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新中國成立以來

歷經滄桑鉅變

70年斗轉星移,歲月鎏金

從1949年走來

成都的每一次奮進

都留下了歷史的軌跡

成都的每一個精彩瞬間

都在時光中標註了壯麗的刻度

正值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

過去,現在,未來

我們一同見證

70年光陰與春秋

深刻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01

解放軍入城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解放軍進入春熙路等市內繁華街道的情景。漆奇/圖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2月29日,解放軍在成都舉行隆重的“入城式”。

從12月30日上午9時一直到下午4時,解放軍入城的各路行列一直在歡迎人群中緩緩移動。直到黃昏,這座千年古城還在沸騰中。

02

成都市人民政府成立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50年後,成都皇城內成為成都市政府辦公地點。

1950年1月5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都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成都市人民政府接管貢院舊地,改駐人民政府機關。

1950年3月16日至22日,成都市召開了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1950年4月12日,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成都市委成立。

03

成渝鐵路正式貫通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通車。

1952年6月,經過兩年艱苦努力的成渝鐵路正式完工,結束了四川沒有鐵路的歷史。這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第一條鐵路幹線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鐵路

04

成都第一輛公交車亮相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52年7月1日,成都的公交車登上歷史舞臺。成都方誌/圖

1952年7月1日,一輛懸掛毛澤東畫像,披紅掛綵的汽車,從鹽市口駛向梁家巷。它,就是成都的第一輛公交車。

05

成都火車北站正式投入運營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52年的成都站。成都站官方/圖

1952年7月,成都火車站正式投入營運。那時的火車站只是一個臨時性的簡易站,總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 最開始的幾十年裡,火車北站承載了我國西南部絕大部分的客流量。

06

成都成為全國工業重點城市之一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53年,成都東郊錦江電機廠開始籌建


▲ 1953年,成都東郊錦江電機廠開始籌建,屬“一五計劃”期間蘇聯156個援建項目之一。圖為援建錦江電機廠的前蘇聯專家。成華區數字方誌館/圖

1953年,我國開始執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按照“一五”計劃,成都被確定為全國工業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國家在成都投資重點建設電子工業和機械工業。

通過一大批國家重點項目的在建或建成,推動成都開始走上了現代工業城市的發展道路

07

成都市第一個城市發展總規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54年《成都市總體規劃》。成都方誌/圖

1952年,成都被國家列為八個重點建設的中心城市之一。根據這一精神,從1953年起,成都城市規劃部門開始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1954年3月,重新修訂後的《成都市總體規劃》再次送到北京接受專家審查。

1955年12月20日,國家建設委員會正式批准了《成都市總體規劃》。

該規劃作為成都市編制的第一個城市發展總體規劃,明確了未來成都城市的發展方向和城區建設佈局。

08

成都量具刃具廠建成投產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建成後的成都量具刃具廠。成華區數字方誌館/圖

1956年3月19日,我國第二座現代化的精密工具製造廠——成都量具刃具廠建成投產

這裡可以說是當時成都最漂亮的建築,俄式風格的紅樓,被大家稱為“成都莫斯科”

09

成都雙流機場登上歷史舞臺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20世紀50年代,在機場留影是人們心中很“洋氣”的一件事。雙流區檔案館/圖

1956年12月12日,雙桂寺機場正式劃歸民航使用,名稱變為“成都雙流機場”

10

成都市民第一次用上自動電話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都日報》相關報道版面。成都日報錦觀/圖

1957年,成都電信在太平街新建2500門自動交換機,改變了以前依靠磁石人工交換機的歷史。成都固定電話以4位電話號碼邁出了發展步伐。

11

成都最早的出租車誕生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57年,與奔馳牌出租車合影成為市民的一種時尚。《從清朝開來的的士》/圖

1957年,成都誕生了最早的出租車。當時的成都市政府撥款20萬元,購置了蘭特洛瓦牌旅行車3輛、奔馳汽車2輛、道奇汽車4輛、雪佛蘭和福特轎車各1輛充當出租車,從公交公司抽調專業駕駛員駕駛。

