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的廣州和深圳未來哪座城市發展前景會更好?依據是什麼?

城市觀察員Real陳


其實廣東省整體是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省份,不用追溯很久遠,廣東省整體崛起到當前經濟總量排名國內第一,僅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更是誕生了廣州和深圳兩座一線城市,這在我國所有省份當中絕無僅有。或許很多人會說,廣東省發展到當前規模與國家的支撐密不可分,不否認這一點,但也與廣東省的地理位置以及思想活躍性有很大的關係。

首先除了廣州和深圳,發展潛力最大的城市比較看好東莞。東莞從幾十年前一座默默無聞的城市,發展到當前新一線城市,在我國所有新一線城市當中速度是最快的。我們經常說深圳速度,表達的是對深圳城市建設速度的驚歎,但深圳速度同樣適用於隔壁的東莞。東莞以往在很多人印象當中是世界加工工廠,其實當前東莞各產業發展以及城市建設水平已經如日中天。
除了珠三角地區以外,很多人可能認為,廣東的東西兩翼發展潛力一般,但其實當前廣東省設有東西兩翼兩個副中心城市,一個就是汕頭,一個是湛江。這兩個地區地理位置同樣十分優越,也都擁有各自的深水良港,腹地也都不錯,唯獨缺乏的是政策的支撐,如果賦予這兩個地區相應的政策,憑藉廣東活躍的經商思想,這兩個地區的崛起潛力也非常大。
當然以上僅僅是個人看法,一個城市的潛力大與否更多是看賦予的機會,以及所在省份甚至是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相信各個城市的發展也都會越來越好。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廣州和深圳都是全國公認的一線城市,其中廣州是我國的商貿中心,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科創中心,兩市目前的GDP都已經超過2萬億,未來它們的發展前景都會很好,如果非要選誰更好的話,小編還是選擇深圳!

深圳的發展就是一個奇蹟,它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最快的一座城市,短短几十年,深圳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一躍成為國內四大一線城市,GDP已經超過香港位居亞洲第五,並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經濟增速領跑一線城市。



在全國主要城市當中,深圳的人口結構是最年輕的,而且深圳的人口吸引力非常的強,2018年就新增常住人口近50萬,連續多年是我國人口增量最多的城市。人往高處走,一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越強,也就反映出這座城市經濟活力強,發展前景好。

深圳目前最具競爭力的產業主要是金融和高科技產業。深圳是國內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擁有國內僅有的兩家交易所之一的深交所,深圳的上市公司總市值僅次於北京位居全國第二。而高科技產業方面,截止2018年,深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總數高達1.44萬家,僅次於北京,位居全國城市第二,擁有華為、中興、騰訊、大疆等多家著名的高科技公司,深圳的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7.3%,深圳PCT國際申請量已經連續14年位居全國第一……總之,這兩大優勢產業是未來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因此小編認為深圳的發展前景更好。

當然,廣州的發展前景也不俗,廣州是“千年商都”,經久不衰,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我國的商貿中心。廣州經濟在經歷了上一年的低谷之後,今年上半年強勢反彈,名義GDP增速位居一線城市之首,因此廣州的發展潛力也不容小覷。


錦繡中源


大家都知道廣州和深圳都是中國的一線城市,從GDP來看這兩年深圳比廣州高一些,但從綜合實力來說深圳遠遠不如廣州,個人覺得廣州未來的前景更好


主要有以下原因

1、面積

深圳面積只有1997.47平方千米不到廣州(7434平方千米)的1/3,不管從未來城市的基礎設施,工業和科技園區、商業區、居住區都需要大片的土地。

2、房價和物價

深圳的面積就那麼大,這就決定深圳的房價肯定高,深圳這幾十年來,房價翻了十幾倍,很多年輕人都買不起房子,甚至有些大企業在深圳高房價和高消費下,選擇了搬離深圳,比如華為就把研發基地搬到東莞的松山湖。而廣州面積較大,房價和物價相對較低。

3、人口

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深圳的人口大部分年齡段是在24到45歲之間,老年人少,人口死亡率低,這也是深圳人口增長快的原因,但在過20、30年後深圳這一大批年輕人集中都進入老年階段,深圳將會成為養老院,深圳的活力也會慢慢下降,而廣州的年齡相對平衡。

