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之後,夫妻倆“補”買婚房,婆婆:“給俺小兒留一間”

人際交往中,若想獲得大家的普遍認可,通常需要樹立一定的形象,那些坦誠、善良的人,時常能夠給我們留下好印象,也用輕鬆擁有好人緣。

在家庭生活中,如果想讓家人之間的相處,在其樂融融中度過,則需要父母能夠懷著不偏不倚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位子女。

父親是家庭中的頂樑柱,而母親卻是家庭和睦的有力推手,作為一名母親,不應該根據個人的喜好,去偏袒哪個孩子,又嫌棄哪個孩子,否則很容易讓矛盾隨之產生。

尤其在兒媳婦進門後,如果婆婆還無法將“一碗水端平”,對兒子區別對待,那麼還會讓婆媳之間的隔閡不斷擴大,最終讓婆媳關係一天天惡化下去。

都說婆媳難相處,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彼此無法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最終寒了婆婆的心,或者傷了兒媳婦的感情,矛盾在一天天增加,隔閡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直到有一天,雙方撕破了臉面相互對待。

結婚之後,夫妻倆“補”買婚房,婆婆:“給俺小兒留一間”

​01、兒媳婦身體單薄,不會幹農活

當城裡的姑娘,還在追求時尚和苗條的時候,在農村的老人看來,身體太單薄的話,不適合做農活,娶到這樣的兒媳婦,不是好事情。

徐美麗在談及婆婆的時候,她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和老公回農村老家時,婆婆盯著她看了半天,終於嘟囔了這樣一句話,“太瘦了吧,怎麼下地幹活?”

從那一次,在徐美麗的心中,就形成了落差,原來兩個時代的人在一起溝通,真的存在代溝。

同事們都誇讚自己漂亮,身材也很不錯,自認為的優勢,但是在準婆婆的眼裡,就變成了劣勢,這一點,讓徐美麗尷尬了許多天。

準兒媳婦第一次見公婆,相互之間就沒留下太好的印象,但是當時的徐美麗認為,男友誠懇踏實,而且工作認真勤懇,是值得託付的對象;於是,她頂住父母那邊的壓力,毅然選擇嫁到了農村。

在徐美麗看來,夫妻倆結婚之後,一起努力工作,還是很容易湊齊首付,從而擁有自己的小家,將婚房補上。所以,沒有婚房、不需彩禮,徐美麗依舊樂呵呵地嫁到了婆家,而她堅信嫁給了真愛。

不過,即便為了愛情,兒媳婦付出了很多,也沒讓婆家花一分錢,但是在婆婆的眼裡,徐美麗不是一個合格的兒媳婦,除了身體單薄,不適合幹農活之外,她甚至懷疑,兒媳婦倒貼自己的大兒子,是不是因為嫁不出去?

當然,徐美麗一開始並不知道婆婆的真實心思,用她的話來說,如果知道婆婆是這樣的人,她就會在出嫁的時候,向老公多提要求,讓他們家多付出一些“代價”,或許就知道這個兒媳婦多麼“值得珍惜”吧。

結婚之後,夫妻倆“補”買婚房,婆婆:“給俺小兒留一間”

​02、老公勸說小叔子,婆婆選擇護短

生活似乎喜歡捉弄人,許多女人在出嫁前,還會滿懷夢想,希望走進婆家後,能夠獲得一家人的善待,夫妻恩愛、婆媳和睦,大家在一起,快快樂樂地將日子過好。

徐美麗也是這樣的想法,她看中男友的人品,相信他的為人,所以毅然地選擇嫁給了他;可是,她卻沒有想到,在老公的原生家庭中,還存在著“不公平”的一面。

老公還有個弟弟,高中畢業後就輟學在家,用婆婆的話來說,大兒子考上了大學,家裡無法支撐兩個人讀書,小兒子輟學是為了成全做老大的,所以做大哥的,理所應當幫襯弟弟。

與婆婆相處一段時間後,徐美麗逐漸明白了老人家的意思,婆婆感覺大兒子大學畢業,在城市裡有穩定的工作,收入方面也不錯,但是礙於娶了兒媳婦,於是計從心來,就說小兒子是為了成全大兒子,才選擇輟學。

但通過鄰居的嘴裡,徐美麗卻得出完全不同的說法,小叔子不務正業,成績一直都不好,肯定考不上大學,而婆婆是一個偏袒小兒子的人,感覺大兒子在外面工作,養老的事情肯定靠小兒子了,所以處處會護著徐美麗的小叔子。

許多聰明的父母,在兒女長大後,即便對誰會有偏袒,也不會刻意展現出來,畢竟顧全孩子的面子,有時候就是為自己爭面子,可是,徐美麗的婆婆卻不這麼認為。

即便大哥結婚了,這個做弟弟的,依舊會大大咧咧地,向哥哥要零花錢;每當徐美麗的老公開口,想教訓幾句弟弟的時候,婆婆總會摻和進來,說家裡農活多,小叔子根本脫不了身。

好在徐美麗和老公在城裡上班,居住在租房中,直到週末的時候才會時間回老家,但是每次回到家中,小叔子總是喜歡翻夫妻倆的包,找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后,便會佔為己有。

