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備胎為什麼越做越小?

麥車邦


想不通!汽車備胎為什麼越做越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我們車輛所配備的備胎越來越小,有的車型甚至連備胎都不配備,比如榮威350,老款車型上還是全尺寸備胎,到了新款車型上竟然配了自補液和車充,在我看來這是屬於倒退和偷工減料的情況。

備胎——有人說有用,有人說多餘

汽車備胎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一項車輛配置,我們在日常使用過程中,路上的突發情況實在太多,並且輪胎也屬於橡膠製品,並沒有太大的強度,所以很容易受傷,這就會給我們的行車帶來很多的不便,尤其是我們在郊外或者其他人少的地方輪胎損壞的時候,如果沒有備胎只能等待救援。多餘覺得一輛車開到報廢都不會有機會用到,還不如換成有效的儲物空間呢。

越來越小的備胎,有的甚至都不配備備胎

現如今有一個現狀,那就是車輛的備胎越做越小,甚至簡配備胎。我觀察好多車型,其中德系車還算厚道,以前都是配備全尺寸輪轂和備胎,基本直接可以換上使用,現在換成鐵輪轂並且都縮小一個尺寸;雪佛蘭和別克這類美系車從始至終都是“小驢車”一樣的備胎,一直沒有“縮水”,日系車的話也是鐵輪轂居多;其中我最想吐槽的就是那些沒有配備防爆胎也不配備備胎的車輛。

備胎越做越小甚至不配備的原因:

1、車企為了節省成本。一個16寸的輪胎加上鋁製輪轂的成本大概在700元左右,每年車企要生產成千上萬臺車,那麼省下來的就不是一點半點了。

2、增加後備箱的容積。眾所周知,很多SUV為了提高後備箱的容積,都將備胎安裝在底盤上面。而轎車因為底盤低,如果下面安裝備胎就影響通過性了,所以直接犧牲掉備胎來換取空間。

3、缺氣保用輪胎的出現。缺氣保用輪胎又稱為防爆胎,可以在完全沒有氣壓的情況下,依靠胎壁的硬度低速行駛50-80公里,一般用於豪華車,這樣就可以非常完美的省下空間了。

4、通過節省備胎來減輕車輛重量,從而提高燃油經濟性,但是我覺得通過這樣的方式減重沒有任何意義,不如通過車身其他設計減重來的更直接。

如何在保障有備胎的同時還有空間

我覺得這方面奧迪和保時捷的設計就非常有意思,孫然也是非全尺寸的備胎,但是不充氣,將輪胎縮小的最小放在後備箱中,當需要使用的時候,後備箱有打氣泵,充滿氣之後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我非常不建議大家使用自補液,自補液雖然能應急補胎,但是會腐蝕輪轂,並且用過自補液的輪胎基本報廢,輪胎內部全是膠水,無法補胎。

總結

雖然備胎越來越小了,但是我覺得只要還有就非常實用,我希望這個配置儘量不會被取消。


陳先森說車


稍微良心一點的車企 都會配全尺寸備胎, 不過輪轂的話 大多應該還是鐵輪轂, 很少有備胎也是鋁合金輪轂的....

大多數合資車, 備胎都是T125的, 俗稱板車胎, 這種備胎真的是隻能應急用, 短程, 低速行駛...如果是全尺寸的, 在有輪胎被扎, 漏慢氣的情況下, 換上備胎跑個十天半個月的 也沒問題..

空間的話, 只能說是一部分原因, 不能說完全是為了節約後備箱空間, 其實車企更多的認為,

非全尺寸備胎可以大幅節約成本, 更何況備胎用到的情況 少之又少....

所以T125備胎 基本上成了"標配"...

有的非全尺寸備胎僅僅比原車胎小一個尺寸, 還是可以用的,

比如225的胎, 備胎是215或者205 還能接受..T125比麵條胎還窄


Neversaynever758


現在的汽車備胎尺寸確實存在縮水問題,其實沒有什麼想不通的。備胎尺寸越來越小,主要原因是汽車輕量化的需求、後備箱空間的需求和沒有法律約束。

1. 輕量化的需求

雖然採用小尺寸備胎只能降低幾千克的重量,但輕量化就是拿著“放大鏡”在整車上找贅肉,輕量化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我曾見過因為儀表板總成重量不達標,最後不得已更改橫樑骨架的材質的情況,雖然成本提高了,但廠家還是願意為此掏錢。雖然前者大家不願意接受,但道理就是這個道理。