12

人民南路與成都中軸線的形成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人民南路舊影。成都方誌/圖

成都的第一個城市總體規劃中一項重要的工程,就是打通貫穿城市南北的人民路。1958年,人民路正式開建,由此拉開了這條中軸線貫穿南北的序幕

當年在修建人民南路之時,市長米建書和分管城建的副市長李劼人力排眾議,堅持要有遠見,不能太窄,要向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看齊,終於修成了寬度為70米的大街

從1958年修建至今,這條成都版“香榭麗舍大街”沿線的雪松和玉蘭燈,留在了幾代成都人的記憶裡。

13

紅光電子管廠建成投產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58年,成都紅光電子管廠在成都東郊的聖燈鄉馬槽溝村動工修建。成華區數字方誌館/圖

1958年,當時被稱為“國營成都電子管廠”的紅光電子管廠建成投產。

14

峨眉電影製片廠誕生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峨影廠三座攝影棚。2019年1月,峨影廠一片老廠房入選成都市第十二批歷史建築名錄。四川在線/圖

峨眉電影製片廠籌建於1958年9月,是四川第一個電影製片廠,也是當時全國六大電影製作基地之一。

15

錦江賓館建成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錦江賓館舊影。華西都市報/圖

1958年,作為國慶10週年獻禮工程的錦江賓館破土動工。1960年,錦江賓館建成朱德和陳毅兩位元帥親自選定了“錦江”這個名字,寓意有三:

一是賓館毗鄰錦江;

二指成都自古有“錦城”“錦官城”的美譽;

三則期望賓館與新中國一樣前程似錦。

16

成都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開通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無軌電車。紅星新聞/圖

1962年1月1日,成都無軌電車帶著“毛根兒”(辮子)正式開通。當時的無軌電車開行兩條線路,鹽市口至火車站、九眼橋至通惠門,票價很便宜:4分錢坐兩個站,1毛2可以坐全程。

1996年6月12日,成都無軌電車正式退出城市營運。

17

成都全城救治一個燙傷工人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64年10月30日的《成都晚報》用頭版、二版、三版大篇幅報道全力搶救燙傷工人的故事。成都日報

1964年7月8日,成都肉聯廠工人霍德明不慎掉入膠鍋嚴重燒傷面積達90%。為搶救他,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全市人民共同參與了一場大型救助。

在救治霍德明期間,全市醫療衛生系統通力合作,成都地區的省、市醫院先後有14個單位派出醫生和護士參與搶救工作。成都市成千上萬的廠礦職工踴躍獻血。全市人民積極表示願意為霍師傅獻愛心,捐錢捐物。

成都“友善公益”的城市精神,在這次事件中深刻烙印在人們心裡。

18

成都—拉薩航線首航成功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65年3月1日,中國民航伊爾18飛機實現成都——拉薩首航。中國民航網/圖

1965年3月1日,國航前身——中國民航第一飛行大隊資深機長孫全貴和畢春芳駕駛伊爾18型螺旋槳飛機平穩降落在當雄機場,實現了成都—拉薩航線首航

19

天府廣場毛主席塑像建成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市民在人民南路廣場毛主席像前合影。成都日報/圖

1969年,人民南路廣場(現天府廣場)毛主席塑像建成。據悉,這是全國唯一一尊全部使用漢白玉材料製作的毛主席巨型塑像。

20

成昆鐵路正式竣工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昆鐵路全線通車。中國中鐵四局/圖

1970年7月1日,經過多年的建設,全長1096公里的成昆鐵路正式竣工通車

成昆鐵路北起四川省成都市,南至雲南省昆明市,是西南地區乃至我國重要的鐵路幹線。

21

“成都牌”電視機問世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都牌電視機。成都方誌/圖

1970年5月,成都無線電一廠研製生產的首批19英寸黑白電視機問世,命名為成都牌751型,成為西南地區第一家生產黑白電視機的廠家

22

寶成鐵路通車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76年7月,全長676公里的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線全線建成通車。新華社/圖

1975年,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電氣化工程全部建成。從7月1日起,這條電氣化鐵路全線通車,這也是四川第一條北上進出川鐵路

23

全國恢復高考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77年,成都人張煒參加高考的准考證。泛黃的准考證上,只有簡單的編號、姓名和考試地點

