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好多人說青島人吹牛,炫耀自己家鄉,這真的是冤枉青島人了。

其實,導致出現這種狀況的根本不是青島人,而是外地人。

這些人不僅口頭上說說,更為過分的是著書立傳,把那些過分讚美,吹噓青島的話還寫進了著作裡。

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因為這些人的書很暢銷,甚至被翻譯成英文,傳遍世界。

那麼究竟那些人會為這件事負責呢?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一,就是梁實秋,這傢伙極其可惡,你說你一個北京人,對青島那麼上心幹嘛呀?看看他在《憶青島》說的,“我雖然足跡不廣,自北自遼東,南至百粵,也走過了十幾省,竊以為真正令人流連不忍離去的地方應推青島。”

梁實秋 真的太過分了,太露骨了,在書中甚至這樣寫: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然後說了一通,天堂如何,如何---,蘇杭如何,如何---。最後說,他既不喜歡天堂,也不喜歡蘇杭。

接著又把自己的家鄉北京說了一遍,最後又來了一句,對北平印象很差。

最後說,青島如何,如何---。

你看看,這就麻煩大了,梁實秋是誰?有多少人不信他說的話?當然,你也可以說,你沒有聽說過樑實秋,那,我就無話可說了。

不僅是梁實秋,梁實秋的夫人季淑也很過分,梁夫人說,“青島與上海相比,不啻霄壤”。

你看看,梁實秋認為青島比北京好,梁夫人認為青島比上海好。

唉~

梁實秋有時候的話真的挺傷人,““我想在全國各都市裡,青島是最乾淨的一個”。

你看這話說的,難怪魯迅抓住他不放,狠狠批鬥了那麼多年。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二 ,就是康有為了,康有為是廣東人,

盛讚青島 “青山綠樹,碧海藍天,不寒不暑,中國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樓閣亦比不及,詩文不足形容之。”;

看來,這個廣東佬也是個情場高手,這話說得多肉麻,青島不錯,或者很好,就可以了,還什麼“中國第一”,“仙山樓閣都比不了”。我怎麼感覺這傢伙是跟梁實秋學的?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三就是聞一多,這個湖北人更直接,直接來了句,“青島幾乎是天堂了”,民主鬥士就是有個性。

還好,聞一多比梁實秋和康有為好一些,此二位竟然認為“天堂”,“仙山樓閣”,也比不了青島,看看聞一多還是挺低調的。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四是梁思成,當然在這個問題上,這個廣東人的責任不大,因為他對青島的評價還算正常,在《青島》專刊裡,梁思成對青島評價道:“-----青島是一個美麗的城市……”,

問題是 出在梁思成的家人上,因為梁思成即便在彌留之際仍對青島的建築縈縈於懷,不斷地呼喊別忘了青島,別忘了青島!

不忘就不忘唄,痴情人多的是,蔣經國彌留之際不是也呼喚章亞若嗎?

問題是,梁思成的家人說這件事幹嘛?說出來了,好多人 心裡 不舒服啊!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五是沈從文,這個湖南人,很浪漫、很風流,說出來的話也不一般,你看看,他竟然說“雲南的雲變化最快;河北的雲是一片黃;湖湘的雲是一片灰;四川因高山將雲分割又加濃……論色彩豐富,青島海面上的雲應當首屈一指。”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六個是 浙江人 郁達夫

他在文章中寫道:“從海道去青島的人對她所得的最初印象,比無論哪一個港市,都要清新些,美麗些。

香港沒有她的複雜,

廣州不及她的潔淨,

上海比她欠清靜,

煙臺比她更渺小,

劉公島我雖則還沒有到過,但推想起來,總也不能夠和青島的整齊華美相比並的。

“以女人來比青島,她像是一個大家的閨秀;以人種來說青島,她像是一個在情熱之中隱藏著身分的南歐美婦人。”

你看看,他把青島和香港、廣州、上海、煙臺、劉公島比了一遍,你這個不是給青島惹麻煩嗎?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七就是老舍,這個信仰基督教的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也跟著湊熱鬧。你在青島好好寫你的“駱駝祥子”就行了,寫什麼青島呀?