看著二十歲出頭的小叔子,在婆婆的寵愛下,還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一樣,徐美麗和老公兩個人,只能相互對視一眼,然後嘆著氣搖了搖頭。

結婚之後,夫妻倆“補”買婚房,婆婆:“給俺小兒留一間”

​03、房子到手後,要求給小叔子留一間

原生家庭中的矛盾,猶如亂麻一樣此起彼伏,這個還沒解決,另外一個問題又迎面而來。

婆婆一直偏袒小叔子,致使他無法變得獨立,更無法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但是,做哥嫂的又無法摻和其中,在婆媳關係還沒惡化之前,徐美麗終於下定決心,跟老公籌錢補買婚房了。

在她看來,這個原生家庭就像一個填不完的坑,老公不僅要照顧婆婆,還要照顧一個“不成器”的弟弟,而那兩個人又不懂得感恩,一直希望從小兩口這裡獲得更多的好處。

想想接下來,夫妻兩個人還要生兒育女,徐美麗和老公提前了“補買”婚房的想法;接下來的時間中,兩個人省吃儉用,加上東拼西湊,終於籌夠了首付錢。

直到將“補買”的婚房定下來,夫妻倆才將這個消息告訴家裡的其他人。而婆婆聽到這個消息後,先是一臉的驚喜,轉而又問起大兒子,購買房子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聽到婆婆的詢問時,徐美麗多了一個心思,她接過話,說全是借的。

而婆婆聽到了兒媳婦這樣回答,本來就對徐美麗沒好感,於是一陣嘮叨,說兩個人不會過日子,欠了一屁股債,以後每天都會有人登門要求還錢。

結婚之後,夫妻倆“補”買婚房,婆婆:“給俺小兒留一間”

婆婆數落了半天之後,似乎想通了什麼,忽然鄭重地申明:“先說好,你們的婚房,要給我小兒子留一間。”

徐美麗和老公,一心想從原生家庭中走出去,就是為了過小兩口自己的日子,不希望家庭中矛盾增加,如果讓小叔子住進來,那和之前有什麼區別呢?

徐美麗還沒開口,就聽老公果斷拒絕說,“對不起,我自己的家沒有弟弟的房間。”

一直以來,在婆婆的心目中,大兒子都是聽話的乖孩子,所以她沒想到,自己只是提了一個“不過分”的建議,就遭到了兒子的拒絕。

這個時候,她沒有想到,自己的建議是否不當,也沒想到大兒子有了自己的主張,而是認為,結婚後的大兒子被兒媳婦教壞了,敢和自己頂嘴了。

雖然說,在搬家之前,徐美麗和婆婆之前的關係,徹底劃清了界限,但是在她看來很解氣。

從婆婆嫌棄自己開始,到處處偏袒小叔子,以及買房後,要求給小兒子留一個房間,一步步走來,徐美麗都是用忍讓的態度來面對,可是婆婆偏偏認為,家庭不和的原因,都是兒媳婦在作祟,這個實在讓徐美麗無法接受,最終婆媳倆鬧了個不歡而散。

結婚之後,夫妻倆“補”買婚房,婆婆:“給俺小兒留一間”

​樵夫說

談婚論嫁之前,愛情是屬於兩個人的事情,​相愛的雙方,只需要遵從各自的內心,感受著幸福和浪漫的同時,共同將緣分守護下去。

而當結婚後,婚姻就不再僅僅是夫妻雙方的事情,還會與家庭中的其他成員,產生諸多的聯繫。在這個時候,許多夫妻倆逐漸感受到,生活中有許多“斬不斷理還亂”的麻煩事,婚姻生活,原來是一件喜樂參半的事情。

而對於女人來說,如果遇到了通情達理的婆婆,那麼在婆媳相處中,將會讓感情不斷增進,婆媳之間的融洽相處,還會讓原生家庭中被溫暖和幸福充滿。

可是,如果婆婆是一個心懷私心的人,無法在對待眾多兒女的時候,將“一碗水端平”,那麼則很有可能,因為兒媳婦的到來,從而讓家庭中的矛盾,一天天彰顯出來。

徐美麗自認為顏值不錯,但是在婆婆的眼中,就變成了單薄,無法做農活;而當她選擇放棄一切,嫁給真愛後,又發現婆婆護短小叔子,為難老公的舉動,於是她心疼老公,與小叔子以及婆婆之間的隔閡,也逐漸產生了。

而當夫妻倆,希望走出這個原生家庭,並且補買婚房之後,卻迎來婆婆再次的刁難,要求小兩口,給小兒子留一個單間。在徐美麗看來,如果答應了婆婆,那麼夫妻倆的目的就泡湯了,而買房的目的,恰恰是為了避免家庭矛盾的進一步增加。

所以,有時候婆媳關係走向僵局的原因,恰恰是因為,某一方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懷著一定的私心,去給另一方找“麻煩”,一步步緊逼的結果,最終讓婆媳關係走進了死衚衕。

但願,每一個兒媳婦,在進入新的家庭之後,能夠被一家人所善待,也希望每一對婆媳,能在相處中找到更多的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從而將家庭的和諧與幸福把握住。

歡迎關注周樵夫,每日與您分享有溫度的情感故事,為您的感情生活解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