1977年,教育部決定恢復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中斷10年的高考制度,首次恢復。當年12月10日,工人、農民、知青、復員軍人、應屆高中畢業生等570多萬考生進入考場。

24

成都大學正式開學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都大學黌門街老校門。成都大學官方微信/圖

1978年,我市新建的一所地方性綜合大學——成都大學正式開學。

25

天府廣場鐘樓落成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當年的“成都第一鍾”。成都商報/圖

1969年,鐘樓與成都電信局大樓一起開始修建。1978年,鐘樓落成並開始正式運轉

高69米的“成都第一鍾”成為成都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刷新了當時成都第一高度的紀錄。

26

新中國第一隻股票在成都誕生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都工展”法人股。汕頭特區晚報/圖


1980年,為建設蜀都大廈,新中國第一隻股票“蜀都大廈”在成都誕生

27

成都“81.7”洪水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市民頂著雨披觀看從上游隨水衝下來的“原木圓方”。成都方誌/圖

1981年7月中旬四川省發生了一場特大暴雨洪水,簡稱“81.7”洪水。成都是“81.7”洪水的重災區。

當時,望江樓水文站洪峰流量1050立方米/秒、重現期為70年,比1947年洪峰流量1120立方米/秒略小。

28

鄧小平陪同金日成來到雙流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鄧小平和金日成在一起。中國新聞網/圖

1982年9月21日,鄧小平陪朝鮮領導人金日成來到雙流縣白家公社順風大隊第二生產隊隊長曾德昌家。

鄧小平興致勃勃,親自解說,給金日成一一介紹沼氣灶具、燈具及其使用情況。接著來到社員貢崇林家,鄧小平看到堆滿樓下倉房的稻穀,愉快地說:“我們搞了家庭聯產承包,包產到戶,農民都有糧食了。”

29

成都最早的獨立西餐廳亮相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80年代市中心耀華門市。成都檔案/圖

耀華餐廳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它是當時成都唯一對公眾開放的西餐廳。由於生意太火爆,1983年,耀華西餐廳分離出來,成為當時成都最早的獨立西餐廳。

30

成都飯店開業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都飯店舊影。出目裡利呂井/圖

1984年成都飯店開業,它是上世紀80年代成都的標誌性建築。

31 東西向主幹道——蜀都大道通車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蜀都大道舊影。出目裡利呂井/圖

1984年9月,東西向的城市主幹道——蜀都大道建成通車

32

成都遊樂場建成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都遊樂園舊影。成華頭條/圖

成都遊樂園位於成都市東郊一號橋頭府河畔,1986年6月1日兒童節當天正式對外開放,一票難求。

33

一環路擴建工程完工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87年,成都一環路中醫學院路口。出目裡利呂井/圖

1987年12月,成都一環路擴建工程完工,橋隨路生,成都的第一座立交橋——府青立交隨之修建,承擔起交通轉換功能。

34

“未來號”天橋竣工通行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 未來號 " 天橋舊影。成都方誌/圖

未來號天橋於1987年的6月18日開工,同年9月25日竣工。由於興建款項主要來自於青少年捐款,所以天橋定名為“未來號”。

2003年,未來號天橋被拆除,其鋼材賣了 21.9 萬元,後來用這筆錢在青白江龍王鎮建了一座希望小學。

35

錦城藝術宮建成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錦城藝術宮舊影。華西都市報/圖

1987年春,錦城藝術宮竣工,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天府廣場。它建成以後,是當時國內公認的最好的一批劇院之一。

36

全國糖酒會首次落地成都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87年第一屆糖酒會現場,成都旅館“廣告大戰”。王曉莊/圖

1987年,全國糖酒會首次與成都“結緣”。3月10日,《成都晚報》頭版頭條報道:“據不完全統計,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已大大超過5萬人,代表自帶宣傳車2000多輛。”

37

全國首個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立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90年代末,成都大熊貓基地的兩隻大熊貓倫倫”和“洋洋”通過“合作研究”來到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

1987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宣告成立,也是全國首個大熊貓繁育基地。

1987年至2018年,基地大熊貓先後出訪13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全世界人民喜愛的大熊貓寶寶,被網友稱為“最萌外交官”。

