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一座城,自建城起,名字沿用2300年,從來沒有換過。

當年趙雷一首《成都》使得這個城市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對於這個本就受歡迎的網紅城市你瞭解多少?

成都是中國少有的城市自建城起,就未更改過名字。

早在三千年前,這就有原始部落聚居,“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古蜀國的幾位王:蠶叢,柏灌,魚鳧,杜宇,曾經將瞿上,郫縣,新都,廣都等地(今成都境內)作為都城,而開明王將都城遷至成都,成都一名取自典故“周王遷岐,一年而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典故。

四川有一座城,自建城起,名字沿用2300年,從來沒有換過。

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成都”是中原人對蜀語的一種音譯。古蜀人稱自己的都城為dudu,中原人將它翻譯為成都,成者,畢也。意思是蜀國最後的都市,因為在開明王遷都不久後,秦國的鐵蹄踏破了古蜀國城牆,為這個輝煌一時的古蜀國畫上句號。

不管成都名字的來歷如何,成都這個城市從命名以後,就沒有改過名字,不像其他城市改過名稱。

四川有一座城,自建城起,名字沿用2300年,從來沒有換過。

成都曾多次作為封建勢力割據朝廷的都城。

西漢末年公孫述在此稱帝,國號成家;三國時期的劉備在此建立蜀;西晉時期李雄以及之後的李壽以成都為都城建立成漢;五代十國王建的前蜀;孟知祥的後蜀。無論多少位皇帝在此建都,可成都始終叫成都。

而成都更是中國史上少有的城址保持最長的城市之一,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成都的別名

成都雖然沒有曾用名,但是別名倒是很多,除了耳熟能詳的天府之國和蓉城還有這些。

“九月龜城暮,閒人愁草堂”,傳說戰國時期,秦國張儀領兵滅了古蜀國,而建城時城牆建築時總是倒塌,建不起來。這時江邊爬出來一隻巨大的烏龜,沿著成都爬行了一圈。巫卜發現沿著巨龜的軌跡建城牆不僅不會倒塌而且十分堅實。現在俯視古成都的城牆,狀若烏龜。

四川有一座城,自建城起,名字沿用2300年,從來沒有換過。

李白有詩《上皇西巡南京歌》雲“濯錦清江萬里流,雲帆龍舸下揚州。北地雖誇上林苑,南京還有散花樓。”這裡的南京可不是指現在的南京,而是成都。

安史之亂時期唐玄宗帶著愛妃楊玉環一路難逃,到了成都天回鎮,短暫居住一段時間,才勒馬回頭,天回也因此得名。在唐朝,皇帝離開京城短暫居住過的地方地稱“京”,成都因此得名“南京”。

明朝末年,張獻忠率領農民軍攻進成都,自立為帝,定國號為大西,以成都為首都,稱作西京。但是張獻忠建立的大西政權壽命不長,西京一名的使用者很少,因此並沒有流傳開來。

四川有一座城,自建城起,名字沿用2300年,從來沒有換過。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公元1256年,秦昭王任命李冰為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世界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造福了成都無數黎明百姓,使得成都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足,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漢代的成都,經濟發達,尤其是錦業,蜀繡之後也是名揚天下於是朝廷特地在此設置錦官管理,在成都西南修建“錦官城”。錦官城也成了成都的別稱。

四川有一座城,自建城起,名字沿用2300年,從來沒有換過。

後蜀有個皇帝叫孟昶,他有位寵妃花蕊夫人,喜歡芙蓉,孟昶就像唐玄宗,周幽王一樣,想盡一切辦法,在成都的城牆上到處種滿了芙蓉,蓉城一名由此而來。

成都的燦爛文化

要談巴蜀文化,則追溯得更遠,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初期。前秦的開明氏帶來了荊楚文化,秦朝統一後帶來了關中文化,隋朝楊秀作蜀王時又帶來了不少中原高僧,引入佛教文化。唐玄宗、唐僖宗逃至巴蜀時又帶來了不少的詩人、畫家等。清朝年間,由於四川經歷戰亂,人口劇減,為了讓四川恢復人口基數,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康熙頒佈了一份詔書,下令從湖北、湖南、廣州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活動也促進了文化風俗的交流活動。

四川有一座城,自建城起,名字沿用2300年,從來沒有換過。

成都這座城市,歷史悠久,從三千多年前一直到今天,成都一名從未變過,文化也經過各時期的遷移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成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