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界上的一些國家要跟著美國走?

陳世美MO


不同國家的歷史和現實不同,面臨的問題也不同,對國際社會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在國際交往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不同的手段和做法。


有的願意和俄羅斯更親近,有的願意和美國更親近,甚至有的對美俄都不親近,就願意和印度親近,比如不丹。

這就是國際社會豐富多彩的一個鮮明例證。

之所以很多人關注一些國家親美,木叔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一些國家對美國的需求更大。

比如波蘭,他們面對俄羅斯的強大壓力,當然更願意和美國走在一起,覺得美國能對自己的安全提供保護。

畢竟幾百年來,波蘭被反覆瓜分的歷史太過慘痛,該國於是選擇了“遠交近攻”這條路也就不奇怪了。

烏克蘭、羅馬尼亞等一些東歐國家和波蘭對美國的態度是類似的。

第二,歷史上和美國關係綁定,親美是自然的選擇。

比如日韓。兩國和美國的同盟關係已經維持70多年了吧。在這70來年裡,兩國的安全得到了基本的保障,經濟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社會也基本穩定,那麼他們當然也就沒有什麼理由非要放棄親美的政策。

甚至在日韓看來,正是因為過去能夠和美國走得近,才有了今天的這種局面。如果當初和俄羅斯走得近,恐怕不會成為發達國家。

因為過去百年曆史上親俄的國家,確實沒有幾個成了發達國家。

另外一些歐洲國家基本上也是這類,他們和美國意識形態乃至人口種族都很相似,因此也就自然成了親美的國家。

第三,與美國各取所需。

這樣的國家主要在於非洲和拉美。

主要是一些二戰後乃至60-70年代獨立的國家,他們選擇親美的道路,要麼是因為美國給當地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迫使他們不得不和美國保持更好的關係,甚至成為美國全球體系的一部分;

要麼是羨慕美國的發展,試圖用接近美國來複制美國的發展模式。

比如哥倫比亞等拉美國家、埃及等阿拉伯國家都是具有類似的情況。

不過大部分國家其實是不結盟國家。

發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不結盟運動”如今有120多個國家,佔全球國家總數接近三分之二。

他們在對外交往上還是秉持一種基本中立的態度進行的,和美國也好,俄羅斯也好,都維持友好關係,而不會因為親美而損害俄羅斯或者其他國家的關係。

這才是國際關係的常態吧。

只是不結盟運動的國家雖然多,但整體實力和話語權相對不大,這才讓很多人有親美國家多的一種錯覺。


木春山談天下


一、首先美國強大、富有,跟它不會大吃虧,反而有時得資金、技術、市場的支持,如進WTO。

二、為何美國強大、富有,因為其制度傾向自由人性,相對公平公正法制,能激活人性的能量去發展自由經濟和市場經濟,硅谷是很難在蘇聯模式誕生的!

三、未來米國衰落也是必然,理由:

1、種族變化,在此不述。

2、目前科技上的天花板,令到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焦躁不安,因為後發國家很容易趕上且能保持人力和成本低廉優勢。

3、大工業尤其互聯網主導的大工業大信息業,需要相當的頂層統籌協調規劃發展,尤其是目前科技上的天花板,使得優化和統籌協調更有竟爭力和後發優勢,純自由資本主義在這種情況下基本無優勢,但保持一定純自由資本主義有利於未來突破科技和產業天花板,因為創新和風險投資更需要也更適合自由資本,當年硅谷、電子網絡通訊、計算機、軟件和自動化、集成電路等新技術突破了舊的技術天花板,迎來一大批新制造業和新產業新經濟,導致蘇聯理論認為大工業的蘇式社會主義更先進理論的破產和實踐的破產。

因此,目前,中國式的強大國家資本和相當程度允許的自由資本結合模式,應該更有優勢。

4、自由資本主義某些時候容易導致公開內訌,尤其是資本集團或資本流向對立時,如美國因為美元全球硬通貨關係資本會更傾向金融資本財團,而傳統制造業和傳統產業會受限,但金融資本目前被科技天花板限制而難於創新出新技術新產業而效率低而轉而向金融市場循環獲益而導致各種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因為這頭怪獸無處可去。它們分別代表的民主共和二黨黨爭會日趨激烈,導致從政策到產業的不穩定和衰退,尤其是科技和產業天花板情況下,互爭和統籌性差將導致缺乏競爭力。

四、未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及其超高級的腳本編程語言、核聚變能源及超導實用化等,將可突破目前的科技天花板!