38

中國第一家“農家樂”在成都誕生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上世紀80年代的徐家大院。川報觀察/圖

1987年春天,中國第一家“農家樂”在成都市郫縣(現郫都區)友愛鄉農科村誕生。當年農科村大力發展花卉產業,在此基礎上,村民徐紀元利用自家院壩,開辦起了中國第一家農家樂。

39

成都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市之一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上世紀80年代的成都。出目裡利呂井/圖

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市之一

40

成都第一家證券行掛牌營業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紅廟子街上的人潮。方誌金牛/圖

1991年12月26日,成都第一家證券行——四川金融市場證券交易中心在紅廟子街掛牌營業,為企業債券和國債券的交易提供實地場所。

41

蜀都大廈竣工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上世紀90年代的蜀都大廈。舟之/圖

1991年,蜀都大廈竣工,總高116米,34層,是名副其實的西部第一高樓

蜀都大廈一度是成都的“城市名片”,這裡有成都第一家旋轉餐廳,康樂娛樂中心也曾紅遍蓉城。

42

成都高新區成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1992年,建設中的起步園區。成都高新/圖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籌建於1988年3月,並於1991年3月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

43

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開啟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兩江抱城。周筱華/圖

1985年5月,龍江路小學教師達鵬福帶領學生沿河調查。在他的輔導下,孩子們給市長寫了一封信,呼籲“救救錦江”。

1994年6月,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啟動

1998年11月,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榮獲聯合國人居獎

未來的錦江更加令人矚目。2017年6月,成都頒佈“治水十條”,同年12月1日啟動了被稱為“新時代的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的錦江水生態治理和錦江綠道建設

44

四川全興隊“成都保衛戰”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甲A“成都保衛戰”成為金牌球市的高峰。成都日報錦觀/圖

1995年11月19日下午,四川全興隊在聯賽中上演了三場動人心魄的保級大戰,史稱“成都保衛戰”

當天晚上,成都市體育中心一下湧進了6萬多人。當終場前十分鐘北京漢子翟彪的頭球一劍封喉時,整個成都市區一片沸騰,而這粒進球也永久的被記錄到了四川足球的史冊當中。

45

都江堰青城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都江堰景區美如畫。都江堰市/圖

2000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景區聯手申遺,當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6年,作為“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一部分,都江堰—青城山風景名勝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2018年8月14日,都江堰水利工程和灌區配套工程正式入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由此都江堰市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3個世界遺產的城市

46

春熙路改擴建工程啟動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2001年4月24日晚10點,改擴建前春熙路夜市的最後一夜。譚曦/圖

2001年,成都市春熙路商業步行街改擴建工程全面啟動。這是春熙路近百年曆史上最具規模、變化最大的一次整容手術。

2002年,經過精心整治的成都春熙路步行街開街,10萬遊人蜂擁而至。

47

震驚世人的金沙遺址考古發現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太陽神鳥金箔為金沙遺址博物館鎮館之寶,於2005年8月16日正式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2001年2月8日下午,房地產開發商的挖掘機正開挖下水管道,將沉睡了3千年的泥土翻了個底朝天。金沙遺址便這樣不期然被發現

金沙遺址的發掘,將成都的建城史上推至距今3000年前,它也被稱為中國進入21世紀第一項重大考古發現

48

李宇春登上《時代週刊》封面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2005年,李宇春登上《時代週刊》封面。

2005年10月3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週刊》(亞洲版),超女冠軍李宇春赫然出現在週刊封面上。

這位出身於成都一個普通家庭的女孩,不僅極致地詮釋了夢想的力量,也讓成都“選秀之都”的稱號在全世界叫響。

49

雙層觀光敞篷公交車開行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2011年7月9日,在雙層觀光車上舉行的麻將比賽。譚曦/攝

2006年11月8日,成都雙層敞篷公交車901路開行。坐在敞篷車上吹著風,一路從新南門車站到金沙遺址,可以目睹春熙路、天府廣場、人民公園、武侯祠、青羊宮、杜甫草堂等多個景點的風光。