2. 後備箱空間的需求

就空間利用率的提升來說,小尺寸的輪胎可以節約更多的空間,工具盒也可以通過做得更小巧讓後備箱更平整。寶馬由於因為採用了缺氣保用輪胎,後備箱的空間就更大了。像寶馬X3就很讓人映像深刻。後備箱長寬高925mm/1100mm/780mm,而且非常平坦。

3. 沒有法律約束

從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官網看,針對載客性質的乘用車輪胎(特別是備胎),並沒有尺寸方面的推薦性標準出臺,更不用說強制性標準了。GB 9743-2015(轎車輪胎)雖然有明確輪胎的尺寸關係,但並沒有對備胎的大小做強制要求。


換句話說,汽車備胎的大小如何,完全是廠家自行決定,你還找不到任何投訴他們的理由。當然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汽車備胎的使用率極低,雖然大家備胎尺寸越來越小讓大家很不開心,但換一個角度看,一個使用率很低的配置,其實大家也沒必要太過糾結。

而且就備胎的工作特點來說,它本來就是短途、低速應急使用的,過度使用並不在它的職責範圍內,所以國標不強制要求並沒有錯。

總結以上來說,不管我們開不開心,願不願意,全尺寸備胎會越來越少,備胎的尺寸也會越來越小,甚至有可能還會像寶馬一樣消滅備胎。


東拉西車


【導語】汽車的備胎的作用可以說很大,因為當我們的車胎出現爆胎或者被扎漏氣的情況下,都是需要備胎進行更換,以此來讓車輛可以繼續行駛;但是絕大部分的時候也可以說沒有作用,因為汽車的車輪其實爆胎的概率並不是很大,就像我自己開車十幾萬公里了,還從來沒有換過一次備胎(這種話好像不能輕易說出來??),反而是騎摩托車的時候經常被扎胎,但是騎摩托車又不能更換備胎,只能想辦法修補。那麼對於汽車備胎來說,為什麼越做越小了呢?

我買過的兩臺汽車都是配置有全尺寸的備胎(豐田凱美瑞2007款還有奧迪A6L2010款),全尺寸的意思就是備胎的輪轂款式和輪胎尺寸和車輪上的四個車輪是一樣的,即便是換上備胎上去從外面看也看不出是備胎,而且照樣可以行駛比較長的距離,只需要在有補胎或者換輪胎的地方把原車輪胎進行更換或者修補以後再把車輪裝回去即可。但是這類全尺寸的備胎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佔用的空間比較大,而且往往重量都比較大,一直待在車上的話,不僅會佔用後備箱地板的尺寸,還會讓車輛有多餘的重量,還有一個和車廠最相關的就是成本,全尺寸備胎的成本會更高一些。

↓↓↓全尺寸備胎看起來會比較安心

而現在的搭載備胎的車輛有兩種款式的備胎,一種是小尺寸的備胎,輪轂是鋼材質的,輪胎的外徑和胎面的寬度都要小於原車的輪胎,這種備胎在裝上車輪上的時候只能按照一定的限速行駛,否則會造成行車狀態不平衡而影響穩定性,進而造成影響行車安全。

還有另外一種備胎更加節省空間,那就是還未充氣的備胎,保時捷卡宴搭載的就是這樣的備胎,在車輪需要更換備胎的時候還要把備胎拿出來充氣,充好氣以後才可以更換到需要更換備胎的車輪上。

↓↓↓保時捷的備胎是沒有充氣的

還有一種更省事的,直接給車裝備缺氣保用輪胎,直接就把備胎省略掉了,還有些不是缺氣保用胎的也沒有配置備胎,我見過的朋友剛買的CRV混動,備胎的位置用來放置電池,直接就沒有備胎了,後備箱下面配了一套補胎工具,扎胎了就自己補。

如果說為什麼備胎要這樣做的話,我覺得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①節約成本

雖然說一個備胎相對於車價來說不算多少錢,但是在車廠生產數十萬臺的規模上,每輛車節約一些成本,加起來也是一比鉅款,所以本著節約成本的角度,很多廠商會選擇尺寸更小,成本更低的小備胎。

②節省空間

現在的車輛一般都會標註出後備箱的空間容積是多少,而備胎雖然是放在地板下面的,但是地板下面還有其他的零配件,所以備胎的大小對後備箱空間的大小也有一定的影響。在本著節省空間的前提下,備胎是有可能會被“縮水”,一些混動車為了空出電池的空間甚至會直接把備胎取消,讓人開的一點都不安心。

③輕量化

現在的車輛的輕量化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技術潮流,會使用更多的科技含量更高的材質和更輕的材料來讓一款車的重量可以降到更輕的重量,而對於備胎來說,小備胎的質量更小,重量更輕,裝備小備胎可以讓車重下降一些。

總而言之,裝備小備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從車廠方面的原因,也有從設計方面的原因,我們在購買到一款車以後,要知道車輛的備胎怎麼取出,怎麼充氣,怎麼安裝等等,這樣才能有備無患。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那就麻煩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吧,和你分享更多原創精彩內容!