前言:

我國建國之初全面倒向蘇聯是必要的,可迅速獲得一二百項重工業基礎援助,這是積貧積弱的舊中國無法想象的,也是二戰後獲得最完整工業援助的國家,完全可媲美國對西歐和日本的馬歇爾計劃,且若不倒向蘇聯而仍舊與西方國家維持正常關係則舊中國的賠款(滿清和民國遺留)和租界就是個大麻煩。至今中國仍是世界上具有最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

中美建交後,由於意識形態的束縛,直到改革開放才開始獲得西方發達國家的大量投資,在美國和西方國家的認可或支持下進入了WTO,我國現代工業得到大發展,目前已是全球的最大工業國和第二大經濟國。

建國倒向蘇東,一掃舊中國包袱,搞到一大批工業基礎。

中日建交,搞到大批貸款和援助。

中美建交和改革開放,倒向美西,搞到一大批新技術新工業,尤其進入WTO,華麗轉身,完成現代化中國。

東一搞西一搞,再搞搞,(搞一搞,本質是不得不為滿清和舊中國快速補課),加上人民勤奮努力,在黨的睿智領導下終於迎來民族復興。打鐵還須自身硬,在具有自我強身淨化、自我修復能力的我黨領導下,在全體國民的努力奮鬥下,將迎來偉大中國民族復興!!


皮皮143536687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所以她能包容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化,宗教,以及各色人種。還有美國的民主政治,是這個世界的主流,能得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最最主要一點,還是美國的強大,無論經濟,軍事,文化,她時刻影響著這個世界,改變著這個世界。


不管你是非洲的,亞洲的,歐洲的,南美洲的,還是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人,你都能在美國找到與你相同的人,讓你親近,讓你沒有陌生感。

同樣的,你可以在美國找到任何一種被世人所承認的宗教,任何一樣文化。當然你還能在美國聽到你家鄉的語言,讓你產生親切感。

因為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所以她的包容性是世界上最好的,有了這份包容自然有很多國家跟著美國走,跟美國好。


還有就是美國的民主政治了,因為美國是個移民國家,早期移民到美國先賢們,基本上都是窮人和受權力壓迫的底層人。所以這些人都希望在這片新大陸上,建立起一個自由,公正,民主的國家。

他們這樣想了,也這樣做了,並且成功了。

正因為美國的政治制度是為平民百姓服務的,所以在美國你不會有受壓迫,受剝削的感覺。

當然,那些專制國家是害怕美國的,她們害怕美國的政治制度會奪了她們手中壓迫人民的權力。

但是絕大多數國家不害怕美國,因為這些國家跟美國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國家是一個,自由,公正,民主的國家。


當然,你有了包容,有了自由,公正和民主,你就會強大,你就會發展,美國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你這個國家,成為全世界人民都想過去居住,生活的時候。你就擁有了全世界最多的財富,最聰明的大腦,最有素質的人口。

從而讓你擁有全世界最發達的經濟,最尖端的科技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有了這些,跟你走的國家還會少嗎?

我認為把為什麼有些國家要跟著美國走,改成為什麼美國能吸引那麼多的國家跟她好,相對比較合理。畢竟跟美國走的國家跟美國好的國家,心甘情願真心實意的還是佔了多數。


滾滾看竹筍


誰都願意跟著美國走,可以這麼說凡是有人的地方都從心裡上佩服美國,嚮往美國,只是有著種種的原因不能成行,實現不了,以及美國不接受罷了,因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利益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世界上的所有人又有誰不在追求著利益,實現自我的生存價值,向人生最高目標看齊呢,美國的人生價值觀就是人類嚮往的終極目標—自由,平等,博愛與張揚個性。當然他也有世界霸權主義的行徑充斥在裡面,這也是他不齒的一方面。



