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完全跑偏了,根本沒有把精力放在解決核心問題上

西方經濟學完全跑偏了,根本沒有把精力放在解決核心問題上

經濟學的原始爭論

在經濟學領域,總是見到與意識形態高度相關的爭論。過去是姓“社”姓“資”的爭論。後來鄧小平說別爭論,幹就是了,幹錯了無非改過來,於是中國不再爭姓“社”姓“資”的問題,對證明“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問題也不再有什麼興趣。“好日子都是幹出來的”,不是證明出來的。但經濟學家們總要說點什麼,還是在爭,只不過是變成爭“市場”與“計劃”,“國有”與“民營”,本質上還是姓“社”姓“資”的問題。這種情況並非中國存在,歐美經濟學界也老是在爭,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目的就是證明市場比計劃優越,民營比國營優越。

西方經濟學完全跑偏了,根本沒有把精力放在解決核心問題上

西方經濟學完全跑偏了,根本沒有把精力放在解決核心問題上

其他學科領域也常常有爭論,但大都是在爭具體的細節問題。而經濟學界怎麼會爭了幾十、上百年還是那個最古老最原始“看不見的手”的問題呢?有些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就是無法擺脫這種意識形態爭論,無法做到純客觀,也有人認為西方經濟學本身就是有意識形態色彩的。這又是所謂經濟學的“實證性”和“規範性”的爭論。實證性就是認為經濟學應當進行純客觀的研究,規範性是指經濟學研究會基於一定的價值判斷。問題是,主張經濟學實證性的,也並沒有找到完善的科學實證的方法。

事實上,經濟學家們也別太自作多情,過於高看經濟學的價值性了,任何與技術相關的自然科學,也都存在深重的價值判斷問題,甚至遠比經濟學的價值判斷還要強烈。例如大屏幕彩色電視發展初期,就有背投、等離子與液晶三種體制優越性之爭。3G發展初期,也有非常激烈的三種3G制式優越性之爭。但是,在技術發展歷史上,這種體制之爭一般過一段時間就結束了,因為技術已經不斷在進步、甚至跨過了相應的階段。而經濟學卻永無止盡地在最原始的問題上深陷在爭論的泥潭裡。

有人認為西方的經濟學就是在為大資本家服務,因此是有意識形態問題的。這個可以說有道理,但也沒特別到哪裡去。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得到專業學科的支持。資本家希望經濟學為他們說話,勞工也希望經濟學為他們的利益說話,這其實都很正常。不僅在經濟學領域很正常,在其他一切學科領域也都很正常。例如,農業領域當然希望農業學家們說農業很重要;石油行業的人總希望能源專家說石油應當得到支持;新能源車領域的人希望政府給新能源車更多政策;房地產行業的人總希望論證房價還會漲......這種利益關係對各個科學的學科無疑會產生相應的影響,甚至很強烈的影響。

我把這種影響稱為“主體誤差”,科學認識尤其測量的主體誤差在任何學科和領域都存在,不足為奇。只要知道如何進行相應的誤差修正方法即可。不能因為現實社會的人群希望經濟學為他們說話,就把這個變成經濟學發展的基礎和支柱。

經濟學的核心問題是吧賺錢的規律研究清楚

我的科學經濟學可以為大資本家服務,也可以為其他任何人服務,只要你願意學習利用它。因為無論是大資本家還是普通人,都是想賺錢的。一切真正的科學其實都應當如此。並不是說你為誰說話就一定有利於誰,而是作為一門科學的學科首先必須符合科學的標準。

至於它實際可以為誰服務,那就看誰學習和掌握得更好

雖然任何學科領域都不排除有無師自通的現象,可是在經濟領域卻極為奇特。不排除沒上過正規律計算機專業的人能夠編出好軟件,但絕大多數軟件開發人員應當是受過計算機軟件專業訓練的。其他任何科學的學科都是如此。

經濟學本應是首先把賺錢的規律研究清楚,能夠成為企業家、大資本家、成功的商人或賺很多錢的人本應是隻有受過經濟學專業訓練的才行,可現實社會不是這樣。真正成功的商人極少是受過經濟學專業訓練的。為什麼?因為在我之前的經濟學全都走偏了,根本不是把精力放在解決其核心的賺錢問題上。

受到主體誤差過於強烈的干擾是一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它自己還處在文藝復興之前的階段。


汪濤

"人類第三次科學革命"倡導者,純科學理論體系創始人,

歷經30多年研究和實踐形成科學經濟學體系。

上海析易船舶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

雲鋁股份(000807)獨立董事

浙江宇視科技 顧問

中央民族大學客座教授

作品:

《科學經濟學原理——看見看不見的手》

《實驗、測量與科學》

《超越戰爭論——戰爭與和平的數學原理》

《即將來臨的糧食世界大戰》

《純電動:一統天下》

《生態社會人口論》

《通播網宣言》

新浪微薄@汪濤_純科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