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財經類院校“爆冷”,2020屆高考生如何參考往年錄取數據?

薄荷味汽水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我將用自己的見解幫你解答。

大一新生已經開學,2019年高考徹底拉下結束的帷幕,部分人已經開始著手準備2020年高考以及志願填報。志願填報是高考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每年的錄取數據也是下一年高考填報志願的重要參考依據。其中,2019年大多數財經類高校都遭遇爆冷門,以及部分985高校也遭遇爆冷門。一些“自媒體人”為了吸引家長的關注,紛紛喊出財經類專業以後都不在吃香,財經類專業以後將會被淘汰等等。如果真是教育行業裡面的人,絕對不會說出財經類專業遇冷,最多隻會說出財經類高校遇冷。高校與專業之間差距著很多其他的專業,2020年考生如何參考往年數據?


財經類高校並不等價於財經類專業,這裡需要明確的一點,也是高考填報志願的關鍵。河南省在2019年遭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上海財經大學紛紛遇冷現象,很多“自媒體人”都在說有些學生撿漏太厲害。比如上海財經大學2018年河南省錄取分數650多分,而2019年錄取最低分只有570多分,突然下降80多分,是真的撿漏又或者假的撿漏?金融學、統計學、保險學等王牌專業依然錄取分數在600多分,與2018年錄取全省排名差不多。錄取分數低的是社會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可以說與財經類專業沒有任何關係,而且也不是上海財經大學的王牌專業,就業來說並不樂觀。同樣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當中,本科開設環境工程專業,你覺得一個財經類高校,開設環境工程,考生願意去報考嗎?遇冷的不是財經類專業,而是財經類高校裡面與財經類毫無相關的冷門專業。
注:上海財經大學2019年部分地區錄取分數圖

為什麼會導致頻繁的高校遇冷,包括985高校遭遇冷門?源於社會對考生專業的需求,隨著本科畢業生越來越多,社會分工也會越來越明確。那麼一些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肯定優先考慮專業對口的學生,特別一些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更是對專業卡的比較死。目前大多數省份實施的高考錄取方案都是平行志願,平行志願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也就是幾乎所有的考生都會服從調劑安排,不服從調劑安排可能進面臨退檔的風險。假如本人是河南考生,想要填報上海財經大學大學的金融學專業,但是高考分數只有620分,肯定錄取不到金融學專業,只能夠調劑其他專業。那麼此時此刻,考生就會放棄學校,選擇專業,進行退而求次的方法。因此,現在的志願填報都是以保護考生專業為主,學校是次要因素,專業很有可能影響一個人未來所有的工作。

現在的考生與家長越來越理智,不


會盲目的追求學校而放棄專業。因為,我們知道學校雖然很重要,但是專業更重要。在2019年高考志願填報當中,有很多考生都放棄就讀211高校的機會,選擇雙非一本的計算機專業、財經類專業等等。山東大學2019年安徽省理科錄取最低分505分,錄取專業護理學,浙江大學2019年安徽省理科錄取最低分585分,錄取專業生物與海洋相關專業。如果一個知名高校突然在某個省份爆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高校在本省投檔的專業太冷門,吸引不了考生報考。專業已經成為考生與家長填報志願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

說了那麼多,也分析了那麼多。面對2019年財經類高校遇冷門,2020年高考到底如何報考才最好。如果想要報考財經類專業,明確告訴你財經類專業一直很熱門,如果想填報財經類高校撿漏,那麼財經類高校裡面的冷門專業也是留給你的。在學校與專業之間,你到底選擇哪一個?如果選擇專業,那麼填報志願的時候就要求穩,如果選擇高校,那麼可以多嘗試幾個名校,不過就算錄取也是調劑到冷門專業。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是信息時代。幾乎各個高校都會公佈錄取分數投檔分數線。如果考生真的想填報財經類高校,最好看一看財經類專業的錄取分數有沒有下降。根據我的瞭解,財經類專業依然非常熱門,爆冷的都是財經類高校當中與財經類沒有任何關係的其他專業。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歡迎大家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見解。如果你有其他的不同想法,也可以評論交流。


