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退出拼多多母公司股東,拼多多的未來如何?

劉秉福


事件:近日,拼多多母公司杭州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一系列工商變更,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

天眼查顯示:杭州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4月,公司全資控股拼多多的運營主體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拼多多的母公司。而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背後為投資機構——騰訊投資,雖騰訊退出拼多多母公司股東,但目前持股仍高達16.9%,位列第二大股東。我認為,此次工商變更不影響拼多多的未來。

騰訊退出只是一個正常的資本運作行為

縱觀騰訊這些年的發展,從QQ社交軟件切入互聯網產業,隨後重點佈局遊戲版圖,再到社交軟件升級微信橫空出世。2018年騰訊雖然發佈了一份靚麗的年報,但是其兩大主要收入來源廣告和遊戲均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微信擁有龐大的流量,但流量的變現騰訊一直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途徑,微信更多的是成為合作伙伴的流量導入口,例如京東。建立自己的電商平臺一直是騰訊最大的一塊心病,從拍拍開始,到後來的易趣、一號店等等均以失敗告終,才出現後來和各大電商平臺合作,但是馬化騰的電商夢就從來也沒有終止過。最近兩年的運作和退出拼多多母公司股東一事,我認為這是騰訊再一次謀篇佈局自己的電商平臺,否則微信就一直扮演著為他人做嫁衣的尷尬角色。

拼多多的現在

騰訊退出拼多多母公司股東不影響其未來的發展,拼多多的未來主要取決於自身的戰略和佈局,以及公司立足於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的優化升級,將服務做到極致。

1、拼多多的突圍之路

2015年,業界和非業界都斷言,整個電商行業大局一定,阿里系和京東兩分天下。恰在此時,拼多多另闢蹊徑,切入被天貓和京東忽略的四五六線城市,一時間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那句超洗腦的廣告詞: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

2015年4月,以拼購為業務模式進軍電商領域

2016年2月,單月成交1000萬,付費用戶2000萬

2016年9月,用戶數超過1億,隨後眾多企業、產品入駐品牌館

2018年7月,納斯達克上市

2019年2月,增發5500萬ADS

最新,平臺活躍數超5億,GMV超越京東,成為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

拼多多4年的發展歷程,用戶數、交易量、MAU等等的增長,印證了互聯網行業的一句話,什麼都可能發生,一切皆有可能。

2、拼多多為什麼能夠突圍成功?

任何一種商業模式、產品或者服務的成功,一定是迎合了用戶的需求,擊中了用戶的痛點,解決了用戶的問題。這就是人們常常講的定位,拼多多一開始就聚焦下沉市場,避開強勁的京東和阿里系,模式選定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1)京東、天貓戰略性放棄下沉市場,或者說京東、阿里沒有重視下沉市場,給拼多多留下了大片空白市場。截止 2019 年 6 月,中國網民規達到 8.54 億,普及率達到 61.2%。其中月收入在 5000 元以下的佔比為 72.9%,佔據了絕大多數。這部分收入不高或者價格敏感性的淘寶客戶迫切需要一個更好的電商平臺來滿足其需求。拼多多剛好在恰當時間出現在這些用戶的選擇中。疊加智能手機和農村寬帶的普及,微信、支付寶的便利付款,拼多多快速圈定了一部分客戶。

(2)薄利多銷,契合了零售行業的發展方向。百貨商店、連鎖超市、會員制倉儲超市和電商平臺,一直演進的方向就是毛利率越來越低,週轉率越來越高。

(3)產品的引入和商家的入駐,滿足了用戶的心裡需求。因為所有人都喜歡便宜實惠,只是每個人對便宜實惠的看法是不一樣的。剛開始,拼多多隻能提供質量一般、但是價格極低的商品,因此在低端市場受到了歡迎。隨著拼多多逐步開始提供品質更好,價格便宜的商品,主流市場的客戶也逐漸感受到了便宜實惠,紛紛開始使用拼多多,從數據上也能看到這個趨勢。