50

寬窄巷子開街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寬窄巷子品茶的遊客。新華社/圖

2008年6月14日,歷經4年艱苦修復後的寬窄巷子重新開街,激活了沉睡中的成都旅遊業。

51

成都被聯合國授予“美食之都”稱號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在成都吃火鍋看川劇的外國遊客。中國網四川頻道/圖

2010年2月,成都成功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食之都”稱號,成為亞洲首個世界“美食之都”

“作為川菜的發源地和發展中心,成都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美食中心之一。”這一看似簡約的描述背後,藏著一部跨越千年關於“吃”的史詩。

52

成都首條地鐵線路1號線一期開通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2010年9月27日,成都史上第一條地鐵1號線開通,乘坐首趟試運營地鐵列車的市民在車廂裡看報紙。

2010年9月27日,西部首條地鐵線路——成都地鐵1號線一期開通,成都正式邁入地鐵時代

當時市民還沒養成乘坐地鐵出行的習慣,更多是嘗試、觀光的心態。如今,“成都地鐵,生活一脈”的重要性在市民生活中愈加凸顯。

53

天府廣場改造完工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如今的天府廣場。天府早報/圖

2011年6月,天府廣場啟動改造,這是自2007年改造後進行的首次大型維護維修。

這次改造中,原本橢圓形的中心廣場要變成圓形結構,更加符合“天圓地方”的傳統理念。當年10月國慶節前,“整容”後的天府廣場以嶄新面貌示人。

54

中歐班列(蓉歐快鐵)開行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鳴笛發車。青白江區委宣傳部/圖

2013年4月26日,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在青白江發出了一聲歷史性的鳴笛,通過這條陸上“絲綢之路”,成都與9826公里之外的波蘭羅茲緊緊連在一起。

55

成都二環高架路正式通車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都二環高架橋永豐立交。川報觀察/圖

2013年5月28日上午10時,成都二環高架路正式通車試運行。

56

成都IFS爬牆熊貓成地標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都IFS與爬牆熊貓。成都日報/圖

2014年初,一隻名為“I AM HERE”(我在這裡)的熊貓雕塑作品亮相成都春熙路步行街的IFS牆體上

爬牆大熊貓最初為慶祝IFS開業而臨時存放,原本計劃當年8月運送回美國。後由於備受市民和遊客的追捧,便留了下來,成為有名的城市地標。

如今,“熊貓屁股下”成為人們聚會接頭的方位口頭禪,和熊貓雕塑合影也成為成都旅遊的必打卡項目。

57

成都遠洋太古裡開業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都遠洋太古裡。成都日報/圖

成都遠洋太古裡於2014年10月試營業,2015年4月24日宣佈正式開業

58

成渝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渝鐵路(左)和成渝高鐵雙線並行在一起。新華社/圖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開通後,成都到重慶的時間縮短至1.5小時。

59

天府大道南延線全線貫通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天府大道南延線。四川日報/圖

2015年9月,天府大道南延線全線貫通,主道雙向8車道,最高時速80公里。天府大道南延線是成都“百里城市中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60

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成都舉行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2016年第三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合影。財政部/圖

2016年7月23日至24日,第三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在成都舉行。

來自G20成員國、嘉賓國及相關國際組織的900餘名代表,在這裡共商世界經濟發展大計。

據相關負責人透露,世界各地來參會的代表們最愛的川菜,是麻婆豆腐和回鍋肉

61

四川獲批成立自貿試驗區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拍攝的成都科學城樓宇。薛玉斌/攝

2016年,四川自貿試驗區獲批,成都為“主戰場”。

成都位於歐亞大陸的幾何中心,長江經濟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戰略交匯點和國家向西、向南發展的戰略支點,是連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樞紐和向西開放的戰略前沿。

62

成都遙望雪山全景圖現世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攝影師嘉楠在龍泉山拍攝了西望雪山的全景圖


在成都,有一種好天氣,叫“又見雪山”。

2017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攝影師嘉楠在龍泉山拍攝了西望雪山的全景圖,由群友“羋治林”標註了雪山名及海拔高度,這張全景圖在網絡廣為流傳,成為不少攝影愛好者觀山時的參照標準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並沒有騙人。千年後的今天,還有不少“追峰人”都選擇西北方向的高樓安家,並將房子稱為“雪景房”。

