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關中——周至翠峰飥飥

翠峰飥飥屬於西安周至名特小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舌尖上的關中——周至翠峰飥飥



傳唐貞觀年間,扶風索村一索姓姑娘因抗婚逃到周至翠峰山,過著自食其力的隱居生活,唐太宗李世民打獵到翠峰山時,因馬驚迷途,闖入索姑住地,索姑娘以自己平時的主食飥飥相待,李世民食後讚不絕口,赦封索姑為“全貞娘娘”,並下旨保護其地。此後,翠峰飥飥傳到宮廷作為御宴之品,在西北地區廣為流傳,成為我國西部的美食佳餚。


舌尖上的關中——周至翠峰飥飥


舌尖上的關中——周至翠峰飥飥



翠峰飥飥用料極其考究,必須是翠峰塬上的優質小麥加工面成,面是起硬撬軟,搓條盤到,再揪成小的麵疙瘩放入水中,等鍋開時,巧婦用手均勻撕開,如餃子皮一般下入鍋中,純屬手工製作。民間有詩云:“手裡撕著薄閃閃,下在鍋裡蓮花轉,撈在碗裡似銀盤、吃在肚裡真舒坦”。


舌尖上的關中——周至翠峰飥飥



翠峰飥飥以“薄、筋、光、酸、辣、香”等特點享譽三秦。好吃,面只是其一,色香入味,全在調汁。今天的翠峰飥飥已有炒飥飥、燴飥飥、酸湯飥飥、蘸汁飥飥等多種吃法。飥飥煮熟盛在碗裡,加入湯汁,只見底湯菜五色相間,辣子油紅光閃閃,菜與飥飥在湯汁中忽隱忽現,看之誘人,食之酸香,令人回味無窮。


舌尖上的關中——周至翠峰飥飥



但真正的吃貨,會點當地的特色:漿水!漿水飥飥可謂是飥飥中的精品,尤其是夏天,一碗漿水湯下肚,口舌生津,消暑解渴,其功效強絕非酸梅湯所能比。


舌尖上的關中——周至翠峰飥飥



吃好玩好生活才美好超話今天在翠峰山下,周城旁邊的醉美農家,幾盤小菜,一窩漿水飥飥,吃得是酣暢淋漓,舒服至極。而這美味,也只有在翠峰山下,用翠峰麵粉和翠峰的漿水才能做出這地道的翠峰飥飥。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


舌尖上的關中——周至翠峰飥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