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家長的悲哀:“一不小心,活成了孩子最瞧不起的樣子”

每位父母都想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為了這個目標,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試著做出各種調整,以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父親或母親。

可是,當步入中年,曾經那個滿懷熱忱想成為孩子心中英雄的家長,發現自己的很多想法都沒有實現,對家庭、對孩子做出的很多承諾也沒有兌現,而且身上還總有一些改不掉的、令人厭煩的壞毛病。

中年家長的悲哀:“一不小心,活成了孩子最瞧不起的樣子”

今年四十出頭的胡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小時候特別看不起自己的父母,覺得父母一事無成,卻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嘮叨著不停。高一時,有一天他與父親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他明顯地感受到父親被自己譏諷的話語和鄙視的眼神傷到了。在當時,這只是他因“瞧不起父母”所做出的某種反應,自己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而今,這樣情形發生在了自己身上,他能感覺到孩子內心裡對自己的“看不起”。加上妻子的嫌棄,胡先生在家庭中地位尷尬。

“一不小心,自己活成了孩子最瞧不起的樣子”,胡先生很無奈,也很痛苦,“孩子不給好臉色,妻子也不給好臉色”。

中年家長的悲哀:“一不小心,活成了孩子最瞧不起的樣子”

與胡先生遭遇類似的家長不在少數,相當數量的父親或母親在進入到中年時,都出現了“被孩子瞧不起”的情況,有些還出現了“被伴侶嫌棄”的情況,這是中年家長最大的悲哀

雖然有不少人認為中年家長在家中地位低下,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掙錢能力,從而得不到家人的尊重,但筆者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人到中年後出現的這三種狀態,才是“活成孩子最瞧不起樣子”的主要原因。

第一,不夠堅持

意志堅定的人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敬佩,反之,意志不堅定的人常常被別人鄙視、不屑。有很多家長隨著年齡的增大,對事物的看法逐漸變得消極,也逐漸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他們難以始終如一地專注於某件事,沒有辦法在一些領域取得突破,於是過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庸庸碌碌”的生活。沒有毅力、不夠堅持,自然會被孩子瞧不起。

中年家長的悲哀:“一不小心,活成了孩子最瞧不起的樣子”

第二,不夠勇敢

勇敢的人不懼困難,有膽量,不退縮,充滿魄力,反之,不勇敢的人畏手畏腳,想方設法地逃避有困難的事,更不會去做有風險的事。中年家長經歷了很多是是非非,在一些問題上的表現過於保守,甚至是怯懦、退縮,這極大損害自己在孩子、伴侶心目中的形象,讓孩子和伴侶覺得它們是個“膽小怕事的懦夫”。

第三,不夠寬容

一般情況下,年齡越長,越寬容。不過有些人不是這樣,他們年齡越長,卻變得越“小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比較複雜,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但不管是什麼原因,一個不夠寬容的人,肯定會讓家庭氣氛變得緊張,他們不能容忍孩子犯一點小錯誤,過分的苛責和批評會讓孩子的逆反情緒加重,而這個過程也會令伴侶感到氣憤,以至於他們被其他家庭成員邊緣化。

中年家長的悲哀:“一不小心,活成了孩子最瞧不起的樣子”

人到中年,心理和生理都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中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積極的比如有社會經驗的豐富帶來認知能力的提升,消極的比如有對工作、生活熱情喪失而帶來的頹廢心態。

從風風雨雨中一路走過來,有些中年人會變得比年輕時更加睿智、更加堅定、更加有氣量,但也有些中年人會比年輕時更加膽怯、更加猶豫、更加刻薄、更加狹隘。此時他們的孩子大多已經進入中學,孩子們某些方面的知識儲備很可能已經超過了家長,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敢於表達自己的態度。而家長“越來越不上進”的變化被孩子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經意間,孩子對家長就表露出“不屑和瞧不起”。

所以,當活成孩子最瞧不起的樣子時,不要沉浸在自己的悲哀情緒裡,要找找原因,做出一些積極的改變,同時,試著降低自己的姿態,與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成為知心朋友。

或許“被孩子瞧不起”的家長此時做出調整,已無法讓自己成為孩子向同學炫耀的“心目中的英雄”,但至少不會再讓自己成為孩子和伴侶鄙棄的對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