明說汽車那些事


我們的汽車除了正常車身上的四個輪胎以外,都有一個備胎,但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備胎大多數都不是全尺寸的輪胎,而且備胎比較醜陋,那麼備胎為什麼做成這麼小呢?


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廠家為了節約成本,這種備胎,全尺寸的和小一尺寸的輪胎相比的話,成本要降低很多,我們現在有的正常汽車大多數都是鋁合金的輪轂,但是備胎都是鐵輪轂,這樣的成本也更低一些。可能有人說一個輪胎能有多大成本呢?其實對於量產的車型來說,一個輪胎可能成本比較少,但是銷量比較多了,這個成本節約的就比較客觀了。

再有一個問題就是廠家宣傳的,就是汽車的備胎越小,那麼後備箱的空間就越大,這樣的話可以節省更多的空間,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節省汽車的質量,節省油耗。



備胎為什麼叫備胎?就是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短時間使用的一個輪胎,所以說,備胎也沒有必要做的特別大,畢竟就是臨時應急使用的輪胎。

這裡要強調的是,如果是汽車的輪胎出問題以後,汽車的備胎是不可以長時間作為正常的輪胎行駛的,而且行駛的公里數速度也有要求,一般不要超過80的速度。這是因為一些備胎長時間的放到後方不使用橡膠會出現一些老化的情況,尤其是直接卡在底盤的那種外露的輪胎更容易出現老化的情況,這樣增加危險性,


66號車坊


現在汽車備胎,多數都比輪胎小一號尺寸,為什麼會這樣設計,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備胎不常用,如果用全尺寸備胎,務必會增加一些成本,為了減少成本,才出此下策,不過,也有的車輛,現在都沒有備胎了,為什麼沒有備胎呢,其實原因,也特別的簡單。



沒有備胎,就是因為它使用的是防爆輪胎,比如說,寶馬全系,奔馳全系,基本上都用的是防爆輪胎,官方名稱,缺氣保用輪胎,也就是說,汽車紮了輪胎,沒氣兒了,還能在80邁的速度下,跑一個小時,就這麼神奇?

現在汽車,輪胎都用的是低壓,輪胎,在安全性上以及各方面,都已經非常成熟,所以備胎的作用越來越小,特別是在城市,幾乎用不到備胎,很多人在城市,都把備胎直接卸下來以後,放在家裡,出門的時候才帶上,這就是備胎,現在比較尷尬的地方,所以廠家也看到了這一點,同時減少成本,可以把備胎做得小一點,而且,不使用常規的,輪轂配置,這樣費用就會降低更多,至少幾百塊,但是出遠門,比如去西藏新疆旅行,自駕遊,還是建議帶上全尺寸備胎,可能會更靠譜一點。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到西藏自駕,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藏區自駕遊,回覆關鍵詞,就會有一系列關於到西藏自駕遊的一些小常識,祝你們玩的開心。


川藏自駕遊


備胎越做越小才符合潮流發展,以後備胎會逐漸消失,到時候連抱怨備胎的資格都沒有啦!你難道還想配備一個標準輪胎加輪轂?不好意思,那就不是企業該乾的事兒,並且這種做法沒有啥好處!“汽車概況”給您解釋一下!


備胎作用就是臨時應急,如果出現爆胎過輪胎沒氣狀況,可以協助你駕駛到維修修補輪胎,簡單來說就是夠用就好!備胎的功能決定了備胎的大小不會太大!


備胎大小是和成本掛鉤的,備胎做的越小,材料越少,成本也越低,以後新能源汽車,或者混動車,車上面全部搭載著電池,到時候即使想加備胎,都沒位置放置,到時候直接刪除!畢竟法規沒有強制要求不是?

如果備胎和普通輪胎一樣大小,那我們的輪胎壞掉之後,換用備胎行駛,大多數人很有可能不在更換,甚至忘記修補原來的輪胎,一直用到報廢,到時候備胎的功能早就拋之腦後!

