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主動接觸過敏原?

秋冬交界,最近,我家娃和娃的媽,過敏性鼻炎又犯了。他倆難受的要命。我也無計可施。不是說沒有藥物可治療,抗組胺藥物、激素,用藥後立竿見影。

但是,女方家一親戚,也是這個病(看來真的會遺傳),長期使用激素,目前已經形成了依賴性。停藥就難受得不行。

那麼,還有沒其他辦法可以考慮。我們就先捋一捋。




病因和機制

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後,主要由IgE介導的介質(主要是組胺)釋放,並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發生的必要條件有3個:特異性抗原即引起機體免疫反應的物質;特應性個體即所謂個體差異、過敏體質;特異性抗原與特應型個體二者相遇。

過敏性鼻炎——主動接觸過敏原?

典型症狀

變應性鼻炎的典型症狀主要是陣發性噴嚏、清水樣鼻涕、鼻塞和鼻癢。部分伴有嗅覺減退。

變應原暴露

變應原是誘導特異性IgE抗體並與之發生反應的抗原。它們多來源於動物、植物、昆蟲、真菌或職業性物質。其成分是蛋白質或糖蛋白,極少數是多聚糖。變應原主要分為吸入性變應原和食物性變應原。常見的有:蟎蟲、花粉、動物皮屑、真菌、蟑螂、食物變應原較少,比較多見的是牛奶、大豆、花生、魚、雞蛋等。

過敏性鼻炎——主動接觸過敏原?


目前尚無完全根治的方法!!!

1.避免接觸變應原

常用鼻內和口服給藥,療效在不同患者之間可能有差異。停藥後無長期持續療效,因此對持續性變應性鼻炎需維持治療。延長治療時間並不發生快速耐藥性。鼻內給藥具有許多優點,高濃度藥物可直接作用於鼻部,避免或減少了全身副作用。但對於伴有其他過敏性疾病患者,藥物需要作用不同靶器官,鼻內給藥不是最佳選擇,推薦全身藥物治療。

(1)抗組胺藥口服或鼻用第2代或新型H1抗組胺藥

(2)糖皮質激素鼻用糖皮質激素

(3)抗白三烯藥對變應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4)色酮類藥對緩解鼻部症狀有一定效果

(5)鼻內減充血劑對鼻充血引起的鼻塞症狀有緩解作用

(6)鼻內抗膽鹼能藥物可有效抑制流涕。

3.免疫治療 4.外科治療(外科治療主要針對已經出現鼻腔變形等情況)



通過以上方案,我們不難看出。過敏性鼻炎的主流治療方案,還是以抑制免疫力、減弱過敏反應為主要思路。

過敏性鼻炎——主動接觸過敏原?


但這方面藥物的使用,並不能達到根治的效果。而且,長期使用會逐步出現耐藥的可能。

既然都是減弱過敏反應,那麼,脫敏治療或許可以試試。脫敏治療,利用低滴度的過敏原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再不斷加大過敏原的滴度,逐漸達到抗原抗體結合的高飽和度。這樣,當外界的過敏原再進入人體時,將不再產生變態反應,從而達到過敏體質的非過敏狀態。

簡單來說,就是之前容易導致鼻炎的過敏原,通過反覆的刺激。然後,漸漸不再引起過敏反應了。

所以,如果症狀輕微的情況下,不應該“遠離過敏原”。

此外維生素C恰好可在體內能夠抑制組胺的生成,且可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組織液的滲出,從而減輕症狀。或許,可以試試。

還有,益生菌對調節人體免疫系統有一定作用。或許也可以嘗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