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兩座大山

我最近看了兩個節目,感慨良多,一個是周軼君的《他鄉的童年》,另一個是騰訊新聞@所有人欄目出品的《跨越中日的養老對話》。

前者關注養娃,後者聚焦養老。教育、醫療、房子——是中國所有家庭的三大剛需,亦是三座大山。

對公司而言,K12、醫療、養老、房地產都是萬億級別的賽道,能夠穿越週期,獲取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對社會來說,這是稀缺資源,要拿錢搶。也是公共資源,不能過度產業化。

兩個節目我都很喜歡,展示了一些可能性,雖然無法提供解決辦法,但只要看了就一定有啟發。對於作品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作為一個全職家庭煮夫,追劇時間還是不少的,看過《小歡喜》之後,更知道《他鄉童年》的好。

先從《童年》說起吧,這部劇的製作人周軼君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走訪了日本、芬蘭、印度、英國、以色列,最後回到中國拍攝他們的兒童教育,目前已經播出4集。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可取之處:

日本兒童教育不乏集體主義色彩,但細節中也充滿了為他人著想的設計;

芬蘭最讓人羨慕,小學階段幾乎沒有任何考試。學校注重常識,解決實際問題。人與人的差別心很小,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個金句:芬蘭哪所學校最好?離家最近的那所。

看印度這集我感到羞愧,因為我平時極其討厭吵鬧的熊孩子。大部分成年人應該都像我一樣希望小朋友安靜乖巧,但印度認為小孩子天性如此,就該這樣。至少我對熊孩子和廣場舞大媽充滿偏見,看完這兩個節目,應該反省下,更包容一些。

印度很亂,而且公共基礎教育真的一般,但他們會在有限條件中自救,並善於在混亂中創造秩序——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世界跨國企業喜歡任用印度人當CEO。

英國篇展示了何為英式貴族教育——體育運動被尤其看重,要有知識有見識去推動改變,而不是獨善其身。

當然每個國家的教育都有自己的可取之處和問題,這個節目的意義是讓我們跳出身邊習以為常的評判體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並自省,肯定不是用來妄自菲薄的。

作為一個理財博主,我很想討論下教育投資這件事兒。

我發現一個規律,如果單純地把教育看做一種投資品,在不同國家,這個產品的回報率差別很大。

在貧富差距(基尼係數)較大的地區,教育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變人生,那它的投資回報率就很高,家長也更願意為教育付出成本,因為它值得。

相反,在貧富差距、差別心都不大的地區,典型如芬蘭,不管怎麼投入,得到的回報都差不多,都很受社會認可。那還當什麼虎媽,散養就行,孩子開心最重要。

在東亞這種人口密度高、人均資源相對稀缺的環境裡,大家的人生策略都更傾向於更長遠的定位、更多的教育投資、更長遠的婚配考慮、更多的父母支持、更低的生育率和更優質的養育投入——這是很自然的事。

還有教育成本的問題,「教育是階級軍火」的說法這幾年很流行。

我之前在B站上看過一個視頻,講美國的TOP大學非常貴,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為大學學費攢錢。很多美國大學生從名校畢業後找了份薪水不錯的工作,頭幾年攢的錢都拿去還助學貸款了。

是,教育是階級軍火,可知識改變命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打仗的槍是租的...

相反,中國大學可能是最省錢的教育階段,學費漲幅很慢,我在知識星球裡做過調查,零幾年的學費和現在差別不大。

個體差異主要體現在生活費上,但只要肯勤工儉學,賺出學費和生活費問題不大,還有獎學金,再不濟還有助學貸款。

在中國上大學是幸福的,對絕大部分家庭來說也不存在上不起的情況。

... ...

《跨越中日的養老對話》由金星老師主持,探討了很多養老話題,比如:

廣場舞大媽可能是中國第一代孤獨母親,現在年輕人追求「精芬」(精神上的芬蘭人)避免多餘社交,老年人卻渴望社交。廣場舞成了她們尤其是去大城市照顧兒女孫輩的「老漂」們最剛需的社交手段。

我還見過50多歲的滴滴司機,也是一個姥爺,不顧家人反對,開著女婿的車成為一名滴滴司機。他為自己不必悶在家裡,依然能外出賺錢而感到驕傲。

嬰兒潮和老齡化早於中國幾十年的日本在養老問題上有哪些問題和經驗;杭州幾個老人發起的抱團養老實驗;

以及信息量最大的楊燕綏教授的演講甚至動搖了我丁克的決心...

很多發達國家在人均GDP較高的狀態下進入老齡化社會,這叫「有備而老」。

儘管如此,人均GDP是我們5倍多的德國依然延遲退休到67歲,日本更是要求只能延遲到75歲。

中國必須面對的現實是「未富先老」,在人均GDP還很低的情況下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202X這十年間一定會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每5個人裡就有一個65歲以上的老人。

養老需要錢—楊燕綏教授非常明確地說了,養老金就是用來吃飯的而已

養老需要人—自家沒孩子就得僱別人,

護理費用平均就是養老金的兩到三倍。

當然這其中還有代際轉移支付在調節。只要我們還在工作,賺工資納稅,本質上就是在養自己和別人爸媽。

70後和之後的每一代人都必然面對延遲退休,它的意義有兩個:

一是延長「勞動人口」供養「老齡人口」的時間;

二是讓勞動人口繼續為自己的養老生活攢錢。

... ...

很真誠地推薦這兩部劇,雖然很難讓人愉悅,但都和理財息息相關。

其實理財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你可能會想,我要過的生活就是:京滬大平層、工作錢多活少離家近、伴侶貌美活兒好、不要彩禮不加名...以上種種,和理財是沒有半毛錢關係的,連中2次彩票都夠嗆能實現。

理財能幫上忙的是:

想過有房的生活—那你現在有多少錢(PV)、起碼得攢多少首付(FV)。

想過有娃的生活—房子面積跟得上麼?老人能來麼?月收入夠麼?教育基金得攢起來了吧?

想過相對體面的退休生活—國家給的退休金有多少?夠麼?不夠的話,每個月還需要多少現金流?財產啥時候給孩子?

對家庭來說,理財就是一個個「財務決定」。

工作、買房、結婚、生子、退休,每一次人生的gap背後都是現金流的巨大改變,理財就是規劃騰挪好這些現金流的變化,支撐你想要的生活。

再祭出這張今年做的最滿意的表格,希望能幫上忙:

人到中年,两座大山

《表格使用說明書》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