微談論


財經類院校遇冷與財經類專業遇冷可是兩個概念哦!2019年各省高考院校投檔線公佈之後,網上開始了財經類院校遇冷的傳言。真的這樣嗎?我是張老師,致力於生涯規劃服務,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投檔分爆冷的原因

確實在招生階段,財經類院校除了主流的會計、財務管理、金融學、經濟學專業之外,還會有很多其他專業。而省教育院考試院公佈的院校投檔線,是指學校當年在該地區招生的所有專業當中,最後一個進檔考生的分數。如果學校在該地區招生專業當中有一些冷門專業,那麼根據2019年大家報考的情況來看一些人的專業,很有可能出現斷檔的情況。在去年的相同過一次,今年沒有人報,而位次低一些的同學在衝一衝,那麼就造成了院校投檔線的下降。

志願錄取的關鍵是“專業分”

像高考院校平行志願,一個學校通常情況下可以報考6個專業。6個專業之外,大部分情況下面我們還需要勾選專業服從調劑選項。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生涯規劃的理念越來越得到家長與考生的認同。因此在志願填報階段,大家都會選擇熱門的專業,適合自己的專業。

因此大部分同學在進行報考的時候,都會在自己填報的6個專業裡面進行專業錄取分數的匹配。因此大家所說的2019年財經類院校“爆冷”是事實,但是財經類專業是否“爆冷”,這是一個問號(其實是不太可能的)!

志願填報專業優先

2020年高考,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的城市,也將開始實行新高考。新高考在志願填報階段將會實行專業平行志願,與專業服從調劑說再見。那麼對於現階段實行老高考的考生與家長來講,在志願填報的時候,要儘可能的也以專業為導向。

高考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大學專業的選擇代表了未來幾十年工作的方向!

歡迎關注張老師生涯課堂,專注於教育問答,一起探討生涯。


張老師生涯課堂


簡單說幾句

在現在普遍實行的平行志願投檔模式下,大小年現象比較少見了。所以像財經類院校這種偶發的斷檔現象,如果認為下一年度就是機會,這可能會造成報考的失誤!每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當大家看到某個院校前一年度招生分數比較低,可能有人會認為是發現了價值窪地。這樣等大家都趨之若鶩的去報考時,錄取分數往往又會走高,這是報考中經常出現的現象。

所以說,對於下一年度的報考,穩妥的做法,還是要以常態化、穩定的數據,去做考慮。

除了衝擊名校之外,不建議去做賭博。因為我們要報這類學校,也是想學它的一些強勢專業,賭的話,很大的可能就是學不到想學的專業,被調劑的風險也很大。



高考志願規劃肖老師


第一、財經類高校遇冷,分數降低,只是說它的院校最低提檔線與往年對比降低了,並不代表財經類大學的優勢專業、王牌專業分數也降低了。從這一點也說明了越來越多的考生和家長注重專業,而不是盲目的沖劑高校,而且一份不浪費的志願的志願一定是好的選擇嗎?分數降低,考生撿了“便宜,這個便宜真的好嗎?”也許被錄取的考生也很尷尬和難受;

第二、對於明年考生數據參考,要看所在省份的排名和所在分數段考生人數的波動,還要看明年大學的招生情況,如果改成大類招生,避免出現這種遇冷的情況,又有多少家長和考生會選錯呢?大學大類招生利用通識教育改善學生選擇專業的困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往往也會將一些相對的冷門專業很好的隱藏在大類中,以至於還是會有一部分學生在大二以後被迫選擇冷門專業;比如上海大學的招生大類只有理科類、工科類、經濟學類、社科類的招生類別,這樣的大類很大程度的縮小了專業分數的差距,也提升了大學的錄取分數,所以如果合成大類招生,可能會不降反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