好了,正因為他有霸權主義,有美國至上的不講理的一方面,就又多了一層世界上有些國家怕他的一方面,這就出了兩種結果,一種是純粹為了利益,滿足自我利益,況且美國確實有他的絕對優勢在裡面。一種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不受侵犯,依附於強大的美國,首先是怕字當頭,有誰去雞蛋碰石頭!即使是俄羅斯這樣的國家他也是想跟美國搞好關係,美國就是不帶他玩,還有伊朗、古巴、委內瑞拉等等,他們是真正的和美國對著幹嘛?未必,他們是在種種的歷史原因下不得已而為之,真正的目的都想靠攏美國,只是美國霸權,超級一極,他需要假想敵罷了,分出了什麼東方與西方,甚至有相互壓倒之勢,竟攪的周天寒徹,寰球不爽,其實都是為了利益最大化而已,熙熙皆為利來,攘攘皆為利往,僅此而已。


楊柳青青春之聲


美國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想要自保,發展經濟,抱大腿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中小國家而言有兩個選擇,一是美國,二是蘇聯,選擇誰好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蘇聯和美國實力遠超世界各國,成為兩大超級大國,由於二戰的緣故,以德國為分界線,德國以西成為美國的勢力範圍,而德國以東國家自然成為蘇聯盟友。

二戰給包括蘇聯在內的各國造成重創,根據德國人的預計,僅僅是清理街道上的廢墟就要20年,在各國經濟困難時刻,美國伸出援手,發起“馬歇爾計劃”,從1957年開始,美國累計向西歐國家提供131億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

馬歇爾計劃援助西歐的物質

美國的援助包括糧食、鋼鐵、石油、焦炭、生活用品等,只要歐洲需要的,美國都可以支援,在美國的幫助下,西歐經濟快速復甦,再一次站在世界之巔,西歐國家也率先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

越是雪中送炭,越顯得彌足珍貴,加上美國在二戰中解放西歐國家,所以歐洲國家成為美國堅定地盟友。

美國援助西歐,蘇聯也對東歐地區進行經濟援助,但是蘇聯的行為過於粗暴。

布拉格街頭的蘇聯軍隊

東歐國家為了發展經濟開始政治改革,其中捷克發起了“布拉格之春”的運動,然而蘇聯擔心捷克會對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脅,所以聯合盟友集結20萬大軍進入捷克,把坦克開到捷克街頭,捷克的政治改革被徹底打斷。

上世紀60年代末中蘇交惡,蘇聯在中蘇、蘇蒙邊境陳兵百萬,隨時準備南下入侵中國,為了防備蘇聯,我國不得不“深挖洞,廣積糧”,以此防備蘇聯可能發動的核戰爭。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迅速被孤立,波蘭幾次三番請求美國能夠永久駐軍,就是為了防俄羅斯的入侵。

各國願意跟隨美國,因為美國的實力更強,美國在盟國駐軍,能夠保護盟友的安全,並不會影響所在國的安全,比如土耳其,2018年遭到美國製裁,土耳其人焚燒美國國旗、美元,但是駐紮在土耳其的美軍沒有采取任何軍事行動,這也是各國敢讓美國駐軍的原因:只保護,不威脅(日本除外)。



對於中小國家而言,跟隨美國也是無奈之舉,跟美國強硬的中小國家多數沒有好果子吃,伊拉克被幹掉了,敘利亞、利比亞陷入內戰,委內瑞拉經濟危機,伊朗遭到經濟制裁,有這些國家做例子,哪個中小國家敢不跟隨美國?


視野新觀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倒過來問:為什麼世界上的一些國家不肯跟著美國走?

看看它們各自的“理由”,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大多數國家要跟著美國走,或至少不跟美國唱對臺戲。

不跟美國走,是因為“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根據呢?沒有事實根據。像薩達姆,原先是受到美國支持的,後來他認為跟美國對著幹有便宜可撿,而且動作越來越大。於是,惹來了殺身之禍。

相反,認識到“跟美國走,跟美國關係好的,都富了”,事實上也真的富了,到這一步,他們不想把美國買下來,而是繼續正正當當地跟美國合作,有安穩日子過,為什麼要另搞一套呢?像日本,二戰戰敗,輸得一塌糊塗,認輸跟美國走,一二十年恢復元氣,到八十年代,經濟、技術和工業水平都已經居世界前列,那時日本還真有人口氣和胃口都很大,要把美國的這個那個買下來。結果在廣場談判當中,美國攤出了底,日本和德國都沒有覺得“機會來了”,不唱對臺戲,簽下了廣場協議。後來,經濟是真的沒有以前發展快了,但是遠不是什麼衰落,至今還保持著世界老三的位置,而且是沒有水分的。而廣場協議後日本的“衰落”,問題出在日本在金融上走錯了棋,同時的德國沒走錯,就沒有像日本那樣明顯的走低,即使如此,德國也沒有“超車”。現在回想一下,要是那時日本不買賬,覺得有機會坐上頭把交椅,跟美國打貿易戰,不做假設,但可以料定,你沒法誇下可保“全須全尾”的海口,至少“魚死網破”得有一死一傷,還不知死的是誰呢。哪有現在這樣的滋潤?


