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的誕生

1885年法國科學家保羅·維埃研製出了“Poudre B”,即B型發射藥。該發射藥可以在較小的藥室內燃燒並能產生比黑火藥大三倍的威力,而且燃燒速度快,不會產生黑煙,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無煙火藥的國家,為此世界其他國家也相繼加快了研製無煙火藥的步伐。

1870——1871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並割讓了洛林和阿爾薩斯兩省給普魯士,1873年9月又賠款50億法郎給普魯士換取普軍從法國的撤軍,為了免受普軍再次威脅,法國必須在軍事武器上與普軍形成代差以換取安全感。因此法國在發明無煙火藥後並沒打算設計新的彈殼,而是使用了早期的11x59mmR格拉斯黑火藥金屬彈殼定裝彈改裝而成,命名為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並於1886年設計出了可以用來發射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的槍支,命名為勒貝爾M1886步槍。

勒貝爾M1886步槍的缺點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11x59mmR格拉斯黑火藥子彈(上,)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下)


①由於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是由11x59mmR格拉斯黑火藥金屬彈殼定裝彈縮短了彈殼,結合尼古拉斯·勒貝爾上校研製的8毫米的彈頭而成,這個過程造成了11x59mmR格拉斯子彈在縮口的過程中彈殼錐度特別的大,也因此對後期的半自動步槍影響很大,特別是造成了供彈故障,更是無法在自動武器上使用,這也是法國迫切改用無底緣子彈的主要原因。

②勒貝爾M1886步槍由於使用了管狀彈倉,彈頭是直線型排列,這樣後一發的彈尖可能會戳響前一發的底火,從而造成嚴重事故,由此早期的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的彈頭就被設計成了圓鈍且頂部是平的。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子彈底部設計了凹槽


由於圓鈍平頂的子彈在存速和穿透力遠不如尖頭彈,1898勒貝爾步槍彈被改成了尖頭船尾型的彈頭,為了防止後一發子彈誤觸前一發子彈的底火,勒貝爾步槍彈的底部設計了一圈凹槽,後一發子彈的彈尖剛好固定在前一發子彈的底部凹槽中,從而避免了誤觸底火產生的事故。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勒貝爾M1886步槍的彈倉位於槍管下方


③勒貝爾M1886步槍的彈倉由於是管狀彈倉,供彈時需要向後拉槍機,然後按下託彈板,一顆一顆往彈倉裡填充,與德國的毛瑟1898型步槍,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等使用5發彈夾供彈相比,延長了裝彈時間。

④使用管狀彈倉供彈的槍支,由於子彈在射擊時處於縱向移動,導致槍支的重心一直處於變化狀態,極大影響了槍支的射擊精度。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1890年柏蒂埃卡賓槍


柏蒂埃步槍的不斷改進

㈠1890年3月14日,法國陸軍採用了最新設計的柏蒂埃卡賓槍,主要是用來取代勒貝爾M1886步槍,與柏蒂埃步槍相比:

  • 由於勒貝爾M1886步槍的總長太長,重量太重,不利於騎兵攜帶,所以柏蒂埃卡賓槍總長只有945毫米,與勒貝爾M1886步槍的1300毫米相比較,縮短了近355毫米。
  • 柏蒂埃卡賓槍使用了更先進的3發子彈裝的漏夾設計。

說起漏夾我又想起了漏夾的歷史,漏夾最早出現在1885年,當時奧匈帝國的槍械設計師費迪南·裡特爾·馮·曼利夏設計了一種直拉式槍機的曼利夏M1886步槍,該槍首次使用了盒式彈倉和彈夾,子彈連同漏夾一起裝進彈倉,打完最後一發子彈時漏夾會從下方的孔中掉出來或者像M1加蘭德一樣從拋殼窗被拋出,由於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不但是凸緣步槍彈而且彈殼具有較大的錐度,因此漏夾設計必須具有很大的彎度,主要是為了錯開子彈,預防凸緣彈底部相互干擾,早期的柏蒂埃卡賓槍就採用了3發的漏夾。