有沒有發現,現在配置防爆輪胎的車輛,備胎就不再配備了呢?主要是由於防爆輪胎在輪胎洩氣的情況下,仍然可以80kph速度行駛近100公里路程,這個過程足夠你去更換或修補輪胎啦!

雖然備胎很簡單,但備胎背後的知識較多,“汽車概況”給您普及,如果感興趣,歡迎關注!


汽車概況


我就弱弱的問一句,各位有在用車的老司機們,你們開車那麼久,你們的備胎用過幾次?給你用你會不會操作,會不會用?如果會用,想用,但是又遇上車流密集,人流多,天氣熱,天氣冷,下雨,下雪,趕時間,面子,衣服可能會弄髒,備胎長時間不用氣壓不足等情況……你們還會去用嗎?據我所瞭解到的情況,絕大部份人車上的備胎都是千年才用一回的,甚至很多都是等到換車了還沒用過的。所以備胎越做越小,都是合情合理文明的表現,對於企業來說可以節省成本人力物力,對於國家來說可以節省資源利於環保♻️,對於個人來說可以節省燃油節省投資(羊毛出在羊身上)。

目前來說大部分保險公司都會提供免費幫忙換備胎,免費搭電救援的服務,大家可以熟記自家保險公司的電話。對於備胎,有存在的必要性,因為有備無患,在極端情況沒有辦法的時候可以救急。應該注意的是,備胎不用的時候也要注意保養,定時測量氣壓,老化的厲害也要更換,免得要用的時候氣壓不夠,救命稻草也沒了,另外就是備胎不可以長時間使用,時速不能超過60公里每小時。





y花y世界y樹y菩提


無論是從實用性還是經濟性來說,輪胎越做越小,直至最後消失,都是正常的行業發展趨勢。

我認為備胎之所以比正常輪胎尺寸來的小,主要遠原因有三個。


一、廠家為了節省成本

備用輪胎尺寸越大,廠家付出的成本越高,單一車輛可能沒什麼影響,車輛越多,成本差距就非常大了。

二、後備箱空間限制

後備箱是平坦的,留給備胎的底層空間不大,這就要求備胎的尺寸不能太大,不然會會使後備箱地板凸起,影響空間使用。

三、讓車主及時更換

有些車主換了備胎後,有時候就會忘記或者懶得換回來,而備用輪胎的行駛公里數是有限制的,小尺寸備胎能夠時刻提醒車主在用備胎,記得趕緊換回來。


當然了,也不能說備胎都是小尺寸的,也有些車輛的備胎是全尺寸的,就是和原車輪胎尺寸一樣。這類車一般是十來萬左右的車型,比如比亞迪L3,現代悅動、本田思域等。這類車型原車輪胎的尺寸比較小,備胎就算使用全尺寸的輪胎,也不影響後備箱的使用。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的,那就是越野車的外掛輪胎,比較典型的代表有:豐田霸道、JEEP牧馬人。這類主打越野性能的車型,由於備胎採用外掛形式,都是全尺寸的輪胎,主要還是因為在野外更換備胎後還要行駛很長的距離,並且還要一樣具有越野能力,小尺寸的備胎顯然達不到標準。



其實,我覺得沒有必要糾結備胎尺寸大小,畢竟備胎的出現,只是為了一時應急而已。甚至現在有很多車主,不遠動手換胎,而且也不會換,只要不是離城市太遠,隨便叫個維修師傅換個胎,很方便也很便宜。

再說了,現在越來越多的車開始使用洩氣保用輪胎,也就是傳說中的“防爆胎”,像BBA車型基本上都大範圍採用這種輪胎。一旦“防爆胎”解決了舒適性的問題,得到了大面積推廣,備用胎就基本上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鴻漸談車


我來幫你想明白。

其一、備胎,為啥要有,就是為了防備應急使用,比如輪胎被扎壞了沒氣了,沒外力損壞!

有了備胎換上後就可以繼續趕路了!

其二、好車都是防爆胎,即使沒氣,靠著胎壁的支撐力,依舊能支持跑個幾十公里,駛到救援站。好車就沒有備胎。

其三、備胎也是造車成本之一,厚道的廠家,給你一個原尺寸備胎,放在後背箱。

精打細算的廠家給你一個非原尺寸備胎,省錢呀。越小越省錢,能臨時跑起來,不瘸腿就行!

不知道這樣說,你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