細細分析為什麼世界上的一些國家不肯跟著美國走,就可以發現他們的理由當中都有“說不圓”的地方,就是有不想告訴人的地方。比如說,“抱大腿是比較穩當的”,說的是那些跟美國走的國家的想法,話裡就帶著不屑,意思就是“咱是有大志的,要幹就是取而代之”。於是就可以明白,為什麼世界上的一些國家要跟著美國走,又有一些國家偏不肯。


其實只有一句話:認不認同普世價值。


ZBLiu


要說明這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美國的政體結構。它首先是一個“合眾國”,由移民組成(特別是歐洲移民),建國時間短但並不代表國民沒有傳統和底蘊。它國家權力是由總統、參議院、大法官三足分權而立的,修憲是必須要經全民投票的,民主架構相對完善,因此很難會出現獨裁政府,所以立國經近三百年國內政治環境是相當穩定的,也給自身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壞境。特別在二戰和二戰後共所周知知道的原因促使其成為公認的“超級大國”,所以國家也想撥其後塵就不奇怪了。時至今日其實力雄厚後在世界上實現“美國優先”的實行雙重標準,要做“世界警察”這是後話,要從另一個角度去剖析了。


胡hcs


如今美國在這個世界上各大洲都有很多盟友國家,這些國家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喜歡跟著美國走,甚至還成為美國的幫手。對此,一些專家認為,美國擁有全世界最發達的經濟、最尖端的科技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那些中小國家若想自保,發展經濟,抱著美國的大腿則是不錯的選擇。

而我們認為,世界上一些國家跟著美國走,往往並不一定因為美國多麼有錢,或擁有高科技、以及較強的軍力,而是他們心甘情願的成為美國的盟友,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首先,美國是一個移民的國家,每年都要有大量來自全球各國的精英移民美國。顯然,美國能包容世界一切文化、崇教,以及各色人種。

不管你是非洲的,還是亞洲的,歐洲的,還是南美洲的,你都能在美國找到與你相同的人,讓你親近,讓你沒有陌生感。所以,世界各國都有大量精英分子,選擇移民美國,而美國也能採取接納的態度,去接納來自全球各地的移民。這讓很多國家認為美國最有包容性,並對美國有認同感。正是有了這份包容自然就有很多國家跟著美國走。

再者,美國的民主政治是這個世界的主流,得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正因為美國的政治制度是為平民百姓服務,所以在美國你不會有受壓迫,受剝削的感覺。這主要是早期移民美國的先賢們,基本上都是窮人和受權力壓迫的底層人。這些人都希望在這片新大陸上,建立起一個自由、公正、民主的國家。

再次,歐洲國家的興起,主要得益於美國的無私援助,所以德國、法國、英國也願意做美國的盟友,承認美國是自己的老大。早在二戰結束後,歐洲各國窮困撩倒,根據德國人估計,僅僅是清理街道上的廢墟就要20年。就在各國經濟困難的時候,美國伸出援助之手,發起了“馬歇爾計劃”,從1957年開始,美國累計向西歐國家提供131億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贈予,10%是貸款。

馬歇爾計劃援助歐洲的物品是糧食、鋼鐵、石油、焦炭、生活用品等,只要歐洲需要,美國就大力支援,在美國的幫助下,西歐經濟快速復甦,再次站在世界之巔,西歐國家都率先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越是雪中送炭,越是彌足珍貴。再加上美國在二戰中解放西歐國家,所以,歐洲各國成為美國堅定的盟友也不奇怪。

最後,對於一些綜合實力不強的中小國家來說,跟著美國就能保護自己。而跟美國叫板的國家,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就是被美國幹掉了,敘利亞和利比亞陷入長期內戰中,委內瑞拉發生經濟危機,伊朗遭到經濟制裁後,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這些國家就是最好的例子。你可以不與美國成為盟友,但千萬別與美國成為敵人。