㈡1907年採用了一種短槍版本的伯蒂埃步槍。與1890年生產的柏蒂埃卡賓槍改變主要如下:

  • 1907型伯蒂埃卡兵槍是早期柏蒂埃部槍縮短了槍管的版本。

㈢一戰時期對1907型伯蒂埃卡兵槍的改進型號Model 07/15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柏蒂埃卡賓槍的刺刀變化


  • 簡化了刺刀,改用了與勒貝爾M1886步槍相同的刺刀
  • 簡化了瞄準鏡、槍揹帶。

不過這一切都是為了加快生產效率。

㈣1916年伯蒂埃卡兵槍的改進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5發子彈的漏夾(左),3發子彈的漏夾(右)


  • 由於早期使用的3發子彈的漏夾,裝彈數量少,經常換漏夾對射速產生很大影響,因此改近後使用了5發子彈的漏夾,增加了射速。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法國M1917步槍


M1917式RSC半自動步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1918年)裝備法國軍隊,在當時使用的仍是是法軍制式的子彈8×50mm勒貝爾彈

M1917步槍的設計緣由可以追溯到法軍早期對半自動步槍的嘗試,他們在一戰前就想用一種更加可靠的步槍來替代原有裝備。1913年間,法國陸軍採用了一種半自動步槍的設計,以取代勒貝爾步槍和布蒂爾步槍。事實上,在1910年時,法軍暫時性的選擇了採用槍管長行程後座作用技術的繆尼爾步槍(英語:Meunier rifle),以之取代勒貝爾步槍。但在新步槍使用什麼彈藥的問題上,耽擱了很多時間,最後終於決定使用更好的7×57mm無底緣彈。在1916年,只造出了1013把繆尼爾步槍,其中有300把曾被送往戰壕前線試用。這批步槍廣受好評,但其所用彈藥特殊性也影響了後期大量裝備。

新設計的M1917步槍繼承了繆尼爾步槍的長行程導氣式活塞、轉拴式槍栓,但是由於存在一系列缺點:

  • M1917步槍全槍長1331毫米比當時使用的勒貝爾M1886還要長31毫米(勒貝爾M1886步槍長1300毫米),M1917步槍總重為5,25公斤,而勒貝爾M1886步槍也只有4.41公斤,由於太長太重因此不容易在狹小戰壕內使用。
  • 導氣孔的直徑設計的非常小,由於部分燃氣未充分燃燒,因此導氣孔中常常會積累大量的碳而影響導氣量,結果導致槍擊後退拋殼的力越來越小,射速不斷漸弱,解決方法就是每射擊100發子彈後,就會卸下槍管下的黃銅螺釘,取出導氣管,對導氣孔進行清理和保養。
  • Mle. 1917的漏匣也不夠堅硬,在供彈過程中會產生破裂的危險,從而影響供彈,而且打完最後一發子彈後漏夾經常會被卡住而無法從彈倉彈出。

在進行一系列大的改動後,法軍於1918年採用Mle 1917 RSC的改進版Mle 1918 RSC,並打算於1919年替代裝備的所有的步槍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Mle 1917 RSC(上),Mle 19178 RSC(下)


與Mle 1917 RSC不同的是,改進後的M1918更輕、更短,而且使用了更耐用的布蒂爾步槍用的5發漏匣,取代Mle. 1917早前的漏匣,M1918也增大了導氣孔,改進了導氣管的固定方式,使導氣管更易拆卸,縮短了保養時間。

M1918還增加了空倉掛機功能,即在機匣的右邊,設置一個空倉掛機裝置,使槍械在5發漏匣打空後,能自動掛機。這樣士兵就可以及時更換漏夾,增加了換彈速度。與Mle 1917 RSC步槍相比較,Mle 1918 RSC的射擊精度更高。在1918年11月後,Mle 1918 RSC的生產才正式開始,最終只生產了4,000把,並且大部分都在1921-1926年的第二次摩洛哥戰爭中得到測試,證明此槍工作正常。