4、從人才方面

廣東80%的高校都在廣州,而深圳只有幾所高校,只能依靠別的城市人才。



5、其它原因

廣州市廣東省省會,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教中心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華南地區交通樞紐,而深圳這方面不如廣州。


歡迎大家關注我,有什麼看法也可以在評論區交流。


秒解廣州


這裡分近期與遠期。可將近期分為一個創造週期以十五年為界。遠期為三十五年的個體生命創造週期。從廣州與深圳的常住人口年齡結構上看,廣州人口年齡結構涵蓋了各年齡層。人口年齡結構比較均衡,在近期發展動力方面遠不及深圳這年青人為主的城市。

從近遠期看,深圳的年輕人口就是雙刃劍!深圳的土地面積決定了她不能無限擴大吸納青年人口安居。而現有的一千多萬人口呈菱形結構,七成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二十至四十歲年齡層之中。可以想像,三十年後,人口集中快速老化,將會把深訓變成養老院。結構上不可逆轉將會使深圳變毫無活力之死城!近千萬老化人口集中在不到三千平方公里之彈丸之地,只能讓深圳在消化老年人口產業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創新創造無從談起。

反觀廣州,土地是深圳的三倍有餘,關鍵的人口年齡均衡結構及吸納年青勞動人口的硬條件會使廣州能保持長期均速發展。這點上,廣州比北、上、深超大都市有較大後發優勢!這也是這幾十年來廣州執政層刻意撐握平衡結果吧?



shasha271


說說深圳現在的真實情況:1.寫字樓空置率特高,遠超主要城市平均水平,特別是p2p爆雷後,反映深圳實體經濟的崩潰情況。2.2019年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城市去向,深圳連二線城市的吸引力都不如,更別說北上廣,年輕人代表的是未來,沒有年輕人,深圳註定沒有未來,整個城市缺乏活力暮氣沉沉,只剩泡沫房價,3.社會消費總額也是被北上廣遠遠甩開,並遠不如一眾二線,反映深圳這個工業城市一直以來人口結構低端消費力差,普通人在深圳難以體面生存。可以說,深圳別說跟一線的廣州比,現在很多二線如重慶成都武漢杭州都比不上。






城市競爭力


當然廣州了,幾千年的商都,文化城市,你大爺還是你大爺,深圳只是某一段時間有名氣,200年前你是誰,200年後你是誰?


用戶6685533703622


毫無疑問,肯定是廣州。廣州有極深和認同的文化底蘊,深圳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靈魂。


我祖劉邦


當然是廣州,別深圳在經濟上領先一點點是暫時表象,綜合實力和底蘊深圳無法跟廣州比。


用戶8503998159


未來當然是省會廣州力壓深圳。深圳的年輕證明刷GDP沒問題,但綜合方面太弱過廣州,廣州的面積,教育,醫療尤其高等教育是深圳羨慕的,也是國家對兩座城市定位不同的必然結果。深圳的高速發展對國家對廣東是好事,但也挑戰了傳統的中國政治經濟順序,所以如今的深圳除了號稱一線城市外實則也無奈,看看擴大又遠在百公里外的汕尾飛地,虎門大橋擁堵多年,港珠澳大橋單Y遠離深圳,看看長三角的統一和諧,珠三角是需要冷靜思考一下了。


飛龍4612


謹慎看多廣州,主要支持: 一、人口結構,深圳現在紅利大,多廣州80萬勞動人口,但己趨勢轉向紅利減少,養老付擔有不可避免的陡增過程,廣州則近年流入人口多,老化趨勢減緩,目前大、中、小學在校生都100萬左右,比較合理。二、經濟結構與驅動力,其中最主要的是股市,一方面本身阿貓阿狗公司,都上市圈錢了,另一方面科創板又來了,股市圈錢黃金時代漸去,作用減弱了,對深圳影響較大,對廣州影響較小。三、計劃單列和省會之利,深圳多留下25%資金,累積十年八年,優勢突出,未來趨勢是廣州的相對弱勢會減小,原因是經過這十年發展,廣東財政靠廣佛莞的格局漸變,廣東省越來越多市,實現財政自給純上交省政府,省級財政增長,無論如何對廣州都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