


公元982年,遼景宗去雲州打獵,受寒氣侵襲,回來之後,一病不起。臨終時讓梁王耶律隆緒繼位,軍國大事聽皇后命。

自己的老爹在12年前被政敵刺殺而死,外戚已無依靠,孤兒寡母,如何是好?

蕭太后及時示弱,面對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和南院樞密使韓德讓,哭的梨花帶雨:“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奈何?”

她這一哭,兩個大男人動了惻隱之心,更何況還有自己的舊情人在此。兩人拍著胸脯說:“信任臣等,何慮之有!”

就這樣,在耶律斜珍和韓德讓的輔佐下,遼國國力蒸蒸日上,足以和南方的大宋朝一爭高下。

蕭太后任命耶律休哥助手南京——北京,耶律斜珍出任北院樞密使,主管遼國貴族事務。讓韓德讓總理南院樞密使,主管對宋用兵。

在國內,蕭太后獎勵農耕,倡導法治,平反冤案,大興科舉,解放奴隸。整個遼國井然有序,穩步發展。


國事日定,蕭太后也該考慮考慮自己的事情了。蕭太后與韓德讓舊情復燃,出雙入對,韓德讓美人在左,權利在右,死心塌地效命蕭太后。

丈夫死了,就應該守寡,蕭太后竟然再嫁,如此荒唐的事情在中原必然鬧得沸沸揚揚,遼國肯定治理的很差。

基於這樣的判斷,宋太宗趙光義激情燃燒,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機會來了。

公元986年,趙光義開始北伐。兵分三路:東路大將曹彬主攻幽州、中路軍主攻蔚州、西路軍由楊業和潘美率領,主攻雲州。

蕭太后不敢怠慢,派耶律休哥抵擋東路軍曹彬國,耶律斜珍對陣楊業,自己帶著耶律隆緒抵達北京,統籌安排,協同耶律休哥。


結果,大家都知道,北伐失敗,在撤退的途中,潘美沒能及時救援,致使楊業被俘,絕食之後,撞李陵碑而死。

經此戰役,蕭太后發現遼國原來很可以,於是四面出擊,西夏、北宋、女真,忙得不亦樂乎。

在宋真宗趙恆登基的那一年,蕭太后趁趙恆根基未穩,統兵二十萬主動伐宋。遼軍一直打到開封護城河對面的檀州城。寇準力排眾議,請求真宗御駕親征,宋軍士氣大振,大敗遼軍。

雙方僵持不下,決定議和,《檀淵之盟》簽訂。按照約定,雙方維持原來的邊界,宋遼結為兄弟之國,趙恆認蕭太后為叔母,宋每年給遼國金30萬,棉帛25萬匹。


此後,宋遼之間一百多年無戰事。

統和二十七年,蕭太后還政於遼聖宗,不在過問政事,當年十二月,逝於行宮,葬於遼乾陵。

蕭太后死後一百多年,宋聯合金國滅遼。金國出於報復心理,滅遼之後,把蕭太后的陵墓翻了個底朝天,掠走了無數珍寶。

後來經過多次盜墓者的偷盜,遼乾陵空空如也。

在上世紀60年代,考古學者在考古過程中,從泥土中發現了一件佈滿汙垢的衣服,經過清理之後,發現是蕭太后所穿的黃金壽衣。

此件黃金壽衣全重10730克,上面鑲嵌上百顆寶石,奢華程度遠超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保守估計,價值34億。


此件黃金壽衣歷經一千多年風雨得以保全,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初金國的掘墓者不識貨,沒有在意這件衣服是一件無價之寶,陵墓被毀之後,衣服散落在泥土中,以後歷代盜墓者都沒有發現這件衣服,也不可能在慌亂之中進行考古式的探索。

所以說,不是盜墓者不敢動,其實,從一開始,這件黃金壽衣就被扔在了角落之中,任由風塵埋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