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風口浪尖的未來集市,折射社交電商的探索之路

最近,未來集市被置於風口浪尖。可以說,這是最近幾年社交電商發展的一個縮影,此前的雲集微店、花生日記、貝店們都曾經遇到類似問題,不斷地遭受各種質疑,在爭議中前進。

是的,從未像社交電商這樣的新物種有如此多的爭議。這也容易理解,既然是新物種,總是讓很多人看不懂,在發展過程中也會有不完善的問題。只是,新物種也代表著創新,代表著進化,在強化監管的同時,更應多一些包容和審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後將能有更好發展。

處於風口浪尖的未來集市,折射社交電商的探索之路


社交電商是電商界的“新物種”

社交電商,顧名思義,就是社交與電商催生出來的新物種。電商的三要素是人、貨、場,在經歷貨為中心、場為中心之後,出現了以人為中心的社交電商,它和同樣以人為中心的新零售一脈相承,這是電商發展的終極階段。

社交電商以人為中心有什麼獨特之處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大幅降低了流量成本,相比傳統電商需要付費購買流量,社交電商激活了每個人的社交圈,自用省錢、分享賺錢,這種社交裂變帶來的流量不僅如螞蟻雄兵般驚人,更是讓困擾傳統電商的流量難、流量貴的難題不再。

社交電商的價值是巨大的,對於消費者來說,能夠更方便、實惠地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對於店主來說,提供了一種新的創業手段,能夠低門檻地靠奮鬥實現自己的夢想;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可以提升商品流通效率,促進消費。

如果我們將眼光放到農村,可以看到社交電商更加具有特殊意義。電商這幾年的蓬勃發展對於促進農產品的上行流通推動作用很大,而社交電商以其更強的勢能更能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以未來集市的“故鄉計劃”來說,將能社交電商的方式推動鄉村優質農產品的商品化、品牌化、產業化,相當於是用新技術、新模式的方式助力精準扶貧。

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2019年社交電商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市場規模達20605.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3.2%。2019年社交電商消費者人數已達5.12億人,成為電子商務創新的主要力量。2019年社交電商從業人員規模預計將達到4801萬人,同比增長為58.3%,社交電商行業的參與者已經覆蓋了社交網絡的多個領域,社交電商已成為電子商務不可忽視的規模化、高增長的細分市場。

處於風口浪尖的未來集市,折射社交電商的探索之路


對待新物種,要有新思維

當然,社交電商既然是新物種,總是伴隨著各種不規範。社交電商剛出現的時候,曾經遇到貨品、體驗參差不齊的問題,後來伴隨行業洗牌這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決。社交電商的另一個問題,是代理商的監管,一些代理商為了賺錢而無所不用其極,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影響了社交電商的聲譽。

尤其是,類傳銷一直成為社交電商受到質疑的一個方面。比如已經上市的雲集就因為分銷模式受到過很多質疑,花生日記也受到工商涉嫌傳銷的行政處罰,貝店也在網上備受爭議等等。

為什麼會這樣?一方面,這和社交電商的特點有關,基於人的社交圈子裂變勢能極大,加上在推廣的時候人會加入自己的情緒、情感,導致人們對社交電商會有類傳銷的誤解;另一方面是的確有一些人或者平臺鑽了空子,背離了社交電商的初衷,局部的問題影響了社交電商的整體形象。

其實,社交電商和傳銷還是有明顯區隔的。傳銷一般是以拉人頭、發展層層下線為目的,而且被髮展的人員還要交納一定的費用才能加入,傳銷的產品很多都是單一而且高價的。而社交電商的目的是銷售商品,而且很多社交電商平臺在早期別說牟利,反而是自己要做大量補貼,這和互聯網行業的初創模式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拿未來集市來說,相關數據顯示,未來集市從今年7月1日開始上線公測,平臺目前的付費用戶超130萬,成交總額達到12億,商品銷售勢能很強。

對待新物種,要有新思維,而不是將其和什麼傳銷混為一談,一棒子打死。

強化監管的同時多一點包容

我是支持對社交電商進行強化監管的,一個新事物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是野蠻生長,強化監管可以去偽存真,讓社交電商更規範地發展。

從這兩年的發展來看,法治化的確在推動社交電商走向健康有序的發展。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電子商務法,將社交電商放到了電子商務的細分領域進行監管;今年5月,《社交電商經營規範》完成公開徵求意見程序;不久前,《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發佈,其中提到“要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完善平臺經濟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平臺經濟發展法治保障”。

這些監管舉措值得點贊,它一方面肯定了社交電商的巨大價值;另一方面將社交電商納入到監管的軌道上,將推動社交電商走向健康規範發展。

同時,我認為,對社交電商強化監管的同時,還要多一些包容。社交電商作為新物種,不存在問題是不可能的,它所遇到的問題,總歸是發展中所必須經歷的。社會各界應該對社交電商這樣的新興互聯網流通平臺採取審慎包容的態度,不輕易扣帽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模式完善,走向更好的進化和迭代。

處於風口浪尖的未來集市,折射社交電商的探索之路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絡交易監督管理司負責人韋犁曾經說,“對於平臺經濟,我們將秉承包容審慎的原則。” 這就說的很好,包容審慎不是不監管,而是在強化監管的同時對新事物的發展給予更大的空間,宜疏不宜堵,幫助他們提升、優化,讓社交電商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在寫這個文章的時候,我看到了未來集市的最新聲明,未來集市表示,公司目前一切運轉良好,平臺依法合規運營。8月上旬,未來集市就在屬地監管部門和相關法律專家的指導下,對可能存在違規的做法或社群內較早期產生的各類不當宣傳進行了大力整改:一是上線了各類優化購物體驗和售後服務體驗的功能模塊;二是出臺了相應的對商家端品質要求、售後端響應流程和社群端宣傳材料等一系列規範文件,確保商業模式和運營動作完全合法合規。

相信這次事件對於未來集市以及其他社交電商平臺來說是一個好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之後,社交電商的未來將能走得更好、更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