Mle 1918 RSC步槍最大的缺點:①仍然使用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由於是凸緣子彈,為了防止子彈底部相互干擾,漏夾通常會設計的比較彎曲,增加了槍支彈倉的設計難度,也使槍支彈倉底部會突出很大一部分。②由於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不但是凸緣子彈,而且彈殼有很大的錐度比,在彈倉中排列不當的話,槍彈和槍彈之間底緣會互相卡住影響供彈的可靠性。

MAS-36步槍的誕生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7.5×57毫米MAS彈


由於法國人意識到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過於落後,1924年法國推出了7.5×57毫米MAS彈,用於取代老舊的勒貝爾步槍彈。該彈採用無底緣瓶形彈殼,相對於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7.5×57毫米MAS彈的彈殼錐度很小,搭配尖頭平底鉛芯被甲彈頭,比8x50mmR勒貝爾步槍彈更加先進。由於7.5x58mmMAS步槍彈在外觀上與德國7.92x57mm毛瑟步槍彈非常相似。而當時法軍保留有大量一戰時繳獲的毛瑟Gew 98步槍用於訓練和裝備後備部隊,擔心把彈藥裝錯造成事故。因此法國將7.5x57mmMAS步槍彈彈殼截短到54mm,演變成了7.5x54mmMAS步槍彈。該彈在法軍裝備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MAS-36步槍


二戰前期法國國內經濟蕭條,又採用了新的彈藥,因此對研發半自動步槍信心不足,反而研發更有經驗的栓動步槍,即MAS-36步槍。MAS36步槍是一支結實、可靠的旋轉後拉槍擊步槍,全槍長度1020mm,槍管長575mm,空重3.72kg,口徑7.5mm,初速850m/s。

  • 該槍的彈倉以及供彈方式參照了德國的毛瑟步槍,使用了5發盒式彈倉供彈,並可以使用5發橋夾進行裝填。
  • 該槍的槍機設計類似李-恩菲爾德步槍的後端閉鎖,後段閉鎖比採用前段閉鎖的方式閉鎖的強度更高,而且縮短了射手拉槍栓的距離,增加了射速。
  • MAS36步槍槍機上並沒有設計保險,因為可以在不進行戰鬥時把步槍保持空膛,這樣就可以預防走火的發生,進入戰鬥後在進行推彈上膛。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MAS36步槍的表尺特寫,表尺最大射程為1200m,照門為覘孔式。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全封閉的準星護環


瞄具:MAS36步槍採用了帶護翼刀形準星(二戰後生產的MAS36步槍則改為全封閉的準星護環),覘孔式照門,覘孔式照門更有利於提高瞄準精度,表尺最大設置射程為1200m。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MAS36步槍的槍口箍和準星座為一體式設計

MAS36步槍的槍口箍和準星座為一體式,槍口箍側面焊有堆垛鉤,槍管下方的孔內可以收納刺刀,為便於抽出刺刀,刺刀柄刻有滾花。

三種試圖取代勒貝爾M1886的步槍簡史

安裝了刺刀的MAS-36步槍

上刺刀時,把刺刀從收納孔裡抽出,翻個身,刀柄塞進收納孔卡住卡筍就好了,MAS36步槍的刺刀為稜形。

刺刀:MAS-36使用了一根長17 英寸的針狀刺刀,該槍稜形槍刺平時收納在槍管下方的刺刀收納管裡,要使用刺刀時,需要按壓簧狀柱以釋放刺刀。然後將刺刀從管子裡拔出來並反轉,再將刺刀的尾部插進原來的管子,刺刀就會鎖在槍上。

MAS36步槍設計合理,性能優異,是一支優秀的非自動軍用步槍。從30年代開始,法軍逐步配發MAS36步槍以取代各種老舊的勒貝爾、柏蒂埃步槍,但是由於財政匱乏,直到二戰爆發法軍制式步槍還是新舊混雜狀態。

總之法國一直都在研發一種可以替代勒貝爾M1886步槍的槍支,由於受到財政的壓力以及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從而導致研發進程緩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