當然,土耳其本來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但由於不聽美國的話,受到美國的制裁,土耳其人焚燒了美國國旗和美元,但是土耳其對駐紮在土耳其的美軍沒采取任何軍事行動,因為美國軍隊只保護駐軍國安全,不會去威脅別人。

美國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經濟、軍事、科技強國,有不少追隨者這並不奇怪,但也有更多國家死心塌地的跟著美國走,這主要是認同美國的包容性和民主制度,而歐洲國家主要是歷史上曾經受到美國的幫助,才恢復了經濟,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當然,也有些小國家希望在美國保護之下,能夠獲得好處,這也是原因之一。


不執著財經


世界上真正美國跟班按時間節點分為冷戰前後→當下…

一戰、二戰前世界政治經濟中心…以歐洲《英法德西意》為中心…殖民全球,美國是配角…是英法跟班隨從而已…

…美國發了一戰、二戰之財,…戰後形成以美國為中心…以英法加澳為隨從的…新的世界政治經濟態勢,…重要催生因素是…以蘇聯為首的華約集團…加重新站起來的中國🇨🇳…形成的冷戰局面…

當下…因美國軍事強權、美元霸權、叢林法則行為,…導致美國表面跟班很多。…但實質上美國跟班分為三類,一類是“英澳加"忠實徒孫,二類是"法墨西”爭取平權的徒子,三類是美國控制佔領的…“德意日韓"…表盟實抗的假象跟班…

…世界上其他國家與美國關係基本上是正常政經關係,…而非跟著美國走。…有些國家是強盜面前的符合與沉默…

結評…

世界正進入百年變局新時代…以中俄為代表正義和平力量,…得到世界決大多數國家實質支持。…在經濟全球化、和協、公平、合作共贏…新的地球村規認同形成之時,美國強盜霸權正走向崩解,…這一趨勢不可逆轉…美霸消失是人類歷史必然。

…說很多國家跟隨美國是一種跪奴膚淺的認知罷了,或是第五縱隊為美宣而已…


zhangguomin169894370


就像一些人沒有領導沒有組織就找不到方向不能活一樣,有些國家也是需要一個帶頭大哥引領和保護自己的。如果一定要選一個帶頭大哥,那必然選那個身強力壯又有錢又不動輒欺負人的吧?

人分三六九等,這個大家都承認。在一個人堆兒裡,即使不指派張三李四當領導,過一段時間,也會自然形成一個或幾個頭兒,這些頭兒通常腦子聰明,有責任心,有擔當,關鍵時刻有主意,敢於站出來。當然,也不排除惡霸式的人物靠體力和兇狠奴役眾人。而人群的大部分,都是盲從和沒有主見的,他們也需要一個頭兒帶領和管理自己(這個頭如果不是個體而是集體,你就可以把它理解為是所謂的組織),在面臨威脅時保護自己。

國家與之類似。像中國這樣超大型國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國力軍力較強,在國際社會享有較高威望和地位,當然在內外事務上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我們可以學習借鑑他國的優秀之處,但我們不會追隨任何國家,我們也不需要任何國家指導,引領,保護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是一個完整的自助的閉環,我們沒有需要他國幫助我們填補的空洞。

但是很多國家就不一樣了。他們或者國家小力量弱,自己保護不了自己,或者沒有自己獨特的文明傳承文化傳統,或者發展經濟嚴重依賴外部世界。所以,它們不能真正的獨立自主,它們需要依附某個大國,需要有國家罩著。但是,選擇誰做自己的老大並不是一個隨機問題,需要雙方有共識,你情我願。國家通常會選擇與自己價值觀意識形態相近,綜合國力強大但又威脅不到自己,國際威望較高的國家做自己的帶頭大哥。

在當今國家社會,具備大哥實力的國家不止一個,那為什麼追隨美國的多呢?除了美國實力最強之外,還有三個原因很重要。第一,擁護美國價值觀意識形態的國家最多,第二,與俄羅斯(蘇聯)相比,你得承認,美國對小兄弟還是比較尊重和友好的,很少威脅恐嚇欺凌乃至大打出手,第三,美國身處北美,對小國構不成安全威脅,更不存在領土爭議等,跟著美國,不用擔心被吞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