老舍在《青島與山大》寫道:“------在這以塵沙為霧、以風暴為潮的北國裡,青島是顆綠珠,好似偶然地放在那黃色的地圖的邊兒上------”

老舍在《五月的青島》裡寫道:------,這才明白了什麼叫做“春深似海”。-----。風不涼,浪不高,------,可不是,春深似海!歡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

你看,這正紅旗人的水平真的不一般,說出來的話就不一樣。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八是,浙江人,大教育 家蔡元培。

大教育家就是不一般,你看人家蔡先生說, 青島不僅有著獨特的地理環境,而且開放程度也很高,有利於吸引知名的科學家前往任教,是最適合辦大學的。話不多,平和。接著就把國立山東大學設在了青島。

人家是說的少,做的多---。當然,這招夠狠的。當年 ,把山大搬到青島已經是“此處無聲勝有聲”了。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九是 山東濰坊人臧克家,臧克家還是山東人的性格特點,謙虛,不拐彎抹角,很直接,青島有海,有山,有清淨,“青島是詩的”。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十是 王統照。同樣是濰坊人,相比於 臧克家,劉白羽,王統照對青島真的是付出深情厚誼了。洋洋灑灑地寫了很多讚美青島的文字。

“從北平來,從上海來,從中國任何的一個都市中到青島來,你會覺得有另一種的滋味。青島,在中國的南方與北方的都會中獨自表現著另一副面目。”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十一是 杜月笙,以上文化名人讚美青島也就算了,這個上海灘的黑社會頭子也不甘寂寞。

杜月笙遊覽嶗山,極口稱讚嶗山東麓山海風光之美。

為了展示他對青島的喜愛,竟然站 在華嚴寺附近海濱處,建了一座“斐然亭”。真有那個必要嗎?現在每年來青島旅遊的外地遊客多的去了,人家也不搞這個。倒是有一些大老闆跑到華嚴寺給胡三太爺立碑,這個是很多的。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十二是 山東萊蕪人 吳伯蕭 。

也許是老鄉的原因,他對青島的描述特別細緻,

在《島上的季節》,吳伯蕭生動形象地描繪島城的四季: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日,“-------……”。

這一通誇讚,又留在了著作中了。不過,畢竟是咱山東人,說話含蓄,沒有拿著青島和別的地方比。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第十三是 遼寧大作家 蕭軍。

“當我們第一眼看到青島青青的山角時,我們的心才又從凍結裡蠕活過來……‘啊,祖國!’我們夢一般的這樣叫了。”

“有碧油油的海水,翠疊疊的群山和樹林”,“看,那山,那樹,那紅瓦的洋房”。

“讚美,我只是讚美!在我到青島的第五天,我還是在讚美它”

第十四是意大利駐華大使嚴農祺。老外也跟著瞎起鬨。

這個老外嚴肅地說: “這是我見過的最美、最宜居的城市,如果可以的話,我會選擇來青島定居。”不過,要是外國人來的太多,那青島房價就更高了,很麻煩。所以,我是不希望他來青島定居的。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有人說,青島沒有文化底蘊,那看看王統照怎麼回答的吧?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我愛這邊的幽靜,而又不缺乏什麼,可是有人說這邊沒有中國文化,但怎麼講呢?文化兩個字解釋起來怕也費勁!自然許多人在熱心擁護古老的文化精神,是什麼呢?你說……”我呷著一口清茶望著電燈微明下的波光慢慢地說:“哼!文化!中國的古老文化不是上茶館,抽水煙,到處有的雜貨攤?什麼東西只要古香古色的那就是!……至於說真正的中國固有文化的精神,你以為在那裡?難道在北平,在濟南,在各個大都會里?我們到那些地方也只看到古老文化的渣滓,真正可愛的古文化的精神在那裡?……”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所以啦,我以為在這裡反倒清靜些……”。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王統照還認為,

“這裡一切的情形是混合著德國人的沉重,日本人的小巧,中國固有的樸厚。

“----據我所到的地方,就連德國在內,像這麼美麗適於居住的城市也不多-----””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你看看,要是德國人知道王統照這麼說,是不是會引起國際矛盾?

其實,吹噓青島的,還真是大多不是青島人!還有歪果仁跟著瞎起鬨

最過分的是楊潔篪這個外地人,竟然鼓吹青島人見人愛!還有個叫羅格的老外,聽說是個奧委會前主席,竟然說青島是亞洲最美的城市之一!我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