(4)改變人們的購物習慣。傳統的電商購物就是搜索、或者漫無目的閒逛,看中某款商品,接下來各大平臺比價,最後下單成交,而拼多多希望的是用戶在遊戲中完成購買,深度參與其中,分享越多,拉客組團越多,優惠越大,這讓閒暇時間本來就多潛在購物者很有成就感和參與感。

拼多多的未來

拼多多的未來取決於電商行業的天花板和向高端用戶的滲透率,目前看這兩大條件都已具備,我認為未來拼多多會成為行業第二。

1、堅持差異化戰略,不與京東、天貓正面交鋒,鞏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雖然阿里系重啟聚划算,京東發力特價、秒殺,但是畢竟每一家公司資源有限,而且每一家公司內部各版塊其實也屬於資源競爭關係。拼多多堅持將天貓京東拖入自己擅長的戰場,取勝概率極大。

2、電商市場的增量市場,目前電商普及到縣級和發達的鄉鎮一級市場,至少還有超過5億的人並沒有將網購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個增量市場足夠巨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 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 70198 億元,整體增速為 25.4%,已經連續三年保持在 20%多的水平。

3、向中高端市場的滲透的成敗的關鍵。拼多多采取低端切入戰略,在佔領中低端用戶

市場之後,不斷向中高端電商市場滲透。由於其便宜實惠是所有人都喜歡的,隨著其整體不斷升級,將會逐漸滲透到中高端電商市。從“618”活動雙方公佈的官方數據來看,拼多多體量更大,增速卻更快。阿里官方公佈聚划算成交同比增長 86%,其中,三至五線城市購買用戶和購買金額同比增長更是雙雙超過了 100%。而拼多多在 618的 GMV 同比增長 300%,訂單量超過 11 億單,日均訂單量超過 6000 萬單。

總之,我們認為在電商未來的發展中,採取農村包圍城市,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相結合的戰略的拼多多更容易獲得市場份額。

4、拼多多的估值。根據天風證券研究所的估值,按照每活躍買家估值法,估值區間為356—419億美元,按照P/GMV估值法,估值區間為365—399億美元,按照DCF估值,合理估值為267億美元。拼多多當前價格34美元上限,未來還有翻倍空間。

總結,騰訊退出拼多多母公司股東不影響拼多多的未來,拼多多未來更多取決於自身的戰略定位和堅持自身的核心競爭優異。


我是溯源歸一,關注我,一起實現財務自由!












溯源歸一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9月,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完成了一個壯舉:成立不到3年即完成了IPO,現在的市值超越百度排名我國互聯網公司上市企業第5,拼多多共完成4輪融資,其中騰訊投資了拼多多兩輪融資。

騰訊退出拼多多母公司是怎麼回事?

最近騰訊退股拼多多刷屏各大媒體,究竟怎麼回事,需要先了解拼多多的股權關係。

  • 拼多多股權結構

拼多多2018年7月在美國上市。根據當時的招股文件,拼多多采取VIE架構。 Pinduoduo Inc(註冊地開曼群島)->控股Hongkong Walnut Street Limited(註冊地香港)->控股杭州微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協議控制杭州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控股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拼多多)。 所以拼多多的母公司是杭州微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本次騰訊退出的是上海尋夢信息(拼多多)的母公司杭州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這只是境內公司股東變更而已,拼多多最上層公司Pinduoduo Inc(註冊地開曼群島)未發生股權變更,騰訊依然是在美國上市拼多多的第二大股東。

拼多多已經發表申明:騰訊退出拼多多隻是國內公司股東變更,美國上市主體Pinduoduo Inc(註冊地開曼群島)股權沒有變化,騰訊依然是拼多多的第二大股東,微信支付九宮格拼多多還在。

綜述所述:騰訊退出拼多多母公司,只是國內公司股東變更,美國上市主體股權沒有變化,騰訊依然是拼多多的第二大股東。


互金圈


未來來看,如果拼多多業務有延展趨勢,那麼也一樣會有較大前景。在國內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拼多多的確是有較大市場前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