63

天府綠道正式啟動建設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在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露營看日出的人們。呂甲/圖

2017年9月2日,天府綠道建設工作正式啟動。總體規劃方案指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1.69萬公里天府綠道三級體系。

這將是全球規模最大、內涵最豐富的綠道系統,也是全世界城市中市域級別最長的綠道。

64

首屆成都國際馬拉松開跑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2017年9月23日,成都國際馬拉松鳴槍開跑。網易體育/圖

2017年9月23日上午8點,2017成都國際馬拉松賽正式鳴槍。比賽當天,隨著一聲槍響,兩萬名跑友從西部國際博覽城出發,聲勢浩大。

跑道上,打扮成熊貓的情侶、身著古裝的書生、年過七旬的老者,各式各樣的跑友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成都人民的熱情。

65

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工建設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建設中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呂甲/圖

2017年12月25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規劃6條跑道,年均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

天府國際機場建成後,成都將成為全國繼北京、上海之後第三個擁有兩座機場的城市,成為面向歐洲、中東、中亞及東南亞的重要空中門戶

按照規劃,總投資逾700億元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於2020年基本建成,2021年投入使用

66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府新區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天府新區興隆湖區鳥瞰圖。白樺/圖

2018年2月11日,對於天府新區而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農曆春節來臨之前,習近平總書記就天府新區的建設發展進行了實地考察。

在詳細瞭解興隆湖生態治理成果、沿湖產業規劃佈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情況後,總書記指出,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67

新一輪成都城市總規出爐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市域五大功能分區示意圖。成都日報/圖

2017年12月9日至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審議召開。《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送審稿)》獲得通過。

2018年2月27日,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錦江大禮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會上聽取了市政府關於《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送審稿)》的說明。

《總規》既有對成都人日常生活場景的精工描繪,更有對成都未來發展藍圖的大手筆擘畫;既見對成都城市文脈的精心梳理,更有對成都城市命脈的總體把握。

尤其值得驕傲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此輪成都城市總規修編的充分肯定。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府新區視察時,聽取了成都市總體規劃關於戰略定位、空間佈局、生態建設、軌道交通體系、城鄉融合等方面主要內容的彙報後,認為成都城市總規“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具有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

68

成都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11年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夜晚的成都,在火鍋店門口等待叫號的吃客。成都日報/圖

2018年11月,在對成都、杭州、南京、上海、北京、廣州、蘇州、重慶等綜合排名前20的城市公共調查中,

成都脫穎而出,榮居“201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單榜首

這一次,已經是成都第11次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69

成都申辦大運會成功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那不勒斯接旗儀式現場。蓉城政事/圖

2018年12月13日,成都申辦2021年世界大運會成功。

盛會初步定於2021年8月8日至19日舉辦,共設18個體育項目,將有來自約170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餘名運動員及官員匯聚蓉城。

第31屆大運會舉辦權“花落”成都,成為成都提出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目標後成功申辦的首個世界性綜合運動會。

70

2019第十八屆世警會成都開幕


70年,影響成都人的70件事

▲ 世警會開幕式

2019年8月8日18時18分,中國·成都2019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開幕式在成都雙流體育中心開啟

開幕式上,當中國香港警隊入場時,看臺觀眾紛紛起立鼓掌,高喊“雄起!”。當最後入場的中國隊全部走上“歡樂大道”和“榮耀大道”站定後,全場掌聲雷動。

8月18日,10天世警會“成都時間”落下帷幕。這是成都第一次舉辦如此規模的國際綜合體育賽事。

它創下了這個城市舉辦賽事的幾個之最: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國際化水平最高、單次入境外賓人數最多。



幸福源自奮鬥

平凡造就偉大

看70年時代之鉅變

離不開身邊的你,我,他

風雨兼程,砥礪前行

感謝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你!

70年後再出發,而今邁步從頭越

祝福祖國,祝福成都!

資料參考來源:四川日報、川報觀察、華西都市報、成都日報、成都商報、成都晚報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